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萧红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
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
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
舍身求法的人,……虽是
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
所谓“正史”,也往往掩
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
中国的脊梁。
横
眉
冷
对
千
夫
指
俯
首
甘
为
孺
子
牛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
年10月19日),男,汉族。浙江绍兴人,
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
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1904年初,入仙台医
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
改变国民精神。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
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
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
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
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他的作
品被译成英、日、俄、法等50多种文字。
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文学不
过是他传播思想的武器。他的的作品对人
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止境的发掘,对
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
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
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始终维护人的思
想的独立性和不妥协性。
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且介亭
杂文》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孔乙己》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社戏
祥
林
嫂
青
年
鲁
迅
中
年
时
的
鲁
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
广大群众争相奔赴万国殡仪馆瞻
仰遗容,中共中央也来电吊唁。
22日,送葬群众多达数万人。鲁
迅遗体覆盖着上海民众所献"民
族魂"的旗子,安葬于虹桥万国
公墓。
中
华
民
族
永
生
鲁
迅
先
生
不
死
在现代所有的中国人中,鲁迅无疑是最为深刻而且最为独特的一个,他的遗
嘱也是最为独特的一封。下面是遗嘱全文:
我只想到过写遗嘱,以为我倘曾贵为宫保,富有千万,儿
子和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写好遗嘱了,现在却谁也不提起。
但是,我也留下一张罢。当时好像很想定了一些,都是写给亲
属的,其中有的是:
不是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
在此例,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
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
学家或美术家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损着别人的牙眼,
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此外自然还有,现
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
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
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
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周
树
人
妻
子
许
广
平
和
儿
子
周
海
婴
鲁迅故居按照鲁迅生
前居住时的情形复原;屋
前有小花圃,种植桃树、
紫荆、石榴等花木。底层
前间是客厅,中间1张西餐
桌、5把椅子。沿西墙放有
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
南窗下是夫人许广平的缝
纫机,靠东墙是儿子海婴
的玩具橱和小桌椅。后间
是餐室,正中1张方桌,围
着4把椅子,西北墙角1只
双层餐具橱,东墙放着西
式衣帽架。
二楼的前间是鲁迅的卧
室兼书斋。东面是张铁床,
沿西墙放着大衣柜、茶几、
两把藤椅和1只镜台,镜台
上陈设着外国版画。 1幅
海婴出生后16日油像挂在
靠北墙的五斗橱的上端。
南窗糊着彩色玻璃纸,窗
下是书桌,桌上放着文具、
烟具和花具。窗边壁上的
日历维持着原状:民国25
年10月19日,镜台上的闹
钟指针停在凌晨5时25分,
显示着鲁迅逝世的日期和
时间。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
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
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
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
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
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
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
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
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萧红(1911-1942),原名张
廼(nǎi)莹,笔名萧红、悄
吟,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
一个地主家庭。为了反对
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
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
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
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
两人一同完成小说、散文
集《跋涉》。1934年萧红到
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
完成长篇《生死场》,次
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
隶丛书”之一出版,由此
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
地位。
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
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
《马伯乐》,但质量不高。
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
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
《呼兰河传》,以及一系
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
《牛车上》、《小城三月
》等。1942年1月22日卒于
香港。
本文节选自萧红长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回忆鲁
迅先生》,作于鲁迅逝世三年后。萧红是一位
经常从记忆深处挖掘写作素材的作家,而这篇
文章变是她这类作品的代表作。作者将自己与
鲁迅交往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剪裁提炼,组
织成文。节选部分共分十八个生活片段叠加而
成,自然空行成段。全文布局自由随意,用女
性独有的敏锐目光悉心观察,捕捉到了鲁迅先
生许多灵动传神的细节,以质朴浅白清新隽永
的语言,于细微之处写出了一个真实的、充满
人情味的活生生的鲁迅,彰显了一代伟人鲁迅
的思想和人格。
学习目标
1. 了解与鲁迅及作者萧红相关的文学常
识。
2. 仔细揣摩本文的细节描写,体会细节
描写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3. 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
对鲁迅先生无限敬仰、无限怀念的深
厚感情。
你能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吗?
咳嗽 不济 解剖 踌 躇
遭殃 校对 崭新
草率 深恶痛绝 噢的一声
sòu jì chóu chúpōu
yāng
ō
zhǎn
wù
jiào
shuài
差
差不多、差生
差别
出差
参差
大病差后 、久病出差(瘥)
(chāi
)
(chā
)
(chài
)
(chà
)
(cī)
.
堵塞
边塞
活塞
(sè)
(sài
)
(sāi
)
.塞
zhuàn (转动)
校
xiào (学校)
jiào (校对)
转
zhuǎn (转椅
)
研读课文 重点赏析
你认为哪一个生活场景给你留
下最深
刻的印象?最能看出他的什么性格
特征?
