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解放战争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复习目标
考点解读
1.【时空观念】运用战争形势图,定位历史时空,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2.【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
利的原因和意义,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辩证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理解人民群
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家国情怀】通过对解放战争等史实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来之不易,激发学生
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
2019·Ⅱ 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
解放战争是高频考点。高考对这一时期的考查非常频繁,特别是针对中共在这一时期
为争取革命胜利及为新中国的建立所做的努力。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
命题坐标解放战争
一、内战前的
政治斗争
三、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
二、内战的爆
发及经过
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高出教材材料一 美苏通过雅尔塔协定和中苏条约成功协调了两国对华政策,表
示一致支持国民党统一中国而不支持中共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美国
答应以受降和接收为名帮助国民党运送大批军队,抢占战略要地
……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王世杰与苏联外交人民委
员部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外蒙占独立
等条件,换取苏联“予中国以道义上军需品及其他物资之援助予国民政
府”、“不供给武器与中共”。
一一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
美国的主张:扶蒋反共。
苏联态度:亲蒋疏共。
抗战胜利初期的国际形势如何?
1、战后国内外形势
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高出教材美 国——
蒋介石——
共产党——
中国人民——
扶蒋反共
坚持独裁内战
争取和平民主,准备武装斗争
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
中日民族矛盾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
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国共阶级矛盾)
社
会
主
要
矛
盾
2、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高出教材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和平局面,可期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
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来电诵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 ……甚有赖于
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蒋中正哿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国家前途实
利赖之 ……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梗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
“如意算盘”是什么? 材料: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
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
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
文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
如果毛不去: 就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制造舆论
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如果毛去:
利用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政权和
军队
获得准备发动内战的时间,调兵遣将、
部署内战
磨好刀再杀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同意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举行谈判
?
一是尽量争取和平;二是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阴谋结果: 中国共产党作出重大让步,签署《双十协定》
1、重庆谈判: (1945年8月底——10月)
一、内战前的政治斗争(1945.8—1946.6)
内容: 和平建国, 坚决避免内战, 召
开政协会议, 保证人民权利等
未达成协议: 人民军队和
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
意义:表明了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赢得了民心,取得了政治主动权。
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高出教材政
协
会
议
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政协会议(1946年初)
内容: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二、内战的爆发及经过
1、战略防御阶段
(1946.6~1947.6)
2、战略反攻阶段
(1947.6~1948.9)
3、战略决战阶段
(1948.9~1949.1)
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高出教材材料一:内战爆发初期蒋介石给不喜数学的毛泽东出了一道难解的数学题:
430万 ︰ 127万 =?
飞机十坦克十大炮十美元︰步枪十手榴弹十小米十0 =?
中华民国政府︰延安边区政府= ?
蒋介石十杜鲁门︰毛泽东十0 =?
志在必得
材料二:这位在重庆上飞机时只有油条吃的接收大员,到了北平,一下飞
机立即被接去大吃。看着鱼翅端上桌。金专员心里来了首四句联:「登机
吃油条,下机吃鱼翅」 ,接收大员就伙同老北平汉奸开始强占民宅,或
逼人贱卖或接管、转卖日本人的房子及其被没收的珠宝财物。不多久,接
收大员也弄了三个女人,有戏仔,也有良家妇女。 ——长篇小说《五
子登科》
材料三:“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
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
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专员
”的所作所为暴露了什么?
国民党贪污腐化、
不得民心
为毛设立一个公式解
答材料一的问题
蒋介石对于发动内战时的心态怎样?
人民支持+正确领导︰腐
朽政府十专制独裁=革命
必胜 中共的战略战术
战略上:
战术上:
藐视敌人:“一切反动派都是
纸老虎”
重视敌人:
作战方法: 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
力,各个歼灭敌人
作战目标: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1)内战全面爆发(1946年6月)
——大举进攻中原地区
(2)重点进攻(1947年春)
——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1、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6月—1947年6月)
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高出教材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
山山
东东陕陕
北北
二、内战的爆发及经过01 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
均分配土地
02 意义
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巩固了根据地
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土地改革运动(1947年)
攻守攻守态势态势的的转换转换国共双方兵力增减对比
130万人
430万人
373万人
195万人
19461946年年66月月 19471947年年66月月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时
间
人
数
0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
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
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
国统
区
解放区
“如果不打出去,让敌人吃我们的小米烧我们的房子是不行的。
”
——毛泽东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
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
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2、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秋)
(1)反攻的原因
减轻解放区的消耗;
减轻陕北、山东战场的压力
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根据地的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 反攻主方向——
(4)战况
可能性:
中原
——三路突进
内线作战
外线作战
——两翼牵制
必要性:
(3)标志: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高出教材大
别
山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即晋
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
别山。
陈赓、谢富治
率晋冀鲁豫解
放军太岳兵团。
陈毅粟裕率
华东解放军主力。
豫陕鄂
陕陕
北北 山山
东东
2、战略反攻阶段(1947年6月——1948年8月)
三路大军成品
字形阵势,威
胁南京和武汉。探究:战略决战的条件是否成熟?
