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篇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主要讲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灵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在设计时,我围绕着“中华不振”,由周恩来总理从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引出“中华不振”,又由“中华不振”带出周恩来总理之所以立下这个宏愿的原因。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反复的渲染,突出气氛,通过三个为什么,一次比一次强烈的语气来突出“中华不振”,然而,到后来却发现,整个课堂内真正进入课文的只有我一个人,有些同学见我神情激昂还在下面暗自发笑。悲哀。究其原因,课外知识的匮乏,以及教育的断层让他们对那个年代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连“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我只好无奈的下课了。课间,我反复地思考,因为教材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是学生不熟悉的、人物是学生感到陌生的,学生在理解时存在难度。如果他们不了解这一段历史,不了解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不知道老百姓生活在那样一个水深火热的年代有苦无处说,有冤无处申,敢怒不敢言,整个课堂没有形成共同的感情积淀,那这样的语文课堂就仅停留在对字词句的表面的浅显的理解上,并没有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沟通交流。篇二:1、 教学设计环节步步精心,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尽力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首先,节选朦胧诗人江河《我歌颂一个人》,配乐朗诵导入,让学生很快进入对周恩来的崇敬怀恋的氛围。接着让生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画出这一部分哪些地方让生感受到中华不振,画出来并交流;其次,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指名读、小组读、同桌互读、师范读、下座位好朋友读等)、想象画面、观看租界视频、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感悟租界里揪心的一幕;补充阅读,拓展感悟:补充阅读材料与图片:“华人与狗不得进入”进一步让生体会中华不振;小组讨论:周恩来才沉思什么;最后拓展学习,学会立志:主要是让生诵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和互动活动:生展示并互赠读书立志名言卡片。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比较满意。2、 教法灵活,贴近学生实际,努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境由心生”,在教学这节课时,我既注重课前预设,又关注课堂生成。在抛出“你从文章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中华不振’”的问题后,我依学定教,顺学而导: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华不振”。由于所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教学中我通过抒情的音乐,震撼人心的文字材料,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境;在学生品析课文时,我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震撼人心的文字和图片,体会旧中国的屈辱和当时中国人的痛苦。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3、 以读代讲,指导学生读进去,读出来。阅读教学,要回归文本,回归语言,咀嚼文字,这样才能体味语文的味道。教学中老师应重在指导学生读进去,读出来。只有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才能理解文本,才能运用语言,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因为缺少经验,这篇课文还是有很多遗憾之处:1、 教师的情感不够投入。学生在一堂课中投入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师情绪投入的影响。教师需要声情并茂的引导,使自己被教材打动,学生才能被教材打动,让学生带着感情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才能真正让学生品味、感悟到文本内在的神韵,才能让学生真正经历心灵成长的洗礼,让课堂焕发生命力。在这一方面,我做的还不够。2、 对词句缺少细细的揣摩。考虑到是第二课时,我在这一方面安排的不够。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才能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情感。有些文句表面平实,其实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有的文句在表达上的重要性和妙处,要成段联系起来思考。怎样揣摩词句呢?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词析句,边读边悟 。比如理解第七自然段就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大不相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尤其是紧紧扣住“大不相同”这四个字,创设质疑:为什么租借地这里和别处大不相同?这些不同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在读文本的时候一步步地思考与深入研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析,在品析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而不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上。3、 各个环节衔接的不是很自然流畅。说明还不能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调控课堂。 通过这次汇报课的展示,我收获良多,这些经历和收获都将影响我以后的教育教学。不断尝试、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才能有长远的进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