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2016) / 九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 11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 2021-04-09
  • 73页
  • 650.08 KB
还剩 13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 初中语文(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作家作品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 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 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文集》。 “东阳”,地名,今属浙江。“马生”,姓马的后辈,指马君则,是宋濂的同 乡。“生”,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序”,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作品主 旨、创作经过等。唐初,亲友离别,赠言规勉,又产生赠序,赠序有临别赠言 的性质,内容多赞许或勉励。此文就是一篇赠序,标题的意思是“写给东阳 县晚辈马君则的一篇赠序”。中心意旨 本文通过作者自述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并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 优越进行对比,说明一个人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勤奋、专心, 赞扬了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了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 结构思路表达技巧 1.现身说法,情谊恳切。   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没有避讳自己穷苦的求学史,也没有居高临下 教训人,完全是以一种平等的、热情诚挚的态度,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 观点,达到劝说的目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读来更加亲切平易,字里行间 包含着殷切期望和真诚的鼓励。2.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 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具体生动。比如,描写趋百里之外向乡之先达求教的 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门人弟子填其室);写了先达的表现(未尝稍降辞色), 把先达庄重、严肃的态度写得很逼真;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立 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又如,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 节描写的方法,写了他们穿的衣服、戴的帽子、挂的玉环、腰间的佩刀和 容臭。这种华贵的打扮,使同舍诸生“烨然若神人”,这样就更衬托出作者 “缊袍敝衣”的朴素。 叙述和描写的同时还适当穿插议论,突出了文章的思想。在同那些披绮 绣、食鲜肥的同舍生对比之后,点出了自己甘于衣食简陋的原因:“以中有 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里的“足乐者”就是指进德修业。这简要的议论表现了人物的志趣。 重点难点 作者的求学经历,告诉了马生什么道理?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作者的求学 精神,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以他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告诉马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 作者学习的内容和目的与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 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作者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好学、不慕富贵的精 神以及对后学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还有诚实守信、尊师重教的 品质,都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古今对译 余①幼时即嗜②(shì)学。家贫,无从③致④书以 我小时候就特别爱学习。可是家境贫寒,没办法得到书来观,每⑤假借⑥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⑦日 读,只好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亲自手抄,计算着日子按时 以还⑧。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 归还。(即使)天气十分寒冷,砚台里的墨都冻成了坚冰,手指冻得不 屈⑨伸,弗之怠⑩。录毕,走 送之,不 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写。抄录完毕,就跑着把书送还人家,不 敢稍逾约 。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余因 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日期。因此,人家大都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 得遍观 群书。既加冠 (guān),益慕 圣贤 之道。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成年以后,更仰慕那些学问和道德极高的人的学说。 又患无硕师 名人与游 ,尝 趋 但又苦于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和有名望的先生来请教,曾跑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 到百里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 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 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书房,但老先生不曾把言辞和 色 。余立侍 (shì)左右,援疑 脸色略变得温和一些。我站着陪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难, 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 (chìduō), 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有时受到先生训斥, 色 愈 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 ; 我的态度便更加谦恭,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出一句话来辩解; 俟 (sì)其欣悦 ,则 又请焉。故 余虽 愚 ,卒 获 等先生高兴了,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是获有所闻。 得了学识。 [注释] ①余:第一人称代词,我。②嗜:特别喜欢。③无从:没有办法,没有 门路。④致:得到。⑤每:常常。⑥假借:借。⑦计:计算。⑧还:归还。⑨ 屈:弯曲。⑩弗之怠:“弗怠之”,不懈怠,指不放松抄录书。弗,不。 走: 跑。 逾约:超过约定期限。 以是:因此。 观:阅读。 既加冠:加冠之 后,指已成年。 益慕:更加仰慕。 圣贤:学问和道德极高的人。 硕师: 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游:交游,特指请教。 尝:曾经。 先达:有 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叩问:请教。 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稍降辞 色:把言辞和脸色略变得温和一些。辞色,言辞和脸色。 侍:在尊长旁边 陪着。