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
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民社会
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
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正是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
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
更有力量,它不象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
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
去。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
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从2008年1
月1日起施行。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增
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表现(一)表现
(二)原因、特点和影响(二)原因、特点和影响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1、、原因原因:: 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国内政治变革国内政治变革
22、概况:、概况:
阶 段 表 现 服 饰 特 征 时代特征
鸦片战争后—
—新中国成立
(20世纪上半
期)
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
——十一届三
中全会
独立自主
巩固独立
十一届三中全
会至今
异彩纷呈 美观大方
彰显个性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33、变化趋势:、变化趋势:
男子:长袍马褂→→西
装、中山装
女子:宽松肥大→→旗
袍、上衣下裙
中式与西式、传
统与现代并存
男子:列宁装、制服装、
绿军装
女子:列宁装、连衣裙
政治色彩强烈与革与革
命相关的服饰成为命相关的服饰成为
主流主流
材料三:“皇上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
令百官易服而朝” 。“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
其势不能不去之。”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摺》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服饰西化的原因?
材料二: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宋恕(1862-1910)
材料一:有轮船而沙船淘汰,有洋布而土布淘汰,有洋针而
土针淘汰,有皮鞋、线袜而钉鞋、布袜淘汰……
——胡祥翰的《上海小志》
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涌入\社会政治运动的影响\生
产方式的变化\西方服饰的优点……
((2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3、建国后凭票证计划供应到1987年菜篮子工程
2、西餐 :传入时间: 19世纪40年代
((33)居室建筑的演进)居室建筑的演进
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四合院→中西合璧(租界)→全欧式住宅
(高级公寓、别墅式洋房)→1995年安居工程
((44)习俗风尚的变革)习俗风尚的变革
剪辨易服、迫令放足、破神权、反迷信、公历、思想观念
A、原因:受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中国政治运动的影响。
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B、表现:
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葬礼——厚葬→殡仪馆、公墓、火葬(文明、简洁、卫生)
见面——跪拜、作揖→点头鞠躬、握手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推进社会
风习的改良。与此同时,宋教仁,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了社会改良会,力主
“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在章程中更把
它具体化为三十六条。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世变迭起,重以沧桑,由同治视嘉庆
时,其见闻异矣。由今日视同治时,其见闻尤异矣。更阅数十年,人心风
俗之变幻必且倍甚于今日。 ——清《上海县续志·序》
(1)探讨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
B、革命思潮的推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及改
革开放的影响)
A、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势力传入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的结果
(3)影响:
①使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冲破原有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
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②促进了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
(2)变迁的主要特征:
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
的趋进;城市改变快,农村风俗变迁微弱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知识整合 史论结合 研析高考 练出高分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知识整合 史论结合 研析高考 练出高分
二、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1)交通工具的更新)交通工具的更新
1、古代交通工具---轿子、马车、木船。
2、近代交通工具
AA、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近代落后的交通工具)、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近代落后的交通工具)
人力车、三轮车、马车、自行车(19C19C中后期传入中国中后期传入中国---20C---20C初,初,
出现在大街小巷出现在大街小巷---50---50年代后开始自己制造年代后开始自己制造)
BB、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
电车(19061906))、公共汽车(19241924))、汽车、火车(19C19C末末20C20C
初)初)、轮船(18721872))、飞机(19091909和和19201920))
★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
动力: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技术:引进→自制自研;
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对象:平民化、普及化
进程:先慢后快; 种类:海陆空
((22))通通讯工具讯工具的的变迁变迁——电报、电话
时间 电报发展成就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A、电报:
B、电话:
时间 成就
1882年
民国成立后
20世纪80年代后
截止2003年
电话传入中国
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固定电话和移动
用户各占一半
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
①交通和通讯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
式及思想观念,加快了生活节奏,提高了生活质量。
②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加快信息的传递,促进
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③另一方面也造成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1)大众报业的发展)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公元887年,《邸报》世界上现在最古老的报纸。
2、近代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①物质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社会急剧变化,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
③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3、近代大众报业的兴起和发展:
A、1873年,《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B、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C、辛亥革命后,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
如何评价西人办报?如何评价西人办报?
AA、促进西方文化在华的传播,加、促进西方文化在华的传播,加
强了列强对华文化侵略;强了列强对华文化侵略;
BB、把近代报刊带来中国,国人办、把近代报刊带来中国,国人办
报,人们思想观念改变。报,人们思想观念改变。
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影响?
