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一、说教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2课。这一单元都是新闻文体。本文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直接讲述作者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学习本课及本单元,有助于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其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二、说学情学生对于新闻这种文体是熟悉的,但这种熟悉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生活中的熟悉,而并非阅读与写作技巧上的熟悉。文章写于“二战”胜利后的第十四年,离现在的时间比较远,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对“二战”的信息了解的并不多。学生对这则新闻中蕴含着的作者情感比较难把握,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去体味文中蕴含的情感。三、说目标根据教材、学情及课标要求,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法西斯的暴行,反思历史,珍爱和平。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学习课文的艺术特点。难点: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五.说教法和学法教法:1、诵读法; 2、问题引导法; 2、交流讨论法; 3、点拨法。学法:1、自主学习法——搜集资料、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勾画圈点法——勾出文中的重点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3、合作探究研讨法——交流讨论,共同研读。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到法西斯的罪行,大家都会想到日本法西斯在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二战期间,不仅是日本法西斯心狠手辣,在欧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法西斯对欧洲人民犯下的罪行同样令人发指!今天,我们跟随记者罗森塔尔去看看在奥斯维辛发生的惨剧。(二)检查预习1、提问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材料,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波兰修建的最大的一座集中营。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2、新闻的一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指出本则新闻的结构组成部分,并概括其内容。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语:(1-3)奥斯维辛的现状。背景:(4-6)介绍奥斯维辛可怕的历史。主体:(7-15)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结语:(16)奥斯维辛的现状。(三)合作探究1、课文题目为什么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作者却写下了这篇新闻?请同学们看课文的导语和背景的部分,用文中的语句或自己的话概括。(1)没有什么新闻(第5段:“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2)为什么又要写(第6段:“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2、主体部分是7至15自然段,写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那么参观者参观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哪些地方呢?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长廊——绞刑地下室。3、参观集中营时人们的感受和反应是什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张大了嘴巴 浑身发抖 恐怖 惊惧 窒息 终生难忘4、文章开头写奥斯维辛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结尾又这样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的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明确:在内容上,以集中营周围明快的景物、欢乐的小孩反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遇难者的怀念:假如他们能活到今天,就能享受现在的一切,现在却物是人亡,悲上加悲。所以在写法上,这是以乐景衬哀情。在结构上,使文章更加完整,同时也照应了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5、这篇新闻与我们常见的新闻有什么不同?明确:(1)时效性:一般新闻写最新发生的事件,而本文的时效性不强。(2)报道内容:报道的是客观事件,而本文着重写个人感受。(3)情感倾向: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从头到尾贯穿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它突破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原则。(四)堂上总结虽然说二战已经越来越遥远了,时间也冲淡了人民的记忆,可奥斯维辛时刻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辛酸与沉痛,罗森塔尔的思考,时时在提醒我们——奥斯维辛是人类历史上无法跳过的一页。奔流不息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无数的鲜花和果实,又流走了多少梦幻和希望,但流不走的是对战争的沉痛的记忆和反思,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对未来的昭示。七、说作业:写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500字以上。八、说板书设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