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
初中语文(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作家作品
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
学家。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
不同名号,共有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
燕、宋、卫、中山十二策。西汉成帝时,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
而成。
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六国中的
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
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属小国,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本
文题目“唐雎不辱使命”点出了事情的结果。
中心意旨
本文记叙了唐雎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出使秦国,与秦王针锋相对地进行
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的经过,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敢
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揭露了秦王骄横欺诈、色厉内荏的本质。结构思路表达技巧
1.语言描写,富有个性。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对话双方的语气符合各自的身份和
个性,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本文写秦王,以大国自居,妄图欺侮弱小
的安陵,他的言辞就气势汹汹、十分骄横,而当他被唐雎的英气所逼,不得
不道歉时,“先生坐!何至于此!”又显示出其色厉内荏的特点。唐雎,整个
过程言辞不卑不亢,却针锋相对、掷地有声,显示出杰出外交家的言辞技
巧。2.对比衬托,形象鲜明。
作者为突出唐雎的形象,处处以骄横的秦王对比反衬唐雎。在两个回合的
交锋中,从人物的身份上:秦王是大国之君;唐雎是小国之臣。从说话的语
气上:秦王是骄横跋扈;唐雎是沉稳自如。从说话的情态上:秦王是怒形于
色;唐雎是不动声色。从发怒的表现上:秦王是“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唐雎是“士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通过对比,两个
人物的性格,特别是唐雎为维护国家尊严,忠于使命,不畏强暴,一身正气,敢
于斗争,不怕牺牲的形象呼之欲出。最终秦王“色挠”而“长跪”,更从侧
面突出了唐雎的胆略和英气逼人。骄横的秦王尚且如此,唐雎不畏强暴的
英雄形象便被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重点难点
1.唐雎不辱使命,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舌战的语言技巧主要表现在
哪些方面?
“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纯属
欺骗,当遭到安陵君拒绝后,“秦王不说”,于是当着唐雎的面露出威胁之
意。对此,唐雎先用屈从口吻说:“否,非若是也。”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
王倚强凌弱的气势,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秦王见诈骗不行,便用“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的所谓“天子之怒”进行威吓。唐雎正气凛然,针锋相对,用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进行回击。
“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倘若唐雎只用文战,不辅以武攻,秦王不会折服。以行证言,就能使“言”更富于慑敌的威力。唐雎以“挺剑
而起”这一义无反顾的行为,来证明今日欲刺秦王之“言”的真实性和尖锐
性,迫使秦王屈服。2.本文为什么详写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略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和最后斗争
的结果,甚至对如何到达秦国、怎样见秦王、怎样回国的内容也一概不写?
本文写的是安陵国与秦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重点和中心是写唐雎
同秦王展开的一场面对面的较量,从而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中心意思,
因此对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进行了详写。而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和最后斗
争的结果,虽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表现人物的性格,但作用不大,故略写。
至于他如何到达秦国、怎样回国等内容与本文中心无关,故略去不写。
古今对译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
易①安陵,安陵君其②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
来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加惠③,以大易小,甚善;
施予恩惠,用大面积的土地来换取小面积的土地,真是太好了;
虽然④,受地于先王,愿
虽然如此,(但是)我从先王那里继承来这块土地,希望
终守之,弗敢⑤易!”秦王不说。安陵君
能自始至终守住它,不敢交换。”秦王(听了)不高兴。安陵君
因⑥使唐雎使⑦于秦。
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
[注释] ①易:交换。②其:表示祈使语气。③加惠:施予恩惠。④虽
然:虽
然如此。⑤弗敢:不敢。⑥因:于是。⑦使:出使。
[评析] 这一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要求,这是一个明显的骗局,因为安陵只是一个方圆五
十里的附属小国。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
秦国,意在修好。这是故事的开端。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来交换安陵,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
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呢?再说秦国灭掉了韩国
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和魏国,而安陵君仅凭方圆五十里的国土幸存下来,
以君为长者①,故不错意②也。
(这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人,所以不在意。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③于君,而君逆④寡人者,轻
现在我拿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安陵君却违背我,是寡人与⑤?”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
轻视我吗?”唐雎回答道:“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⑥千里
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土地就要守住它,即使用方圆一千里
不敢易也,岂直⑦五百里哉?”
