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
第3课 短诗五首
1.了解新诗的相关知识,理解诗歌内容,体
会诗歌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
3.透过诗歌意象,把握诗歌中所蕴含的丰富
的情感和哲思。
学习目标
月 夜
沈尹默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
话诗九首,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沈尹
默作为北大名教授,他发表的这首《月夜
》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
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
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
性。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它
到底具有怎么样的魅力呢?
新课导入
【沈尹默】(1883-
1971),原名君默,杰出
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作为
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
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
年》杂志,代表作《月夜
》《落叶》《三弦》等。
走近作者
沈
尹
默
书
法
作
品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
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
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
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
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
, 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
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背景资料
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
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
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
“我”才大量出现,例如这首《月夜》。
因此《月夜》便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
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朗诵
1.读出节奏 2.感受意蕴
整体感知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
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
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
“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整体感知
要点:“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
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
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
神。
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我”
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
主旨: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
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
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
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课堂小结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戴望舒】(1905—
1950),现代著名诗人。出
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传
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
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
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
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
》《等待》等著名诗篇。
走近作者
【萧红】(1911-
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
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
女性作家。1932年开始文学
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
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
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
作品有《呼兰河传》。
走进作者
朗诵
1.读出节奏 2.体会情感
初读本诗你有怎样的感受
?此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
墓地即目所见,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
期的思索和酝酿。看过诗题,再读诗篇
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
不见泪水的痕迹,给人的印象并不强烈。
整体感知
萧红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她因病死在极
度混乱中的香港。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
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
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
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
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
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
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
’ 的木签。”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身
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
背景资料
死者是如此,活者也是如此。戴望舒
曾因宣传抗日而被日本宪兵投人监狱,受
尽了折磨。出狱以后,原先在香港宣传抗
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的帮助
,早已纷纷离港潜返内地,戴望舒孤身一
人,只好苦苦地、寂寞地等待、等待
……过了很多年,诗人才得以前来凭吊萧
红。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结合诗歌背景,你从“走了六小时寂
寞的长途”中体会到了什么?
内容精读
“六小时”强调时间之长,“长途”
强调距离之远, “寂寞” 既是诗人其时
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
的真实写照。作者跋山涉水凭吊萧红墓,
可见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
”,蕴藏着诗人痛惜萧红的早
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
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
的感情。
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充
满暗示;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
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激情,是戴
望舒一生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课堂小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