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案例1:社会调查
调查题目:社会撑起保护伞——少年儿童成长环境调查
活动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少年儿童成长的环境,了解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收集信息、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步骤一
明确分工,明确任务。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各组有明确的调查项目,各组选出组长负责此次活动。第一组调查当地(或者本市)的影剧院、公园、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出售门票是否对中小学生优惠;第二组走访当地图书馆和少年之家,了解这里为少年儿童提供哪些教育活动,了解其设备、场所是否安全等状况;第三组调查当地图书和音像市场,了解对少年儿童有益或者有害的图书、音像制品的状况;第四组调查当地的游戏厅,看其是否有“非节假日中小学生谢绝入内”的告示,调查中小学生进游戏厅的情况。
步骤二
具体准备。各小组商量具体办法,征得家长的支持、提供必要的条件,制订安全措施。
步骤三
利用课余时间,分头调查。记录、汇总本组调查情况,由组长整理出向全班同学汇报的提纲。
步骤四
各组向全班同学汇报,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以下问题:
1. 如何利用社会上对少年儿童成长有利的各种资源;
2. 如何避免不利于少年儿童成长的社会不良因素的侵害;
3. 国家制定法律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的社会保护有什么意义。
步骤五
综合全班同学的调查情况,由班委会整理出简明的调查报告,尤其要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将调查报告报送校长,报送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案例2:讨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危害及避免不良行为的方法
步骤一:由教师或者同学提供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具体事例(如所附“夜不归宿”的事例)
A、B、C都是某校初一学生。外班的C因为小事与B发生矛盾,并动手打了B。A看到本班同学B受了委屈,不问青红皂白就上来与C对打,凭自己身材高大把C打倒在地。这事正巧被老师碰到,老师批评A有事应该找老师解决而不应该打架,并打电话要A的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B出于感激,在放学后邀A到自己家里玩。两人边吃零食边玩游戏,到晚上九点仍不肯分手。B的父母出差外地,家里只有奶奶,也不大管B。A说已经晚了不想回家,因打架怕爸爸教训自己,提出在B家过夜。B说:“这算什么!奶奶不会反对,就住我家吧。”
A的家长起初因孩子打架违反纪律而生气,见晚上十点了A未回来转而着急。于是与亲友联系并四处寻找A,结果没找到。12点多,家长无奈地到派出所报案。民警一边安慰A的家长一边说:“未成年人夜不归宿危害很大,容易受委屈、受坏人欺负,和坏人在一起还容易参加违法犯罪活动。”听到这儿,家长更急了,顾不得是否影响老师休息,打电话问老师“A可能与谁在一起”。老师考虑到A打架与B有关,于是打电话给B,这才知道A的下落,并告诉A的家长。
步骤二:由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 A不回家过夜的原因是什么?
2. A夜不归宿给家人、民警、老师带来什么麻烦?
3. 民警的话给你什么启示?
4. 设身处地地替A作利弊分析,说明如何选择正确的行为。
步骤三:教师总结
第二章 我与他人的关系
一、交往与沟通
目标: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个主题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设计的。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结合初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主要提出了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基本要求。其具体包括6项内容:1.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习处理与父母关系具体方法,克服“逆反”心理。2.了解青春期是学生容易滋生孤独感和闭锁心理的特殊时期,认识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成因及危害,进而针对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探讨并学习积极交往、养成乐观性格的有效方法。3.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在初中生社会性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同时认识不恰当的交往方式对初中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进而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4.引导学生侧重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教师的工作特点,并从心理换位的角度正确认识和对待师生关系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学会与教师进行积极沟通的有效方法,增进与教师的感情。5.引导学生认识是否讲究文明礼貌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影响及其所导致的不同后果,并从中体会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的现实意义,进而结合初中生日常生活领域和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从“如何说”、“如何听”、“如何做”等角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6.在正确理解竞争及其与合作的关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意识,增强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的自觉性。
