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的过程,初步形成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准确率以及对减法算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在湖边游玩并解决了问题,也收获了一些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海豚馆看看好吗?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追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观察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提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1)小亮还剩几条鱼? (2)小新还剩几条鱼?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你说我讲 1.解决“十几减6”。 (1)选择方法,自主探究。 谈话:聪明的孩子知道了“还剩几条鱼?”用减法计算,那14-6到底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说:等于8。 追问:为什么等于8呢?咱们一起研究研究好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写在答题纸上。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谈话:你能将自己的计算过程说给同桌听听吗?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十几减9、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谈话:谁愿意将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学生可能回答: 方法一: 先想加法,6加(8)等于14,所以14减6等于8 。                                                           方法二:先用10去减,10减6等于4,再用4加4等于8。 教师质疑:为什么要先用10减6呢 ? 教师提升: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10先去减,剩下的数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方法三: 连续去减。把6分成4和2,先用14减4等于10,再用10减2等于8。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谈话:刚才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14-6等于多少,大家再联系前面所学的十几减9、8、7的知识,想一想它们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联系?(课件呈现前两个信息窗中的15-9=6、 15-8=7和信息窗3中的 14-6=8的题组,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 学生可能回答:它们在计算的时候都是先用10去减。 小结:看来十几减9、十几减8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十几减6,引导学生体会方法的迁移。 (5)试一试:①12-6怎样算?                 ②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11-6=    15-6=    13-6= 2.解决“十几减3”。 (1)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谈话:原来同学们有这么多办法真是厉害,自己就学会了十几减6的算法。开动脑筋想一想,11-3等于多少呢?试着写在答题纸上,如果有困难,可以请教同桌。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谈话: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桌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谈话:谁愿意将你的计算过程和大家说说。 方法一:想加算减。先想3加(9)等于12,所以12减3等于9。 方法二:先用10去减,10减3等于7,再用7加2等于9。 ……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提升:当个位不够减时,就先用10减去减数,剩下的数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谈话:刚才我们在解决12-3时,同学们采用的的方法和十几减9、8、7、6的方法都是一样的,有的想加算减,有的用10先减去减数,剩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3.沟通联系,明确算法。 谈话:观察这些算式,十几减6、十几减5、十几减4、十几减3、十几减2,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提问:同学们,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计算?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课件出示本节课研究的14-6和12-3的三种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沟通算法之间的联系。 小结:咱们的同学可真厉害,在参观海豚馆的同时,我们又获得了新知识,大家对十几减几的方法掌握得越来越熟练了,你们可真了不起。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 填空。 5 +(   ) =13   4+(   )=13     5+ (    )=14    5+(   )=11 13-5 =(    )   13-4=(    )    14-5 =(    )   11-5=(    )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四、回顾反思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