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该怎么应对——“停课不停学”期间线上教学反思
自互联网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后,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融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互联网+教育”时代,不断地与传统教育融合,实现着自身价值的增值。
“互联网+教育”为解决当下我国教育弊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公平一直是社会讨论,教育部门积极应对但又不能很好地解决的问题。“互联网+教育”下,教育公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较小的成本,跨越时空限制,信息传播快等优势,让优质教育资源不受时空和地位所限,基本可以实现“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的理想。
“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疫情当前,教育部号召“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是必须的选择,基于情势所趋,责任所系,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迅速转变观念,把教育的阵地转移到线上。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给传统观念带来冲击。然而,老师们没有怨言,没有等待,创造条件,加入到这场战争之中,成为光荣的战士。
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持续将近2个月,从开始的手忙脚乱,焦虑有加到现在的应对自如,沉稳平和。这是老师们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后的自信。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老师们由开始的不适应,甚至抵触到现在的孜孜不倦,是“互联网+教育”时代一个必然结果,这次疫情加快了推进的脚步而已,这也恰恰说明“互联网+教育”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带给教育工作者带来更多的思考。
思考1:学习与实践
疫情当下,线上教学成为唯一的方式。老师们刚开始手忙脚乱,焦虑,是因为从来没有这样做过,面对新生事物陌生,担心不能驾驭。随着不断地学习,对“网络直播”日渐熟悉,陌生感渐少,熟悉度增加,甚至应对自如,渐渐尝到“互联网+”带给教育的高效、快捷,给教育带来更大的增值空间。其实,我们的专业成长道路也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充实教学理论,增加文本解读能力,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优化教学策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此次“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空间发生了两个明显地变化:一是教学环境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室,教师和学生之间是面对面交流,空间距离很小。现在的教学在虚拟的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空间距离大。二是教学方式的变化。这里的教学方式包括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传统课堂教学,教和学具有即时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状态、过程和效果及时反馈,不断地调适教学行为。现在的教学虽然也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表现实时调适,但这种调适具有迟滞性。如果没有家长的有效监督和自觉约束,熊孩子们可以有各种手段应对家长和老师,这也就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必须转变。
教学环境的变化,要求教学方式必须转变,这是信息化时代带给教育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决定教学改革关键的教师,必须主动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主动学习、不断思考、及时调适、反复实践,最终充实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思考2:观念深化和提升
新的变化必定带来新的挑战、新的机遇。在经历过这场难忘的线上教学之旅后,必定给我们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该如何定位我们所教的课程,通过什么样的有效方式实现,又如何来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正确的课程观会对整个学科知识结构和系统思维有足够的了解,对“课程”概念以及与之相应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认识。由于课程观的变化必定带来教学观的变化,如何解读教材,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如何进行教学反馈与评价等。
由于线上条件所限,如:为了学生的健康,线上时间不能太长等,就需要教师在充分地估摸学情的基础上,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对课程理解要有一定的高度和视野,教学就不会停留在“学科表层(现象),而进入“学科深层(本质)”,教学就不会陷入浅、费的窠臼,学科教学才能有效地促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因此,“互联网+教育”能否形成更大的增值空间,除国家层面外,对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来说,更需要认真思考。
(编者注:余寒冬,泾洋中学一级语文教师,县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市级优秀教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