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六安市城北小学周先宏 一、错题集       孩子有了问题,做题时出了错误并不可拍,可怕的是孩子总是犯同样的错误。为了引起孩子对错题的重视,就要给孩子搞一个《错题集》,只要是错题,就让孩子记录下来,以后拿出本子,提示自己不再犯错误,具体做法如下:   1.   建立错误档案 把所有的作业练习试卷的错题原封不动地抄在《错题集》上,留下错误档案。到学期末让孩子重点复习上面的题目,补上这个薄弱环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错题集》的题分一下类,哪些是概念错误,哪些是计算错误,哪些是马虎错误,使《错题集》成为一本自制的错误档案。   2.   找出错误之处   3.   找出错误原因 让孩子及时改正错题,找出错误原因,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了《错题集》便于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找出漏洞,及时弥补。   4.写出正确答案。 找出错误,并不等于自然改正了错误,更不能保证不犯错误。这就要及时改正错误,还要像复习已掌握的知识那样,不断的复习错题集上的这些错误,不断纠正脑子里的错误概念和错误的思考方法。 考试前,让孩子着重针对错题集上的题目查漏补缺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 二、教育孩子“注意埋伏,题审三遍”   1、把题读懂,看看这题里问的是什么,给了什么条件。要正确理解题意,找准题干中的关键词,要挖掘题干中的隐含条件。   2、要站在老师的角度看题,想象老师为什么出这道题,这道题是考什么的,心里有数了,遇到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就仔细了,这是克服粗心的好办法。   3、看看题目里有什么“埋伏”。 教师出题往往是学生容易错的,容易故意混淆的,也就是说在题目里打了埋伏,如果孩子每次做题都能仔细审题,看看有什么埋伏,就不会上当了。总之,让孩子认真审题,是克服粗心的好方法。 三、教孩子学会解剖习题 教育孩子,先别急着答,先认真分析,把题解剖一下。看看题目给了什么条件,问的是什么,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联系,哪些是已知的间接条件等,要找出知识联系点把已有的知识和题目中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有些题只要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必须挖掘出潜在的条件,这个潜在的条件,往往是从已知条件推导出来的,潜在条件是向结论过度的关键。   例如,作文题“我和妈妈”。拿到题目就要分析,应该写我,还要写妈妈,更重要的是“和”即我与妈妈的关系。否则,就写成“我的妈妈了”。 分析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 孩子学会了分析就学会了思维,做作业就不困难了。认真解剖习题可以有效的防止马虎。 四、“一步一回头”,学会自检 家长总给孩子检查作业,孩子就不负责任。所以要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提高自检能力。孩子没有自检能力,到考场上你还能帮他检查吗? 如果家长不放心,也应该让孩子先检查后再给他检查,发现了错误,不要直接告诉他第几题错了,而要说:“你这作业里有错误,再去检查。”让他自己去找第几题错了,错在哪儿,时间一长,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自检能力,还能帮助孩子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要让孩子学会一步一回头的检查方法。即做一步检查一步,做一道检查一道。例如,抄题后,检查题目的数字、符号有没有错:加减乘除无论做完那一步先别急着往下做回头看看这一步的计算是否正确:往下脱式时,也回头检查一下自己抄的数字、符号是否有误,正确无误再往下做。复习时可以用反向代入等方法检验。 五、控制速度,不用橡皮 稍稍控制一下做题的速度也可以克服马虎。每次做题前先动脑再动动笔,争取一遍做对,这是防止马虎的重要措施。它可以锻炼孩子“三思而后行”的好习惯。 这种做法可能现在还得不到老师的认可,那就在家里试试。凡是家长留的作业都采用这种方法,逐步养成好习惯,在过渡到学校作业,总之不让孩子依赖橡皮。 六、培养严谨作风,草稿不草 题目稍复杂时,不妨在下笔之前,在草稿纸上简单的写一遍,再写到作业本或试卷上。这样相当于写了两遍,不仅可以加深印象,而且可以减少犯错误的机会。草稿纸当然不能写得十分整齐,但也不能太潦草,要按顺序写,能认得出,万一题错了了也能找到原错的出处,这样不必重头算起,从草稿纸上就能发现错误,及时更正。草稿纸写的乱,表面看是省了时间,可实际上往往是费了时间。 草稿是孩子思维过程的记录,家长检查孩子作业,如果发现错了,不妨检查一下草稿就可以看出怎错的了。 七、经常抓、抓经常、切忌急躁 任何好的习惯,都不可能再一次教育、一次训练中炼成,唯有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才能慢慢养成。纠正孩子的粗心是一件细致的、艰难的、经常反复的工作,需要家长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不可急躁,更不可责骂。因为被骂的情绪紧张、兴致全无的孩子只会变得更加粗心。 粗心是孩子的通病,父母不必太计较。有些孩子做题容易出错并不全是孩子马虎,而是孩子小,在全局意识方面还未发育成熟,家长不必着急,只要提醒孩子多审题,鼓励孩子做事要有耐心就可以了。随着他们身心发展,粗心问题是能克服的,等孩子大些这方面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根据关鸿羽教授的相关的材料整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