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退位减》教学反思今天我上了《退位减》这一课,结束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师父魏老师的指导,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思考。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这节课需要重点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为了让孩子们理解“退1当十”,我做了以下教学设计:首先我带着学生们复习了一年级学过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比如:36-9=,让学生口算出答案,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通过复习,让学生回忆简单的退位减的算法。接着到了新课教授环节,我在课件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三名金牌榜”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观察情境图,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同学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列式?学生列出算式:51-36=后,我让学生们回忆之前我们学习退位减时借助什么工具帮助我们计算,学生回答说小棒,于是我就让学生翻开课本第19页,看书上的小棒图,想一想,说一说小棒图表示什么含义。其实在之前备课的时候魏老师就告诉过我,在计算课中理解算理很重要,在计算课中算理是基本,离开了算理,算法则会变成空中楼阁。而这一块的小棒图就是帮助孩子们来理解算理的,所以我在这一块花费了比较多的精力。在孩子们自学后,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连串的问题来引导他们。我首先提问,要用小棒表示51-36=第一步摆什么?大家都是摆51,也就是被减数,我又问,51用小棒怎么表示,同学回答5捆小棒和1根小棒。我接着问,接下来该做什么了?学生说该减36了,我问他们先减什么位,学生答个位,我继续问个位是6,也就是说我们要先减掉6根小棒,可是现在散着的小棒只有1根,这时候怎么办,谁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同学们都开始踊跃发言,他们说把一捆小棒给拆开,我接着把小棒展开的图呈现出来问,一捆小棒有多少根,学生说10根。那现在散着的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呢,学生说11根,可以减6了,减完还剩5根。减完个位接来了该算什么,学生说减十位,直接减掉3捆小棒,然后看剩下1捆和7根小棒,就是得数是17。就这样我和学生以问答的形式对小棒图的意义进行了理解。这节课是要列竖式计算,既然学生已经明白了算理,也有了之前不退位减的基础,我让学生们自己尝试列竖式来计算51-36=,我还找了几个同学上台来板演,并讲一讲你是怎么算的,然后再找小老师来点评。在学生进行笔算的时候,我发现两个小问题:第一,是个别学生在列竖式时不知道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后个位变成了几;第二,好几个学生退位点总是忘了点。针对这两个问题,我进行了点拨,在点拨“退1当十”的时候,我再次借助了小棒图,我问,个位不够减我们从十位借了多少小棒?学生说1捆,我接着问这一捆是几根,孩子们说是10根,我总结道,从10位借1捆,到个位当10根用,也就是给个位上的数加上10,那也就是说在计算时“退1当十”。点拨完后,我让学生们总结出列竖式计算退位减时需要注意什么,我们总结了5点:1、看清符号;2、 相同数位要对齐;3、从个位减起;4、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要当10减几,退位点记住点;5、横式得数不能忘。总结完后我又让学生做了好几道退位减的计算,并且让他们对照着注意事项进行了自我评价和同桌互评。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深刻感受到明白算理的重要性,因为算理的理解比较透彻,所以这节课的目标达成率比较高,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够正确地列竖式计算退位减法。但是这节课的教授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第一个就是没有发言的条理性,孩子们站起来有时候说不到点子上,呼呼啦啦说一大堆,导致课堂上时间紧张,应该培养他们以“我的方法是……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句式有条理的来回答问题。第二就是因为前面学生说的太慢了,导致这堂课的练习量不够,这是我需要注意的。每一次上课,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进步,下次计算课上我就要吸取这些经验,争取让我的课堂更加完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