◆敌我双方力量发生变化 ◆解放区完成土地改革
100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430
万
195万
373万
127
万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280
万
365万
1948年秋
3 、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
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高出教材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3.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为什么首先在东北打响?
①解放军在东北的兵力对比上占优势
②东北敌军孤立分散,补给困难
③东北工业基础雄厚,解放东北可为解放全中国奠定物质
基础,摆脱长期以来被国民党分割包围的局面
④战略位置重要:解放东北后,就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
华北、华东战场的作战战役 时间 部队 战果
辽沈 1948.9—11 东北解放军 解放东北全境
47万
淮海 1948.11—
1949.1
中原、华东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
华东和中原地区 55
万
平津 1948.11—
1949.1
东北、华北 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52万
意义: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大战役概况蒋介石企图用假和平作缓兵之计,划江而治国民党:
共产党:
目
的
共产党:
国民党:
背景
结果: 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
中共发表对时局的声明
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
蒋介石被迫下野,以退为进
李宗仁出任代总统同意和谈
迅速结束战争 实现国内和平减少人民痛苦
战争形势: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1、北平谈判
时间和地点: 1949年4月 北平
1949年元旦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
蒋介石:“求和”声明
知识梳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渡江战役
江阴
湖口
东路军
中路军
西路军
南京解放
1949年4月23日,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上的日历
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23日。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有人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意义,既是对历史的
回顾,又是对经验的总结,还是对是世界的影响。”请按照
此三个方面,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回顾历史: 标志着中国近百年屈辱史结束,独立、统
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总结经验: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是毛泽东
思想的胜利。
(3)世界影响: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解放战争中南京国民政府失败的原因
内战独裁,
失去民心
坚持独裁、内战的政策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是蒋介
石政权败亡的根本原因
通货膨胀,
经济崩溃
为解决内战所需的大量军费问题,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造
成恶性通货膨胀,解放战争后期,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
缘。这是蒋介石政权失败的经济原因
内耗严重,
党内分歧巨大
内部派系众多,与蒋介石有严重的政治分歧斗争。这是蒋
介石政权失败的内部原因
战略方针失误 错误的战略方针造成了军事上的失败,这是蒋介石政权失
败的军事原因
核
心
考
点
深
化
【认知深化】 1.(2017·课标全国Ⅱ,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
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
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 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4.(2017·课标全国Ⅲ,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
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
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
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
考题讲练3.(2019·课标全国Ⅱ,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
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
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
4.(2018·课标全国Ⅰ,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
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
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
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
【知识拓展】 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西柏坡 ①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
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②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③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
方面的基本政策;④毛泽东提醒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
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课堂小结
时空坐标
人民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的解放,是中国人民民主自由的解放。
历史的选择其实是人民的选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1.1946年,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
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
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
A.重庆谈判国共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2.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
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
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
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B.撕毁政协协议挑起内战
C.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D.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
1 2 3 4 5 6 7 98 10 11 12 13 14
√
当堂训练3.“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
这就决定了我们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城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大胆地
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敌人的深远后方去。……就可以东胁南京,
西逼武汉,南抵长江。”这里的“战略进攻”是指( )
A.开展百团大战 B.挺进大别山
C.组织淮海战役 D.发动渡江战役
1 2 3 4 5 6 7 98
√
10 11 12 13 14
4.(2020·茂名调研,29)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
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是有充分可能的。要在战争的第三
年内,用最大努力克服各根据地的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
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手里。这样做是为了
A.加强统一领导实施战略决战 B.推动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适应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D.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5.(2020·海门模拟,31)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
序数排列的决定》,把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把原中原野战军
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把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把原东北野
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中央军委的这一决定
A.旨在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B.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需求
C.落实了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的总方针
D.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
√
6.(2019·天津部分地区一模,8)毛泽东在1949年《新年文告》中提到:敌人是
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或是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
内的胜利,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他们就一天比一天地
重视政治斗争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解放战争已胜利结束 B.政治斗争比军事斗争更加重要
C.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 D.美国放弃了“扶蒋反共”政策√7.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了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此事后来
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天意”注定了蒋介石必然会失败
B.毛泽东因为抽得了“上上签”所以最终取得了胜利
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根本原因
D.该事件后美国放弃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
8.在东北战场上,毛泽东明确指出应把锦州地区作为首要的重要攻击目标。长春守敌
做出了起义或投诚的行为也就势在必然。淮海战场上,毛泽东提出把歼灭黄百韬兵团
和“截断宿蚌路”作为本次战役的首战目标。平津战场上,为了实现切断敌人退路不
让敌人逃走以就地歼灭的战略意图,毛泽东确立了“先打两头”的作战方针,最后,
陷于孤立绝境的北平之敌被迫接受了和平改编的建议。材料表明三大战役( )
A.都是以人民军队的胜利结束
B.国民党都采取了正确的决策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D.胜利得益于决策者的正确指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