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标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
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
本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精耕细作;
自给自足。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标: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
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
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根据教材内容,总结古代手工业各经营形态的具体经营
方式、产品特点各是什么?它们各自的发展情况和地位如
何?(用表格形式归纳)
经营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特点 发展、地位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经营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特点 发展、地位
官营手
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
大作坊生产。
产品精美,技术先
进领先世界;
由政府指定和调
拨,不计成本,
不入市场
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占据
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民营手
工业
唐代以前是家
庭小作坊,明
中期逐渐孕育
出“资本主义
萌芽”(工场
手工业)
技术不断进步;
主要供民间消费,
从事商品生产范
围日益扩大,
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家庭手
工业
个体农户的副
业活动
技术水平较低;主
要供自己消费和
缴纳赋税,很少
进入市场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
活中,占据现当的比重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教材理解
2、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经营形态主要
是什么?
官营和专业的手工业生产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是什么?
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即私
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教材理解
4、民营手工业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中叶前:受官营的压制技术落后,规模受限;
明中叶后:生产力进步——(技术);
市场需求——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并提
高产量;
官营产品不入市场,缺乏竞争。
3、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
国家权力支持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教材理解
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
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
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
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5、评价家庭手工业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的地
位?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知识结构
中国古代
手工业
官营
手工业
民间
手工业
发展历程
地位及原因
重要成就
地位
发展历程
重要成就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本课主要涉及了哪些手工业部门?注意每个手工业
部门的技艺、成就和地位。
阅读教材回答
官营
手工业
冶炼业
纺织业
制瓷业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标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
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技术先进,长期领先世界;
2、多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
3、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了
中国古代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4、民营手工业经营艰难,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5、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比重。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材料一:继发现我国最早的道路网、最早的宫城之后,
在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的二里头遗址内,考古工作人员
又在宫城附近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
其中的绿松石器制造作坊是迄今东亚地区发现的唯一
一处。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材料二:官营手工业涉及的部门之多,有煮盐、冶铁
、铸钱、丝织业……与此同时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
经营,可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还可以凭借国
家的权力,征调优秀的工匠、使用上等的原料,生产
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
历史悠
久
国家权力支
持世界领先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冶
金
业
制
瓷
业
丝
织
业
思考:冶炼技术的发展,
对于我国古代经济发展
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
1)生铁冶炼及其
他冶铁炼钢技术的进
步,推动了铁农具的
使用与推广,从而推
动生产力的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思考:民间手工业为
什么经营艰难?
1)家庭手工业占
有相当比重;
2)官营手工业占
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
上限制了民间手工业
的发展。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右:青铜鼎——鼎高53厘米,商代后期,
炊食器。1994年在山东滕州前掌大村出土。
左:堇鼎——西周初年,为炊食器或礼器。
鼎高62厘米,口径47厘米,重41.5公斤。内壁
铭文26字,大意是燕侯命堇去镐京向太保奉献
礼品和太保赏贝给堇。铭文中的太保即是西周
