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一、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的 八 年级(4 )班共有学生 43 人(本学期新转入 3 人)。现就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如下:平均分30.1、及格率60%、优秀率15%、拔尖率7.5%,从中可以看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总体上来讲八年级(4)班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只是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还有个别学生在历史与社会这一科目上相对较弱,要多花时间去学习。
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八年级下册,共有四个单元。本册书中的四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本单元勾勒了明代至清代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华文明概况,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两个维度的比较。一方面,纵向与以往朝代进行对比,突出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横向与西方国家对比,突出这一时期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距。在这种设计思路下本单元设三课,最后以马嘎尔尼使华为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当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发展差距。
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本单元介绍了欧洲跨入近代社会的历史。教材选取三个主题呈现这段历史的发展,三个主题各为一课。第一课讲述的是15世纪至16世纪欧洲的海外探险活动,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翻开世界近代史的篇章。第二课讲述的是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思想文化的变革,它实现了人的精神解放,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第三课讲述的是17世纪至18世纪末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它确立了近代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这一单元课文按此顺序编排,体现了这一时期欧洲在经济、思想文化、政治方面的发展与变革。
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以蒸汽机和电气为标志的两次工业革命,掀起了工业文明的浪潮。这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单元即围绕着工业文明浪潮这一主题,设置了以下内容。第一课描述了工业革命的发生、表现及其影响。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厂,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课描述了工业革命进程中的工人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三课描述了19世纪60年代以来,受工业文明浪潮的推动,一些国家发生的重大变革。这些国家通过不同的途径,发展后起的现代化国家。第四课描述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以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第五课描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及其影响。最后,本单元的综合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认识工业革命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八单元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面对世界工业文明大潮的冲击,清朝后期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日益衰败的清镇府,在西方列强侵略欺凌下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远。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华民族一方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方面反复思考中国向何处去,开始了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面对中国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国近代的志士仁人开始抛弃旧的“华夷观念”,重新认识外部世界,并作出向西方学习的历史选择。
三、教学分类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识目标:了解元、明、清三个帝国的兴替,理清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14、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理解它对推动欧洲海外探险起到的作用;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重大发明,理解这些发明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掌握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历史。
3.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4.人文素质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资料查询、分析、整理等研究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
5.学业考试目标:通过一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争取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拔尖率接近并达到级段平均水平,低分率有所减少。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分钟,我打算将课堂教学时间分成三份:前五分种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种教学新课;后十分种练习巩固。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积极参加学校和科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6、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