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方圆五百里呢?”
[注释] ①长者:忠厚有德行的人。②错意:在意。错,同“措”。③
广:增
广、扩充。④逆:违背。⑤与:疑问语气助词。⑥虽:即使。⑦直:只,仅仅。
[评析] 唐雎一到秦国,秦王就对安陵君提出严厉的指责,企图迫使唐
雎屈
从于他的意志。唐雎对此则洞若观火,立即重申自己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
“易地”。这种尖锐的对立,势必导致双方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秦王怫然①怒,谓唐雎曰:“公②亦尝闻天子之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你也曾听说过天子
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
发怒的情景吧?”唐雎回答道:“我不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
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
发怒,横尸在地百万人,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听说
衣③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④
过平民发怒的情景吧?”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
徒跣⑤,以头抢⑥地尔。”唐雎曰:“此庸夫⑦之
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
怒也,非士⑧之怒也。夫专诸之刺
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王僚时,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时,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⑨鹰击于
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扑到
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
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胆识的人,(他们)心里的愤怒
未发,休祲⑩降 于天,与臣而
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
将四矣。若士必怒,
我,将变成四个人了。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真的发了怒,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那么眼前)将会横尸在地两个人,流血只在五步之内,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
(却能)使天下的人都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的时候。”
挺剑 而起。
(说完,他就)拔出长剑站了起来。
[注释] ①怫然:愤怒的样子。②公:对人的敬称。③布衣:平民。古
代没有
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④免冠:摘下帽子。⑤徒跣:光着脚。
⑥抢:碰,撞。⑦庸夫:平庸无能的人。⑧士:这里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⑨
仓:同“苍”。⑩休祲: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休,吉祥。祲,不祥。
降:降示。 缟素:白色丧服。这里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挺剑:拔
剑。
[评析] 秦王被揭穿了骗局,炫耀武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进一步用战争进行恫吓。对此,唐雎也毫不示弱,以“士之怒”进行反击,引出专
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立即付诸行动。这是
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这场斗争的高潮。
秦王色挠①,长跪②而谢③之曰:“先生坐!
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
何至于此!寡人谕④矣:夫韩、魏灭亡,
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那韩国、魏国(都)灭亡了,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⑤以有先生也。”
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注释] ①挠:屈服。②长跪:直身跪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
部落在脚跟上。长跪则是把腰挺直,以表示敬意。③谢:道歉。④谕:明白,
懂得。⑤徒:只,仅仅。
[评析] 秦王没有料到唐雎敢跟他拼命,只好“长跪而谢之”,表示屈服。
这种表示虽属权宜之计,但也反映出他确实看到了唐雎在保存安陵这件事
情上的作用。这是斗争的结局。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唐雎(jū) 韩傀(guī) 岂直五百里哉(qǐ)
B.彗星(huì) 怫然(fó) 休祲降于天(jìn)
C.庆忌(jì) 免冠(guān) 天下缟素(gǎo)
D.徒跣(xiǎn) 专诸(zhū) 以君为长者(zhǎng)
答案 B 怫fú。
·
·
··
·
·
·
·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不错意也(在意)
B.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
C.天下缟素(白色的丝织品)
D.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
答案 C “缟素”在这里应为“穿白色丧服”之意。
·
· ·
· ·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译文: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
答案 (1)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2)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
就降示征兆。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要逐一落实关键词,如(1)中的
“因”(于是,就)、“使”(出使),(2)中的“休祲”(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
凶兆)。4.填空。
(1)《战国策》是 (朝代) 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
共 篇。
(2)唐雎是 国的使臣,他是一位 的谋士,他出色地完成了
出使秦国的任务。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聂政之刺韩傀也, ;要离之
刺庆忌也, 。
答案 (1)西汉 刘向 33 (2)安陵 有胆有识
(3)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 仓鹰击于殿上
解析 注意“彗星”“仓鹰”的正确写法。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不辱使命(rǔ) 秦王怫然怒(fú)
B.免冠徒跣(xiǎn) 以头抢地(qiǎng)
C.休祲降于天(jìn) 天下缟素(gǎo)
D.秦王色挠(náo) 寡人谕矣(yù)
答案 B 抢qiāng。
·
·
·
·
·
·
·
·2.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安陵君其许寡人( )
(2)大王加惠( )
(3)而君逆寡人者( )
(4)今日是也( )
(5)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6)秦王色挠( )
答案 (1)表示祈使语气 (2)施予恩惠 (3)违背 (4)这样 (5)曾经 (6)
屈服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一是根据积累直接作
答;二是根据句意推测词义,如“是”,根据句意“今天就是这样”可推知
应解释为“这样”。
·
·
·
·
·
· ·3.(独家原创试题)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文:
(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译文: 答案 (1)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可是安陵君违背我,是
轻视我吗?
