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到“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 新经济政策
三.“斯大林模式”
——追随“理想”的实验
——面对现实的实验
——回归“理想”的实验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到“斯大林模式”
1.迫于形势
2.理想实验
4.实验起火
3.挺过危机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追随“理想”的实验
1.迫于形势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
牲。
——革命诗人杰米扬·别
德内依
请回答:诗中的野兽和暴徒分别指什么?
国内战争的宣传画:
战胜反动的白卫军和帝国主义干涉部队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
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
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
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深度思考:为什么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是一场追随“理想”的实验?
2.理想实验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
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
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
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
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
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后来,
列宁在回顾和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曾多
次承认一度有过“直接过渡”的思想。
——《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企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普遍义务劳动制
强制劳动
马克思构想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构想的社会主义
公有制
计划经济
无私奉献
按劳分配
共产制
追 随 “理 想” 的 实 验
1919-1920年,苏俄粉碎了三次
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
争的胜利。
3.挺过危机
追随“
理想”的
实验为什
么会起火
?起火的
后果有多
严重?
4.实验起火
自主探究
1920年苏俄发生的示威游行
1920年苏俄农民
流传这样的说法
:“土地属于我
们,面包却属于
你们;水属于我
们,鱼却属于你
们;森林属于我
们,木材却属于
你们。”
(1)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
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
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
要寻求新的模式。
“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
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
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
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
本主义上去……”
──转引自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起火后列宁的反思
1.一个勇敢的调整
2.付出就有回报
二.新经济政策
——面对现实的实验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的内容相比有何重大变化?变化
的实质是什么?
1.一个勇敢的调整
比较分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
部门部门
农业农业
工业工业
流通流通
分配分配
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粮食税
国有为主,私有并存
恢复自由贸易
取消实物配给制
国进民退 国退民进
一 个 勇 敢 的 调 整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
有制形式存在
你说我说
有人认为新经济政策搞私有制、
市场经济,就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
就是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复辟,你是否
赞同?并讲出你的理由。
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
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
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
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
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环
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32卷,221
—222页)
列宁:借助资
本主义来发展
社会主义
邓小平:市场经济不等
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
不等于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对中国有何启示?
思维拓展
西方经济学家预测,苏俄要恢复经济
需要15-20年,而结果1926年就恢复了,只
用了短短5年。有人说俄国曾经是一个被打
得半死的人,现在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行走
了!
新经济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回报”?
2.付出就有回报
讨论分析
• 使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水平,巩固
了工农联盟,
•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
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人民叫好的新经济政策为何没能实行
更久一些?
独立思考
杰尔诺沃村“伊里奇之灯
”
“在我们的家里装上了这么美
妙的灯,这是过去任何一个政权都
没有替我们做到的。看那灯光闪烁
起来,照亮我们的农舍。心里是如
此欢乐和愉快,禁不住要高声喊叫:
苏维埃政权,你干得多么出色!”
1924年1月列宁逝世
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
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
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
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
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
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
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
经济体制。
列宁逝世后,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多次发生争论。20年代末,斯大林和另一位苏联领导人布哈
林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下面是双方的主要观点:
关于农业问题:布哈林认为,从长远观点看,需要改造个体农业,
但必须在个体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只要国家政策得当,个
体农业还有很大潜力。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
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因此,
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
关于工业化问题:布哈林认为, 在工业化过程中,国民经济要平衡
发展,否则也会出现经济危机。斯大林认为,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社会主义则是从重工业开始;
工业化必须高速度,因为帝国主义仇视社会主义,战争不可避免,
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布哈林认为,群众消费的增长是社会
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生产的发展可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斯大
林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通过进行阶级斗争推动
经济建设。
如何进行工业化呢?斯大林认为:
• 工业化的道路选择问题:
• 优先发展重工业
• 工业化的资金来源问题:
•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不能去掠夺
其他国家,也不能靠举借外债,而要靠本国节约
的办法,即社会主义积累的道路。社会主义国家
因其优越性也有可能靠自己积累工业化的资金
• 工业化发展速度问题:
• 发展要快,要高速发展
斯大林的想法可取吗?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西方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恢复过来……一些欧美经济学家称资本主义已消灭了贫
困,空前的繁荣让他们充满信心,并继续封锁苏联经济。
材料二 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
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
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
完成。
材料三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
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
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
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大国崛起》
资金问题如何解决?
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
农产品价格的办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
金……据统计……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
约占其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购价远低于
生产成本。……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
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
约占1/3。
——人教版教科书
战争即将爆发,所以必
须尽早实现工业化 (宣
传画)
钢铁工人们生产钢铁
(宣传画)
1. 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2.一条独特的道路
3.一份骄人的答卷
4.一个冰冷的回应
三.“斯大林模式”
——回归“理想”的实验
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斯大林模式是通
过哪几个主要途径建立的?
