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
曲折发展
考 试 说 明 考查情况
晚清中国经
济结构的变
化和民族工
业的兴起
(三年2考)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
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
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
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
发展
近代中国自然经济
解体的原因、表现
和影响;近代洋务
军事工业的特点
考 试 说 明 考查情况
民国时期民
族工业的曲
折发展
(三年2考)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
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
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20世纪30年代上海
民族工业的发展;
货币大量增发给民
族工业带来的巨大
压力
资本主义在
中国近代历
史发展进程
中的地位
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
要因素;民族资本主义在中
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
位和作用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1.自然经济解体
(1)表现
①洋纱输入中国沿海地区,导致_______________的分离。洋
布输入,取代土布,造成_______________的分离。
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使丝、茶生产日益______。
(2)影响: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使_________趋于解体。
“纺”与“织”
“织”与“耕”
商品化
自然经济
2.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面临如何摆脱_______
___的局面。
(2)兴起:洋务派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
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内忧外
患
(3)主要活动
①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办_____________、李鸿章创办江南制
造总局、左宗棠创办___________、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②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___________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
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③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初步建成了_____、南
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④近代教育:创办了_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
生出国深造。
安庆内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
轮船招商局
北洋
京师同文馆
(4)结果:清军在_____________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
失败。
(5)影响:客观上刺激了_____________的发展,对外国经济侵
略起到了一定的_________,进一步瓦解了封建的自然经济。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资本主义
抵制作用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
①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兴起,受其丰厚利润的刺激。
②洋务派引进西方_____________,对民办企业也产生了诱导
的作用。 先进生产技术
(2)表现
人物 地点 企 业
方举赞 上海 发昌机器厂
陈启沅 广东南海 _____________
朱其昂 天津 _______________
继昌隆缫丝厂
贻来牟机器磨坊
(3)影响: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产生了______
___________。
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
问题1:如何认识列强侵略与自然经济瓦解的关系?
提示:明清时期自然经济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但作为一种经
济形态,其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之后。其具体关系:
列强经济
侵略
倾销商品(以洋纱、洋布为主)→家庭手工业
破产,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
掠夺原料(以丝、茶为大宗)→农业生产日益
商品化,服务于资本主义市场
问题2: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大批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二者应如
何区别?
提示:(1)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
产品分配给军队使用,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虽然这些企业
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企
业。
(2)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
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雇佣劳
动制,所以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企业。
问题3:有人认为,作为近代工业的洋务企业是中国境内出现
的最早的资本主义企业。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尽管洋务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都采
用机器进行生产,属于近代工业,但洋务企业作为官办企业,
具有很强的封建性,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民族资本主义
企业是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企业;
中国境内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不是洋务企业,而是鸦片战争后
在通商口岸出现的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初步发展
(1)背景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____
_____。
②为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对_________的限制。
(2)表现:_________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且由沿海向内地
扩展。
(3)影响:_____________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自然
经济
民间办厂
商办企业
民族资产阶级
2.短暂的春天
(1)背景
①辛亥革命推翻_________,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
障碍。
②临时政府奖励_________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
近代企业的热情。
③群众性_____________的推动。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______
___。
清朝统治
发展实业
反帝爱国运动
经济侵
略
(2)表现: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以_______和纺织
业发展最快。
(3)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
_________。
面粉业
迅速萧条
3.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曲折发展
背 景 表 现
国共对
峙时期
国民政府开展“______________
___”, 鼓励发展工农业和交通
运输业
1927—1936年,
民族工业得到了
较快的发展
抗日战
争时期
①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民族企业
遭受残酷打击②国民政府实施__
______,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
官僚资本膨胀,
_________萎缩
国民经济建设运
动
战
时体制 民族资本
背 景 表 现
解放战
争时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使
美国商品排挤了国货②________
大肆进行经济垄断③国民政府__
______不断增加,滥发纸币导致
_____________
民族工业_______
___,工厂纷纷倒
闭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官僚资本
苛
捐杂税
通货急剧膨胀
陷入绝
境
三、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1.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
(2)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吞噬民族企业。
2.地位和作用
(1)由于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民
族资产阶级同它们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2)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本
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斗争具有妥协性。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问题1:有人认为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对近代中国社会没有
任何进步意义,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具有双重作用:
(1)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和独立,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
庸,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2)冲击了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传播了先进生产、生活方式,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其消
极作用是主要的,其积极作用是次要的。
问题2:图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百年发展历程。
提示:图示如下
问题3: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有何异同之处?
