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
一、复习回顾
1:物体运动速度( )的直线运
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运动速度( )的直线运
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3:科学探究的7个要素包括( )(
)( )( ) ( )(
)、交流合作。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课前小游戏:
谁反应快?
游戏规则:
甲同学用两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乙
同学做好用手指夹住直尺的准备。当乙
看到甲放开手,立即夹住直尺。双方交
换,各做一次,看谁反应快?
问题1:
你凭什么说你(他)的反应速度快?
说说你的依据。
问题2:
自由下落的直尺做的是什么运动?
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阅读教材29页材料
怎样才能证明丁同学
跑步速度是越来越小
还是越来越大呢?
通常要验证观点是否正
确,需要寻找证据来证
明。
下面是从互联网查找“世界飞人”北京奥运
会短跑冠军博尔特跑100米的研究资料:
从起点算起每10米所用时间分别是:
1.82s、1.06s、0.90s、0.88s、0.83s、
0.83s、0.83s、0.82s,最后20米用了
1.72s,总成绩为:9.69秒。
1、博尔特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2、他跑得最慢时是在第几个10米?
3、最快时是在第几个10米?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什么信息?:
实验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速度的变化
环节一: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环节二:猜想与假设
小车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环节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设计实验?
环节三:设计实验
怎样取相等的两段路程?
从起点线开始,用刻度尺测出相等的两段距离,并做好
标记A、B、C。
2.方法:
取相等的路程,
测出每段路程运
动的时间,进行
比较.
讨论一:
3.器材: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1.原理:V= —
s
t
怎样测小车运动的时间?
(2)上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
(3)下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
(1)秒表的使用方法
方法:t1 = tB
方法:t2 = tC -tB
讨论二:
复位 计时
讨论三:
实验中应记录哪些数据? S1、S2、tB 、tC、 t1 、t2 、V1、V2
思考:能让小车从B点开始运动吗?
能让小车运动到B点时开始计时吗?
环节三:设计实验
4.步骤
(1)在斜面上用
刻度尺将路程分
为相等的两段S1
和S2,并标记A、
B、C ;
(2)将金属片放在B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tB,
则t1 = tB ;
(3)将金属片放在C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至C点的时间tC ,则
t2 = tC -tB ;
(4)计算出S1、S2两段的速度V1、V2 。
环节三:设计实验
路程 (m) 运动时间
(s)
速度(m/s)
上半段 S1= t1= v1=
下半段 S2= t2= v2=
5.设计实验数据表格
t1= tB =
t2= tC – tB=
S1= v1=
S2= v2=
环节三:设计实验
环节四:进行实验
1、调整斜面的高度适中,使小车刚好从斜面上滑下,不能太快。
2、练习停表的操作:启动、停表、回表、读数。
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
1、小车的前端对齐起始线,静止释放
2、计时开始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发
生碰撞时马上停表。必须专人操作。正式
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
的数据更准确。
金属片
金属片
120
100 80 60 40 20
0 cm
金属片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上半段路程
实验时注意观察表的示数。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结论: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 )。
路程 (m) 运动时间
(s)
速度(m/s)
上半段 S1= t1= v1=
下半段 S2= t2= v2=
实验数据
环节五:分析与论证
大
误差可能产生的原因?
环节六:评估
1.上半段路程和下半段路程分得不等;
2.计时;
3.测量估读……
怎样才能证明丁同学跑步速度是越来越小还是
越来越大呢?
回到课前问题:
在操场跑道上量出100米的路程,每隔20
米用石灰做记号;选5名计时员分别站在20米、
40米、60米、80米、100米处计时。然后分析
数据得出结论。
方案:
环节七:交流与合作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 观
点是否正确。
(2)学习了用实验探究物体速度变化的方法。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初中阶段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应该清楚掌握什么?
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中的注意事项……
1、整理探究报告
2、完成课本实验探究
3、《新课程课后练习与评价》P12T3
作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