2.1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学生与父母产生意见不一或产生矛盾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习处理与父母关系具体方法,不仅是密切亲子关系、也是正确理解自身在家庭中的社会角色的需要。虽然在家庭生活中形成新型的平等关系,其主要责任在父母,但在法制意识、民主意识日益深入家庭的今天,也不可忽视学生在其中的作用。另外,帮助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平和的方式与父母沟通,对于家庭文明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都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有些同学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的关系相处得不错,在家里和父母却缺少共同的语言。父母对他的言行看不惯,他对父母的管教也听不进,甚至和父母顶顶撞撞,争得不欢而散。有的虽然不敢当面顶撞父母,但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因此十分冷淡。这种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仅给这些同学精神上带来很多苦恼,而且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受到了影响。
在该项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就“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展开讨论。具体可以围绕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两代人的心理差异。父母和子女产生矛盾,主要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差异而引起的心理差异造成的。有一句外国谚语说:“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这形象地描述了两代人在心理上的差异。具体来说,在思想观念上,子女比较开放,喜欢追求新事物,易于接纳新观念,有较大的创造性倾向,但稳定性较差,易变且多变,而父母则较为保守,讲求实际,不喜欢追求时髦,倾向于保持传统习惯;在行为方式上,子女爱突破传统习惯,讲究与时代接轨,灵活性强,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敢于尝试,勇于冒险,往往冲动而急躁,而父母做事则谨慎、沉稳,讲求踏实,注重质量,不愿冒险,不喜欢做没有把握的事。
第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随着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发展,中学生感到自己一天天在向成年人靠近,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这时,他们总是希望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大人”的地位,希望父母像尊重一个“大人”那样尊重自己的意见和对生活各个方面的看法。但是,在父母的眼里,他们总还是个“孩子”。由于习惯和责任,父母往往对他们还是像小时候那样管手管脚。过多的管教,有时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他们会觉得父母越来越“罗嗦”,父母则觉得他们越来越“不听话”。再加上和父母在心理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同龄伙伴的影响,他们会觉得在许多方面与父母缺少共同的语言,甚至格格不入。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以引导学生从做子女的角度,就解决矛盾的方法进行探讨。其主要之点有三:
—是理解父母。天下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在父母眼里,孩子再大也是孩子,即使对孩子可以处理好的事情有时也总是怀着不安的心情,生怕他们处理不当,出了毛病,影响了前途。这在子女看来也许是多余的担心,但这是出于父母的责任感和对子女的疼爱之情。做子女的应该理解父母的这种由衷之爱。特别是现在中学生的父母,一般都是40多岁。他们这一代人,都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从他们自己的切身体验中,他们都深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趁着今天安定的局面,他们不仅自己勤奋工作,补偿失去了的年华,而且总希望自己的子女在人生道路上不再有那么多的坎坷、曲折。
二是尊重父母。作为子女,在与父母发生意见分歧时,采取回避、疏远、顶撞,甚至“逆反”的态度都是不对的。最起码,对父母的意见应该采取尊重的态度。如果一听到父母的不同意见就反感,就觉得“烦死了”,那怎么谈得上进一步去寻找共同的语言呢?有人觉得,父母讲来讲去都是“过去”的老一套。其实,“现在”总是从“过去”发展而来的,不了解过去就难以深刻地认识现在。俗话说:“家有一老,黄金活宝。”这就是因为人不能事事直接体验,许多知识都是从前人那里间接获得的。父母讲的“老一套”,正是他们自己在长期生活中的经验结晶,对子女具有“温故而知新”的宝贵作用。中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还刚刚起步,尽管独立意向的产生使他们不想事事依赖父母,但是毕竟社会阅历少,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虽然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但往往存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容易偏激,好走极端;他们虽然富有幻想,但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容易上当受骗。在这种动荡不定的心理发展时期,就更需要父母的教诲和指点。