提示:(1)相同点:生产经营上都是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
都使用大机器生产,重视科学技术,采取较先进的管理方式,
劳动生产率也较高。
(2)不同点:①外国资本是外国资本家拥有的资本,其特点是
自由开放、具有侵略性。②官僚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和买办资
本的结合体,与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③民族资本属于中、小资本,具
有一定的革命性;在经济、政治上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给中国人民带来
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
件。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
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
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统一、
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主题 1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的狂潮。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
现逆差。
——《中国近代史》
探究1: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通过哪些经济侵略活动实现了
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1)侵略活动: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取得了五口通
商,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开始打开中国市场;
②通过控制中国海关,扩大商品输出。
(2)影响: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出现逆差,日益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材料二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
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
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探究2: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 “机器之
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
提示:(1)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
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
(2)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担心近代工
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
材料三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筹办夷务始末》
探究3: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与西方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洋务运动在推进近代化进程方面有何特点
?
提示:不正确。看不到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和西方资本主义制
度的先进。特点:①西方近代化由资产阶级完成,而中国则由
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②西方由轻工业开始,继而发展重工业,
而中国则相反;③西方一般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
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工业化则基本依靠政权的
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
探究4: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的特点。
提示:(1)生产方式和产业资本构成发生变化。
(2)主要生产部门和生产管理方式、制度发生变化。
(3)出现新兴的社会阶层,社会生活方式开始改变。
【互动探究】
材料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性质存在激烈争论。有
人认为它是地主阶级自救运动,也有人认为它是地主阶级改革
运动。
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依据史实说明理由。
提示:(1)同意是一次自救运动。理由:面临“内忧外患”局
面,部分地主官僚借助洋枪洋炮,镇压了农民起义;试图通过
练兵,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
清王朝。
(2)同意是一次改革运动。理由:洋务派引进了西方科技,兴
办近代企业,改革传统模式,这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相一致;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
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一、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对瓦解本国的自然经济,
对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创建了三支海军,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中国出现了
近代海军。
(3)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了近
代教育的先河。
(4)引进了西方一些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
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
2.消极影响
(1)洋务运动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开明阶层的自救运动,其
性质决定了它对民族工业的消极影响。
(2)洋务运动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和民族工业所代表的
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斗争性,突出地表现了封建
地主阶级对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压制斗争。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
企业,对民族工业具有诱导、催生的效应,决定了民族工业具
有依赖和软弱的一面。
二、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1.变化表现
(1)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
经济开始解体。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
国近代企业诞生。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变化原因
(1)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外国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冲击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
(2)中国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客观上促进了
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3)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出现的第一批近代企业,对本国
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诞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出现。
【备选要点】洋务运动兴起的条件
1.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慈禧太后在内
外交困的形势下,要维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
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因此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
派的策略。
2.总理衙门成为推动洋务运动兴起的机构。总理衙门主管
外交、通商事宜,成为推动洋务运动兴起的中央机构。
3.掌握地方实权的一些汉族督抚积极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
朝统治,那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起家的汉族官僚成为洋务
运动的中坚力量。
主题 2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影响
材料一 1896年,荣氏父子三人(荣熙泰、荣宗敬和荣德生)开
设广生钱庄,鉴于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
少,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1900年10月,他们以6 000
元钱庄盈利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
粉厂。
探究1:根据材料一,荣氏父子在这个时候(1896年)想创办企业
有哪些有利因素?
提示:(1)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发展,商业、贸易繁荣。
(2)面粉业投资少,见效快,销路广。
(3)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开明官员鼓励创办实业。
(4)帝国主义侵略加剧,逐步瓦解自然经济,客观上为其提供条
件。
材料二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着实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
一阵子。1914-1922年8年间,面粉系统发展为12个厂,日产面
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申新纺织系统
陆续增加了5个纱厂,荣氏企业已稳操“面粉大王”“棉纱大
王”的桂冠。
探究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促进荣氏企业成长的原因
有哪些。
提示:(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
了一些障碍。
(2)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拓展了空间。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
侵略。
(4)北洋政府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得以继
续发展。
材料三 1927年,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封
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国库券而了事。八
一三事变后,荣氏企业备受重创,中新一、二、八厂全部被毁,
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坏、劫掠和强占。
探究3:依据材料分析说明1927-1945年荣氏企业遭受重创的原
因。说明了什么?
