资料简介
《望洞庭》教学反思 最近在读王崧舟老师的《美在此处》,学习“语文教师如何彰显语文意识”这一主题的相关内容时,了解到不同文体各有其美,也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承担着语文“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运用”这一独当之任。在读到《发现古诗的形式之美:诗眼与意境》这一篇章时,突然回想起自己执教《望洞庭》这首诗时的场景。 刘禹锡的《望洞庭》是统编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壮美山河”第17课的内容,与李白的《望天门山》、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各美其美。本课旨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感受祖国的山河壮美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在教学时,选择了两首以“望”为题的古诗,旨在让学生从诗中感受远望的视角带来的观景感受。李白,千古诗仙,其诗句用字精妙、豁达豪迈,读起来壮美气势浩荡在胸。而刘禹锡的诗句光色交融、引人入胜,读起来又充满着静美之感。不同的时间观察不同的景物,由不同的作者完成,景物在不同的诗句中呈现鲜明的个人风格。而古诗本身的内容和写法,对于学生远望景物、练习描述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王崧舟老师说,我们要“找一把钥匙来打开诗作的秘妙”,如果说李白的《望天门山》是在“断”“开”“回”的大起大落中展现祖国山河的奇丽壮观,那么刘禹锡的《望洞庭》则通过“和”展现了月夜独赏的静谧山水。 还记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边读边想象为主要学习方法,去感受景色之美。学生首先找到了诗句中描写的景物,湖光、秋月、洞庭山,进而结合诗句感受景色的特点。学生首先抓住的是极具形象表现力的“白银盘里一青螺”,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的位置关系、形态相应、色泽融合的场景,体会到洞庭湖“托起”洞庭山是那么的平和妥帖,洞庭山“放入”洞庭湖是那么的精致小巧,远远望去,平水尖山,银盘青螺,颜色与形态的搭配相得益彰。而能出现这样的精致,离不开“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学生比较容易想象皎洁月光下,平静的湖面就像一面镜子。如果理解到此处,可以说,只见其景,未品其情。 整首诗的风景是那么丰富、美丽,充满清幽之感,那么在刘禹锡眼中,洞庭湖是山水特点可以用诗中的哪个字来表示?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和”字。那就让我们好好咀嚼品味这个“和”。 从最直接的诗句字面意思来看,“湖光”“秋月”相和,那是一种怎样的情境?学生和老师一起想象:空中的月光皎洁柔和,洒向湖面;湖面平静无波,反射月光;湖光因月色而荡漾,月光因倒映而明亮,似乎天水之间已被这交相辉映的柔光照亮了。但黑夜中的这份“亮”丝毫没有刺眼之感,反倒给人以柔和舒适之感,这就是整体远望的水月融合之美。 视线拉近,再看“洞庭山水”,学生在前面品味景色的基础上,就能够体会到“银盘青螺”,“和”在颜色和形态之美。“白银盘”,让我们看到湖面水平如镜、皎洁泛光,更让我们想象到湖面的形态是那么圆滑、柔美。“青螺”这一常见的形状,又让我们感受到洞庭山尖巧精致的造型和绿中泛黑的色彩。这其中无不体现着自然美的和谐! 是啊,洞庭山水,多少人曾流连忘返,可是有多少人有这“和美”之情呢?也许,白天去看,那是张说笔下的“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醉后去看,希望如李白笔下“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心情不好时再看,如温庭筠所写“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即便同为夜游,李白也会写下“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的潇洒诗句。唯有刘禹锡,静静地欣赏这月下和美之景,也许唯有内心平和之人才会领略吧!是什么让诗人如此平静?自然是这眼前的山水美景;是谁妙笔记录了自然神奇?自然是被山水触动的诗人。这份和谐,已经超越了湖光秋月、超越了绿水青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此时,最适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诵读古诗,读出那份月光皎洁、水平如镜,读出那份山水相融、相得益彰,读出那份人醉于景、景润泽人的美好境界,这就是“和”! 抓住题眼,入情入境,穿越时空,千年共享,也许,这就是读诗最大的魅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