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力、弹力》同课异构随想有幸观摩了xx两位老师对《力、弹力》的同课异构。两位老师的亮点颇多:1、都特别重视学生的“亲历体验”,鼓励学生“玩一玩”、“做一做”,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不能做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做;2、对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预设,对生成性资源娴熟的驾驭能力彰显出两位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3、学生拥有足够的思维时空,并享受着充分的话语权,学生完整的表达,老师精彩的点拨,唱响了思维碰撞的美妙乐章;4、在力的概念构建过程中,刘奇娟老师更为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5、在力与物体关系的思辨过程中,荣建芳老师的设计显得更为精彩;6、在弹力的识别判断过程中,荣建芳老师的安排显得更为细腻。 两点拙见:1、学生在“玩一玩”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领可以更加有效,例如:手压气球、手拉弹簧,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观察点,因而对弹力的方向体验会呈现差异,往往不能达成共识,若教师能及时明确观察气球的哪个面、重点关注哪只手,学生思维的指向性会更好;2、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方面,本节内容还有一定的空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