初年任太保的召公奭,封于燕,因留朝中辅佐
周王,由他的儿子旨去封地为燕侯。派堇奉献
礼物的,当是燕侯旨。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乳钉纹铜方鼎——商代早期,
炊食器或像征国家权力的重器,
河南郑州出土。鼎高100厘米,
重82.55公斤。
青铜甗 (yǎn)——商
代后期,炊具,类似今日的
蒸锅。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
妇好三联甗——商代,炊具。
1976年在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
器高68cm,长103.7cm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左:青铜豆——商代,盛食
器。1971年山西保德林遮峪出
土。
青铜提梁卣(yǒu )——商代,盛酒
器。1994年在山东滕州前掌大村出土。
卣高41.5厘米盖、腹和圏足均饰有一条
双身的龙。提梁饰龙纹,两侧穿系处各
饰卷角羊首。
右:兽面纹假腹盘——
商代晚期,盥洗器。1989年
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上:青铜方斝(jiǎ
)—— 商代
后期,盛酒器。1990年
河南安阳郭家庄出土。
斝高43.4厘米,腹的四
面饰饕餮纹。
右:青铜角——商代后期,酒器。
1990年河南安阳郭家庄出土。角高
21.4厘米,器上饰以饕餮纹、夔纹、
云雷纹等。
青铜爵——夏代,饮酒
器或温酒器,带流长14.5
厘米、高13.5厘米,1984
年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
出土。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三羊首铜尊——商代,盛酒器。
重庆市巫山县出土。尊肩上饰三
羊首和三长颈鸟首,器身饰以凸
弦纹、夔纹、饕餮纹、云雷纹等。
酗亚方尊——商代晚期,酒器。清宫旧
物,现藏故宫博物院。尊高45.5厘米,宽
38厘米,肩四隅有四立体有角象首,肩中
部有四双角分叉龙首。颈饰蕉叶纹,肩及
圈足饰鸟纹,腹部与圈足有曲折角型大兽
面纹。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四羊方尊——商代。盛
酒器。1938年在湖南省
宁乡市出土。尊高58.3
厘米,口每边长52.4厘
米,重34.5公斤。尊身
铸满精细的花纹,肩部
有蟠龙四条,四角是四
个大卷角羊,造型奇特,
工艺高超,是商代青铜
器的精品。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左:铜鸮(xiāo)尊——商代,盛酒器。
1976年在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当时出土的鸮
尊成一对,一个高45.9厘米,一个高46.3厘米。
器身饰有蝉纹、夔纹、蟠蛇纹等。尊口下内壁
有“妇好”二字铭文。
右:豕(shǐ)尊——商代晚期,盛酒器。
1981年湖南湘潭出土。尊高40厘米,长72厘
米。尊身饰以多种花纹。尊的造型形象逼真,
栩栩如生。
象尊——商代,盛酒器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左:司母辛觥 (gōng )—
—商代晚期,盛酒器。1976年河
南安阳小屯出土。
下:寝鱼爵——商代
晚期,温酒器或饮酒器。
1984年河南安阳出土。
妇好壶——商代晚期,盛
酒器。1976年河南殷墟妇
好墓出土。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青铜编铙(náo)——商代
后期。打击乐器。 1993年湖南
宁乡出土,编铙共9件,36.5厘
米到53.5厘米高不等。
铜编铙——商代,打击乐器。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
土。当时一起出土的编铙一套
五件,最大的一件高14.4厘米,
最小的一件高7.7厘米。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右:母已簋(guǐ)
—商代晚期,盛食器。
1978年河南安阳孝民屯
南出土。
上:利簋——西
周武王时,为盛食器
或礼器。簋高28厘米,
口径22厘米,重
7.945公斤。簋内有
铭文4行32字,记述
了周王伐商的事迹。
现藏陕西省临潼县博
物馆。
天亡簋——西周
武王时,为盛食器或
礼器。簋高24.2厘米,
口径21厘米。簋内有
铭文8行78字,记述
了周武王灭商后举行
大典,祭告文王,并
代替殷王祭祀上帝的
事迹。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宜侯矢簋——西周早期,盛食器或礼器。1954
年在江苏丹徒出土。簋高15.7厘米,口径22.5厘
米,重4.35公斤。簋内有铭文120余字,实存116
字,记述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赏赐他酒、铜器、
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该簋铭文是关于西
周实行分封制的重要史料。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透雕兽面纹青铜钺
(商代·山东益都出土)
左:铁刃铜钺(商代·北
京平谷出土)
青铜戈
(商代·河南郑州出土)
青铜兵器
青铜矛(商代)
青铜镞(zú )(箭头)
(商代·河南郑州出土)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商代,农具。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
耜长11.5厘米,犁长9.7厘米。
铜耜 铜犁
青铜农具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铁锄
冶铁技术的发展——铁器的出现
春秋时期金柄铁剑——春秋后期,
剑为纯金柄,铁质身,有铁茎插入柄内,
锋端为柳叶状。上剑身长30.7厘米,下长35.2
厘米,1922年陕西宝鸡益门村出土,现藏宝鸡
市考古工作队。
战国时期铁锄
铁犁铧 铁镰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河南巩县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出土的煤块
《天工开物》南方挖煤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玉蚕
商后期,长3.1厘米,
1953年河南省安阳市大
司空村出土
采桑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
墓出土。该衣薄如蝉翼,重仅48克。
素纱蝉衣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长寿明光锦
东汉,锦上织有吉语“长寿明光”四字,
1980年新疆罗布淖尔高台出土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菱纹阳字锦袜(东汉,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古城出土)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原始腰机和斜织机织制的是没有花纹的平纹织物,为使织物更加绚丽多彩,古人
采用挑花杆在其上挑织图案。这种方法应用得较普遍些,但它仍不能提高工作效率。
于是,聪明的古人想出了两个方法,一是将挑花杆“软化”,即用综线来代替挑花杆,
于是出 现了多综式提花机;二是保持挑花杆挑好的规律不变,而寻求一种关系把其中
的规律反复地传递给经丝,这样就出现了花本式提花机。提花机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
约在11~12世纪传到欧洲。
束综提花织机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南宋·刺绣海棠双鸟
图
(现存辽宁博物馆)
南宋·刺绣瑶台跨鹤
图
(现存辽宁博物馆)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蛱蝶山茶花