①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
②宣传教育,启迪民众;
③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通俗性报刊);
((22)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产生与20世纪20年代初
B、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
式开播。
A、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
电公司广播台” (上海)。
D、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
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C、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2、电影:
A、发展过程:
B、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快速发展(导演、明星、优秀作品)
3、电视:20世纪30年代问世
A、发展过程:1958年、1978年
B、现状(特点):
((33)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原因: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
2、出现:
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3、发展:
2003年上半年用户达到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
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A、互联网目前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B、互联网在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的同时,也在构筑新型的家庭经
济生活。
C、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D、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
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1.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
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
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
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3.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
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
”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B
D
A
4.(25分)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札记》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
……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
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
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
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
人民的政治 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
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4分)
(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
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5分)
(1)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
家思想)
(2)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
的培养。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
民族危机的加深。
(3)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 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
政策推动)。(如果笼统回答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最多给 2 分)
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
(4)这一传统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
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
考过什么?真题研析
审审
题题
突突
破破
C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例2 例3真题研析 例1 例4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例2 例3真题研析 例1 例4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例2 例3真题研析 例1 例4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例2 例3真题研析 例1 例4
审审
题题
突突
破破
C答案答案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例2 例3真题研析 例1 例4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例2 例3真题研析 例1 例4
审审
题题
突突
破破
A 答案答案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例2 例3真题研析 例1 例4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例2 例3真题研析 例1 例4
审审
题题
突突
破破
D 答案答案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例2 例3真题研析 例1 例4
命命
题题
感感
悟悟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例2 例3真题研析 例1 例4
如何再考?命题探究
解解 析析
立意
B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命题思想二 命题思想三命题探究 命题思想一 命题思想四
解解 析析
立意
D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命题思想二 命题思想三命题探究 命题思想一 命题思想四
解解 析析
立意
D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命题思想二 命题思想三命题探究 命题思想一 命题思想四
解解 析析
立意
B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命题思想二 命题思想三命题探究 命题思想一 命题思想四
解解 析析
立意
B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命题思想二 命题思想三命题探究 命题思想一 命题思想四
解解 析析
D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命题思想二 命题思想三命题探究 命题思想一 命题思想四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解解 析析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解解 析析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D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解解
析析
A 答案答案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解解 析析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解解 析析
A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解解 析析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解解 析析
A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解解 析析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解解 析析
D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解解 析析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解解 析析
B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解解 析析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解解 析析
B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B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8 8 7 6 5 4 3 2 1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解解 析析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解解 析析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B
解解 析析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解解 析析
C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解解 析析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解解 析析
A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解解 析析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解解 析析
D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答案答案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答案答案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答案答案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答案答案
答案答案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答案答案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清代官服
等级森严
礼治规范
从
清
代
官
服
的
差
异
中,
你
对
我
国
古
代
服
饰
有
何
感
触
?
清
朝
西装
中山装 关于“中山装”,《中华文化习俗辞典》记
载说:“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
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
‘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
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
一种服装式样”。
中山装的造型特征
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
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
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
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
廉、耻)。
其二,门禁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
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
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
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
义。
国人将其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
一种中西合壁的穿着来:绸缎长袍、西服裤,头顶圆形礼
帽,足上是一双乌黑油亮的牛皮鞋。当然,这样的装束大
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的时尚,如一些国民党的要
员、大商人、大银行家等等。
穿着阴丹士林布长袍的老师们
穿着阴丹士林布长袍的学生
大学生和大中学
校的老师,则多
是上身穿阴丹士
林布的长袍、下
身穿西式裤子、
脚穿布鞋。到民
国中后期,这么
一种穿着打扮,
俨然已经成了知
识分子的标志性
服装。
满族妇女衣着(特点:宽袍大袖)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旗袍的演变 改良旗袍(民国初年)
特点:短袍窄袖,曲线美
民
国
上
袄
下
裙
近代服饰:中西合璧、多元化与新旧并存
(1)第一个阶段与时俱变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帝制印痕 畸形审美
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
区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许 滥用的。服饰大致有下列五种:
一,顶戴,二,蟒袍,三,补服,四,腰带,五,坐褥。
国门洞开 西服东渐
共和新貌 服饰鼎革
(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
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
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
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
近代服饰:多元
化与新旧并存
50年代的时
尚:列宁装
60年代的流行:
绿军装
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
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
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
列宁装绿军装
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
不爱红妆爱武装
干部装
列宁装 绿军装
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列宁装
等苏式服装会受到青睐呢?
20世纪60、70年代的服饰在颜色和样式上呈现怎样
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
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
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
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联系所学的知识谈谈服装所反映的时代信息(如经济联系所学的知识谈谈服装所反映的时代信息(如经济
发展水平、政治环境、人们的心理等)发展水平、政治环境、人们的心理等)
2、饮食方面
(1)你知道中国有哪四大菜系吗?
