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外高桥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竞争中国首艘航母
2009-12-21 20:02:26 来源:互联网
金陵机器制造局(今南京晨光机器制造厂)诞生于1865年
(同治四年),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开办较早、规模较大的
工厂,其主要产品有枪、炮、弹药、火药、水雷等。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
《盛世危言》 郑观应
1842-1858年 少年——看风云变幻
1858-1874年 青年——上海滩买办
1867-1895年 中年——创民营公司
1895-1921年 暮年——著书述理想
情境创设一:
1842年,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了,这就是郑
观应。郑家世代居住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雍陌村。这里地处珠江三角洲,土地肥沃
郑观应家乡的祖辈们经营着什么样的经济生
活?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
自足
情境创设二:
但是,从郑观应记事起,家乡的日子就
越来越难过。市场上出现很多纺织精美、细
密柔软的布匹,人们称之为洋布,还有洋纱、
洋袜、洋巾……土布现在鲜有人问津。很多
织布坊倒闭了,大半织布女工没有了工作,
一些农户迫于生活压力卖掉了土地。
材料一: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
物冲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门运入各府,其
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空。由是江浙之棉花不复畅销” “闽产之土布……
不能出口。”
——1845年福州官员给清廷的奏折
材料二:19世纪90年代,“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
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农业与家庭
手工业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和什么历史
事件有关?
地点 企业
1845 广州 英国 柯拜船坞
1846 黄埔 丹麦 船舶公司
1850 广州 美国 旗纪铁厂
1865 上海 英国 耶松船厂
以下话语描述了什么生产关系?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材料:“松、太(松江、太仓地区)利在梭布,素有
‘衣被天下’的美誉……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
三分
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
布市,消减大半,去年(1845)棉花客大都折本。”
——包世臣《安吴四种 》序
中国经济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
材料:洋布、洋纱、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
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
弃为不材;洋铁、洋针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
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情境创设三:
郑观应发现:外商创办了各种加工厂,大
量收购农副产品,但这些年来,农副产品价格
却一年比一年低了。每到收获的季节,家乡人
就非常担心市场上丝和茶的价格。
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
类别 1843年 1860年 增长
生丝 1400担 69000担 48倍
茶叶 13万担 153担 11倍
——刘克祥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
列强大量掠夺原料,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
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
从材料可以看出列强的进一步经济侵略方式是什么从材料可以看出列强的进一步经济侵略方式是什么
?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列
强
经
济
侵
略
① 倾销商品(以洋纱、
洋布为主) 纺与织分离,
耕与织分离。
② 掠夺原料(以丝、
茶为大宗)服务于资本
主义市场。
家庭手工业
破产与农业
分离
农业生产商
品化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
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
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
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
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
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
样。”
———马克思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最直接也
是最主要的原因。
情境创设五:
想一想:
1860年和1861年发
生两大事件是什么?
对清政府产生了什么
影响?
到达上海之后的郑观应进入
外国人办的宝顺洋行工作。1860
年他听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
消息:皇帝居然从皇城出逃去了
承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861
年,一股来自南方的势力围困了
上海,十里洋场的人们顿时成为
热锅上的蚂蚁。
宝顺洋行旧址宝顺洋行旧址 18431843年,进出口贸易英国人年,进出口贸易英国人
在上海开办的企业。在上海开办的企业。
1860年:英法联军占
领北京
1861年:太平军进攻
上海。
英法联军
太平天国
英法联军
清政府面
临内忧
外患
清政府面
临内忧
外患
曾
国
藩
张
之
洞
奕
李
鸿
章
中 央
“
洋
务
派”
代
表
人
物
地 方
左宗棠
材料一:“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中国文武
制度,事事远处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
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
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
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tán)思
(深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
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
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探究:洋务派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危机?目的
是什么?
有了这些洋玩意就可以富国强
民了
利用西方先进的
科技维护清朝的
统治。
军
事
工
业
:
师
夷
长
技
以
制
夷
上海
天津
福州
安庆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1867年 天津机器制造局
崇厚
民
用
工
业
:
师
夷
长
技
以
制
夷
开平
上海汉阳
武昌
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1877年 开平煤矿
李鸿章
1888年 湖北织布局
1890年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江南制造局炮厂
天 津 机 器 局
洋务派的企业和
传统工业最大的
区别是什么?
• 如果你是洋务派,学习引进西方
技术时,首先遇到的障碍会是什
么?怎么办?