提示:(1)原因:国民政府的封杀和压榨;战争的破坏;日本
帝国主义的掠夺。
(2)说明: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
的因素;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互动探究】
材料一 中国现代化应采什么方式呢?……我以为个人主义的
资本主义早已过去,20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
资本主义”。……我们若采个人主义的方式,我们必收个人主
义的资本主义之一切恶果;我们又何苦重走别人已经走错过的
道路呢?……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换句话说,即是统制经济。
——张素民《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
材料二 我国今日……财富之增加,非实行个人主义,殆无由
达其目的也。如果实行……(统制经济)则人民之获利之希望小,
甚而竟致灭绝,则资本之本源,更形缺少,所谓新生产方法新
企业等,皆将成为泡影,国人将永远陷于穷困而莫能自拔矣。
——唐庆增《中国生产之现代化应采个人主义》
探究:你同意张、唐两位学者谁的主张?据材料概括他们各自
主张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场争论的时代背景。
提示:答案一:同意张的主张:实行统制经济发展模式。理由:
中国追赶西方现代化的任务急切且艰巨;本国私人资本力量薄
弱;避免西方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或自由放任的资本
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
答案二:同意唐的主张:实行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或
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理由:获得或追求利益是人类
的本性;人民获利多才能提高生产积极性或实行统制经济会削
弱人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中国市场广阔,可以避免生产过剩
的弊端。
时代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遭遇
重挫;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以缓解危机、恢复经济;苏联实行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完成“一五计划”,国力大增;中
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对日战争日益迫近或民族工业虽然总
体尚弱,但发展较快。
一、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推动因素
(1)西方列强侵略,不断冲击旧生产方式和人们的思想观
念, 瓦解着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
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2)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
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
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
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
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2.阻碍因素
(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
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
素。
(3)后天畸形。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
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
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社会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
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1.历史地位
(1)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
利于社会的进步。
(2)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
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
(3)但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
弱,“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
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
2.历史影响
(1)经济上: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
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2)政治上: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
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条件。
(3)文化上: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
基础,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入,不断冲击封建思想的正统地
位,最终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
义,难以独立发展。
【备选要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
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1936年,资本主义现代工业
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8%。
2.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
融资本所占比重大。抗日战争前,民族资本中80%是商业资本
和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的比例极不相称。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
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
经济体系。
4.民族资本所经营的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
落后,劳动生产率低。这种情况,使得民族工业的产品成本高,
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当
一部分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他们的资本是地租转
化而来的,一些民族资本家还用经营工商业所得的利润,到农
村去购买土地,兼有资本家和地主的两重身份。
高频点1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2012·江苏单科·T5)右图为《点石
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
“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
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
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
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
信息是( )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选A。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表明①正确。洋
务企业不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④错误。洋务派创办
近代军事工业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具体实践,故③正确。
②单纯从材料不能反映出来,且洋务派军事工业的产品仍然落
后于西方,故②有误。
2.(2011·山东文综·T11)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
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
能是( )
行业 矿冶业 机器业 纺织业 食品工业 其他工业
数量(家) 72 3 ? 100 153
A.2 B.31 C.73 D.193
【解析】选D。1872—1911年间,受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
制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我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其表现主要是轻工业发展迅速,而其中棉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
结合表格中其他行业的数量,D最为符合。
3.(2011·江苏单科·T22)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
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
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
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
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
