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2016) / 七年级上册 / 第四单元 / 13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 植树的牧羊人 PPT课件

植树的牧羊人 PPT课件

  • 2021-04-08
  • 74页
  • 8.27 MB
还剩 13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习目标 • 1、继续练习默读,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 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 并勾画关键语句 。 • 2、精读中间叙述部分,了解牧羊人这个人 物;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牧羊人植树 行为的意义。让.乔诺慷慨 帐篷 废墟 坍塌 呼啸 溜 达 酬劳 微薄 水渠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滚烫 栋 拣 戳 流淌 琢磨 干涸 kāng kǎi zhàng peng fèi xū tān tā hū xiào liū da chóu láo wēi bó shuǐ qú páo guǎ gǔn dòng jiǎn chuō tǎng 【字词】 Zuó hé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1)建筑物或堆积物的东西倒下来。(  ) (2) 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比喻人性格内向。(  ) (3)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 (4)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或地带。( ) (5)干枯,没有水。( ) (6)散步,闲走。( ) 坍塌 沉默寡言 刨根问底 不毛之地 干涸 溜达同学们,假如你面对这样荒凉的土地,你会做些什 么?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荒凉的阿尔卑斯山地, 见证一位牧羊人是怎样把这里变成洋溢着幸福的 绿洲,这算是一个奇迹。 → 奇 迹走近作者     让·乔诺(1895~1970) 法国作家、电影编剧。他 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 大战,遭受了严重的精神 创伤,由此成为坚定的和 平主义者。 代表作有《屋顶上的骑兵 》 《人世之歌》《庞神三部 曲》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 》 让•乔诺,法国著名小说家。1895年生于法 国南部马诺斯克小镇。家境贫寒。16岁辍学到 当地一家小银行谋生。20-24岁时应征入伍,经 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坚定和平信 念。 作品有《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 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长 篇小说《屋顶上的轻骑兵》被改编为电影。【作品简介】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 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 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 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 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 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          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 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 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 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 更给人以启示。 植树的牧羊人植树的牧羊人欣赏《种树的牧羊人》漫画 课文链接【欣赏漫画】        课文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 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点明了 故事的主人公。同时又让人产生一系 列:牧羊人为何要植树呢?他的成果 如何呢?        题目的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的阅读兴趣。  文题解说:默读要求 • 1、有速度:不出声,不回读,每分钟不少 于400字。 • 2、要动笔:要画出文中时间性词语及高原 环境的句子。感受奇迹------概括一个故事 • 初遇的时间 • 再遇的时间 • 最后相见的时间默读课文,概括故事 • 1、按时间顺序梳理文章。 • 2、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孤独的牧羊人凭自己的双手和坚 韧的毅力,用35年的时间种树,将 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 的田园。分析奇迹-----认识一个老人 • 一、聚焦高原变化1.文章写“我”三次拜访牧羊人,各自看 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一访牧羊人,画面一:被弃置的村庄; 二访牧羊人,画面二:绵延的森林; 三访牧羊人,画面三:充满活力的田野。 2、文中三次写到和牧羊人见面,你发现文中 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十多年前: 村庄废弃,屋顶坍塌,异常干旱,狂风不断, 不毛之地,无人居住。 三十多年后: 树木蔚然成林,鸟语花香,微风习习,泉水叮 咚,生命绿洲,富裕村庄。 对比 侧面表现牧羊人的艰辛与执着。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详细描绘高原的 变化? • 1、可以引发人们的想象。 • 2、对比突出这么一个奇迹。 • 3、通过高原的变化,侧面衬托老人的伟大。 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 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 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 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从修辞 手法的角度赏析 ) 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阿尔卑斯山地恶劣的环境,为“我”继续向前走, 寻找水源做铺垫,同时从侧面说明牧羊人植树是一 项伟大的工程,衬托了牧羊人慷慨无私、坚持不懈 的形象。      景物描写, 渲染了荒凉的气氛,突 出此地环境的恶劣。暗示了种树的艰难, 烘托了牧羊人坚韧、顽强的品质。与下 文改变后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 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 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 出的吼叫。”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 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 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 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生机勃勃、美 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 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  第②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 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 么作用? 分析奇迹-----认识一个老人 • 默读课文,可 选择:牧羊人怎样 挑选种子?怎样种树?他是个怎样 的人? • 请选择与人物有关的句子,包括人 物描写和评价的句子,进行圈点批 注。(1)他很少说话,但可以感觉得出是一个 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因为他在这个荒 凉的高地砌起一栋石头房子。 (2)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牧羊人的外表 却很整洁。他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衣服也 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过,看不出任何补丁。 (3)战争对他一点儿影响都没有,这段时 间他心无旁骛地一直在种树。 作者评价牧羊人的句子有:(4)更不曾有人想象过光凭一个人的毅力和爱心, 能让大自然有所改变。 (5)这个男人告诉我们,只靠身体力行和蕴藏的 品德,便能将荒地变成沃土。   (6)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 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 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     ……           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 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 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牧羊人时的印象, 作者用“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比喻 牧羊人,既描写了“我”在干涸的高原上喝 了“甜丝丝的井水”后的特别感受,侧面表 现了牧羊人的自信、平和和不易。也暗示了 他将给这个荒凉的地方带来灌溉滋润和富饶 丰美。       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 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 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 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 几乎看不出来。      写室内的环境,突出其洁净,侧面 衬托牧羊人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 干净利落的性格特征。 牧羊人让大狗看着羊群,然后爬到我站的地 方。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可是, 他没有。这本来就是他要走的路。他还说,如果 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体现了牧羊人安静、忠厚、不 张扬的性格特点。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 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 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动作描写,“爬”“戳”“放”“盖”这几 个动词写出了牧羊人一丝不苟、执着忘我的劳动情 景,同时也展现了植树过程的艰难。 “轻轻”一词写出了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仔细 ”一词写出了牧羊人盖泥土的认真劲;表明牧羊人 一心一意地种树的情景。 “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语言朴素简单,仿佛在不经意之间“随便 ”道出了自己多年来执着地坚持义务植树信 念的简单原因,更表现出牧羊老人这种无私 奉献精神的可贵。 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 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 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语言描写,写出了牧羊人的 慷慨无私,种树纯粹,为了拯救大地, 而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 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 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 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画横线 的数词,有什么作用?) 通过数字的对比,具体地说 明树苗成活不易,从侧面衬托 了牧羊人植树的艰辛历程。分析奇迹-----认识一个老人 • 结合课文的评价和细节描写,以 “他是一位 的人,我 从 这里读出来。 ”这个句式来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 (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 语句,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分析奇迹-----认识一个老人 • 示例: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 作,还是对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 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 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 净净,地板上没有一丝儿灰尘,猎枪也上 过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 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 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一丝不苟,不愿马 马虎虎过日子。    示例:他是一个十分无私、执着的人。虽 然“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 ”,而当“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 头说,不是”。从“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 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 颗仔细地挑选起来”,几年以后,“这些树 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可以看出,植树老人为了改变高原的 荒漠局面而无私奉献、勤恳执着的劳动情景。分析奇迹-----认识一个老人 • 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这从课文中“这 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说话的人往往这 样,”在高原中独自生活,他处在完全的 孤寂中,语言对于他已经不是必需品。“ 我”与他的几次见面,他说话都不多,基 本是有问才有答,关于个人的一些信息, 都是在“我”的“不断地询问”下才道出, 这也说明他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 他是一个朴实稳重的人。 • 你看他留着小胡须。他用自制的罐 子打水。他烧饭给“我”吃,让我 喝热气腾腾的汤。他不抽烟,养的 狗也很安静。 分析奇迹-----认识一个老人• 他是一个幸福的人。 • 你看他虽然失去了儿子和妻子,但 他从种树中缓解了痛苦和孤独,找 到了幸福和满足。 分析奇迹-----认识一个老人• 他是一个幸福的人。 • 你看他虽然失去了儿子和妻子,但 他从种树中缓解了痛苦和孤独,找 到了幸福和满足。 分析奇迹-----认识一个老人 牧羊人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 外表整洁、心无旁骛,有毅力、有爱心、身 体力行、慷慨无私的人…探究奇迹----学习一种精神 • 35年,一个人,一片绿洲,一万多口人的 幸福生活,是什么支撑他这么做?他有一 颗怎样的心?植树35年 荒漠 绿洲 无私奉献 执著坚毅 勤勤恳恳探究奇迹----学习一种精神 • 对生命的呵护 毅力 • 对美好的向往 无私 • 孤独和悲伤 认真 一个孤独的牧羊人,数十年如一日,靠自 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充满 了生气、富饶的乐园。学习课文后,你能说 说到底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这样做吗?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有什么含义? 在英文中,“牧羊人”还是基督耶酥 的意思。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的植树, 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 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作者以《植树的 牧羊人》为题,饱含赞美之情。三、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 呼应。阅读这两段,参考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 课文主题的认识。     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 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 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 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给中 国读者的寄语1、第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怎样理解课文第一 段的内容? 2、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 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 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尔泽·布菲耶种了多 少年的树?  3、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前后对比,照应,请写出与 下面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4、文中作者用了哪些话来赞美牧羊人?