粤菜是以广
州、潮州、
东江三地的
菜为代表而
形成的。粤
菜的用料达
数千种。
鲁菜:咸、鲜、
脆 嫩 , 风 味 独
特、制作精细,
用 料 广 泛 、 选
料 讲 究 、 刀 工
精 细 , 注 重 用
汤,精于制汤,
尤 其 讲 究 “清
汤 ”、 “奶 汤
”的调制
川菜讲究色、
香、味、形、
器、兼有南北
之长。形成麻
辣、红油、糊
拉、豆瓣、怪
味鱼香、家常
等十分丰富的
特殊味型。
淮扬菜以沿江、沿
淮、徽州三地区的
地方菜为代表构成。
选料精细、工艺精
湛、造型精美、在
造型方面,注重色
彩器皿的有机结合,
展现出精美的艺术
性;可谓淮扬品味
一枝独秀。
(1)中餐——四大菜系
四大菜
系
代表区域 口味特点
鲁菜 山东(济南、
胶州)
清香、鲜嫩、味
纯
粤菜 广州、潮州
等地
鲜、嫩、爽、滑
川菜 四川(成都、
重庆)
味浓、重辣
淮扬菜 扬州、淮河
流域一带
清淡、味甜
阅读下列材料:
“从前亲友礼尚往来所
馈赠者以茶食肆中鸡蛋糕、
眉毛饺为通常品,近则此
等食品已不合时宜,而以
外国糖果及罐头为主。”
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该现象最早出现在何时
?除此之外,人们的钦食
还有什么变化?
反映了日常西式食品对普通百姓
生活的影响。最早出现在鸦片战争后,
人们的饮食变化还有:吃西餐、抽烟
卷喝咖啡等饮料。
①世界三大烹饪流派:
东方烹饪流派:以中国为代表
西方烹饪流派:以法国为代表
阿拉伯烹饪流派:以土耳其为代表
■异味争尝——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②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
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中方饮食追求美味奉为首要
目的,“以味为核心”;
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讲求营养成分,搭配合宜。
2.你知道厨师为何要戴帽子吗?那
你又知道帽子的高低有何含义吗?
据资料记载; 据资料记载;1818世纪末,法国巴黎一家大菜馆有位颇有名气的高级厨世纪末,法国巴黎一家大菜馆有位颇有名气的高级厨
师,名叫安托万师,名叫安托万··克莱姆。安托万生性幽默。一天,他看到有位顾客头上克莱姆。安托万生性幽默。一天,他看到有位顾客头上
戴着一顶白色高帽子,觉得十分别致,就仿制了一顶,并且让自己的帽子戴着一顶白色高帽子,觉得十分别致,就仿制了一顶,并且让自己的帽子
比那位顾客的帽子更高。他戴上这顶帽子进进出出,引人注目,逗人发笑,比那位顾客的帽子更高。他戴上这顶帽子进进出出,引人注目,逗人发笑,
一时顾客慕名纷至沓来。一时顾客慕名纷至沓来。
其他一些饭店、菜馆的厨师们听说后纷纷仿效,也都戴上了高顶的帽 其他一些饭店、菜馆的厨师们听说后纷纷仿效,也都戴上了高顶的帽
子以招待生意。久而久之,白色的高帽子便成了厨师们的装饰品。子以招待生意。久而久之,白色的高帽子便成了厨师们的装饰品。
更有趣的是,有关部门还制订了戴帽的标准:根据厨师技术水平的高低和更有趣的是,有关部门还制订了戴帽的标准:根据厨师技术水平的高低和
厨师工龄的长短,分别规定厨师所戴帽子的高低,使人们一看帽子便知道厨师工龄的长短,分别规定厨师所戴帽子的高低,使人们一看帽子便知道
这位厨师的烹任水平,帽子越高,手艺也就越高超。这位厨师的烹任水平,帽子越高,手艺也就越高超。
厨师常戴的帽子,最高的竟达厨师常戴的帽子,最高的竟达3535厘米,所以,在法国,厘米,所以,在法国,
人们总爱用人们总爱用““大帽子大帽子””这一称号称呼那些技术水平高、这一称号称呼那些技术水平高、
有名气的老烹调师。后来,国际上还曾成立过一个厨师有名气的老烹调师。后来,国际上还曾成立过一个厨师
帽会组织,帽会组织,总部就设在厨师高帽子的发源地总部就设在厨师高帽子的发源地————法国巴法国巴
黎黎。。
(防止掉头发)(防止掉头发)
完全欧化(花
园、别墅)
江南水乡
传统民居
中西合璧(上海
的石库门)
传统住宅(北
京四合院)
3、房屋建筑——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
(2)中西合璧(鸦片战争后,外国人来华,中
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
(3)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新村”、“花园
”、“别墅”、“公寓”(20世纪30年代前后,
京 津等地开始出现)
为什么叫“四合院”呢?因为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
、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
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
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
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其次,北京四合院的
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
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
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
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这样,北京四合院
从空中鸟瞰,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围合一个院落。北京
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
广大。 还有一点,就是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丰富,
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
老北京的四合院
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内向性和
封闭性)
传统住宅(北京四合
院)
传统民居
福
建
土
楼
江南水乡民居
上海法租界的老房子
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
和开放著称
上
海
早
期
洋
房
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
亦渐行之。 ——徐珂《清稗类钞》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剧情: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
据地的刘家峻山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
相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黑的父亲二孔明还私下
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礼,逼
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于小芹抛弃家庭包办婚姻,
与小二黑喜结良缘,冲破了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
民国时期北京某周姓女,“自幼游学欧美,染一种西洋习
气,去岁回国,即在宣武门内某学校充任教务,为出嫁
计,未行禀明父母,即在门前挂一招夫广告牌,上书女学
士周××,现年28岁,久寓北京,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学
校。家资及不动产可达5万元之数。自悬牌之日起,至民
国8年1月止,各学士如有与××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
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应时驾临可也”
婚姻法
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
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
