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19学年第二学期核心素养提升暨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探索有效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校本培训模式、方法,坚持注重实效,立足校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营造有利全体教师终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本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二、研修目标
(一)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加强学校师德建设,优化教师知识结构,聚焦课堂,直面问题,增强教师执教能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坚持“教学做合一”,围绕教育教学工作,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讲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结合学校特色,多途径多形式开展校本培训。
(三)以教师发展为本,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满足教师发展需要。
(四)注重资源整合,加强教学、科研、培训的有机统一;注重校际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五)建立配套制度,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实现校本培训规范化。
三、研修对象及内容
(一)研修对象:全校教师
(二)研修内容
1.专业精神。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的师德风尚,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政治思想和师德修养教育,教育政策和法规教育,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师的经验,树立科学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
2.专业知识与技能。围绕教学基本环节、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针对教师实际,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拓宽和更新专业知识,以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训练教育教学技能,研讨教育教学方法,交流改革经验,扎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3.专题培训。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德育工作、教科研、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题培训。
四、研修形式
1、专题指导。邀请教学专家进行教学调研和教学技能指导。
2、优秀教师讲座。结合本校、本学科的实际,以优秀教师讲座的方式,针对日常教学中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研讨。
3、观摩活动。展示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的先进教学方式,渗透、落实新课程理念,组织观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交流。
4、案例分析。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以案例的形式展示,供教师们研究、交流。
5、课题研究。开展以校本为主的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6、集体备课。集思广义,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五、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对校本培训的认识,加强学习,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二)加强校本培训的组织领导,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做好相关纪录,认真落实培训方案。
(三)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指派他们承担校本培训任务,使其在理论与实践得到双层面提高,促其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四)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围绕教研组活动,把每一位一线教师依据任教学科和专业特长编入活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加强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五)巧用校内能人。内部挖潜,发现本校能人,培养本校教师。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启用校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或开展讲座传授课堂教学经验,或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技能,充分发挥资深教师“传、带、帮、扶”,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六)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师学习培训提供有力保障,让其根据自身的需要参加个性化培训。学校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回校归来要求书写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等多种形式,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以求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七)做好资料整理。根据上级规定的培训内容,结合本校教师实际,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不断总结师训工作经验,对培训中积累的材料认真整理、分类,形成规范的师训工作档案。
六、领导小组:
组 长:李安乐
具体负责人:黄慧珍 付贤雄
组 员:我校全体在职教师
学分管理员:付贤雄(667284)
六、校本培训的保障措施
(一)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并取得规定学时是年度考核、职务评聘和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之一。每位教师每学年必须取得48学时,其中必须参加学校校本培训(被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部门派出长周期培训的除外)不少于24学时。
(二)学年内参加学习培训累计不足48学时,其中校本培训不足24学时者,当年年度考核、高级教师履职考核不能评为优秀。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学习培训的,年度考核为不合格。五年内参加学习培训累计不足240学时的,予以待聘或降职聘任,不得晋升上一级教师职务,不能评优评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