对翻译、科技、军事等人才
的需要日益迫切
创办年代 学 堂 名 称 类 别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著名新式学堂
1862 京师同文馆 外 语
1863 上海广方言馆 外 语
1866 福州船政学堂 军 事
1880 天津水师学堂 军 事
1885 天津武备学堂 军 事
1876 福州电气学塾 科 技
1880 天津电报学堂 科 技
洋务派最早创办的
洋务学堂,附属于总理
衙门,1902年并入
京师大学堂
京师同文馆
1872年,首批30名赴美留学幼童
开近代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被誉为
中国留学教育的里程碑
“万里蹈海赴花旗”
詹天佑 著名工程师
唐国安 清华大学校长
唐绍仪 中华民国第一任
内阁总理
建
立
近
代
海
军
北洋水师
福建水师
南洋水师
旅顺、威海卫
福建马尾
上海、南京
二、洋务运动:
前期
后期
口号 主要实践
“自强
”
A创办军事工业
“求富
”
B兴办民用工业
;C筹划海防;
D创办新式学堂;
E选派留学生。
有了这些洋玩意就可以富国强
民了
日本漫画中的“甲午战争
”
甲午海战失败 洋务运动破产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
化大规模实践的开端;如果没有列
强的再度侵华,洋务运动能使中国
走上富强之路。你是怎样看待这一
观点的?
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原理:
1、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评价
2、一分为二的辩证法
3、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问题探究: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
损失了损失了1300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
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开平煤矿产的煤,在投放到市场后,
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的地位。
——摘自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1888年由中国工匠独立制
成的铁甲舰“平远号”,在甲午
海战中,一炮击中日军旗舰“松
岛”号水雷室,震惊敌舰。
——摘自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
1888年由中国工匠独立制
成的铁甲舰“平远号”,在甲午
海战中,一炮击中日军旗舰“松
岛”号水雷室,震惊敌舰。
——摘自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1872年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
赴美国留学。这些留美学生回来后,绝大多数
人热心报国。成为栋梁之才。如詹天佑成为著
名铁路工程师;邝发现了湘潭煤矿;唐国安曾
任清华学堂校长。
——摘自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为我国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近代化的概念:
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思想——科学化
采用大机器生产
军事近代化
教育近代化
经济近代化
中国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时,日本政府
也在包括中下级武士在内的力量推动下,进
行了学习西方的什么运动?
明治维新
梁启超《变法通议》记述:同治初年,普鲁士首相俾
斯麦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
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
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
之源,其在此乎?”
请思考:俾斯麦所言“归而行之”与“购而用之”
,分别指中日两国的什么重大事件?
从俾斯麦的介绍来看,当时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
重点有何不同?
俾斯麦预言“三十年后”的强弱之分在哪一个历
史时间中得到体现?说明什么问题?
探究 据材料分析下面问题
明治维新 洋务运动
中国只学技术;日本重视制度
甲午战争
只学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没有也不想触动腐朽的封
建政治经济制度,不能改变中国落后的根源,无法
挽救中国命运。
严复:“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
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
以马为用者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
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牛”:清政府(封建制度);“马”:西方科技)
“中体西用”挽救不了中国危机
郑观应:“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此其
体也;铁路,轮船……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
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
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
通过采用西方的生产技术,企图摆脱内
忧外患的困境,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
动。
什么是洋务
运动?
“洋务运动在本质上并非革命运动,而
是封建阶级的自救运动”。
——吕振羽《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
李鸿章反思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
糊的老虎,何尝能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不揭破
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
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定不了里
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
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
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
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材料料一一 福州船政局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
挟技居奇,唯利是图。
——摘自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材材料料二二 轮船招商局从1873-1893年,获利白银达六
百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私囊。
——摘自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洋务运动还有哪些失败的原因?
腐朽的封建管理方式与近代的生产力不相适应;
洋务企业业在很大程度上又被洋人控制利用;
洋务企业受到封建体制和侵略势力的压双重
迫。
情境创设六:
1867年,郑观应联合唐廷枢、郭甘章
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公正轮船公司”。
郑观应创办的“公正轮船公司”属于
什么性质?同一时期还有那些相同性
质的企业?这些企业出现的原因有哪
些?
历史短剧《张三创业》
父亲大人,洋人
办厂日进斗金,
我也要办厂!
儿呀,官府知道
了要杀头的呀!
NO!!官府也办厂
了,我的技术就
是那里学的!
那你办厂的人
手哪里来呀!
农村不是有很多农
民破产了吗,我办
厂肯定能成!
19世纪70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如
何产生的?
资本主义萌芽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洋务企业的诱导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侵
略
外商企业的刺激
民
族
工
业
出
现
(提供市场和劳动力)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
(丰厚利润)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你认为他们要赚钱,最好选择投资什
么行业什么地方?为什么?
地 点 创办人 企 业 名 称
方举赞上 海 发昌机器厂
广 州 陈淡浦 陈联泰机器厂
陈启沅南 海 继昌隆缫丝厂
朱其昂天 津 贻来牟机器磨坊
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贻来牟机器磨坊
1.代表性企业:
天津
上海
广州
这些企业的出现主
要分布在哪里?
