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09秋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此次试卷在结构、题型、难度等方面跟以前相比保持基本一致,题型稳中有微变,难度稳中有微降。下面就试题特点、学生答题得失分析、对今后教学的启示等方面作些分析。
一、 试题特点
本卷分为三大块,共25小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全卷考查的三大块、知识点及分数见下表:
题号
考查的内容(知识点)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
1、默写 2、字音、字形
3、仿写 4、综合性学习
20
二、阅读理解
(一)现代文阅读,《父亲的茶》、《地震后为什么会有余震》
26
(二)文言文阅读,具体考查内容如下:1、通假字2、文言实词解释3、文言句子翻译4、内容理解,细节描写品析
14
三、作文
两个文题,任选其一。“有这样一种声音”或“ ,牵动我的情思”
40
综观这份试卷,体现以下特点:
1、试卷强调基础,重在运用。命题避开概念、知识的简单识记,重在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和分析语言材料的能力,不把字词和句子孤立起来考,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辨析。如背诵默写,有简单的填上下句,也有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填空。
2、试卷重视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关注时代。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都注重人文意识的渗透。
3、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使他们有话可说。两个文题任选其一,内容范围比较宽泛,给予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能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4、当然,试卷中出现的问题甚至是错误也不少,如第7题的口语交际,要求将不得体的地方改过来,但试卷却明确要求(删去或增加词语即可),而事实上这样是没法修改的,试卷的错误直接在误导学生将此题做错(第4题亦是如此)。还有诸如给加点字注音而没有加点字或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却没有句子等。
二、批改中发现的问题
1、课内基础如字词、诗文默写得分情况层次分明:认真的同学满分,反之则失分严重。探究题失分严重,表明学生知识面狭窄,积累意识不强。
2、阅读题得分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有:审题不清,草率下笔,导致扣题不严,答题不全。
3、作文虽未设审题障碍,但有些学生写作情况不尽人意,视角窄,内容空,无病呻吟,主题含糊,再加用语晦涩,书写潦草,难以卒读,得分差别较大。
4、不同教师的评分标准悬殊,特别是阅读理解,学生答题差不多的情况下,得分却相差甚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语文也要求树一个标准答案,力求达到“一万个读者,也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的至高境界,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三、试卷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遵循母语学习规律,在学习中要强调多读多背,多接触文本、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力争做到熟读成诵,切实加强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大量的事实证明,语文能力的形成,其关键不在于汉语知识学了多少,而在于语言积累是否丰富,语感的积淀是否深厚。因此,语文的教与学必须重在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多读多背至少有以下四方面作用:①积累语言材料;②储存语言模型;③积淀语感;④接受文化熏陶。如果我们能认真落实,学生将受益匪浅。
2、重视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文阅读,重在研读材料,审清题意,按点答题。对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三个层次,应培养学生准确抓住问题要害,并能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应强调学生解题方法的学习,光记住答案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重在怎样解出这个正确答案的解题过程、思路。
3、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报刊,做好一些摘抄,背诵有关课内外诗句、名言警句。
4、作文加强平时的练笔,如日记、周记等,一定要养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良好写作习惯。重视作文指导、作文评改、作后评析等几个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参与到这几个重要环节中,可采用个人自改、小组互改、全班评改、重写一次的流程,让他们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变“别人要我写”为“我要写”。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作文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我相信,留给语文一些阅读时间,留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呵护一下学生的个性,找回语文,应该不会太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