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倾耳以请:侧着耳朵来请教。 叱咄:训斥,呵责。 色:脸色,引申为“态度”。  愈:更加。 恭:谦恭。 至:周到。 复: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 思。 俟:等待。 欣悦:高兴。 则:就。 故:所以。 虽:虽然。 愚: 愚笨。 卒:终于。 [句式]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状语后置句,即“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弗之 怠:“弗怠之”,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评析] 作者叙述幼时求学之苦、用心之专,以及成年后从师之艰,表现了 作者对知识的渴望与求知的决心。 当 余之从师也,负箧 曳屣①行深山巨谷中。 在我去拜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大山深谷中赶路, 穷冬②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③而不 严冬季节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达数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至舍④,四支⑤僵劲⑥不能动,媵人⑦持汤⑧沃灌⑨, 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仆役端来热水浇洗后, 以衾⑩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 ,主人 用被子将我全身蒙盖好,好久才暖和过来。我寄居在旅店,主人 日再 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 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同舍的学生 皆被 绮绣,戴朱缨 宝饰之帽,腰  都穿华丽的丝绸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在腰间 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烨然 若神人; 挂着白玉的佩环,左边佩戴腰刀,右边垂挂香袋,光亮照人宛若神仙一般; 余则缊袍 敝衣 处其间,略无慕艳  意,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置身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 , 总之我当初求学时的辛勤与艰苦就是如此吧。如今我虽已年老, 未有所成,犹幸预 君子 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 , 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做了官,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 缀 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 追随在公卿的后面,每天在皇帝身边侍奉,准备接受询问,天下人也错误 其氏名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地称说我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注释]    ①负箧(qiè)曳(yè)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②穷冬:深 冬、隆 冬。穿,极。③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④舍(shè):这里指客舍。⑤支:同“肢”。⑥僵劲(jìng):僵硬。劲,坚硬。⑦媵(yìng)人:侍 婢。这里指旅舍中的仆役。⑧汤:热水。⑨沃灌:浇洗。⑩衾(qīn):被子。  和:暖。 逆旅:旅店。 再:两次。 被(pī):同“披”。 缨:系帽的 带子。 腰: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容臭(xiù):香袋。 烨然:光彩照人 的样子。 缊(yùn)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古时贫困者所穿。缊,乱麻。  敝衣:破旧的衣服。敝,破。 慕艳: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耄(mào) 老:年老。 预:参与。 君子:这里指有官位的人。 宠光:恩宠光耀。  缀:跟随。 谬称其氏名:错误地称说我的姓名。这是自谦的说法。 [评析] 叙述从师时旅途之苦、生活之艰,得出要勤奋求学的结论。 今诸生学于太学①,县官②日有廪稍③之供,父母 现在的学生在太学里学习,朝廷天天有米粮供给,父母岁有裘葛④之遗⑤,无冻馁⑥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 每年给予冬衣和夏衣,没有受冻挨饿的忧患了;坐在宽敞的厅堂中 诵诗书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⑧为之师, 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辛劳了;还有司业、博士作为他们的老师, 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没有询问而得不到解答、探求学问而得不到收获的情况了;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 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⑨ 凡是应该有的书全都集中在这儿,不必像我用手抄录,向别人 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借来后才能学习。他们要是还有学业不精通、品德没有养成的,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岂 他人之 不是天资低下,而是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哉? 过失呢? [注释]    ①太学:我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 不设 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②县官:这里指朝廷。③廪(lǐn)稍:公家按时供 给的粮食。④裘葛: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⑤遗(wèi):给予,赠送。⑥ 冻馁(něi):受冻挨饿。馁,饥饿。⑦诗书:这里泛指儒家经典。⑧司业、博 士:都是古代学官名。⑨假诸人:“假之于人”,向别人借。⑩耳:罢了。  岂:难道。 [评析] 写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与作者青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形成鲜明 的对照,从反面强调了勤苦学习的必要性。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①甚称 东阳来的学生马君则,在太学学习已经两年了,同辈人特别称赞其贤。余朝京师②,生以乡人③子谒④余,撰 他的贤能。我进京朝见皇帝,马君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并写了 长书以为贽⑤,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 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言辞十分流畅通达。和他探讨学问,语气平 和 而色夷⑥。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 而且神色和悦。还自己说他小时候对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真是个 善学者矣。其将归见⑦其 亲也,余故道 好学的青年啊!现在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了,我因此讲了 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 求学的艰难来勉励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余之志也;诋⑧ 我夸际遇之盛而骄 则是我的想法;如 果诋毁我夸耀自己境遇好而在同乡 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前骄傲的人,难道是了解我吗? [注释]    ①流辈:同辈。②朝京师:这里指退休后进京朝见皇帝。③乡 人:同 乡的人。④谒:拜见。⑤贽(zhì):初次进见尊者时所持的礼物。⑥夷:平 易。⑦归见:回家探望。