南宋缂丝名家朱克柔的缂丝作品《蛱蝶山茶
花》和《莲塘乳鸭图》,是现存宋代缂丝中的杰
出精品。
莲塘乳鸭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左:彩陶壶——属于马家窑文
化,为水等液体盛贮器。壶高32.5
厘米,口径12厘米,1975年甘肃省
兰州沙井驿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
物馆。
右:彩绘陶壶——属龙山文化,为水等
液体的盛贮器。1979年陕西省襄汾县陶寺出
土。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在山东章丘县龙
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得名。在河南、陕西、山
西、河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甘肃
等地都发现了多处相似的龙山式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年左右。龙山文化陶器
以灰陶和黑陶数量最多,也有一些红陶与白
陶,彩陶偶有发现。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左:彩陶旋涡纹壶——属于马家窑文
化,为水等液体盛贮器。壶高26厘米,口径
7.2厘米,1973年甘肃省兰州杏核台出土,
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右:彩陶人面鱼纹盆——1955年在陕
西省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为盛贮器。盆高
16厘米,口径39.5厘米,现藏中国历史博
物馆。半坡遗址不少彩陶都绘有鱼纹,有
人认为,这是半坡氏族渔猎生活的反映;
也有人认为,半坡氏族可能以鱼为图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舞蹈人物彩陶盆
属于马家窑文化,为盛贮器。
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出土,
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腹部胸
径28厘米,底径10厘米。此盆除有
钩叶圆点纹、弧线三角纹和斜线纹
外,内壁彩绘舞蹈图案。舞蹈图每
组均为五人,舞者手拉着手,头面
向右前方,右腿向左前方跨出,踏
着节拍,翩翩起舞,动作协调,舞
姿轻松自然,表现出一种欢快情绪。
一种观点认为,图案反应的是原始
社会氏族成员在狩猎归来的庆功会
上跳着狩猎舞,表现人们在狩猎活
动中分组围追堵截猎物的情景。另
一种观点认为,它是氏族成员在进
行图腾舞蹈,舞者以头饰和尾饰,
把自己装扮成氏族的图腾兽。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河姆渡遗址的稻穗猪纹陶
中:黑陶高足杯(属于龙山
文化,山东省安丘县出土)
黑陶镂孔高柄杯(属
于大汶口文化晚期)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白陶鬶(guī)古炊具嘴似鸟嘴,
有把柄和三个空心的短足
兽面纹白陶双系尊(商代,
酒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现藏故宫博物院)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几何纹白陶罐(商代,盛贮器)
东汉釉陶盆
白陶→→釉陶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唐三彩陶骆驼载乐俑
唐三彩陶凤首瓶
东汉绿釉陶楼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唐三彩陶鸳鸯壶
唐三彩陶骑马俑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东汉青釉四系瓷罐 西晋青瓷佛寺罐
瓷器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唐代邢窑白瓷执壶
宋代景德镇窑影青划花莲花碗——
景德镇号称中国的“瓷都”,其烧瓷的
历史始于南朝,宋真宗景德年间朝廷派
遣官吏监督烧窑,产品充当贡瓷,从此
便以“景德瓷”而闻名天下,在宋代时,
产品即已远销海外。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宋代“五大名窑”:官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
定窑 河北 · 曲
阳
白瓷
汝窑 河南 · 汝
州
青瓷
官窑 浙江 · 杭
州
体薄色青
哥窑 浙江 · 龙
泉
青瓷
钧窑 河南 · 禹
州
红、紫瓷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孩儿枕
白瓷童子诵经壶
定窑 白瓷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三足樽
粉青奉华碟
汝窑 青瓷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玫瑰紫釉花盆
玫瑰红釉六角花盆
钧窑 红、紫瓷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筒式三足炉
灰青葵瓣口小碗
官窑(体薄色
青)玄纹瓶
哥窑 青瓷(有裂纹状)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元代青花梅瓶
明代釉里红瓷盘
明代正德五彩仕女纹罐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清康熙年间
青花瓷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
然后施以透明釉,以1300℃左右高温一次
烧成的釉下彩瓷器。由于釉下钴料在高温
烧成后,呈现出蓝色,故习称“青花”。
瓷质细洁纯白,配以釉下彩的蓝色彩绘,
幽菁雅淡,深受人们喜爱。
清代 青花瓷
青花笔筒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五彩群美掷果书
生马车图瓶 (清
康熙年间)
釉里红五彩龙凤纹盒
子(清康熙年间)
斗彩寿桃花
卉纹直口碗
(清康熙年
间)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粉彩九桃纹过枝(清雍正年间)
——粉彩瓷始创于康熙,极盛于
雍正,其特点之一是在釉内含铅的玻
璃质中加入砷元素,使之引起乳浊作
用,呈不透明的感觉,并且大量使用
进口彩料,且以油料调色,因此,又
有“洋彩”之称。粉彩较五彩感觉柔
软,故又有“软彩”之称。
粉彩雀梅纹天球瓶(清乾隆年间)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
(清雍正年间)——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
宫廷御用瓷器。其制造过
程,一般是先在景德镇用
高温烧成白瓷,然后送到
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
彩,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烧
成。在上彩上,从康熙开
始的珐琅瓷,一改中国传
统瓷器中施彩用胶水或清
水的方法,而开始用油施
彩,这是借鉴了西洋油画
绘画的道理,反映珐琅瓷
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米色地珐琅彩花卉
(清乾隆年间)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明朝工匠服役
规定的转变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泉州港出土的
宋代海船(复
原模型)
泉州出土的南宋
残船——海船残
长24.2米,残宽
9.15米。复原后
的长约为35米,
宽约11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