整体感知:课文中提到的鲁迅先生
的18件小事
开怀的笑
走路姿势
评价穿衣
不逛公园
看电影的路上
纸烟
休息
工作时间
踢鬼谈鬼
吃鱼丸
生病中
海婴的夸耀
明朝会
病情好起来了
木刻画
“若没我呢”
病好了
他休息了
本文前三段反映了鲁迅是怎么样的
一个人?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
第一段:开门见山的写了鲁迅先生的笑。
这真诚、明朗的笑确实是鲁迅先生独一无二
的,反映了他性格率直开朗
第二段:写鲁迅先生的走路特点是轻
捷快速。
第三段:写鲁迅先生不注意人的衣
着,是说明鲁迅先生不以外表看人。
开怀的笑:
动作描写:“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常常
笑的咳嗽起来”
明确: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走路的姿势:
动作描写:“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
左腿就伸出去了”
明确: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评价穿衣:
语言描写: “你的裙子的颜色不对……而后
穿一件白上衣的……” “……人瘦不要穿黑
衣裳 …… 横的把人显得宽……”
动作描写:“他的眼皮往下一放”
明确:先生虽不注重穿着,但却并不缺乏审
美观,且于美学有独到的见的。表现了先
生的博学多闻及朴素认真的态度。
不逛公园:
明确:不落窠臼。
看电影不乘车:
明确:对家人、朋友的体恤和关爱。
不同的纸烟:
明确:生活节俭,待客有道。
休息是读书:
明确:先生的好知与博学。
工作至深夜:
动作描写:“……还是坐着……还是坐着
……仍就坐在那里……”
静物描写:“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
鲁迅先生在枕头边上睡着了。”
明确:先生自我要求严格,工作专心致志。
踢鬼:
明确:勇敢无畏、唯物主义、做事追根溯源。
吃鱼丸:
语言描写:“他说不鲜,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
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明确:认真、求实的态度和细致、严谨的作风。
生病情况:
明确:病重仍不忘工作;夫妻情深;隐瞒病情,
为他人着想。
海婴的夸耀:
语言描写:“……你们有吗?”
动作描写:“……他拍着手骄傲地呼叫起来。”
明确:孩子的天真和先生的病重相对比,让人心痛。
父子情深:
动作描写:“先生挣扎着把头抬起来……”
明确:先生不顾病重的身体仍要满足儿子临睡前对答
的心愿,对儿子的疼爱溢于言表。
病情好转:
语言描写:“坐车子实在麻烦……”
明确:先生的节俭。
语言描写:“人瘦了,这样瘦是不成的,要多吃点。
”
明确:开朗、乐观、豁达。
一张小画:
明确:热爱生命
“若没我呢”:
明确:告诫别人要学会自强、自立。
多做事:
明确:先生病情加重,时日不与。
他休息了:
明确:先生劳碌了一辈子,终于能安稳的休
息了,平实的语言隐含着作者的悲恸。
1、 从“鲁迅先生的笑”一事中,你能
体会出他怎样的性格品质?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2、从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你能体会
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热情,和蔼、有耐心。
3、鲁迅先生刚一睡下……鲁迅先生在枕头边
睡着了。“这段描写有什么含义?
以描写的手法,烘托出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
工作热情,以及对鲁迅先生由衷的敬爱之情。
4、作者强调鲁迅先生的背影是黑色的,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
更好的突出鲁迅先生形象的高大。
5、“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人
了”这段的鬼是指的什么样的人?
这里的鬼是指那些品格低下,思想落后或者
是立场错误的文化人。
词句品味·积累(课本142页)
1、
答:“旷代”指当代无人可比,“全智者”
字面为全知全能的人,“旷代的全智者”即
当代最高智慧之人,或当代圣哲。
“催逼”为催促、逼迫、,及鞭策、不容你
懈怠之意。
2、
答:“蹲”是拟人手法,体现了一种亲切、
主动。说纸烟听子远远地蹲在书桌上,使
人感到连纸烟也通人性,在照看着种病的
主人。如果改成“放”,就没有了这种感
觉。
3、
答:“站”和“停”同样是拟人手法,亲切、
主动,好像毛笔、拖鞋是有灵性的、通人
性的,跟随主人多年,陪伴主人、伺候主
人日复一日夜战文坛,熟知主人的规律,
现在主人工作完了,休息了,它们就静静
的守候在主人身旁。这是非常动人的画面,
如果换成“插”和“放”,就完全失去这
种味道了。
4、
答:许广平先生的心境就是文中所说的“无
限的希望”“无限的要求”“比祈祷更虔
诚”。
“精精致致”,就是挑选最好最好的菜。表
现了许先生对丈夫的体恤和疼爱。读来不
禁让人落泪。
5、
答(1)“多吃一口”等的重复就是对鲁迅先
生的复原存在无限期望的心情。
(2)“一定要”是指许广平先生,也是作者,
也是“我们大家”说的。
6、
答:对于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作者痛惜地
感觉,他太累了,真的需要歇一歇。现在
就想先生每天那样,他工作完了,也累到
了极点,他去休息了,永远的休息了。显
然,换上“去世”二字,这些意味和感觉
就消失了。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
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养病、
去世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
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
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魅力气质,抒发
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爱
民
爱
子
爱
国
怀鲁迅 (郁达夫)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
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会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
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
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
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
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
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事,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
这正象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时将到时充塞在天地
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
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
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
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
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
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
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
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
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上海
原载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日《文学》第七卷第五号
额…走…咧……
我轻轻地来
正如我轻轻地走
我轻轻地挥一挥匕首
不留下一个活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