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
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
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
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三条 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
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
以干涉。
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五四前清末传统婚礼
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
结婚崇尚红色,新人是绝对不允
许穿白色衣服的
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
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
结婚照,
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 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
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穿婚纱在教堂举行婚礼。
蒋
介
石
与
宋
美
玲
建国初: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婚照
1939年8月邓小平和卓琳的结婚照
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
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
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
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
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
工作的需要。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见面礼:跪拜、作揖—
—鞠躬、握手
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留辫本是女真人的风俗,满清入关后,多尔衮于 顺治二年规定“剃
发”之制:限旬日(十天之内)内一律遵行,违者杀而无赦。可当时许
多汉人“宁愿留发不留头,不愿留头不留发”,出现因不剃发而出现
的惨剧如“扬州十日,永嘉三屠”。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下令剪
去辫子。
封
建
迷
信
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
最多不过一寸。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
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图二:时髦的高跟鞋
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
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
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
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
有轨电车(1906年,天津)
汽车(20C初)
公共汽车(1924年)
1902年3月,上海
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
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
轮怪物。这就是汽车。
1897年德国生产的本茨汽车
晚清中国创办的最早的近代航
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
局面。1865年建成中国自行设
计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
轮船招商局
冯如和他的飞机
冯如
沪淞铁路(1876)
1876年,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沪淞铁路(中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中国最早的铁路)。
但不久即被拆毁并掷入大海。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反
对声中建成通车。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这是第一
条中国人(詹天佑)自行设计的铁路。
詹天佑
京
张
铁
路
全
长2
0
0
多
公
里,
詹
天
佑
为
总
工
程
师
他
设
计
了“
人”
字
形
路
线。
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②政局动荡;③传统思想的束缚;
根本原因: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申报》是旧中
国历史最长、影
响最大的一份报
纸。原全称《申
江新报》,它从
1872年4月30日
刊,直到1949年
5月27日停刊,前
后办了77年,共
出版25600号。
卢米埃尔兄弟卢米埃尔兄弟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
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
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
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
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
赵丹 胡蝶阮玲玉 朱飞
孤
儿
可
救
祖
记
中国第一部武侠神怪片
时间:1928年
编剧:郑正秋
导演:张石川
这部抒情心理片是中
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
的珍品,为中国电影
赢得了世界声誉。
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
影片
渔光曲
《渔光曲》于1934年6月在上
海引起轰动,连映3个月,主
题歌《渔光曲》哀婉动人,成
为传唱一时的流行歌曲。1935
年2月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
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
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本片根据张乐平的同名漫画改编而成。
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之际,该片
被评为“我最难忘的百部中国电影”之一,王龙
基扮演的三毛被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名经典
银幕形象”之一。该片在海外也同样受到欢迎,
例如1981年在巴黎6家电影院连演60天,轰动
巴黎。该片荣获葡萄牙第12届菲格腊达福兹国
际电影节评委奖;意大利第14届季福尼国际青
少年电影节荣誉奖。
• 晚清铁路:淞沪铁路(19世纪70年代),唐
胥铁路(80年代),京张铁路。辛亥革命
前的铁路建设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
格局
• 新中国建立后,宝成、兰新铁路,加强内
地与西北西南的沟通
• 改革开放后铁路建设加快发展:磁悬浮铁
路,铁路提速,动车组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