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11月6日周二下午,我听了韩老师在全校做的公开课《滴水穿石》,听后感受颇多。应该说课堂流程很顺利,授课时内容层次很清晰,可是我总是在心里这样问自己:我们很清晰、很有层次的呈献给孩子们的一节完整的课,目的是什么?仅仅只是让孩子听明白课文的内容?我们应该还有别的任务吧,是否应该让孩子们在我们的课堂有所吸收、有所收获呢?“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还记得王崧洲老师给我们的这段话吧,弱化文本中可能隐藏的其他教育价值,挖掘文本的语文价值。韩老师这节课就是过于强化文本中对“滴水穿石”精神的教育价值,而忽略了文本中存在的语文价值。这才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真正的责任所在。每个老师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解析课文,我们的内心都是一致的:课文要给孩子讲明白,让他们听懂。就像我们看到一篇文章,看懂它的意思,再想想写的人想传达的是什么?可是作为语文老师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语文是一种语言,感受语言的本身,去欣赏、推敲、揣摩、尝试,才是我们语文教师该引导学生做的。“自己看”与“教别人看”角度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滴水穿石》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韩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出示滴水穿石的图片,通过让孩子们对这处景点看图说外观,对照课文理解形成的原因,作为导游练习说说这处景点。教学环节设计挺好,只是理解浮于表面。下边的环节却给予了更多的时间。课文第一部分是作者的观点,我认为是全文的重点,应作为重点处理。只有很好的理解了作者的观点,明白“滴水穿石”奇在哪里,理解水滴的力量,才能更好的感受到水滴的精神力量所在,为后文举例铺好深入理解的路。在对第一部分“看、理解、练说”的过程中,“奇”字要贯穿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应该是老师要把握的训练目标。同时,在“理解”这个环节中的语文点是,作者在描写滴水穿石的形成原因时的表达方法上:思维的连贯、有层次,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同时,这篇文章是作者在看之后的思考并形成文字。从“看”到“写”的过程,是一个有心人思考、分析再表达的结果。整个文章的思路也是这样的,先呈现现象,再去写自己思考的过程,最后是思考的结果。这不就是在教孩子如何去思考我们遇到的问题,引导孩子们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么。在“练习当导游说这个景点”这个环节上,我们的训练目标又是什么?当然是学以致用。那么,把这个景点的外形及形成介绍清楚,让游客感受到这处景观的神奇,不正是导游要做到的么?教无定法,但是无论怎么教,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老师,我找到自己的位置了么?我要给孩子们留下来的是什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