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执教者:
时间:
地点:
记录人:
一、 导入
师:你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吗?
生:淝水、赤壁之战。
师:靠得是什么?
生:天时、地利、战士的团结、运用一定的谋略。
师:《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 作品简介
师:课文选自?
生:《左传》
师:齐读《左传》注释。
生:齐读。
师:有人还知道《左传》的另外知识吗?
生:《左传》又叫《左氏春秋传》《春秋左氏传》
生:记载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书。
师:春秋三传:《公养传》《古梁传》《左传》
三、整体感知
1、朗读
请同学先熟悉课文内容,然后推荐一个好的同学来读,其余同学留意读音和字词等,最后大家一起来评价。
生:读课文。
师:哪里有读错的,或者哪里要特别注意的?
生:“小惠未徧”“徧”通“遍”。
生:“弗敢加也”“加”是虚报的意思。
生:“又何间焉”“间”读jiàn。
生:“牺牲玉帛”“牺牲”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
2、初步理解文章
师: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生:曹刿。
师:曹刿和谁论战?
生:鲁庄公。
师:鲁庄公是谁?
生:鲁国的大王。
师:鲁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生:弱小的国家。
师:为什么要跟曹刿论战?
生:鲁国被动挨打。
师:战役的名称?
生:长勺之战。
四、研读课文
师:分角色朗读。鲁庄公、曹刿、乡里人、独白。思考:1、为什么要请见鲁庄公?
2、曹刿从哪几个方面讨论战争?
生:分角色朗读。
师:为什么要请见鲁庄公?
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师:这里的“鄙”是什么意思?
生:目光短浅。
师:齐读“入见……故逐之。”
生:齐读。
师:讨论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战争?
生:战前、战中、战后。
师:鲁庄公提出哪三个理由,认为可以去打仗?
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生:“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师:“牺牲”意思是指猪、牛、养等祭祀用品。
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师:“狱”是案件的意思。
师:曹刿又是怎么回答的?
生:“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师:最后一条理由与前面的理由有何不同?
生:衣服是给大臣的,牺牲玉帛是给神,而小大之狱是对百姓的。取信于民,得民心者得天下。
师:战争中有没有发生分歧?
生:有。在鲁庄公准备击鼓进军时;在追赶齐军时。
师:鲁庄公听谁的?
生:听曹刿。
师:请一个学生来讲述发生分歧时的情况。
生:讲述。
师:“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奇怪的击鼓,奇怪的举动与对策。
师:请同学朗读最后一段,找出曹刿奇怪举动的原因。
生:齐读。
生:“彼竭我盈,辙乱而旗靡,故逐之。”
师:战争中奇怪的举动,战后揭示理由,看出曹刿是怎样一个人?
生:从容风度,深远见识。
师:军事才能。善于抓住时机。
五、分析形象
师:讨论,你喜欢鲁庄公还是曹刿?
生:曹刿。因为他有爱国热情。
生:曹刿。因为他有才能,帮助鲁庄公打败齐国。
生:曹刿。能在战争中保持冷静、沉着。
生:鲁庄公。有宽广的胸襟,接纳人才,让曹刿有施展才能的地方。
生:鲁庄公。不耻下问。
六、作业
总结他们的性格特点,特别是鲁庄公的缺点。
开课老师自我评价
一、 易铁军老师自我评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言文比较浅近,备课时没有在字词上花精力。只是布置预习,希望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但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功底比较好,只提出了一个“甚”字,但我还是准备了一些古今异义词、句式等问题。整堂课的重点放在一个“讽”字上。讲邹忌劝说齐王纳谏的方式。在理清课文内容上,从“私我”、“畏我”、“求于我”过度到“私王”、“畏王”、“有求王”。对课文的深入探究,主要注重于让学生从妻、妾和友的语气中理解他们说的是不是真心话。最后还有一个拓展延伸,主要是让学生对“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俗语重新认识。但是很遗憾,这堂最大的失败是时间没有把握好,而没有上完。
二、 赵利妙老师的自我评价
《曹刿论战》是一篇很有名的古文。本不想按部就班的上的,但最后还是按常规思路来上了这篇文章。在上课过程中,首先是注重学生的朗读,在朗读的安排上,用了个人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同时穿插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课文的特点是详写了论述战争部分,略写了战争部分。重点是放在一个“论”字上,分三个阶段,战前、战中、战后。在三个过程中穿插一些重点词语。在人物性格的分析上,运用课堂辩论形式。拓展阅读,古今中外的战争名言警句。但是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也没有把设计的内容上完。
三、 许强老是的自我评价
《曹刿论战》是先秦时期代表性的名著。这篇文章的特点是塑造人物比较成功。所以第一课注重人物形象的分析。开始用战争的话题导入,在传授过程注重颂读,这个对文言文比较重要,所以设计了个别朗读、自读、齐读。疏通文言词语时采用提问的方式,没有要求字字落实,这是一个创新。人物分析是重点,花的时间比较长。特别对鲁庄公这个人物进行辩论,来让学生深入了解他的形象。
点评
一、 张海豪老师点评
优点:这是一个文言专题的研讨。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三位老师都把握都很到位。
许强老师在人物分析时能运用辩论的形式,特别是对鲁庄公的辩论。赵利妙老师能够抓住文本和字词,来分析人物和文章的内容。易铁军老师的板书设计很清晰,抓住“讽”字。
缺点:许老师在字词落实上虽是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但是学生不容易掌握。易老师在最后讨论他们说的是真心话还是违心话,有一些多余,因为答案本来就是不一致的。
疑惑:1、在文言文教学中怎么在字字落实和新课标要求了解大意上,找到一个这中的方法。2、在文言教学中,课内讲了这个词语的用法,课外学生不能灵活应用。怎么让学生能对课内知识活用,做到举一反三?