三是积极沟通。我们都读过朱自清的那篇亲情浓郁的散文《背影》。作者在临别时父亲送他上火车之前,他还曾暗暗讥笑父亲的“迂”,但是当父亲为了替儿子买几个桔子,费力地穿过铁路,爬上爬下时,作者终于望着父亲的“背影”,流下了眼泪,而且对自己先前的想法感到自咎和追悔。我们在被其深深感动的同时,也不免有几分遗憾,为什么非要等到离别时才能体会到这样的感情呢,为什么平时不积极与父母进行思想、感情的沟通呢?但愿我们的中学生不要再出现类似的遗憾。应当经常与父母谈谈自己的心里话,让父母帮助分析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出出主意。也可以同父母一起探讨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彼此交换不同的看法,这样在感情上融洽一致,思想上就容易消除分歧,获得共同的语言。要相信,每一次沟通的努力都会促进信任、加深感情。
谈到尊重父母,还要特别强调一点,有些中学生不尊敬父母,甚至公开顶撞父母,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父母为他们的成长和幸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如果这些中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父母在生儿育女的人生道路上的不容易,他们就会明白,对父母的不尊敬,是怎样的一种不可饶恕的事。
2.2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青春期是学生容易滋生孤独感和闭锁心理的特殊时期。“没有谁比青少年从他们的孤独小房里,更加用充满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的世界了。”如期而至的青春,带来了中学生生理的急剧变化,也带来了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开始有了新的看法。“我已经长大了,为什么爸爸妈妈仍然把我看成是孩子?”“我把真心话告诉老师,可为何不被理解?”“因误解和性格不和,好朋友真的离我远去了……”“心中有烦恼,我该向谁诉说?”“单调的生活,繁重的学习,真不知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当这些问题在头脑中出现时,孤独感和闭锁心理就随之而生。特别是当他们心中有烦恼而又觉得难以启齿时,因朋友误解而感到委屈时,将真心话告诉父母而不被理解时,与别人比较中又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时,孤独感和闭锁心理更容易触发。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青春期中学生的闭锁心理是“我”与“他人”之间、“我”与“环境”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其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自我认识偏差。青春期心理的发展,使中学生开始将关注的重点转向自身,但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制约,他们的自我认识往往会出现过低或过高的偏差。此时,他们或是自卑,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缺乏信心,也不愿别人了解自己,深怕被人看不起;或是清高,对别人不屑一顾,认为别人根本不理解自己,不愿倾吐内心的秘密。进而产生了与他人难以沟通和了解的感受,觉得十分孤独。
二是内心较为脆弱。青春期的中学生,自尊心虽强,但内心较为脆弱。他们中的一些人,特别是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人,很怕被别人看不起,或被别人所刺伤,于是就把自己禁锢起来不与人交往。就像一只很会保护自己的蜗牛一样,将自己缩在壳中,只留下两只触角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外界,总是对他人心存戒备。还有一些人出于防御心理,故意做出一付瞧不起人的样子,凡事清高、冷漠,使自己显得气势凌人,其实内心很虚弱;然而一旦别人真的不理他们时,他们又认为自尊心受了伤害,因而越发与别人格格不入。结果使自己陷入孤独、寂寞、抑郁之中。
闭锁心理不仅使青春期的中学生觉得“活得太累”,而且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有害的影响。如果任其蔓延,容易形成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孤僻性格,甚至会导致悲观厌世和轻生的念头。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以消除孤独感呢?教师可以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例如:
正确认识自己。要消除闭锁心理,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对待自己。如果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终日独处,你就永远摆脱不掉孤独的困扰;如果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曲高和寡”,别人都不能理解自己,同样也会变成孤家寡人。
主动开放自我。闭锁心理的人总是等待别人向他伸出友谊之手,其实,友谊在于培养,不在于等待,在于不吝奉献,不在于单方索取。因此,要想在同学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首先要主动开放自我,主动与他人沟通,主动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对方。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人拥有与你交往的安全感,才能使你的“以诚待人”,换来他人的“以诚相待”。当你能带着微笑、带着温馨,自然、坦率地伸出你热情的手时,一定会有一双和你一样真挚的手向你伸来。
善于关心别人。友情是在相互的“施”和“爱”中生长的。有的人对别人的事不闻不问、毫无热情,这种冷漠的态度正是孤独的孪生兄弟:你对别人冷漠,别人也会对你冷漠。冷漠导致疏远,疏远又导致感情上的距离和裂痕,这样怎么能不导致孤独?因此,要善于关心、体贴别人,善于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主动给予帮助。盂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一个被他人需要的人,是幸福的人,也往往是有向心力和好人缘的人。因为在助人的过程中,你增加了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并以实际行动表明了你对他人的态度。此时,你又焉感孤独?
