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历史 / 教学同步 / 人教版 / 必修2 /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单元复习与测试 / 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复习ppt课件

还剩 13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点1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结合新中国初期党和国家采取措施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的史实,总结党在加强执政能力上的贡献与创举。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今天我们党和国家倡 导 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所提供的经验、教训。 考向瞭望 课程标准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新中国成立时面临严峻经济形势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②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搜刮。   ③多年战争的破坏。   (2)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 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3)意义:使新中国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新政 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从而为有计划 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条件:   ①必要性:建国初期,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大力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当 务之急。   ②可能性: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   (2)方针: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3)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4)成就:到1957年,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 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2)因为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的基础非常薄弱,我国的工业化建 设起点非常低,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这种落 后的状况只有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3)当时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4.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为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三大改造   ①对农业:1951年,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国内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但并没 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 年,全国掀起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   ②对手工业的改造:1951年开始试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推进手工业 合作社运动,从供销方面入手,逐步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后来变为一 次性合作化的办法,实现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运用加工订货、 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的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1953年底实行个别企 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3)影响: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公 有制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三大改造基本 完成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5.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二者之间相互关联、不可分离。   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三 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因此,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 会的飞跃。二者是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是互相联系、不可分 割的,被比喻为“一体两翼”。   6.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成功的探索   A.中共八大:1956年召开,重要决议:   ①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 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由落 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在经济上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 方针。这次大会是在对中国国情正确分析情况下的一次成功探索。   B.“八字”方针的提出: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 这种情况下,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 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 改善。   (2)探索中的失误   ①表现: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 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 望,但它忽视了客观规律;发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 ”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   ②根本原因:党和国家领导人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③后果:“左”倾错误的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 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中国在1959~1961年经历了连 续三年的严重困难时期,并且“文革”十年中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7.1957~1967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在经济建设上:   ①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   ②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 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   (2)在阶级斗争上: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解决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 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阶级斗争要作出科学、符合实际的分析,不能扩 大化;   ③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 神化领袖的作法;   ④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2009·广东卷)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解析: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而三大改造完成前,我国国家政权 还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在内的新民主主 义政权,因此1954年宪法才将国家性质作此表述。 【答案】 A     (2009·广东卷)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 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年代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 30.2 16.2 5.6 28.2 11.4 66 解析:建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我 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 开始的,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时至今日我们也未能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 国。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使浮夸风盛行,66%的增长率是虚假的,因此 1958年增长率也不能说是增长率最低的1955年的12倍。表中没有出现严重左 倾错误的一五计划期间平均两位数的增长率是可信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我 国工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答案】 A 考点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 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关注“三农”问题,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做法。 3.改革开放引起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 4.十七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考向瞭望 课程标准   1.新时期的历史性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①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②广大干部群众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的错误,而当时中央主 要领导仍然坚持“两个凡是”,引起全国不满;   ③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个 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内容: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   ③实行改革开放。   (3)意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伟大转折;    ②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局面;   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改革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1)背景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被英国打败后被迫开放的;当今中国的 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自主实行的。   (2)内容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 关税,进行经济侵略的;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 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经济。   (3)影响不同:旧中国的“开放”使中国丧失独立主权、日益落后;当今中 国的对外开放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 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4)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当今中国的 开放是党和国家为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3.建国后中共的三条经济建设总线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 了恢复和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中国共产党于1953 年制定了该路线。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为适 应此形势,中国共产党于1958年制定了该路线。总路线规定:“鼓足干劲、力 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 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使党和国家一些 领导人片面追求高速度,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 国民经济造成极大困难。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 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1987年十三大上提出该路线。该路线规 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基本路线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 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4.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小结   (1)1950~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   ①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②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③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   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 营。   ③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1958~1978年人民公社化   ①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 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③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 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②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 经营、自负盈亏等等。   (2)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5.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实行:安徽省和四川省率先改革,后来在全国推行了以包产到户为主要 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 产积极性。   ③农村乡镇企业: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既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又有 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国有企业改革   ①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②主要内容(措施):   A.改革管理体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 的管理体制;   B.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   C.改革分配制度: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革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   D.改革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②目标:1992年确立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③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④意义: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 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6.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改革的必要性:   ①基本国情: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中国农业集体化以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人民公社)问题长期得不到 解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 平徘徊不前。   (2)内容:   ①废除人民公社制;   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核心)(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3)作用:   ①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②农村改革逐渐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   ③它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条件。   