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2016) / 七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 8 木兰诗 / 《木兰诗》七下24

《木兰诗》七下24

  • 2021-04-08
  • 4页
  • 53.77 KB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 木 兰 诗 》 教 案   微山夏镇一中  七年级备课组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       2.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3、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女儿性情             英雄气概              女儿性情   三.赏析人物       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板书: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 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3、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四、拓展延伸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       2、欣赏动画片《花木兰》,比较中西方人物形象异同。       附板书:        木 兰诗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  爱国、渴望和平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品味语言,并当堂背诵。       2、进行片断写作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进一步理解木兰形象。   3、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发现文中的创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上节课木兰形象导入本课内容。       2、学生提出不能翻译的重点词,教师给予解释。       (惟、愿、市、旦、度、策、强、将、著、贴、火、走、安)       二、品味语言       1、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例举: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并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互文。)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介绍对偶、夸张、互文)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③.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④.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扩写第四段,并当堂交流。       三、体验反思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四、探究发现   1、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讲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       如:①第一段中“唧唧复唧唧”声与“不闻机杼声”的矛盾。       (“唧唧”声有三种说法: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②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现在在西南地区还有这样称呼父亲的。“爷”也作“耶”)       ③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是北魏汉化的结果)       ④木兰不当官是不慕功名富贵吗?       (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A、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B、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女性的命运!       (可以与“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法国的女英雄贞德的故事等进行比较)       (无论是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还是“奥尔良姑娘”贞德,她们“幸运”地跃出历史地平线的机遇,无论是在历史的记录里,还是在传奇的虚构中,其背景都是烽烟四起、强敌犯境的父权衰微之秋。换言之,除却作为妲己一类的亡国妖女,女人以英雄的身份出演于历史的唯一可能,仍是是父权、男权衰亡、崩塌之即。)       ⑤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打扮。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禁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五、布置作业   描写家人团聚场面,字数300字。                       板书设计:   停机叹息   深明大义   毅然从军   勇敢坚强   匆忙购置   准备出征   思亲情切   征途艰苦   长期征战   胜利归来   功成身退   不慕荣华   回到家乡   换回女装   双兔为喻    谨慎机警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