1.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
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
——斯大林
为把我国从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总共用了约13
年的时间。
——斯大林
计划就是法律。
——沃兹涅辛斯基
史料分析: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斯大林
模式“独特”在哪里?
2.一条独特的道路
经济方面的特点
斯大林模式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
中的行政命令、计划管理体制,它限制了商
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
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粗暴的手段管理经济,
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并片面发
展重工业,过多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实行
高积累,多投资。
政治方面的特点
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
党政不分,共产党管理一切,直接发布命
令;管理一切国家事务,民主法制不健全,领
导的终身制,基本不受群众的监督,最后形成个
人权力的高度集中。
3.一份骄人的答卷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发展表
图表解读: 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跃为
强大的工业国用了多久?说明了什么?
苏联的五年计划
名 称 时 间 主 要 成 就
一五计划
二五计划
三五计划
1928年-
1932年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1933年-
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
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8年起实施,因二战爆发而被打断
苏联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影响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
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
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
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
”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
转变为模仿。……苏联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自觉
或不自觉地影响了种种经济政策,有些国家甚至开
始了自己的持续时间不一的计划,希望来减轻本国
的经济困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一个冰冷的回应
美国学者大卫·科兹 1991年6月在莫斯科的
调查结果:
(1)支持改革前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约9.6%;
(2)拥护改革,并希望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民
主 化的约12.3%;
(3)应当实行资本主义的约79.7%。
——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
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49年,当苏联爆炸
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
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
时,而全国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
肉类按人口平均计算,1913年为31.4公
斤,1955年为31.8公斤。
——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第116页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形成的标志:
形成的原因:
是指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建设社会
主义过程中,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
来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
机制。
1936年苏联新宪法
﹒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
争的威 胁;
﹒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专
制主义历 史传统制约;
﹒斯大林个人的因素
主要特征
经济:单一的公有制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权、忽视民主和法制
思想文化:思想集控、个人崇拜
斯大林发动的三大运动(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
大清洗),它们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彼此有着
紧密的内在联系。斯大林坚持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
要求苏联在10年内跑完资本主义国家50-100年所走
的道路。这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而且是经过第
一次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破坏,经济勉强恢复到1913
年水平的国家)而言是难以承受的。首先要解决的高
速工业化所需的资金从何而来。为此,斯大林发动了
农业的全盘集体化运动,把个体农民组织成为集体农
庄,实行义务交售制,将农村纳入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运行轨道。
不论是高速工业化,还是全盘集体化,都是由国家
采取强制措施自上而下推行的,这必然引起党内外
的普遍不满。为了镇压这种不满情绪,斯大林发动
了大清洗运动,从而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
集体化扫清了政治障碍。由此可见,三大运动是相
辅相成、紧密配合的。于是,最终形成了以高度集
中为基本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与社会主义》卢之超、王
正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大清洗运动• 1936—1939年,苏联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判刑。
1934年1月联共(布)“十七大”选出的129名中央委员
和候补委员中的98人,1966名代表中的1108名被逮捕或
镇压。
• 在军队中,大约有2万名军官遭到清洗,全军5名元帅中
有3名被杀害,10多位副国防人民委员中,无一人得以
幸免,15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3名被清洗。1938年,红军
师以上的军官中,只有39%的人是原任的。
• 同时,在经济建设部门,大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
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进行。
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
•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消极作用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
• 适应了当时国际形势的需要
• 适应了落后国家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需要
• 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开展了社
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为取得卫国战争
的伟大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斯大林模式基本上适合苏联国情,而且取
得了伟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是苏联在进
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不失为依靠
自己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一。
七十多年前的观察
泰戈尔的判断:“这种疗法不能持久。”
—— 1930《俄罗斯书简》
罗曼·罗兰的困惑:“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
种消极的东西”。
—— 1935《莫斯科日记》
安德烈·纪德的悲观: “生虫的红苹果”。
—— 1936《从苏联归来》
斯大林模式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合作探究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消极作用
• 经济上,超越了生产力水平,体制逐渐僵化:
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比例失调;节约消费
为工业积累资金导致人民生活不高、农民付出
太多;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导致地方企业缺乏
活力
• 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社会主义民主,个人
独断专行,抑制了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 文化上,管理模式单一化、公式化,损害了文
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评价斯大林模式的一种新视角
沈宗武所著《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把斯大林
模式的研究置于世界现代化的宏观历史进程和背景之下,
将其看作落后国家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现代化的创造
性模式和道路。
他认为,人类社会自此有了两种现代化途径,即以
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和以斯大林模式为代
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途径。前者走的是轻工业先行,通
过市场调节经济生活的道路,政府不直接组织经济活动,
只对社会生活进行监督;后者走的是重工业先行的道路,
中央政府对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进行全面
干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