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1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917年十
月革命
1922年
俄国 苏俄 苏联
1917 1921 1925 1953 1964 1985
1991年12月
《阿拉木图宣言》
独联体
战时
共产
主义
新经
济政
策
斯大林模
式
社会主义改革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1991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
考纲要求 考纲解读 考查角度
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和新
经济政策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
后苏维埃政权面临
的形势,认识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向新
经济政策转变的必
要性
从十月革命后面临的形势角度考
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特
点及评价等;从新经济政策的内
容、意义、特点等角度命题;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相比较的角度命题
“斯大林模
式”
列举“斯大林模式”
的主要表现,认识
其在实践中的经验
教训
从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得失及影响
的角度命题;从斯大林模式与新
经济政策的比较角度进行考查
考点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
时
共
产
主
义
政
策
背景
①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面临着
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②为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
持红军、战胜敌人。
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贸易 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
统一分配。
分配 实行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
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作用 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
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新
经
济
政
策
背
景
①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
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②1921年,俄共(布)十大上通过
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的决议。
内
容
农
业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
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工
业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
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岳麓版)
贸
易
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
换。
分配 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新
经
济
政
策
评
价
实
质
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
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商
品经济的发展。
意
义
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
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问题情境: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一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是正确的”。“
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搜集制之外,当
时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
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地……”
材料二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
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
却属于你们。”
材料三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
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
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
主义的主要途径。”
材料四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
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
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非常时期,非常政策;集中力量,战胜敌人
损农利益,引发危机
生产关系,超越实际
直接过渡,错误途径
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
否有利于( )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巩固新生政权
2、我们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非常时期”主要是指苏俄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生产力水平落后
C.面临内部叛乱和外部干涉 D.遭遇旱灾,粮食匮乏
【知能拓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1)适应战
时需要。它是以“一切为了前线”为口号的非常措施。(2)
具备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配给制等措施,
但实践证明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主观超
前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凭主观意愿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推敲细节】 新经济政策究竟“新”在哪些地方:新经济
政策“新”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
恢复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作用,来巩固工农联盟,
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的发
展,是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和与时俱进。
第十单元 第23讲
考点二 “斯大林模式”
斯
大
林
模
式
原因
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 和战争封锁。②国内受
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③斯大
林的个人因素。
形成
过程
①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
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
一位、世界第二位。②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
底基本完成集体化。③1928年,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终
止。④20世纪30年代中期,斯大林模式形成。
内容
①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
集体所有制。②管理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
制。③调节手段: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④
管理手段: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岳麓版)
斯
大
林
模
式
评
价
积极
作用
①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
的工业化模式。②为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
建立起了示范作用。
主要
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
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②国家从农民那里拿
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③长期执行
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
经济的持续发展。
消极
影响
①超越了生产力水平,体制逐渐僵化,越来越阻碍苏
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
产生了不良影响。
课后延伸:
“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重大影响,
有何体现?后来又是怎样突破这一模式的?
体现: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突破: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斯大林模式
方
面
内容 评价 特点
积极 消极
工
业
经
济
体
制
农
业
优先发展
重工业
实行单一
的公有制,
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
济
推行农
业集体
化运动
战前,两个五
年计划,、迅速
实现工业强国,
工业产量欧洲第
一、世界第二;
二战中,为反
法西斯战争的胜
利奠定物质基础。
战后,促进社
会主义国家经济
与发展。
国民经济比
例严重失调
长期指令性计
划,压抑了地方
和企业的积极性
体制僵化,成为
苏联解体的重因
挫伤农民
生产的积极
性,导致农
业长期落后
单一的
公有制;
高度
集中的计
划经济;
以行
政手段管
理经济,
排斥市场。
13.(基础再现、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十月革命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我们看到这样一个
三段式:军事(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
式。
——郑异凡《斯大林模式的来龙去脉》
材料二 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
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
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第十单元 第23讲
材料三 由于斯大林在五年计划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所
以这时期的问题和缺陷也很少受到强烈的反对,等到前两个
五年计划完成时,斯大林模式也就在现实层面逐渐形成并巩
固下来了。
——《从大历史角度探寻各国发展模式变迁》
第十单元 第23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联)在三个不同时
期分别实行的农业政策或者措施。(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新”有
何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根据“斯大林模式”
“在现实层面逐渐形成并巩固下来”后取得的成就和存在
的问题。(8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关注哪
些问题?(4分)
第十单元 第23讲
[答案] (1)政策或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余
粮征集制;新经济政策时期——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
集制,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的余粮;斯大林时期——农业
全盘集体化。(6分)
(2)表现: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在公有制占
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4分)
第十单元 第23讲
(4)应关注的问题:立足国情,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政
策应该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生产
力;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领域的协调发展。(4分,言之
成理即可)
(3)成就: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大增,为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
国民素质;苏联成为世界强国。(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问题: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
水平低下。(2分)
第十单元 第23讲
14.(基础再现、高度提升、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
评价的一些新观点》中指出: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
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
的教导,还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
2003年3月4日,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在《苏维埃俄罗斯报
》发文说:“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以斯
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
采取那样的行动。”他称斯大林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物之一。
第十单元 第23讲
材料二 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20世纪祖国史》中对赫
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
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材料三 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
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
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
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苏联留下什么?苏联当时是世
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却
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第十单元 第23讲
(1)材料一、三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
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角度分析斯大林“放弃
”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8分)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
作用具有两面性”。(6分)
(3)简述“戈尔巴乔夫等”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
级大国”的。(4分)
请回答:
第十单元 第23讲
弱,粮食供应困难;从国际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于帝国主
义的敌视和包围之中,20世纪20年代美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
家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德、意、日法
西斯势力日益猖獗。②实践效果: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
力大增,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科技
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素质;苏联成为世界强国。(6分)
[答案] (1)时代背景(环境、国情)、实践效果。(2分)
合理性:①时代背景:从国内看,苏联重工业落后,国防力量薄
第十单元 第23讲
霸,影响了经济建设。(4分)
(3)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上没有取得预期成果;在政治改革
上,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改革
走进误区;1990年,苏共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1991
年,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成立独联体。(4分)
(2)积极性: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
了“斯大林模式”。(2分)
不足:经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与美国争
第十单元 第23讲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