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09年山东各地高考模拟试题剖析与启示
山东省三月份各地高考模拟试题进行比较与分析。本次统计分析数据包括潍坊、临沂、日照、青岛、德州、滨州、济宁七个地市的文综或者单科政治试卷。主要是从热点背景材料的选取、问题设问的选择和对我们的教学启示三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从现在到高考之前,我们再没有大型正规考试模拟的训练,希望我们对山东各地三月份的模拟考试试卷的分析总结,对于我们下一阶段高考政治备考起到借鉴作用。
一、热点选取的比较
地区
热点
潍坊
文综
潍坊
政治
临沂
政治
日照
文综
青岛
文综
德州
文综
滨州
政治
济宁试题
合计
三农问题
★
★
★
★
★
★
★
7
北京奥运
★
★
2
神七飞天
★
1
抗震救灾
★
1
宏观调控
★
★
★
★
★
★
★
7
社会公平
★
1
食品安全
★
★
★
★
4
金融危机
★
★
★
★
★
5
文化建设
★
★
★
★
★
5
国际政治
★
★
★
★
4
民族关系
★
★
★
3
促进就业
★
★
★
3
两会召开
★
★
★
★
★
5
政治参与
★
★
★
3
投资理财
★
★
2
改革开放
★
★
2
古诗俗语
★
★
★
★
4
两岸关系
★
★
2
网络作用
★
★
1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
★
★
3
政治科在考查时特别关注热点问题,以时事热点为背景材料考查相关理论知
识,是政治学科的突出特点,六地试题70%以上的的试题都以热点时事作为切入点。把时政热点问题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考查。
在六个地市的3月高考模拟试题中,一共涉及到20个热点材料,其中出现次数最频繁的有今年三农问题(农民工返乡、土地承包权的流转)、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及解决措施、国家采取的各种宏观调控措施、文化建设(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两会召开、国际政治与我国的外交政策六大热点。其余的热点还有:北京奥运的召开、神七飞天、抗震救灾、社会公平、食品安全、民族关系、促进就业、政治参与(网络的作用)、投资理财、改革开放30年、两岸关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
在潍坊3月模拟中考查的热点有:三农问题、宏观调控、食品安全、文化建设、两会召开、改革开放30年、两岸关系;文综中考查了神七飞天、宏观调控、国际政治、民族关系、促进就业、改革开放、古诗俗语。
还未考查的有:北京奥运召开、抗震救灾、社会公平、政治参与(网络作用)、投资理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如青岛试题中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各项建设进行了考察。设计了扩大农村需求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义;用哲学分析农民工返乡的原因;运用政治生活就我国外交如何为国内经济稳定发展保驾护航这一课题提出自己的发言要点。
如日照试题中就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考查。从经济生活就如何提高消费水平,扩大消费需求,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中如何发挥文化的作用;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我们党和政府为什么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如德州试题中也把就业问题作为考查的重点,考查了我省为解决就业问题采取了那些宏观调控措施;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新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提出什么要求;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引导企业兼顾企业和劳动者利益。
其中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新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提出什么要求的设计综合性较强,答案分别选取了①做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诚实守信为重点,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②坚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③抵制落后文化和观念,破除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习惯。
如济宁试题中围绕今年三农问题,党和国家制定各项惠农政策和措施,设计了两道试题,说明党和国家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形势制定政策的;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应如何推进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
二、问题设问的选择
能力是知识的运用,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也就没有能力。政治非选择题的设问是联系知识、材料的桥梁。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
分析设问是关键,从设问的方式中可以看出能力的要求,从设问中又可以看出选用的知识,也是我们解题所需要的知识。
在潍坊试题中的14个设问中,启迪启示3个;领悟感悟1个;辨析评析2个;蕴含道理1个;写建议书1个;意义1个;原因依据类2个;解决措施类1;如何体现类1个;认识类1个;
地区
热点
潍坊
政治
临沂
政治
日照
文综
青岛
文综
德州
文综
滨州
政治
济宁试题
合计
原因依据类
2
2
3
2
1
3
2
15
辨析评析类
2
1
1
4
启迪启示类
3
1
4
解决措施类
1
2
1
1
3
1
9
蕴含道理类
1
1
2
2
1
1
8
如何体现类
1
2
1
1
1
1
7
辩证认识类
1
2
3
意义类
1
1
2
1
1
6
领悟感悟类
1
1
探究学习类
1
1
1
3
我们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原因依据类,即某件事情或者某项措施的必要性、重要性类型的设问方式高居榜首。其次是问题的解决措施类、材料中蕴含的道理(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材料如何体现、事件措施意义类等这四种类型次之。辨析类、启示类、探究类也都出现。
根据上述试题设问的设计,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㈠原因依据类:
原因类的题目完整的说应该是因果关系类题目,其突出特点是答案各要点与设问的对象之间有因果联系。因此这类题目组织答案的一般思路为:答案各要点必须体现出与设问的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答题的一般格式为:必然性(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引起者)+重要性(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被引起者)。
例题1:日照试题,28(3)在2009年2月2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强调,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把保增长、扩内需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进一步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我们党和政府为什么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案:(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③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例题2:日照试题29.材料: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了有效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应该增强信心、加强协调、密切合作。国际金融市场稳定、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是大事。让我们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共度时艰,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愿与各方通力合作、共度时艰,应对金融危机的原因。