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
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
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
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
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
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
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
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
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
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
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
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
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
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
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
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
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
(民国二十六年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
的经济因素。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
痛”的表现。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
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分析和概括提炼能力。第(1)题结
合材料一信息“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
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从国内近代企业
发展和外国资本主义冲击方面概括回答;第(2)题从材料中“
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她们
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等信息概括作答;第(3)题抓住传统
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
气”这一主题来论证。
答案:(1)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
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
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3)略。
考情分析 高频预测
(1)近几年高考命题主要集
中于列强的经济入侵、自
然经济的解体及洋务企业
的创办等几个方面
(2)题型上以选择题为主,
大都通过设置微观历史情
境,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
和材料分析能力
高考命题的高频区域是自然经
济解体的表现及影响、洋务运
动的目的及企业性质、民族资
本的产生及特点等。复习时梳
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
经济结构的四大变迁,理解掌
握经济结构变动对近代中国社
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高频点2 近代民族资本的曲折发展历程
1.(2012·江苏单科·T8)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
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
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
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
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
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解析】选A。“上海犹鱼,内地犹水”“欲求鱼之生长,而
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反映出要想发展好上海,首先要
帮助内地发展经济,就是“先实池以水”然后才能保障上海“
求鱼之生长”。B、C、D不是题干材料的主题,不符合题意。
2.(2010·江苏单科·T11)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
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解析】选C。首先,通过对图表信息的解读,抗战期间的法
币发行量大增,并且抗战胜利后没有获得大量经济赔偿,A不
正确;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于1935年至1937年,抗战爆发后
经济建设运动被破坏,B与题干信息不符合;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致力于稳定国际货币体系,它的形成不会极大推动中国货
币的需求,D表述有误;C分析货币增发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大量发行货币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种不利
的经济环境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困难,由此判断C正确。
3.(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T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
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
这反映出张謇(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解析】选A。身为状元,弃官而办实业,说明是毅然冲破商
为末业的传统观念,符合题干主旨,A正确。投入民族工商业
竞争,既不能说明张謇的状元身份,也无法印证张謇的那句话:
“捐弃所恃,舍身喂虎”,B排除。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
景暗淡,不符合题干主旨,C排除。张謇那句话并不是说要冒
险追求利润,不合题意,D排除。
考情分析 高频预测
(1)近几年高考命题集中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民族资
本的发展、国民政府统治时
期民族资本的曲折历程、特
点,以及近代中国工业化和
城市化进程的特点等
(2)以选择题为主,大都通
过设置原始史料,考查学生
对历史核心概念的理解
本考点的主干知识是甲午中日战
争后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
资本发展的原因及特点、国民政
府统治的三个时期民族资本发展
的状况及原因等。复习时一方面
要梳理近代百年民族资本的发展
历程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
地位和影响,另一方面,要注意
与同一时期国内外的政治形势相
联系,探究其内在的因果联系
1.(2013·模拟)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把西
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
引入中国……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对材料
理解正确的是( )
A.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B.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近代条约制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平等性
【解析】选B。材料中描述了一个客观事实,即伴随着西方的
军事侵略,近代西方的法治观念也传入中国。“要求清政府将
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这说明了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
了中国近代化。
2.(2013·南京模拟)下图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
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洋纱的输入( )
A.使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
B.标志着中国已成为外商原料产地
C.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D.说明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
【解析】选C。伴随着西方的军事侵略,西方近代工业产品也
大量涌入。材料中“洋纱”的大量输入,逐渐瓦解着中国传统
的自然经济,冲击了较为落后的传统生产方式,最终促进了中
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3.(2012·杭州模拟)1911年10月12日,武昌街头出现了一则公
告:虐待商人者,斩;扰乱商务者,斩;关闭店铺者,斩;繁
荣商业者,奖。这则公告体现了( )
A.清政府的“求富”新政
B.湖北军政府的重商政策
C.南京临时政府的奖励实业措施
D.南京国民政府的倡导国货运动
【解析】选B。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有关史实,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起义成功后成立湖北军政府,联系材料中10月
