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一节 酸 碱 盐溶液的导电性
(2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溶液的导电性
2.电离
3.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4.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二.重、难、疑点
1.重点:
(1)电离
(2)书写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2.难点:教会学生根据宏观现象,进行微观本质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
3.难点:
(1)酸碱盐溶液导电和金属导电的本质区别。
(2)NaHSO4和Cu2(OH)2CO3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4.解决方法:采用的方法是边实验,边分析,边讨论,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他们积极思考问题,用他们已知的知识通过思维和实验现象,推理理解新的知识。
三.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这一节,我们来看一下溶液是否能导电。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实验现象。
[板书]:一.溶液的导电性
[实验]:演示实验8-1,试验下面物质的导电性:氯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蔗糖溶液、酒精。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一下问题:(1)电灯泡是否亮?(2)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回答,电流是怎样形成的?(3)氯化钠是哪种类型的化合物?它的组成微粒是什么?
[演示实验]:再把蒸馏水分别倒入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蔗糖固体、酒精等中配成溶液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看电灯是否亮。并思考:上述物质变成溶液后,为什么有的物质能导电,有的物质仍不能导电呢?
[板书分析]: NaCl导电实验的分析
————————————————————————
实验现象:灯泡不亮(不导电) 灯泡亮(导电)
表示: Na+Cl-(固体) Na++Cl-
微观分析:有离子不自由 离解成自由的离子
————————————————————————
1.电离:物质溶解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们分析讨论:物质必须同时具备哪两个条件才能导电?
[目的]:能力发展,思维延伸。
[推论]:必须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的物质才能导电。
[讲解]:电离常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
[板书]:2.电离方程式:NaCl=Na++Cl- KNO3=K++NO3-
NaOH=Na++OH- Na2SO4=2Na++SO42-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讨论:(1)离子所带电荷和电性,与电离前它在化合物中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及正负性有何关系?(2)在电离过程中,原子团拆不拆开?(3)电离出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有什么关系?
[总结板书]:在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何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二.酸碱盐的电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8-2,试验盐酸和硫酸的导电性。
[学生活动]:观察灯泡是否亮?
[提问]:由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目的]:使学生产生思维,复习上面所学过的溶液能否导电的本质。
[结论]:灯泡都亮,说明这几种溶液中都有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通过书写电离方程式,知道这些溶液都存在哪些离子。
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师生活动]:通过书写电离方程式,找出几种化合物电离出的离子的共性,由此得出酸的概念。
[板书]:1.酸(HnR=nH++Rn-)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教师活动]:通过同样方法分别得出碱和盐的概念。
[板书]:2.碱[M(OH)n=Mn++nOH-]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OH=Na++OH- Ba(OH)2=Ba2++2OH-
3.碱
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如:NaCl=Na++Cl- KNO3=K++NO3- MgSO4=Mg2++SO42-
[提问]:通过上面对酸、碱、盐电离出离子的特点,你判断一下NaHSO4和Cu2(OH)2CO3应该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目的]:检验学生对酸、碱概念中“全部”两个字的理解程度。
四.总结、扩展
1.电离
(1)内因:
a.离子化合物:物质结构中含有离子,如:碱、盐等。
b.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共用电子对偏移较大,如:酸等。
(2)内因: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
2.溶液导电性可用下式表示:
酸 溶于水 外电场作用
碱 化合物 自由移动离子 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盐 电离 导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