答案:(6)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应对金融危机,维护国际社会的金融稳定,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③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㈡辨析评析类
解答辨析题,第一、对题目的观点,明确指出正确还是错误,或哪部分正确、哪部分错误,或在什么条件下正确,什么条件下错误。
第二、说明题目观点正确与否的理论依据,并用有关理论分析题中正确的为什么正确,错误的为什么错误,或什么条件下正确,什么条件下错误。
第三、指明正确观点的意义,揭露错误观点的实质和危害,这是对题中观点的照应。解答辨析题最基本的在于读懂题目。找准题目所涉及的课本知识,以此为理论依据去主导答题。
例题1:临沂试题25(2)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部分企业订单减少、效益下滑、生产经营困难,一些企业把裁员作为应对困境的手段。但我省济南、青岛、济宁、临沂等地的许多企业,不把责任推给社会,做出“不裁员”甚至“不减薪承诺”,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赢得职工和社会的赞誉。
企业是盈利为目的的,部分企业面对危机坚持“不裁员”。对此应如何认识?
答案:①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不裁员”从短期看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但从长远看,有利于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②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面对危机“不裁员”,有利于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㈢启迪启示类
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解题方法: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在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角度去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不这样做有什么危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再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
例题1:日照试题,28(5)从哲学上看,两次应对危机的措施和结果对化解当前金融危机有何启示。(7分)
答案:(5)①按客观规律办事。化解当前的金融危机必须按照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办事。②坚持联系的观点,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离开其它国家独立发展,要树立全局观念,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例题2:济宁试题31题,材料一 1979年,华西将全村500多亩粮田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其他劳动力则从事工业生产。20世纪90年代又实行了“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从事个体;在工业上,华西不断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产品的自主研发,各企业设立“技术创新奖”,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关掉了每年能实现上千万元利润但污染严重的4家化工厂和一个老线材厂,并在全村建立、健全了环保的管理、监督网络,为环保上好“双保险”;2001年采取“一分五统”的新举措,将周边20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
华西村的成功经验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①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调整所有制结构,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②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不断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产品的自主研发。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坚持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
[NextPage]
㈣解决措施类
如果试题要求我们回答的是应该怎么做(如措施、对策、办法、建议等),考查的是探讨问题的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答案来自与问题相对应(或相关联)的教材上的知识。在探讨问题时,即回答怎么样做的时候一是要分清行为主体是谁。即是国家(党组织、中央或地主政府)?是企业(组织、团体)?还是个人(总理、省长、市长、企业经理)?二是要针对问题的实质或该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等。
例题1:济宁试题33.(1)材料一 农村改革30年来,山东省农村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2008年全省农业增加值全国排第一位,主要农产品,粮食、棉花总产量排第二位,蔬菜、水果、水产、肉类排第一位。但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山东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农业效益仍然偏低,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农业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够强;农村基层组织运转困难,加强农村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压力加大等。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山东省政府应如何解决我省农村改革发展中面临的许多新矛盾、新问题?
答案:(1)①政府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组织好经济建设,加强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组织好文化建设,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搞好社会公共服务,加强农村社会建设,推动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②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着力解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新矛盾、新问题,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③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例题2:滨州试题28(1)结合食品安全问题,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怎样才能有效防止食品危害人民群众事件的发生?
答案:①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严格执法,加强对食品安全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②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增强消费者的权利意识。
(2)你作为一名国家公民,能为维护食品安全做些什么工作?
答案:①切实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②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渠道积极参与民主决策,行使民主决策权利。
③通过信访等渠道,依法行使监督权。
④积极宣传《食品安全法》,提高公众辨别食品真伪的能力。
㈤蕴含道理类
凡是试题要求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情况、现象、问题等)”,要求回答的是“有什么”或“是什么”,其答案就是来自材料之中,要对材料的信息正确选取表述。
例题1:如日照试题,材料一2007年我国与其它国家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和问题?