2.3 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 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
正确认识中学生的异性交往,是帮助中学生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众所周知,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性交往在个体成长历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学生心里萌发的异性吸引是性心理和性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对中学生而言,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研究表明,男女中学生的交往有利于增进对异性的了解,丰富自身的情感,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度过心情舒畅、快乐的时光,增强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促进个性全面、健康的发展。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异性交往中往往存在某些奇特的“异性效应”,即异性交往具有某些同性交往所不能替代的特定作用和功能。首先,异性交往具有激励作用,即中学生之间的异性交往能够激发和增强同学们的欢娱情绪,激励并强化良好行为,有助于促进学习进步,增强上进意识;其次,异性交往具有一定偏向作用,即在相同条件下,中学生的情感往往会偏向于异性同学,乐于向异性提供帮助,同时也希望得到异性的理解和接纳,这对中学生的学习互助是十分有益的;再者,异性交往还具有某种抑制作用,即中学生的男女交往可以抑制某些同学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利于克服不良情绪,而这对那些存在行为与情绪困扰的学生(尤其是男生)具有很好的矫正作用,可促使其改善自身形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然,在认识异性交往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男女同学的异性交往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一些情绪、行为的困扰,影响和妨碍学习和身心健康。这些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两位异性同学的单独交往过于频繁,容易超越普通交往的界线而过早萌发出对异性的情爱。尽管陷入早恋状态的中学生会认为自己对爱情是认真的、严肃的,不是“闹着玩儿的”,但他们对什么叫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加之青春期的少年道德观念还不完善,法制观念还很淡薄,不大懂得在异性交往中如何自制及尊重对方,不大清楚自己非正当的异性交往活动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以致情感一冲动就忘乎所以,造成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而且,由于早恋具有朦胧性、冲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一旦失恋,会导致严重的失落感和不正常心态,对早恋者的心理产生旷日持久的消极影响,甚至会给成年后的爱情生活造成某种驱不散、抹不去的心理阴影。
二是有些同学(以女生居多)暗中思恋异性同学,虽无过多接触,只在内心朝思暮想,但表面上却做出排斥异性、拒不接纳的姿态,唯恐遭到家长、教师的斥责和同学的嘲讽。这种内心向往、外表抵触的矛盾心理使这些同学不能自然、顺畅地进行异性交往。他们在与异性同学相处时,会变得紧张。胆怯、少言寡语、行为乖僻、情绪复杂多变,有的甚至会因此发展成为异性恐惧症或社交恐惧症;
三是有的同学从内心深处就对异性没有好感,不愿意与异性同学接触。拒绝异性交往并不是因为这些同学违背异性相吸的自然法则,而是由于他们以往的生活经历造成了对异性同学的偏见。例如他们可能目睹过异性家长对同性家长的责骂与侵害,偶然看见过父母之间的性生活与性行为,经历过父母感情破裂带来的孤独和冷漠,也有的同学(多为女生)亲身经历过异性给自己造成的伤害。这些情况都可能使这些同学厌恶的至仇视异性,回避或拒绝与异性的任何形式的接触与交流。显然,这种异常心理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综上所述,男女同学之间的异性交往是有利有弊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建立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关系。只要处理得当、引导正确,正常的异性交往就会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青少年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
□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正常异性交往时,要告诫或建议他们把握好“自然”和“适度”两个原则。所谓自然原则,就是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辞;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自然原则的最好体现是,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像进行同性交往那样进行异性交往。所谓适度原则,是指异性交往的程度和异性交往的方式要恰到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既不为异性交往过早地萌动情爱,又不因回避或拒绝异性而对交往双方造成心灵伤害;既不过多地参与异性之间的“单独活动”,也不在异性面前如临大敌,拒不接纳异性的热情与帮助。
在把握异性交往原则的基础上,具体处理异性交往问题时,还要注意使用正确、恰当的交友方法。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异性交往中的具体事例,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其中,常用的方法有:
