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R·八年级语文下册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诗歌,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
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重点)
2.朗诵本诗,体会本诗的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新课导入
点击图片播放 杜甫(712-770),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
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
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
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风格沉郁顿挫。
走近作者背景介绍
“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
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
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
是清苦的。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
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
感。怒 号 挂 罥 突 兀 布 衾
飘 转 俄 顷 丧 乱 广 厦
见此屋 长林梢 三重茅 沉塘坳
庇
háo juàn
cháng
bì
wù
chóng
qīn
ào
zhuàn shàqǐng
xiàn
sāng
字词积累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
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
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
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整体感知
点击播放1.诗歌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诗歌为我们呈现了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拟一个小
标题。
3.画面里描写秋风、茅屋以及“我”的句子,找出它
们的特点,并用一个含“痛”的词组表达“我”的情
感。
内容探究秋风破屋 — 群童盗茅— 破屋漏雨— 愿得广厦
画
面 画面里描写秋风、茅屋以及“我”的句子,找出
它们的特点,并用一个含“痛”的词组表达“我”的
情感。
痛惜——————痛心————痛苦 ————痛忧
情感升华,由记叙一家之
苦到大抒忧国忧民之情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
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
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秋
风
破
屋
秋风:
茅屋:
“我”:
肆虐肆虐
怒号、卷—正面描写
飞、洒、挂罥、飘转—侧面描写
弱不禁风弱不禁风
痛惜
诗歌赏析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
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群
童
盗
茅
秋风:秋风:
茅屋:茅屋:
““我我””
::
助童盗茅
茅草被盗
痛心
人民
疾苦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
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
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破
屋
漏
雨
秋风:
茅屋:
“我”:
风雨交加
破屋漏雨
痛苦
冷似铁、无干处、未断绝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
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
冻死亦足!
愿得广厦
破屋漏雨
推己及人 痛
忧
博大胸襟
崇高理想秋风破屋心情苦痛
群童抢茅无可奈何
长夜沾湿忧思不绝
现 实 自己
理 想 广厦千万间 天下寒士
推
己
及
人
水
到
渠
成
风 白天
屋外 事
雨 黑夜
屋内 人
课堂小结
关心民生忧国忧民 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
而现在草堂的浣花溪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
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在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的今天变成现实,如果诗人在天有灵,他定
会感到欣慰。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是伟大的共产主
义战士,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朱德参观杜甫草堂的题
词。我们但愿杜甫草堂长留人世,杜甫诗篇光芒千秋
永照 。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首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
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
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前苏联〕别林斯基
课外拓展世
上
疮
痍,
诗
中
圣
哲
社
会
病
态,
振
笔
疾
呼
民
间
疾
苦,
笔
底
波
澜
百
姓
疾
苦,
震
撼
人
心
郭
沫
若
题
成
都
杜
甫
草
堂
诗
史
堂
联
杜公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