表现了作 者怎样的感情? 5、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1、第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怎 样理解课文第一段的内容? 议论。 交代一个好人应该具备的品德——慷慨无私, 不图回报。 作用:内容上,开篇点题,揭示主题,概括 的说明人物形象。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 下文),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文中“1913年” “1920年” “1945年 ”,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 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 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感动,这些 都照应了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从1910年 到1945年,牧羊人共种了35年的树。   2、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 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 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 牧羊人艾尔泽·布菲耶种了多少年的树 ? 3、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前后对比,照应, 请写出与下面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⑴“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 干涸了。”下文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 “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 ⑵“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 村庄前。”下文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 “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 干净的农舍”。4、文中作者用了哪些话来赞美牧羊人?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 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 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 创造”;“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 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 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等。这些话 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的无比敬佩之情。         5、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 作用?      结尾采用了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表 达了作者对牧羊人由衷的敬佩之情,同时也 对牧羊人所作出的功绩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和 赞扬。       在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表达了对 牧羊人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在结构上同开头 段照应,使得结构严谨。        本文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 环境的故事,表达了这样一种主旨:只 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 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 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 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总结 作者通过艾力泽.布菲的故事, 让人相信,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 天一样创造——只要满怀无私的大爱, 只要具有不懈的毅力和精神,同样可以 创造奇迹。 (结合一战和二战的背景,文中的时间 “1913年” “1920年” “1945年”,) 多角度解读主旨创造奇迹----选择一种方式 • 平凡如我,要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 脚踏实地 心向阳光 • 像蚂蚁一样勤奋 像蝴蝶一样美好四、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 ”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 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 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 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例文: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和一颗温暖的心。     在绵延数百里的木里县雪域高原上,一个人牵着一匹马驮着邮包 默默行走的场景,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形象。     20年中,他一个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按班准时地把一封封 信件、一本本杂志、一张张报纸准确无误地送到每个用户手中;20 年,他一路奔波不喊累不叫苦,战胜孤独和寂寞,将党和政府的温 暖传送到雪域高原的村村寨寨,把党和各族群众的心紧紧地连在了 一起…… 拓展迁移 这个人,就是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的一个普通的苗族乡邮员; 一个20年来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的邮递员; 一个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 征、绕地球赤道6圈的共产党员——王顺友。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他是世上最亲 的邮递员!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拓展迁移             杨善洲: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   原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已于2010 年10月因病逝世。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 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1988年 退休后,他主动放下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 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个春秋,带 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去世前,他把当地20万 元个性贡献奖全部捐出,价值3亿元的林场也无偿 上缴给国家。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淮说:一个人能够给 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 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   【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 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 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 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 人民的期望。