克服羞怯。与异性交往时要感情自然,仪态大方,不失常态,初次见面的羞怯与退缩是难以避免的,女生尤为如此。但是,多次接触后仍然羞怯,就会引起对方的误解,因为只有恋人之间才以羞怯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在正常的两性交往中,尤其是女同学要注意克服不自然的羞怯心理,以免使正常的异性交往误人歧途。
真实坦诚。在交往过程中要做到坦荡无私,以诚相待,相互信任是建立和发展良好异性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与异性交往,要像结交同性朋友那样结交真朋友,切忌以“友谊”或“友情”的幌子招摇撞骗,贪图个人私欲,或者心术不正地骗取异性的感情。
留有余地。虽然是结交知心朋友,但是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比如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尽量予以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于轻浮,也不要过分拘谨。在与某位异性的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边关系的程度,不要走得“太深”、“太远”,以免超越正常异性交往的界线。
2.4 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不仅要了解教师这门专门职业的一般工作特点,还要了解教师这个特殊角色的一般工作特点。特别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教师的工作特点,需要把握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行为特征。
大凡学生都有尊重教师、乐于接受教师指导的自然倾向,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重视、关怀和鼓励,都希望有个好教师来教他们。这可以说是学生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向师性。但是在日常学校生活中,由于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差异和学生个人的个性特点的影响,有些学生不善于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交往和沟通,不善于以积极的方式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增进沟通与感情的基础在于满足需要。教师也是人,也有被学生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的需要。学生可以在这些方面尽量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例如,从尊重教师来说,不仅要在日常交往中讲究礼貌,更要在日常教学中认真听讲、积极完成教室布置的任务并努力达到教师的要求。有研究表明,在教学中教师所能感受到的最大尊重或满足之一,就是学生专心听讲和守纪律,教师所能感受到的最大伤害之一也正是学生不专心听讲和不守纪律。再从理解教师来讲,不仅要理解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更要理解教师也可能出现某种过错,特别是当被教师批评或与教师之间发生某种不愉快的事情时,要理解教师的苦衷,自觉反省自我,切不可对教师求全责备,更不应怀恨在心。至于谈到关心和帮助教师,学生可以发挥主动性的场合更多。总之,谈到增进与教师的沟通和感情,不能只强调教师要如何、如何,也要考虑作为学生的自己应该做什么。
2.5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在人际交往中和社会生活中,谦虚恭敬的言行举止是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增进友谊、提高自身吸引力的必要条件;而傲慢粗鲁的言语动作则是导致敌意、妨碍沟通、恶化关系、降低自身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是否讲究文明礼貌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影响及其所导致的不同后果,并从中体会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的现实意义。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日常生活领域和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从“如何说”、“如何听”、“如何做”等角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
2.6 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
助人的品质。
该项内容的教学要求在正确理解竞争及其与合作的关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意识,增强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的自觉性。
竞争,通常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活动形式,在这种活动中,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与别人展开较量。合作,则是一种集体活动,在这种活动中,相互协作,以期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竞争与合作,两者都意味着在同一集体中的个人之间的广泛的相互作用,而并非是执行与他人无关的个人活动。
人们对竞争的评价是多种多样甚至变化无常的。其主要原因是,竞争对学生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而且其具体能产生哪一种作用或更多地产生哪一种作用,又与教师处理竞争的方式有着密切的关联。 ,
