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中学时读《藤野先生》,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对鲁迅在医学方面的热忱教育,以及文中描述的一个场景:麻木的人们围观枪毙中国人,发出“酒醉似的喝彩”。 偶然再捧出《朝花夕拾》,观看到《藤野先生》这一节,或许是年龄增长的缘故,用心品读之下,许多往日被忽略的细节与伏线都渐渐明晰起来:藤野先生的形象,不再只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作者在文中的感情流露,也不再仅限于对藤野先生的敬重和怀念,及对国民麻木的愤慨……鲁迅先生的文笔是犀利而生动的,他的情感也是丰富而变化的。 正如人们所评判的:“《朝花夕拾》是作者掏出心来,真诚地袒露自己生活与内心的秘密……”透过文字,我看到的是一个立体而饱满的青年鲁迅,他是严肃的,也是幽默的;他是耿直无畏的,也是细腻感性的。藤野先生的形象,在鲁迅先生真挚的笔下闪烁着人性的璀璨光芒。 藤野先生一向不修边幅,而这与文章开头清国留学生盘得油光可鉴的辫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较之下,一贬一扬,足见藤野先生切实追求内在学识与修养的可贵。他虽不注重衣着修饰,却主动要求批阅完善鲁迅先生的医学讲义,并且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连文法的错误都一一订正”。 藤野先生热切地关注着鲁迅的学习,尽管那时的鲁迅“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而他没有民族偏见,没有地域歧视,反而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新的医学到中国去”,这与当时鲁迅所处的环境——作为中国人成绩中游,便会被怀疑“不是自己的能力”截然相反,这愈见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与格局的开阔。 我很庆幸,在求学时代也曾遇到过几位如藤野先生般平凡而伟大的老师,他们给予我的帮助与教诲令我深深感激,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仍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勇于追寻美好。 而我也理解鲁迅先生的心情,越是敬重,越是怀念,越是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还远远不够,越感觉愧对他们的期望与希冀,“近乡情更怯”大致也与此相通吧。 在用心生活的日子里,默默祈愿远方的他们幸福、安好……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