(2)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真的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
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要注意落实关键词的解释,如(1)中
的“广”(增广、扩充)、“而”(但是,可是)、“逆”(违背)、“轻”(轻
视)。又如(2)中的“若”(如果)、“伏尸”(横尸在地)、“缟素”(穿白色
丧服)。还要注意(1)句为反问句,标点符号为问号。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聂政之刺韩傀也/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B.徒以有先生也/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臣未尝闻也/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答案 A A.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连词,因为/介
词,用。C.语气词,表陈述/语气词,表判断。D.介词,到/介词,从。
·
·
·
·
·
·
·
·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答案 D 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寡人”是臣民对古代帝王的敬称。
B.《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唐雎列举了平民中的四个有志之士的发怒。
C.“岂直五百里哉?”一句中的“哉”是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呢”“吗”。
D.《战国策》是宋代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
次。
答案 C A.“寡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B.应是“三个有志之
士”。D.“宋代刘向”不正确,应为“西汉刘向”。4.下列句子全都表现秦王蛮横的一项是 ( )
①秦王不说。
②秦王怫然怒。
③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
人!”
④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⑤秦王色挠。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答案 D ②“怫然怒”直接描写了秦王的“蛮横”;③“秦王使人谓安
陵君”中的“谓”字,使其蛮横态度毕现;④“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
里”中,秦王以“天子”自居,威吓唐雎,足见他的蛮横。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唐雎有胆有识,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
动地位。
B.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
一事。
C.秦王的欺骗没有得逞,于是企图以“天子之怒”来恫吓唐雎。
D.面对秦王的恫吓,唐雎起初有些惊慌,但最终还是驳斥了秦王,维护了安
陵国的利益。
答案 D “唐雎起初有些惊慌”错误,唐雎自始至终镇定从容。2.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
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实际是包藏祸心,恃强凌弱?请简
要分析。
答:
答案 ①从秦王“使人谓”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②从“寡人欲以
……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③从“秦王不
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解析 紧扣语段内容,思考秦王的言行,分析秦王的用心。(2019四川三模大联考,5—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
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
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
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
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
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
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
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故不错意也 错:同“措”
B.长跪而谢之 谢:感谢
C.天下缟素 缟素:白色丧服。这里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D.寡人谕矣 谕:明白,懂得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安陵君其许寡人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B.布衣之士 孤之有孔明
C.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固以怪之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学而不思则罔
·
·
·
· ·
·
·
·
·
·
·
·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A.现在我凭借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叛逆了我的意愿,是
轻视我吗?
B.现在我有十倍的土地,安陵君有广阔的领土,但是他违背了我的意愿,是
轻视我吗?
C.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了我的意愿,是轻
视我吗?