竞争有利的一面是,它能激发个人的努力和提高工作效率,能进一步提高个人志向水平,以及能缩小能力与成绩之间的差距。有研究表明,学生在竞争的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地学习与工作,而且,他们对男女生之间、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比赛等竞争情境都能做出积极的反应。他们在与其他同学的竞争中,通过比较,获得了对自己能力实际的估价,并能较好地发现自己的局限性和尚未显示出来的潜力。竞争还可以使集体的生活变得更富有生气,增强学习与活动的乐趣。
竞争也有有害的一面。在某些情况下,竞争可能会引起学生过分地紧张和焦虑,从而抑制学习。当竞争走向有害于身心这一极端时,它可能会引起能力差的学生的不能胜任感,从而迫使他们从不能胜任的活动中退缩出来,降低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自尊水平。竞争也可能导致紧张、敌对、报复等消极的集体气氛,在这种气氛中,争胜并获得教师的欢心成了学生证明优异的惟一标准和个人自尊心的惟一源泉。相反,活动的内在价值和人的真正价值却受到忽视,而且学生会把别人的成就看作是一种威胁和挑战,于是出现要么胜过别人、要么否认别人成就的现象。在一个强调个人竞争的班级中,学习上的收获往往只限于那些受到奖励的学生,而且其益处可能为其他学生的损失所抵消。在一个个人竞争颇为激烈的班级,学生似乎更感到受到贬抑,而不是受到鼓励,因为无论他们做得怎样好,教师总是暗示或干脆明说他们能做得更好。那些成绩中等甚至中等以上的学生,常被弄得很不自在;因为他(们)没有在班上夺魁。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甚至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是忠实可信的学生,也可能出现欺骗或作弊行为。由于竞争具有两面性,所以教师如何处理竞争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竞争确实是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合作也是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社会,为了在社会生活中更顺利地发展,学生既需要学会竞争的技巧,也需要掌握合作的本领。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应当强调真正的有价值的目的,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互补充,不能让不适当的竞争方式破坏了合作,使人们彼此对立。
处理竞争与合作的适当方式之一,可能是采用集体性的竞争,如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竞赛。这样可以同时唤起竞争与合作的行为,并使之相互补充。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集体性的竞争能促进合作行为,而个人新的竞争则会干扰合作行为;确立共同的目标有助于合作,确立个人目标则不利于合作。
案例1:父母偷看我日记——隐私侵犯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认识导致两代人之间心理矛盾的主要原因。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正确方法。
老师:
您好!我很气愤地写信向您反映一件事,我的日记本被人偷看了,而且偷看的人居然是我的爸爸、妈妈。更让我气愤的是:他们是撬开我的抽屉的呀!
我喜欢写日记,我把自己内心深处的话都写在日记里,这是我的秘密。但是爸爸妈妈他们这样不尊重我!我气极了,质问他们,他们居然说:“看看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人都是我们生养的。”我真的很生气!
对了,差点忘了告诉你,我是初三学生,我总感到进了初三以后,我已经长大了,成熟了,有好多事我不再愿意像以前那样都告诉父母了,而是倾诉在日记本中,而且我越来越感到日记本、抽屉是自己的领地,我把它们全锁了起来,可想不到爸妈妈他们居然会那样!
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
老师:
您好!我是初二学生,我有一个很大的烦恼,那就是妈妈经常私拆我的信件。
我有不少朋友,比如小学里的、外面辅导班里认识的、一起排练节目的,等等。平时学习太紧张了,我们就写信联系。可是信一寄到家,我妈妈就要拆开来,先看看,然后才肯给我。我说了她好几次,她就是不听。我感到自己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小孩子了,应当拥有自己的交友领域了,所以我感到妈妈这样做是不尊重我。
那天,妈妈拆看了我的来信后,一边把信扔给我,一边说:“哼,你现在什么也不告诉我了,我看你瞒得了我。”天哪!我有什么东西要瞒着她呀!
老师,您说我妈妈这样做,我该怎么办?
——摘自两位中学生心理咨询的来信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老师经常收到中学生类似的来信,而且同情、体谅他们在信中表露的那种无奈、委屈、愤懑、茫然的复杂心情。
处于十四五岁花季的少男少女,为什么十分反感父母偷看他们的日记、私拆他们的信件,为什么总爱在家中自己使用的抽屉上锁上一把锁?似乎有什么不宜公开的秘密,或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家长正是因此而担心。其实,这是他们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一种体现。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减少,独立意识强烈,成人化倾向明显,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大,知识信息的增多,他们的内心变得敏感起来,感情变得细腻起来,许多想法开始在内心翻腾,原先敞开的心扉开始渐渐关闭,有了自己的隐私;而且,即便有不少话想说,但观点已经与长辈不一致了,于是他们与父母的心理沟通明显减少,转而向“心爱的日记本”大量倾诉内心的“秘密”,或者在信件中诉说内心的感受。因此,他们往往会把日记本视为不许别人染指的珍宝,并用“锁”勾划出他人不可随意进入的内心世界的“警戒线”。这种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体现,是少男少女走向社会的前奏曲,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重大。然而,有的父母往往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千方百计地窥视、探测孩子的隐私,没想到这种“爱心”却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成为阻碍其心理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问题发生的关键,在于孩子与父母都没有把握好随着成长而带来的一些新情况,因此双方必须共同做出努力,妥善处理这一家庭交往问题。
