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古诗《浪淘沙》其一说课稿一、说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古时三首》的第一课时——《浪淘沙》,本诗为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七言诗。通过研读教材我了解到《浪淘沙》为一组诗,共九首,此为其中一首,是刘禹锡在任连州刺史时所作。这首诗通过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及其对田园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表达了诗人虽在为官之路上屡波折,但却百折不挠、逆流而上的乐观、豁达的心胸。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写的壮观景色,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2.分析每句诗文中景物的特点,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3.揣摩诗歌语言,掌握想象、动静结合等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想象诗歌描绘的黄河的壮丽景色,体会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三、说教学重点:想象诗歌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景物的特点的。四、说教学难点:读中感悟,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五、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四)朗读悟情,背诵积累(五)我画我心,丰富积累(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在导入环节我设计了复习导入,复习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以此创设古时学习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环节首先请学生结合书中插图听读古诗,感受诗文中所呈现的画面;然后自由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画出自己觉得好或难以理解的字词;接着指名读,读出节奏;最后集体交流,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字词的意思,抓住重点词读古诗,突破难点。(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此环节分为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品读第一、二句诗,你能从那句诗中感受到黄河的特点?结合欣赏黄河的俯瞰远景图及黄河波涛汹涌的视频,理解“九曲、万里沙、浪淘风簸”的意境。具体的环节:(1)指导朗读。读出黄河的曲折悠长、波涛汹涌画面美;读出黄河的奔腾咆哮、震耳欲聋的声音美。(板书:壮阔)(2)总结学习作者夸张的运用及动静结合的描学方法。(3)交流资料,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4)再次指导朗读,读出黄河的雄伟壮阔、气势磅礴的力量美。第二部分:品读第三、四句诗,思考:诗句中的哪个词能让我们体会到刘禹锡的这种逆流而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具体环节:品评“上”字。这个字用得好吗?可否改为“到”?假设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去到了牵牛织女的家,想象一下会看到怎样的画面?指导朗读,读出牛郎织女家的宁静美好。(板书:愿望美好)(四)朗读悟情,背诵积累1.和同桌说说自己最欣赏那句诗?为什么?2. 结合板书,学生试背。3. 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诗。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五)、我画我心,丰富积累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浪淘沙》,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诗中的“银河”指的是当时的朝廷,“浪淘风簸”指诗人为官生涯中无数次的坎坷动荡,但尽管如此,诗人仍然不屈服,以一种昂扬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体现了他的豪迈情怀。我相信,通过咱们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对本诗中奇特的想象,课后老师想请你把脑海中的关于这首诗的画面画成一幅画,附上古诗,送给你的朋友,你愿意吗?以此总结本节收获,课后给学生想象、复习的空间,画出本课古诗的画面,附写古诗,达到学生能默写的目的。六、说板书设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