《诗·周颂·思
文》:“贻我
来牟,皇命率
育”“贻来牟
”即为送来麦
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资金少、规模小,行业
发展不平衡
材料1:从19世纪60到90年代间,民族资本工业约有
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而鸦片战争后到1893
年,外国列强陆续在中国设立各种洋行,约有580家。
到1894年外国在中国投资额约合计5434万元。
材料2:
材料3: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
但是自身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
。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
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
并。
技术力量薄弱
材料5:1893年,李福明设立机器磨坊,京城官员见
生意兴隆,存心勒索,今天令他降价,明天令他捐献,
李福明不甘压迫到官府讲理,反被清政府作为“不安
分”的“刁商”,李福明的面粉厂也被迫关闭。
受外商企业和本国封建
势力的双重压制
材料4:1867年,郑观应联合唐廷枢、郭甘章等人在上
海创办了“公正轮船公司”,但因为公司资金少、规
模小,只有两条小船。在于外国公司的竞争过程中处于
不利地位,1873年,公司停业了……
————刘圣宜刘圣宜《《近代强国之路的探索者近代强国之路的探索者——郑观应郑观应》》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①资金少、规模小
②技术力量薄弱
③行业、区域分布不平衡
④受外国资本主义和
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先
天
不
足
后天
畸形
1893 1893年,为了推动招商局业务的发展,郑观应决定年,为了推动招商局业务的发展,郑观应决定
进行实地调查。他沿长江西行,一路常常看到中国商船进行实地调查。他沿长江西行,一路常常看到中国商船
悬挂外国国旗。这些船只悬挂外国国旗的目的就是为了悬挂外国国旗。这些船只悬挂外国国旗的目的就是为了
能享受到洋船的待遇,少缴税。因为当时清政府对民间能享受到洋船的待遇,少缴税。因为当时清政府对民间
创办的企业征收重税创办的企业征收重税,,而外资企业税收却很轻,于是很多而外资企业税收却很轻,于是很多
企业便出此下策逃避税收企业便出此下策逃避税收…………
—— ——刘圣宜刘圣宜《《近代强国之路的探索者近代强国之路的探索者——郑观应郑观应》》
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民
族资本家的什么特点?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近代工业产生
洋
务
企
业
民
族
工
业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表现在哪两 个方
面?
知识小结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自
然
经
济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洋务
企业
民族工
业
十九世纪六七年代
史学界认为,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查
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
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
最突出的表现是
A.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B.有限度地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解体
D.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B
随堂练:
洋务运动起到的积极历史意义主要
在于
A建立起近代的政治制度
B将学习西方付诸于全面实践
C催生了中国的近代企业
D抵御列强侵略,维护民族利益
C
鸦片战争后,作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的
江浙一带出现“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大
量手工业者破产,这些现象反应的本质是:
A.手工业技术提高
B.外国棉纺织品的冲击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
快解体,其中“解体”主要指:
A.手工工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
B.出现机器生产的工厂,无产阶级的诞生
C.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
商品化
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
存
C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
A 外国经济侵略
B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 洋务运动开展
D 农民手工业者的破产
A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出现外资企
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
种新的经济成分。它们同自然经济的
关系是
A互相依赖
B不同程度瓦解着自然经济
C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瓦解
D继承发展
B
关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
来的
B与明朝的手工业在行业分布上基本相同
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D从根本上破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
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A.洋务派兴办的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外商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C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
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
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 诱导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C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侵略
D .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关系:
①洋务运动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
②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
展
③洋务运动与民族资本主义没有直接的关系
④两种企业属于不同性质的近代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下列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是
①发昌机器厂 ②福州船政局
③继昌隆缫丝厂④湖北织布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扎花厂,因惧
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下;上海
均昌机械厂的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
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外合资生产形成
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外国的大力支持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材料1: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
口”。洋纱、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
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
浙之布不复畅销”“闵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
口”。材料2: 想一想:这两段材
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
① 中国成为外国资本
主义的商品市场和
原料产地。
② 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梁启超《变法通议》记述:同治初年,普鲁士
首相俾斯麦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
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
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
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1)俾斯麦所言“归而行之”与“购而用之”,分
别指
中日两国的什么重大事件?(2)从俾斯麦的介绍来看,当时中日两国学习西方
的重点有何不同?
(3)俾斯麦预言“三十年后”的强弱之分在什么时
候
得到体现?说明什么问题?
课外探究:
时间
代表
主张
根本目的
指导思想
失败标志
失败根本原因
“中体西用”
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惨败
19世纪60年代
倭仁 曾国藩 李鸿章 林则徐 魏源
“师夷长技以自强
”“自强求富,富国强兵”
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19世纪60——90年代
奕訢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维护清朝统治
没有触动中国的封建制度
x x√x√ √x
判断洋务运动的概况
(1)李鸿章和郑观应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有什么相同
点和不同点?
(2)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怎样批评?他的批评是否有道理?
为什么?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
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
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
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
铁路四达,果足以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
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
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
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