二、 许巷中学语文教研组的意见
1、优点
许老师最后的辩论比较有特色,活跃了课堂气氛;分析比较细致深入;板书比较清晰,字数虽然少,但信息量大。
易铁军老师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气氛比较活跃,思路比较清晰,分析比较透彻,能点出经验,在课堂中能很引导学生思想性问题,把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借班上课,用情景导入比较好,能触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减少与学生的陌生感。易老师的板书设计的比较美观,能循序渐进。
赵利妙老师上课比较亲切自然,声音非常地优美,对问题能够娓娓道来,思路清晰,过度自然。导入非常自然,介绍作品时补充很到位,朗读体现个性话,让学生自己推荐同学来朗读,这样对借班上课比较有利,朗读环节设置比较出色,在课堂中多次,多形式运用朗读,在内容分析的时候重点比较突出,分战前、战中、战后三部分。对于重点字词的讲述,贯穿于课文内容的分析中。
2、缺点
许强老师环节设置有点乱,重点不突出,互动性不强。有些词语没有说清楚,比如“夫”“牺牲”,课有点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时很高。
易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自己讲的比较多,归纳没已段的大意又点多余。在最后一个问题的设计上,对于妻、妾、友说得是不是真心话,不是很有必要。
赵利妙老师在最后辩论环节的设计上,又一些问题,辩论应该是两种相反的观点,对两个人喜欢时不应用辩论。
3、疑惑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文言文有点脱离学生现实的语言交际,所以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侧重点是重实用性还是文化性?
三、许巷初中沈国强副校长总结
感谢专家和老师对我们学校进行专题性文言文指导,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比较大的困惑,但从现在的趋势来看,文言文教学中不只是把传统教学扔开,而是把传统方式和新形式结合起来。文言文的教学中,最主要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提高课堂教学。文言文教学,在课堂中还是要落实字词,特别是对七年级的学生。对于重点字词,一定要讲解,点出,并延伸。另外我有一个设想,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把朗读,背诵,内容分析整合起来?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四、海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中语文学科指导小组成员孙伟忠老师的点评及建议
一、对于三堂课的几点看法。
评价一节课,应该从这堂课的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和教学目标达成度等几个方面来看。新课程教育理念应该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具体到语文学科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依据学生的原有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还要考虑文本的特点,从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来看,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应该是抓朗读和语感,把字词的落实和文化的熏陶整合起来。许强老师的教学目标有很多个,但从他的教学过程来看,有些目标不是本课时的,所以在设定目标时应该是分课时设定的,不能把所有的目标都放在一起来定。目标的设定最好能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根据目标我们又应该采用怎样的策略,也是教师必需注意的,策略应该是多样化的,朗读、默读、辩论、质疑、探讨,应该根据文本内容、学生实际和老师的自身情况来定。在教学流程各环节中,导入有各种各样的,三位老师选取的方式也都不同,有创设情境的,有用战争以少胜多的战争导入,有用人们热爱和平导入。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快的进入文本,让学生聚焦。教学的结果就是目标的达成度,在《曹刿论战》一文中,主要是对课文内容理解,和对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的理解。
二、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1、文言文的重要性: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一样,都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文言文的学习对于我们了解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接受文化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熟悉它,喜欢它,不能让学生觉得文言文是第二外语。
2、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有两种倾向要避免,一是有言无文,逐字逐句串讲,过分的纠缠于字词的落实上,上成了古汉语课,让学生索然无味。二是有文无言,忽略字词甚至撇开字词的学习,只讲内容的理解,艺术形象的分析,把课上成了古典文学课,呈架空样,学生所获也是有限的。
3、文言文教学中的策略:
①准确的定位。新课标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的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说,首先是母语学习,它的学习起点不是从字母教学开始的零起点,是在本民族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地学习了十余年,是有一定基础的。
②激发学生兴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文言文的学习是民族内部对历史语体的学习,而不是对外部语种的学习。文言文是历史语言发展的产物,它给现代人造成的学习障碍不只来自语词,更多的来自于生活习俗、道德风尚、文化背景等。因此必须诱导学生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对民族风尚、文化背景等的理解去消除学习障碍;以自身的体验去诠释,去领悟,最终理解文言文作品遣词造句的奥义,意蕴风致的精妙或作者情操的高尚在文字扫清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又一定的感悟,有一定的提高。
③加强诵读,培养学生语感。由于文言文与日常口语殊异,通过诵读,可以理解语句的含义和习惯用法,体味文言文的语言美,通过诵读,可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意趣。因此,诵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必要途径之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断句,做到句读分明,流畅自然。语文教师要重视诵读技巧的传授,要求学生深入体会文意,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精妙处尽得体现。要注意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课堂上,讲解要精练,诵读训练要充分。
④加强学法指导。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在文言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意识。抓字词积累,注重情感培养。同时又要注意归纳总结,强化前后联系。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还有很多困惑需要大家一起来探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