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世上没有完美的课堂 只有不断完善的课
2015年3月2日,天空中下着小雨。温度9—14℃,空气质量为良。今天是我们研修阶段第三周的磨课阶段的第三天,今天上午我们在求精中学初二3班听了xx老师上的《近代的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课。由于是第一次上这课,而且还是借别的学校的班级上课,谢老师还是比较紧张。但总的来说,这节课谢老师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比较重视学生知识的落实和引导,教学设计有新意,但整体感觉比较平闷。先说一下大致的步骤:课前引入:谢老师首先以三张古代、近化和现代的结婚图片,让学生看有什么变化引入,然后宏观简介了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巨变引入新课。再从小的角度来设计一场婚礼来串起本课。新课教学:分成了三个段。一是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花五钟让学生根据图来分析,并完成黑板上的前后变化的表格。如交通方面、传媒方面、礼仪方面等变化。二就是让每组的学生派一名代表来阐述自己这个组分到的任务及策划方案,老师加以总结;三是引出种变化的原因,探讨近代的原因。结尾阶段:归纳总结相关知识点,让学生设计未来的一场婚礼。这一节课是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也是和现在生活有一定关系的。怎样做到前后联系,怎样让学生从图片中得出相关的信息,做到论从史出,我觉得谢老师这一节课做得还不是很够。虽然展示了很多重庆的本土的图片,但没有去对图片进行解读,没有引导学生怎样去看图片,分析图片。如开头引入的展示的三幅图片,就叫学生说有什么变化?学生刚开始有点冷场。如果我们老师能引导学生可以从服饰、头巾、样式等方面去进行分析可能对后面的教学更有用处。教会学生分析图片的一些方法,可以比记住一个知识点要好得多哟。比如对中山服含义、剪辫子人的表情、旗袍修身的审美观念等细节加以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变化,社会也在变化,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然在图片分析里,我认为谢老师的有一个亮点就是人们对火车的态度:从远离害怕、到亲近接受。就可以看出人们的去适应、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去适应时代的变化。还有对称呼、礼节的变化,是不是可以教一些学生古代的礼节,而不是抬出来只让学生了解。其次就是对变化原因的分析。谢老师只是从帝国主义的入侵、外来商品意识形态的冲击去归纳,不太符合初二学生的特点。其实就从近代史开始宏观去把握时代在变化,中国也在努力去适应这种变化。如从外图的入侵,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去引导,一是复习了知识点,做到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呼应;二是也可以体现时代的变化也会引起我们身边生活的变化;三是顺势再提高到我们现在全球化趋势,世界变化的流,那么我们怎样去适应这种变化呢?这样就让这节课有了一个思想的高度。还有这节课给人的感觉是为上课而落实相关的知识点。虽说大都采用的重庆的一些图片,但没有提起学生的兴趣。是不是将能够近代重庆和现代重庆有关的聊上两句,可能学生会更感兴趣一些。不然一堂课只是让学生了解近代的一些知识点,而不是引导他与现实的共鸣,决不会提高学生的兴趣的。有时我想,如果在婚礼策划时能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爱情公寓》中的那一群人为展愽和宛瑜有个婚礼的过程是不是有个借鉴意义:分组、安排人员等。还有拱手礼,快乐大本营学生也是经常看的,里面有一个环节就是拱手礼,如再教给学生怎样行拱手礼等,如果我们这样穿插一点这样的花絮,这样是不是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是不是现场的气氛更加活跃呢?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堂沉闷的课绝不是一堂好课,初中学生就是要以兴趣为主,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时我也在想,要课堂中发散一些思维,让学生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更重要。因为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关键是要和现实中有联系,在现在找到支撑点。而不是仅仅只讲那一段的历史吧。当然,世上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不断完完善的教学。正是因为我们在听课中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才能促进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去做才更加好,完成知识教学的同时才更加提起学生的兴趣,创建和谐的课堂,最终提身自己教育教学的能力,只有自己真正经历过、实践过,才会成长得更好!以上只是我对这堂课的一点很不成熟的看法,一笑了之。不足之处,尚请指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