12日的时间,这应是军政府发布的公告。本题选B。
4.(2013·徐州模拟)阅读下面的示意图,造成图示现象的外部
条件主要在于( )
A.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解析】选B。由图示可看出此时期纱厂盈利呈上升趋势。联
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因忙于战事,无
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
品都有所减少,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
利的外部条件。
5.(2013·福建四地六校模拟)据史料记载,荣氏申新系列的棉
纺织厂,1931年同1916年比,纱锭增加34倍、布机增加了18倍,
资本增加了73倍。1931年至1935年制碱厂除满足国内需要外,
输往日本、朝鲜等地的碱类制品每年还有10万余担。形成该厂
兴旺发达的外部有利因素是( )
A.清政府奖励实业
B.中华民国建立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侵略
D.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世纪30年代,中国棉纺织业、资本数及制碱工业的发展,主要
得益于当时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运动。A、B、C都与题干时间
不符。
6.(2013·南京盐城一模)1933年《申报》上登载了这样一段时
事评论:“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
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材料说明当时中国( )
①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②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③受到计划经济思潮的影响
④社会主义建设在苏区获得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
“1933年”及材料信息“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
国”可知当时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整个地实行社
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反映的是计划经济
思潮,故①③正确。题干材料不能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苏区获得成功的说法本身错误,故②④有误。
7.(2013·南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中日纱厂纺制20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年):
成本 中国(元) 日本(元) 中国超过
日本(元)
超过的%
工资 10.50 5.80 4.70 81
动力 5.50 4.80 0.70 15
机械修配 1.80 0.60 1.20 200
营缮 0.40 0.40 - -
消耗品 1.70 0.50 1.20 240
包装 1.50 1.20 0.30 25
成本 中国(元) 日本(元) 中国超过
日本(元)
超过的%
薪金 1.20 0.60 0.60 100
职工保护费 0.20 0.50 -0.30 -60
运输 0.20 0.20 - -
营业 2.50 2.00 0.50 25
捐税及利息 15.00 2.70 12.30 456
保险 0.20 0.10 0.10 100
制造及
营业杂费
3.00 1.00 2.00 200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请回答:
(1)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
(2)1933年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所学知识,指出
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
(3)据表中信息,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近代民
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竞争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第(1)题从当时中国
政府的政策、机器技术的掌握、劳动力成本的支出等方面总结。
第(2)题首先考虑这一时期政策因素,然后考虑1933年世界性
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最后考虑爱国运动的推动。第(3)题
要想民族企业有竞争力,首先要实现国家的独立,然后考虑政
府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
答案:(1)捐税沉重,贷款利息高;生产耗费大;机械修配支
出大;制造及销售杂费高;工资成本高。
(2)国家基本统一,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世界性经济危机客
观上有利于引进资金和设备,实业救国思潮、反帝爱国运动推
动等。
(3)国家: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实现民族独立;减
轻赋税,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方针。企业:提高经营管
理水平;提高工人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经
济曲折发展的历程。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生产方式的产生阶段(1840年
至19世纪70年代):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
在东南沿海产生了。
2.民族工业曲折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1949年):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获
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较
快发展;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发展陷入绝
境。
主题 中国近代的工业化道路
近年各地高考在设计近代经济结构变迁和民族资本发展的
命题时,大多从经济结构、地域的平衡发展、工业化及城市化
等角度设计题目。如2012年新课标高考有5道选择题及一道非
选择题;2011年新课标高考有4道选择题;2010年新课标高考
有3道选择题等。
一、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发展的特点
1.民族资本是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不
是在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
2.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上,重工业无从发展,未形
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3.分布地区极不平衡,主要集中于沿海城市。反映了中国
社会的半殖民地性。
4.中国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存在矛
盾又有依赖性。
二、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
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
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
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
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
思想都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
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
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
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
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
沿海和沿江地区。
本热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近代百年来中国社会经
济在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经济形态及地域发展方面的不平衡
的表现特点及影响,二是近代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及同一时期西
方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第三是近代中国城
市化的半殖民地特点及与西方的不同。
复习备考时,一方面要注意梳理近代经济发展、工业化、
城市化三个方面的发展线索及特点。另一方面要与同一时期的
西方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二者的不同及对东西方发展的历史影
响。
【典题例证】(2012·浙江文综·T18)下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
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示
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猛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解析】选B。1942年、1944年的数据表明A不可选;太平洋战
争爆发于1941年12月,图表中可见1941年、1942年的工厂数量
与此前相比,有大幅度的增长,因此,B可选;图表中未提及
沿海工业发展状况,C不可选;大后方工业开办的主要原因是
沦陷区的工业内迁,而非抵制日本经济侵略,图表中也无此表
述,D不可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