答案:反映出我国消费贡献率低,与发达国家比差距很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需要大力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扩大消费。
如果是“上述材料蕴含(反映)了什么道理(经济学、哲学、政治、文化学)的,答案则来自教材。但注意读材料时要从部分读到整体,从现象读到材料的本质。
材料二 华西村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创办了自己的特色艺术团,创作了许多取材于华西、寓教于乐的节目,如《十富赞歌》、《十穷戒歌》等,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制定了村规民约,严禁黄赌毒,如发现有村民赌博,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进行严厉处罚。形成了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华西村的上述做法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答案:①华西村特色艺术团创作的节目取材于华西,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华西村特色艺术团的节目,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说明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华西村创作的取材于华西、寓教于乐的节目,说明了要大力发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④严禁黄赌毒,说明了在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中,必须坚决抵制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㈥如何体现类
如果题要求“结合材料”或“根据材料”,运用××知识,分析(或说明)什么(情况、现象、问题等),要求回答“是什么”,其答案就来自教材知识与材料的结合。先回答知识,再阐述材料。
③如果题要求运用××知识分析某种“行为”的正确或错误(原因或理由),即要求回答“为什么”,其答案来自教材上的知识。凡是考查论证问题能力,都是要证明主观行为为什么要这样做?答案落脚在客观要求上(客观原因、客观理由、客观条件、客观依据、意义等。)是客观决定主观。
例题1:日照试题中(2)结合材料二,说明党和国家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形势制定政策的?
答案:(2)①党和国家全面分析“三农”问题,既看到取得的巨大成绩是主要的,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的困难。坚持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把握了三农问题的主流。
②针对新形势、新问题出台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具体措施,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党和国家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三农” 工作中着重解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问题,做到了抓重点,抓主要矛盾。
㈦意义类:
意义类题型典型设问有“有何经济、政治意义”、“对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有什么影响”等。这是每年高考文综卷必考的题型,意义类设问—般是具体的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等;也有笼统设问的,但也应自行分为经济、政治两方面来回答。答案表达模式一般是“有利于……”。意义类题型答题思路:角度与主体:①国家、社会与公民②党 ③民族与宗教④国际等不同视野去思考。并要记住一些关键词: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巩固国家政权和政治稳定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加强党的建设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等。
例题1:青岛试题28(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扩大农村需求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义。
扩大农村需求,能够扩大农村的购买力,消化过剩生产能力,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扩大农村投资、消费需求,不仅能够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还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能够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例题2:青岛试题 29(5)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实现个人就业、带动就业,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同时,有利于个人充分挖掘潜能,促进自我完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例题3:济宁试题 33(2)材料二 根据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山东省政府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如下目标:到2010年全面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2015年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到2010年完成乡镇服务站改造提升,40%的村级接收点达到规范化要求;到2010年全省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或活动室;到2010年全省实现一村一月放一场公益电影;到2010年全省一半左右的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2015年覆盖所有行政村。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山东省政府采取的上述措施对农村改革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发展农村文化,能够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③文化能够塑造人生。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能够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④有利于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每点2分)
例题4:济宁试题32.材料二 今年以来,由于美国金融风暴逐步演变为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形势呈现恶化趋势,市场明显萎缩,企业利润下降,失业增加。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的严峻形势,山东省出台了21条政策措施,今后3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47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6678亿元,着力抓好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建设。2008年到2010年,全省每年为低收入家庭提供5万套经济适用房。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强化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计算机、软件、医用植入器械、碳纤维、太阳能热利用等领域,组建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
(2)山东省采取上述措施有什么经济意义?