7.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建国初到195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 的市场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①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 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实现工业化。   ②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 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③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曾起过积极 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 失去了活力。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的经济。   ①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 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 政策。   ②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 实行政企分开等。   ③结果: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 目。   (3)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 经营转变。   ①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②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③结果:使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背景:   ①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发展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条件。   ③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   (2)过程: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2002年中共“十六大”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建成 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   (3)基本特征: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 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 联合。   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③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 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4)意义:   ①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使用率,从而 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 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9.市场经济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   (1)成就: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的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的质 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战略调整成效明显。   (2)矛盾:收入差距拉大,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信用不足。   (3)作用: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步完善。   ②经济稳定高速增长,创造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③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总体上 已达到小康水平,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2009·广东卷)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 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 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本题解决的突破口在于抓住关键信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伟大转折,揭 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答案】 D (2009·宁夏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 的现象。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 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 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 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一 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 应。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 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 活的许多方面。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 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 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   材料二 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 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 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 家补贴。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 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这样, 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 就更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 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   材料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82 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 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 41184个。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 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 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 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 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 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 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 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和改革 开发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 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理解历史史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和认识历史事物 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及对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归纳、准确 解读的能力。第(1)问的回答需要注意材料一中所给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 即可正确概括历史背景。第(2)问特点的概括要紧密结合材料,原因分析需 结合所学知识。第(3)问要全面分析材料,注意从正反两个角度回答问题。 【答案】(1)“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 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   (2)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 呈现出阶段性。   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 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3)“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制 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 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从长远来看,它忽 视了客观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 健康发展。 考点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 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 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与中共十七 大提出的“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外交旗帜相结 合命题,分析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考向瞭望 课程标准   1.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对外开放史实:   ①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 海南经济特区;   ②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③1985年以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 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   ④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 点和标志,也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2)特点: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3)融入世界: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   2.经济特区的“特”   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 的经济管理体制。   (1)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2)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 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3)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 方便。   3.我国对外开放遵循的原则、特点   (1)原则:   ①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前提。   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原则。   ④平等互利原则。   (2)特点:   ①全方位中有重点。即对所有的国家开放,但重点是西方发达国家。   ②多层次中有先后,多方面中有选择。即对外开放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开放, 而且涉及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开放,但多方面不等于来者不拒,全盘接受, 而是有比较、有选择地开放。   ③灵活性中有原则。即“谁也不得罪”,但“谁也不怕谁”。   4.准确理解“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含义   (1)“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 有国家开放。   (2)“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 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3)“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到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 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5.“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1)引进来:30年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打开国门,果断地实 施了“引进来”战略,被我们“引进来”的是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80年代 初我国引进的外资不到20亿美元,现在我国每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达400亿多美 元,我国已连续七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资东道国。通过引进 来战略,我国实行了经济的腾飞,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基 础。   (2)“走出去”的原因:   ①“走出去”是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必由之路。   ②“走出去”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走出去”是我国企业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   ③“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国际扩张的必然选择。   (3)“走出去”的战略意义:   第一,在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提高国家在全球 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资源分配中争取一个更加有利的形势并改善与相关国家 和地区的关系。   第二,主动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在保持 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向产业链高增值环节迈进,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的 角色。   第三,通过对外投资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   第四,中国有实力的企业也应利用跨国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以自己 的优势重组他国产业和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以获得市场份额和技 术开发能力。   当前,无论从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获取经济资源,争取技术来 源,还是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走 出去”都是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标志。     (2009·山东高考)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 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 34.536.728.8第三年 38.534.327.2第二年 41.332.126.6第一年 重工业(%)轻工业(%) 工业 年份 农业(%)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解析:图表反映出我国农业和轻重工业比例均衡,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在新 中国刚刚成立之初,因为那时刚刚解放的新中国一穷二白,重工业根本无从 发展;也不可能出现在B和C项两个时间段,因为在B段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 业的比重一直较高;C段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进运动,“以钢为 纲”的全面跃进,重工业更是畸形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实行改革 开放政策,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获得发展,轻工业也得到发展, 才可能出现上述局面。 【答案】 D 中国的经济在1840年之后和新时期改革开放之后,都逐渐融入了世界 市场。从国际贸易角度看,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  )   A.贸易是否具有自主权   B.国家是否独立   C.贸易是否对等      D.贸易是否有利于中国 解析:抓住关键信息“1840年之后”、“改革开放之后”、“从国际贸易角 度看”、“主要差别”。贸易自主权属政治角度,应排除A项,B项所说也属 政治角度,故应排除。两次融入世界市场,前者对于中国而言是不平等的, 而后者则是建立在双方对等的基础之上的,符合题意。 【答案】 C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