请同学们分别从父母和孩子的角度思考并讨论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
参考提示:
——理解父母的苦衷。中学生对父母偷看他们的日记或私拆他们的信件感到十分气愤,是可以理解的,但决不能因此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搞得“水火不相容”了。如果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想一想,就会发现父母这种做,也有他们的苦衷。作为父母的,发现本来肯与他们说心里话的孩子,现在与他们的心理沟通越来越少了,而且开始大量地写日记,抽屉居然还上了锁!他们会是什么心情?他们在感到深深的失落的同时,对此感到大为疑惑并大为担心。他们疑惑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做错了,更为担心甚至怀疑孩子“是不是学坏了”、“会不会出事情”。当然,我们并不认为父母因为这些理由就可以未经允许看孩子的日记或信件,我认为你父母那样做,尤其是撬开抽屉的方法,很不明智,对孩子的权利、隐私都是不够尊重的。但是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产生事件的一切缘由,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整个事件中,孩子对父母的态度的突然改变,即从原先肯说心里话,发展到不说心里话,这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事件的发生。即使父母不撬抽屉,不看日记;难道他们心中就会没有疑虑了吗?为了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孩子应该像以前那样经常与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什么都可以说,反正要让他们觉得你还是信任他们的,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要“瞒着”他们。而且,在这种交流过程中,相信你也会从父母那里获得社会经验,即便你们的观点不一致,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更何况这还可以让父母进一步了解你,理解你,是不是?也就是说,你要不断地向他们传递一种信息,使他们意识到,孩子正在长大。
——尊重孩子的隐私。孩子大了,心中自然会有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尽管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东西,但毕竟是孩子成长成熟的表现,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父母对此应该予以尊重,千万不能因为子女不再像以往那样和自己说心里话、有室瞒着自己或给抽屉上锁而心急、焦虑,更不要采取“偷看”之类的方法。否则,只会给青春期孩子的心灵蒙上沉重的阴影。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敏感、自尊,很难忍受别人的误解和偏见。试着去了解他们,与他们沟通、闲聊,加强家庭内部的民主、温馨气氛,才是减少子女对日记本的“感情依赖”,鼓励他们与家长共享心灵的良好方法。当然,有许多家长其实是怀着一种矛盾心情的翻看孩子的日记的——知道翻看日记本是不妥的(所以会偷偷地去看),但又无可奈何,生怕孩子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学坏了”。那么,注重平时的交流,特别事在充分尊重孩子人格与隐私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交流情感,循循善诱,让子女主动敞开心扉,恐怕是避免这种矛盾的最好办法了。至于私拆孩子的信件,更是错误的。因为无论是《宪法》,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明文规定,公民(包括未成年人)的通信自由不容侵犯,未经允许拆看他人信件,是违法的,不允许的。
案例2:可怕的对视——社交恐怖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认识导致交往烦恼或苦恼的主要原因;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学习调适交往烦恼的方法。
“我是一个初中的学生,患了一种奇怪的病,我现在很怕见人,特别是怕面对面地和别人交谈,一到那时,我的眼光便不知道该放哪儿好,心里总有一种恐惧感,怕别人看我。而上课时,我就更不敢看老师了。大概是以前因为成绩好,回答问题又积极,老师讲课时好像总是盯着我这儿。一次老师提出问题后,不知是自然的还是出于做作,我把眼睛骨碌、骨碌转了几转,可是我突然意识到这样做很不好,可能让人觉得不稳重又做作,这下坏了,从那儿以后我再也不敢看老师了。为此,我上课时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很多时候不得不趴在桌子上,或者假装睁着眼睛看黑板,其实什么也没听进去,一旦老师的目光往我这一瞄,我就变得六神无主,竭力将目光避开。后来,我又害怕把自己的这个毛病传染给别的和我一样心理素质较差的同学,便不敢与他们交流思想、讨论问题,甚至走在大街上,也不敢看路上的行人。”
还有一位学生自诉:他上初三时,突然感到有位女生在看他,从此以后只要一看到她就十分慌张,后来发展到看其他女生也心里发慌,甚至于见到班里其他男生也不敢抬头,上课时总是坐在第一排,这样可以避免与别人的目光对视,但是对于年青的异性老师的目光也不敢迎视。他认为自己的目光是不正常的。他自己也曾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