答案①有利于抵御世界金融风暴对山东经济带来的冲击,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②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④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科学发展。
[NextPage]
㈧探究试题
主要是考查探讨问题能力,都是要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做?答案落脚点在主观行为上(方法、措施、对策、方案、建议等。)是主观要与客观相一致。
例题1:青岛试题,28(3)假如你是小组成员,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结合上述外交主张资料,就我国外交如何为国内经济稳定发展保驾护航这一课题提出自己的发言要点。
(3)①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②树立在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③积极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各国之间的共同利益。
④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时机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三)教学启示
由于教学课时的调整和新形势的变化,二轮复习的时间大大缩短。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备考效率,是我们必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根据对七地市试题的比较,谈谈几点具体体会和建议。
1、细化落实重点考点
新课程规定经济、政治、哲学、文化四个必修模块共253个考点,如果每个考点都平均用力,不仅在时间和精力上来不及,而且明显重点不突出。我们知道,每一套试题中所覆盖的考点和知识面总是有限的,这要求我们在指导复习时,要强化和细化这些重点考点,并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在一轮复习中已经整理复习了考点的主干知识,在二轮复习中则是强化、细化重点考点的主干知识的落实。
例题1:德州试题 材料五 在我国,一些农民有记日记的习惯,下面是对以农民日记的摘录:
时间
2006
2007
2008
事件
县农技站技术员开始深入田间地头并对村民进行农技培训
县城老板来村投资搞农产品深加工、加入“能人+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村里实施“一池三改”工程,全村200多户,家家捡起沼气池,少了炊烟,省了资源
(5)请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这份日记摘录对农村发展的借鉴意义。
答案: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发挥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②增强发展协调性,统筹兼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③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例题2:日照试题 材料二 在山东省十一届人大二次全体会议上,省长姜大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努力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方面提出如下措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加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提高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减少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大力开发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体育健身等消费市场,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开拓农村市场,落实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等。
(1)结合材料二,请就如何提高消费水平,扩大消费需求,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建议: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大力发展生产,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扩大消费预期。
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大对农民的补贴,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
④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而我们课本的知识中类似情况还有很多。如“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新教材要求从四个方面加以把握:⑴含义角度—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⑵从意识的能动性角度—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⑶从关系角度—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⑷从反对的角度—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论,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这四个方面在某些试题的设计中可以变成答案的思路。还有如: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怎样遵循价值规律?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处理整体于部分的辩证关系?如何让贯彻矛盾分析法?政府职能是具体实施?如何做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材料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哪些内容?等等
如滨州试题27题(1) 设计了一道政党的试题,问题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中国还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应怎样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答案包括三个方面:①中国共产党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践行科学发展观,保持党的先进性。③中国共产党必须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此答案中“中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显示了在主干知识的考察中,微观知识的运用,因为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落实实施中,党的基层组织、党员的宣传和示范作用会让老百姓更加真切的体会和理解。本题答案中还包含着新修改教材观点的运用。
2、知识体系的完善重组整合
从各地试卷中知识的考察来看,另一种方式就是知识的重新组合,问题的多角度思维。因此在备考中,对于重点考点或理论,需要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加以把握。只有这样,在运用时才能根据试题设问要求找准知识的相关层次和角度。
例题1:潍坊文综28(1),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分析国家高度重视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原因。
答案: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④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此题以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为背景材料,多角度地设计了四个经济生活知识。综合性较强,从学生的答卷来看,得分不是很理想。
比如,“加强宏观调控”这个重点考点,不仅要从经济的角度,把握宏观调控的含义、必要性、重要性、调控目标和手段等方面。而且要从经济、政治两个门类的相关知识的结合上去把握(政府的的经济职能上把握)。在此基础上,联系社会经济、找准实际进行分析,特别是联系当前我国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我国宏观调控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可以从经济、政治哲学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说明。这要求我们在二轮复习中就某些关键热点综合训练学生的多角度思维。
例题2 济宁试题32.材料一 2008年12月13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中国总理温家宝、韩国总统李明博,在日本福冈举行了首次三国首脑专门会晤,签署了《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和《国际金融和经济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心联手共御金融危机。声明指出:我们的人文关系紧密。我们面临共同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有为本地区和国际社会创造和平、繁荣及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共同愿望和责任。三国合作将本着公开、透明、互信、共利、尊重彼此文化差异的原则,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方式推进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三国合作对应对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的严峻挑战至关重要。我们决心面向未来,在政府和非政府框架内,开展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1)结合材料一,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中日韩三国为什么要联手共御金融危机。
答案: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三国决心联手共御金融危机符合三国的国家利益。
②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中日韩三国联手共渡难关,有利于促进三国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③三国本着公开、透明、互信、共利、尊重彼此文化差异的原则开展合作,有利于在和平共处项原则的确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
④维护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中国致力于推动三国联手共御金融危机,是我国外交政策的要求和体现。
3、选取重大热点,突出解决实际问题
政治科高考特别关注热点问题,以时事热点为背景考察相关理论知识,是政治科考试的突出特点。各地试题的设计也表明这一点。因此在复习中,精选重大时事,确定热点专题,对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剖析,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按照教科院的安排,后面有其余老师分专题进行分析,这里就不赘述了。
4、加大课堂训练力,提高课堂授课效率
从今年学生答题情况看,由于学习时间的缩短和训练量的减少。学生知识的理解巩固、能力转化,答题规范于往年相比,明显暴露出许多问题和差距。建议在二轮复习中具体分析各个考点,能不讲的就不要讲,能少讲的就少讲。尽量多设计巩固性训练,帮助学生转化知识,形成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