王有德王有德 “ “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治沙劳动模范全国治沙劳动模范””和和 全国全国““实践实践‘‘三个代表三个代表’’的模范的模范””、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 获得者。获得者。19851985年他担任宁夏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副场长年他担任宁夏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副场长,,从从 此开始了他的治沙生涯。此开始了他的治沙生涯。2020年来年来,,他想的、做的只有一件事他想的、做的只有一件事—— ——治沙治沙。在。在浩瀚的毛乌素沙地腹地浩瀚的毛乌素沙地腹地,,他用火热的情怀他用火热的情怀,,带领全体带领全体 干部职工完成干部职工完成治沙造林治沙造林25.925.9万亩万亩,,控制流沙面积控制流沙面积3030万亩万亩,,在毛乌在毛乌 素沙地腹地织出一条绿龙素沙地腹地织出一条绿龙,,将沙漠紧紧锁住。将沙漠紧紧锁住。除了治沙除了治沙,,他还治他还治 穷。穷。王有德不想让工人住在破旧的房子里王有德不想让工人住在破旧的房子里““数星星数星星””,,积极开积极开 拓增收渠道拓增收渠道,,建立绿化工程公司建立绿化工程公司,,承揽绿化工程承揽绿化工程8080多处多处,,累计创产累计创产 值值30003000多万元多万元,,全场固定资产总值由过去的全场固定资产总值由过去的4040万元增加到万元增加到20022002 年的年的16771677万元。万元。职工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职工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人均收入有了很人均收入有了很 大提高。在他的带领下大提高。在他的带领下,,全场职工一心一意发展林业奔小康。全场职工一心一意发展林业奔小康。 袁光祥(右) 江苏省溧阳市瓦屋山林场场长,第二届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获得 者。2001年,他来到经济严重亏损、负债800多万元、领导班子几乎瘫痪、职工 连续8个月没有发工资的瓦屋山林场,在一个月内跑遍了大大小小山头,走访了 大多数职工,召开了47次座谈会。摸清了情况,他开始了大胆的改革实践:采取 了场办企业改制到位,经济林经营权改革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到位,机构、人员、 财务合并到位,职工住房改革到位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为了提高职工收入水平, 他盘活存量资产,招商引资,兴办实体,鼓励职工自己创业。他采取“公司+农 户”的形式增加职工收入,并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在他的努力下,不到3年林 场就还清了800万元的债务,职工收入翻番,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林场的 千亩良种树苗基地、森林公园等项目也正在实施中。 刘万斌(左) 全国绿化奖章获 得者,第二届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获得者,浙江省文成县叶胜林场场长。1999年他 任场长时,林场正处于资源危机、经济危困之中,人心不稳。刘万斌认真分析了林 场发展的潜力和有利条件,决心发挥资源(森林覆盖率92.9%)、区位(地处文成县环 状旅游线重要地段,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近5年来,林场共投 入资金5300万元用于森林公园建设,相当于建场40年投资总额的15倍。2001年,森 林公园被批准成为国家森林公园。2003年,森林公园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旅游综合 收入380万元,今年预计旅游人数可达8万人次。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森林资 源得到有效保护,还带动了全县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和农产品销售, 每年增加经济收入1200万元。 李培生 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党委书记。对于林 业,他是“半路出家”。他原任湖南省祁阳县常务副县长,1999年调到永州市金洞 林场。当时的永州林场债台高筑、经营困难、职工发不出工资。李培生带领林场 5万多干部职工,打“绿色牌,做山水文章,创生态效益”,经过几年的努力,2003年全 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近3亿元,4年来上交国家税费2000多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7000多万元,是过去20年的总和,不仅职工工资和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月月按时发放, 而且将1998年以前欠发的职工工资全部补齐。林场林木蓄积量也由1996年的224.7 万立方米增加到2003年的270万立方米,年均增长近8万立方米。他荣获了第二届全 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 韦善华(右) 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第二届全国十大国有 林场管理奖获得者,全国营造林先进工作者,广西自治区七坡林场场长。韦善华 1980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直属东门林场参加工作,2002年来到七坡林场。经 过调研,韦善华开始调整林种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抓好速丰林建设的同 时,抓好资源利用项目,走林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2003年林场新上了旋切板和建 筑模板项目,两个项目2004年上半年就实现销售收入450万多元,并安置林场富余职 工80多名。根据七坡林场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林场筹划建设一个3.6万亩的森 林公园,同时,实施“30+1”工程,即通过租凭或联营的方式营造30万亩速生丰产林 基地,投资建设一条年产10万立方米的人造板生产线。面向未来,韦善华和他的班 子成员勾画出了一幅崭新的林场发展蓝图。 张团员张团员 ,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第二届全国十大林场管理第二届全国十大林场管理 奖获得者奖获得者,,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场长。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场长。他19821982年毕业于年毕业于 内蒙古林学院内蒙古林学院,,同年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同年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 一干就是一干就是2020多年多年,,为林场的建设事业奉献了人生最宝贵的时光。为林场的建设事业奉献了人生最宝贵的时光。 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地处库布齐沙漠中段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地处库布齐沙漠中段,,该地区的沙漠化土该地区的沙漠化土 地面积以平均每年地面积以平均每年100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严重地危害广大人严重地危害广大人 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20多年来多年来,,他带领全场干部职工采取他带领全场干部职工采取 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沙育林等措施共营造防风固沙林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沙育林等措施共营造防风固沙林6060 万亩万亩,,在库布齐沙漠中段营造了一个以乔、灌、草为主在库布齐沙漠中段营造了一个以乔、灌、草为主,,带、网、带、网、 片相结合的绿色防风固沙防护林体系片相结合的绿色防风固沙防护林体系,,有效遏制了库布齐沙漠有效遏制了库布齐沙漠 的北扩东移的北扩东移,,为当地生态状况的改善、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生态状况的改善、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同时,,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林场活立木蓄林场活立木蓄 积量增加到积量增加到2525万立方米万立方米,,职工人均年收入职工人均年收入1.51.5万多元。万多元。 示例1:黎族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夫妇: 十九年的坚持,悬崖绝壁一道狭窄天梯上几千次 的来来回回,为一个十几年没有学校的小山村的 孩子们搭建通往美好生活的知识桥梁。   示例2:抗震英雄武文斌:在军校学习就要 毕业的他本不在领导考虑的救灾人员名单内,他 坚决请缨,与战友共赴灾区救灾。34天内别人休 息他不休息,其中3天的轮休日他也放弃了。最 终劳累过度,他不幸因肺血管破裂失血过多而牺 牲。他2008年初刚结婚,本打算救灾回去后选日 子补拍婚纱照,最后新婚妻子只能怀抱他的遗像 拍照,完成英雄最后的遗愿。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