D.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了我的意愿,是亲
近我吗?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记叙唐雎出使秦国和秦王展开斗争的故事,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
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
B.文章人物刻画鲜明突出,不仅刻画了一个有胆有识的唐雎形象,也刻画了
骄横狂暴、阴险狡诈的秦王形象。
C.文章详略得当,裁剪得法,文章详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怎样到秦国,如
何拜见秦王,一概略去不写,直接略写会见时的对话。
D.文章最引人注目的是人物对话,用人物的对白(在这里也称对话)交代事
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重点突出,层次清晰。1.答案 B 此处“谢”的意思是“道歉”,不是“感谢”。
2.答案
D A.助词,加重语气/代词,他的。B.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不译。C.凭借/已经。D.都是连词,表转折。
3.答案 C
注意“以”(用)、“广”(增广、扩充)、“逆”(违背)、“轻”(轻视)的意
思,据此可确定选C。4.答案 C
应为“略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怎样到秦国,如何拜见秦王,一概略去不写,
直接详写会见时的对话”。1.(2019重庆四校第一次月考,4,★☆☆)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A.九年级一班王映雪因病请假一个月,她担任的学习委员一职空缺,班级要
临时推选一名同学接替她的工作,赵明向班主任毛遂自荐:“我愿意屈就学
习委员一职。”
B.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
实做事。
C.已经毕业十年的一群同学回到母校,见到了当年的恩师,同学们握着久别
重逢的老师的手说:“久仰了,您身体还好吧?”
D.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
再走,多谢您的合作。”答案 D A.“屈就”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担任职务,此处可改为“担
任”。B.“令尊”是敬辞,称别人的父亲,此处应为“家父”。C.“久仰”
是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此处应为“久违”。2.(2018四川资阳雁江适应性检测,24—26)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6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
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
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
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
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秦王不说( )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译文:
(3)(★★☆)同样是拒绝秦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语气 ,而唐雎语气
。(2分)
·
·答案 (1)①高兴,愉快 ②派遣
(2)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土地就要守住它。
(3)委婉 坚定
解析 题(1),要结合句意推测词义。题(2),要落实关键词的解释,如“受”
“于”“先王”等。还要注意该句是倒装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题(3),
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尤其是句意及每个人的话体会语气。1.(2019广东深圳中考,5,★☆☆)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
A.“满街的深圳市花簕杜鹃,以灿烂的笑容送你出行,迎你回家。”这句话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由西汉司马迁根据战
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
C.《壶口瀑布》《安塞腰鼓》《苏州园林》这三篇文章的标题都是偏正
短语。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首律
诗的颈联。
答案 B 《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辑而成的。2.(2019湖南永州中考,5,★★☆)下列句子是有关我国传统礼节——座次的
表述,依据其内在关联组成语段,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便坐于此,故有“南面称帝”之说
②“堂”多用于举办活动,其中坐北朝南的位置最为尊贵
③我国古代建筑格局通常为前堂后室
④而沿用至今的“左尊右卑”是明朝建立后才固定的
⑤“室”则用于居住,一般东西长,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
原则
A.③④②⑤① B.②④①⑤③
C.③②①⑤④ D.②③⑤①④
答案 C 第③句为总写句,总写我国古代建筑的格局特点,然后再分别说
明“堂”即②①句和“室”即第⑤句,最后再强调“左尊右卑”的确定时
间,即第④句。3.(2019山东聊城中考,5—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
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
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
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
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以头抢地尔( )
②长跪而谢之曰( )
(2)(★★☆)翻译句子。(2分)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3)(★★★)唐雎列举三位“布衣之士”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
答案 (1)①碰、撞 ②道歉
(2)可是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因为有先生啊。
(3)表明决心,威慑秦王。
·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释义能力。两个词语均为课文下注释中的
重要词语,难度不大,注意“谢”为古今异义词,这里是“道歉”的意思。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首先,判断句子是否属于特殊句式,此
句为判断句式。其次,抓住对关键字词的理解,如第一个“以”指“凭
借”,“者”指“……的原因”,第二个“以”指“因为”。最后,逐字逐
词翻译,语言要连贯。
(3)本题考查文意理解能力。秦王以“天子之怒”来威胁、恫吓唐雎,暗示
安陵君如果不同意,自己就会发怒。而唐雎毫不示弱,先后列举专诸、聂
政、要离三个布衣之士发怒时上天降下的不同征兆,暗示自己要效仿三人,
刺杀秦王,表明他以身报国的爱国情怀。1.(2019浙江湖州中考,3)填空。(2分)
[潜心探汉字,“国”里有乾坤]
“或”是“國”的本字。——《字源解说》
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口,郭也。一,地也。——《说文解字》
(1)(★★☆)根据以上提示,甲骨文 = + ,“戈”与“口”两者结合表示的
意思是 。(1分)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国”字的义项有:①国家;②周代诸
侯国及汉以后王或侯的封地;③国都,京城。《穿井得一人》中“国人道
之,闻之于宋君”的“国”的意思是 。(填序号)(1分)答案 (1)用武力卫护城邑、疆域 (2)③
解析 题(1)考查结合造字法解读字义的能力。先读懂题目要求,然后分析
上面关于“或”的本字、造字法、各个部分的意思。接着回到题目,分析
“戈”与“口”组合的意思,明确“戈”代表武器,引申指武力;“口”,郭
也,指城郭。而“或”是“国”的本字,是“邦也”,由此确定“戈”与
“口”的结合意为:用武力卫护城邑、疆域。题(2)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能
力。分析“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一句,明确句意为: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由此推知“国”为“国
都”,故选③。2.(2019四川成都中考A卷,5—8)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1)—(4)题。(每小
题3分,共12分)
甲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
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
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
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
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
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丙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
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
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
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元方入门不顾 顾:照顾
B.吾射不亦精乎 精:精湛
C.康肃笑而遣之 遣:打发
D.故不错意也 错:同“措”,安放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A.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
换)呢?
