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驱遣我们的想象
叶圣陶叶圣陶
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
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学会文中的语
言运用技巧,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文艺鉴赏要驱遣想象,透入文字进
入作品,由浅入深领悟语言内在动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文中的语言运用技巧,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
象性特征,领悟语言内在动力。
教法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演示法。
目 标 展 示
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
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有
谁能总结一下, 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
些什么呢?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
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请同学们打开课
本,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新 课 导 入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
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
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
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
言艺术家”之称。有童话故
事《稻草人》。1923年,发
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作 者 简 介
叶圣陶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最大的心愿就是
让大家看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欣赏文艺
作品,他提出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回归作品的意境中,
并作下文章。
背 景 链 接
拘泥( ) 歌谣( )
契合( ) 旷远( )
海啸( ) 苟安( )
jū ní gē yáo
qì hé kuàng yuǎn
hǎi xiào gǒu ān
字 音
拘泥:
契合:
结盟:
苟安:
怅然:
意境:
拘守;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
投合,意气相投
结拜
苟且偷安。
失望;不痛快的样子或精神不集中。
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
词 义
一、朗读指导
朗读本文时,要细细品味作者给我们展现的语言魅力,
透过文字感受到作品的温度。
二、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
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
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
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
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 .他们的目的。他们
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
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为什么说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
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
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
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
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 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
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本文关于驱遣阅读者内心的想象方面非常具有借鉴
意义,理解作品,不仅是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
更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深入作品内部,体验阅读
的快乐,相信本文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已经阐明了在
欣赏文艺作品这一基本问题,让我们也得到了很多
启发。
课 堂 小 结
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
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你能在你读过的诗或
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
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句描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力
变得更生动。他的身子微胖,我们可以想象两手,上攀时
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凸起;还是因为胖,我们可以想
象并不是缩了一-次,而似是挣扎缩了好几次;更是因为想
象,身子微微一倾,这形象便如拍照一般在脑中定格。有
了想象中还原的这一幕,父亲的形象真切起来,切实地打
动了读者的心灵。
拓 展 延 伸
课文是节选,原文还提到文艺鉴赏其他方面的内
容,包括“要认真阅读”“训练语感”“不妨听
听别人的话”等,课外可以找来读一读。
布 置 作 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