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教学目标1. 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在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 在参与探索与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老师跟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课件出示小兔和妈妈对话的场景)小兔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星期天,我想到集市上去买点东西。好吗?”妈妈说:“好的,买了东西早点回来。”(课件出示例题情境中小猴卖桃图)集市上可热闹了。瞧,一只小猴在卖桃呢,多么鲜美的桃子啊!(把例题情境图出完整)小兔看到这么多又大又红的桃子,心想买点桃子回去吧。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图意,并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提问:怎样求还剩几个桃呢?你会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3 - 9)揭示课题:像这样(指“13 - 9”)十几减9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十几减9)二、 自主探究,确认算法1. 自主探究。谈话:你有办法算出13 - 9等于几吗?先想一想可以怎样算,并按自己的想法算一算;再把你的算法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指导。2. 交流算法。反馈:谁来向大家介绍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时,根据需要让学生边说边用学具摆一摆。教师及时用课件再演示,相机板书。学生可能用下面的几种方法计算:(1) 一个一个地减;(2) 先从10个里去掉9个,再把剩下的1个和另外的3个合起来;(3) 先去掉3个,再去掉6个;(4) 想9加几得13;(5)先从13中去掉10,再用多减的1与3合起来……3. 比较算法。谈话: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计算13 - 9的方法。请小朋友比较这些不同的算法,看看你比较喜欢哪 一种?把你最喜欢的方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反馈:你喜欢哪种算法?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吗?4. 教学“试一试”。出示: 12 - 9 = □ 16 - 9 = □谈话:这里还有两道十几减9的算式,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吗?先自己算一算,再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活动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三、 巩固练习,优化算法1. “想想做做”第1题。(1) 谈话:请小朋友看屏幕(课件演示:原来有12根小棒,拿走了9根),看明白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一个问题吗?学生说拿小棒的过程,并提出“还剩多少根”的问题。(2) 提问:你能列式并算出还剩多少根小棒吗?学生列式,算出得数,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3) 谈话:你能自己摆小棒算一算16 - 9等于多少吗?反馈:你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让学生边说边在实物展台上摆)(4) 还想算十几减9吗?自己想一个十几减9的算式,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2. “想想做做”第2题。(1) 课件出示左边的方块图。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可以怎样列式?再问:怎样计算15 - 9?(2) 课件出示右边的丝瓜图。谈话:这道题你会列式计算吗?先跟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再算一算。学生计算后,说一说是怎样算的。3. “想想做做”第3题。(1) 课件出示题目,并让学生独立算出得数。(2) 反馈:你是怎样算的?交流算法时,适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算法进行比较。4. “想想做做”第4题。(1) 课件出示题目。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个“小蚂蚁出题,小朋友算得数”的游戏,好吗?小蚂蚁把方块推到哪个数的下面,就表示用这个方块上面的数减9。谁最先算出得数,就大声地说出来。(2) 课件演示,学生抢答。(3) 谈话:你想出题让别的小朋友算吗?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合作,一个说十几减9的算式,另一个说得数。5. “想想做做”第5题。(1) 课件出示:11 - 9 = 、12 - 9 = 、 …… 、17 - 9 = 、18 - 9 = (排成一竖排)。(2) 提问:你能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根据学生回答,填写每道题的得数。(3) 谈话: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学生可能发现“这些算式都是十几减9的算式;从上往下看,减号前面的数总比前面一题多1,得数也比前面一题多1”,等等。四、 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今天的表现怎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