B.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
C.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
换)呢?
D.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4)(★★☆)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三组对话皆聚焦冲突。三组选文中的人物对话,分别围绕“谁未守信”
“本领是否值得炫耀”“要不要服从秦国要求”进行。
B.三组对话均展现应答智慧。甲文元方有理有据,睿智回应;乙文卖油翁现
身说法,类比说理;丙文唐雎据理反诘,沉稳应对。
C.三组选文皆用对比。甲文客人冲动无礼对比元方有礼有节,乙文康肃神
闲气定对比卖油翁骄傲自信,丙文唐雎不卑不亢对比秦王盛气凌人。
D.三组选文语言简练。甲文仅“引”字就写出友人惭愧示好,乙文只用
“安敢”就显出康肃居高临下,丙文以一“否”字就表现出唐雎态度鲜
明。答案 (1)A (2)B (3)B (4)C
解析 (1)“元方入门不顾”的意思是“陈元方走入大门不回头”,据此可
确定“顾”在此处应理解为“回头看”。
(2)A.代词,代指元方/结构助词,的。B.用。C.表转折,但是/表并列,不译。D
.
况且/将近。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要注意关键词的正确解释:“虽”结合
文意,应是“即使”;“易”是多义词,在句中应是“交换”;“直”,只是。
(4)C项中的“乙文康肃神闲气定对比卖油翁骄傲自信”有误,乙文中“神
闲气定”的是卖油翁,“骄傲自信”的是康肃。(2019贵州安顺中考)根据下面材料参与活动。
材料一:近年来,以《战狼2》《红海行动》等为代表的一批军事题材电影
既叫好又叫座,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这些主旋律影片,不同于那些脂粉气
十足的青春偶像剧、故弄玄虚的魔幻剧和无病呻吟的家庭伦理剧,为当下
的中国影视作品注入了更多的阳刚之气。
材料二:影片《空天猎》,展现了我军新型战机自如地穿梭于狭窄山谷,并
通过截获目标辐射源的方式探测到潜藏在夜幕里的敌方导弹,对其进行精
准打击的场景。《红海行动》则展示了我国海军战舰远程指挥作战、快
速拦截导弹以及投放无人机的强大功能。观众看后热血沸腾,连连赞叹:
“厉害了,我的国!”
材料三:讲好当代中国军人的故事,塑造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新英雄形象,是广大军事题材作品创作者的共同目标。如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
击》中的许三多,没有传统军人的棱角与强势,憨厚本分,重感情轻荣誉。
电影《战狼2》中的冷锋也同样如此,看重友谊、爱情,不计较个人得失、
荣利。他们不同于以往作品中“高大全式”的英雄,也不同于虚假抗日
“神剧”里的“痞子式”英雄。这些“接地气”的人物形象,显然更能引
发观众的共鸣。
材料四:2018年10月11日,贵州军人杜富国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
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
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1.根据前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受到观众欢迎的原因。
答:
2.建军节来临之际,某影视频道将进行军事题材影片展播,请你拟写一则宣
传语。(20字以内)
答:
3.2019年5月22日,中央宣传部授予杜富国“时代楷模”的称号,请你为这
位英雄写一段颁奖词。
答:
4.你所在班级将开展“论英雄”主题班会,请结合所给材料,举例谈谈你心
目中的英雄形象。
答:
1.答案 ①为当下的中国影视作品注入了更多的阳刚之气;②展示了我国
军事力量的强大;③塑造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新英雄形象。(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结合材料探究问题的能力,要对前三则材料中的核心信息
加以概括。根据关键词语和句子“为当下的中国影视作品注入了更多的
阳刚之气”“厉害了,我的国!”“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新英雄形象”等可
以得出结论。
2.答案 (示例1)主旋律电影显阳刚之气,新英雄形象扬时代精神 (示例2)
军事影片扬我国威
解析 本题考查拟写标语的能力。首先抓住活动主题“军事题材影片展
播”,结合自己的日常积累,主要采用对仗的手法拟写标语,同时要考虑标
语的简洁性和感召力,另外,也不能超过题干中要求的字数。3.答案 (示例)胸怀祖国,临危不惧,关心战友,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以血肉
之躯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
明媚的笑脸。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本题要联系内
容和生活实际,表达对“时代楷模”杜富国的赞美,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
表达自己对心目中的英雄的崇敬之情;内容正确,语句流畅、简洁即可。4.答案 (示例)我心目中的英雄是国难当头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
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的岳飞。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
一世英名、万世传颂——“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解析 本题考查口语表达能力。题目要求谈心目中的英雄形象,首先要确
定一个英雄人物,可以是古代的英雄也可以是近代、现代的英雄,如报国英
雄岳飞、文天祥、苏武、秋瑾、林觉民等,以及为祖国强盛做出杰出贡献
的人,如钱学森、李四光等。然后联系英雄人物最突出的事迹,谈出自己的
看法。注意条理清楚,言之有理。(2019山东东营中考)在我国,“和”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加
“‘和’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源流追踪
(1)“和”金文写作 , 是 的省略,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乐音美妙
谐调;“ ”即说话、言论。“ ”“ ”以后者比喻前者。“(郑)纲等从
而和之,议始定”即用其本义: 。“盖均无贫,和无
寡,安无倾”则用其引申义: 。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和”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①夫和(不同因素和谐相处)实生物,同则不继(发展)。(《国语·郑语》)
②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义赏》)③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
乾》)
答:
“和”远流长
(3)3月22日“国际幸福日”到来之际,班级举办“‘和’美中国”文化传
承活动,请提出一项倡议。
答:
答案 (1)言论相互响应、谐调(或声音相应) 和睦
(意思对即可)
(2)和而不同(或和实生物) 敬畏自然(或不违天时、取之有度) 天人合一
(3)(示例1)举办人类“和谐发展,共筑幸福”主题演讲或征文活动,交流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义。
(示例2)开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繁衍的环境”志愿者宣传活动,向社会传
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观。
(示例3)举办“拯救濒危生物”图文展览,让人们更多了解濒危生物相继灭
绝的可怕现实。
(示例4)开展“扫黑除恶”手抄报展览活动,宣传国家扫黑除恶的法律法规
以及取得的成果。(示例5)开展“杜绝校园暴力,创建和美校园”专项教育治理活动,做好自
尊自律、防微杜渐工作。
(示例6)开展向“结对”学校贫困生爱心捐助活动,与他们共铸美好理想。解析 (1)本题考查字义解释。根据材料中金文“和”的字形和“乐音美
妙谐调”等内容,可以得出其本义;根据语句“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
穷;境内和睦,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的意思,可推知
“和”的引申义是“和睦”。
(2)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第一个材料是告诉我们要和谐相处而不能完
全相同,即“和而不同”或“和实生物”;第二个材料告诉我们要与大自然
和谐相处,不要过度攫取,即“敬畏自然(或不违天时、取之有度)”;第三个
材料告诉我们人要和天地、日月、四时相互协调,即“天人合一”。
(3)本题考查活动倡议。要结合“‘和’美中国”的主题,列出贴近自身实
际的活动,并简要说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