⑧诋:诋毁,毁谤。 [评析] 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道为学之难”,“勉乡人以学 者”。1.下面加点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砚冰(yàn)         耄老(mào)          嗜学(shì)      俟其欣悦(sì) B.硕师(shuò)     裘葛(qiú)        逾约(yú)  既加冠(guān) C.皲裂(jūn)    叱咄(duō)    冻馁(něi)  负箧曳屣(qiè xǐ) D.媵人(yǐng)  容臭(chòu)  为贽(zhì)  以衾拥覆(qīn) 答案    D    媵yìng,臭xiù。 · · · · · · · · · · · · · · · ·2.下面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既加冠(帽子) 执经叩问(磕头) B.岁有裘葛之遗(给予,赠送) 或遇其叱咄(训斥,呵责) C.持汤沃灌(热水)    烨然若神人(光彩照人的样子) D.录毕,走送之(跑) 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答案    A 叩:询问。 · ·· · · · · · · ·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B.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C.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也。 答案    B 该句中的“支”同“肢”,“肢体”的意思。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A.不敢稍逾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B.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寄居在旅店里,店主人每天让我吃两顿饭) 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既然到了成年,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D.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辞谦 和,脸色平易) 答案    C “既”应解释为“已经”。全句的翻译应为“已经到了成年, 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既加冠(guàn),益慕圣贤之道。 B.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 C.当余之从师也,负箧(jiā)曳屣(lǚ)行深山巨谷中。 D.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è)余,撰长书以为贽(zhì)。 答案    B A.冠guān。C.箧qiè,屣xǐ。D.谒yè。 · · · ·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媵人持汤沃灌(热水) B.弗之怠(不)                     走送之(行走) C.援疑质理(引、提出)     缀公卿之后(跟随) D.俟其欣悦(等待)             或遇其叱咄(有时) 答案    B “走”的意思为跑。 · ·· ·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译文: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文:                                                                                                                     (3)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译文:                                                                                                                    答案 (1)因此人们大多都会把书借给我。(2)所以,我虽然愚钝,(但是)最终 有所收获。(3)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 手抄录,向别人借然后才能看到。 解析 注意句式的特点,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翻译要准确,如(1)中的两个 “以”,(2)中的“卒”(最终),(3)中的“诸”(之于)。4.根据要求默写。 (1)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 (2)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 是:         ,              。 答案 (1)余幼时即嗜学 (2)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解析 (1)由题干提示“小时候”“勤奋”可自然想到课文首句。(2)“略 无慕艳意”之后的两句话就是原因。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以衾拥覆          以刀劈狼首 B.当余之从师也          无鲜肥滋味之享 C.俟其欣悦                  亲旧知其如此 D.足肤皲裂而不知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答案    B A.“以”都是介词,“用”的意思。B.第一个“之”用在主谓 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的。C.“其”都是代 词,“他”的意思。D.“而”都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却”的意思。 · · · · · · · ·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A.无从致书以观   B.以衾拥覆 C.人多以书假余      D.以中有足乐者 答案    A A.与例句中“以”一样,都解释为“来”。B.用。C.把。D.因 为。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余/因得/遍观群书。 B.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答案    C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4.下列每句话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 (  )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④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⑤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⑥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答案    D 可采用排除法,④句写的是作者向人求学后的结果,而非生活的 艰苦,这样直接将A、B、C三项排除掉。5.作者谈及青少年时期“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时,运用外貌描写,分别 描述了自己和“同舍生”的服饰,这是怎样的写法?他借此赠给马生的精 神礼物是什么? 答:                                                                                                                         答案 对比(或“反衬”)。锦衣玉食只是外在肤浅的享受,知识才是人生 的至味。 解析 作者着力描写富家子弟衣饰的华美,目的是反衬自己粗劣的服饰,用 自己俭朴的生活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1.下面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礼愈至(周到)     持汤沃灌(菜汤) B.预君子之列(预备)      岁有裘葛之遗(给予,赠送) C.缊袍敝衣(短的)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 D.俟其欣悦(等待)              腰(在腰间佩戴)白玉之环 答案    D A.汤:热水。B.预:参与。C.缊:乱麻。 · · · · · · ·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当余之从师也   B.岂他人之过哉 C.戴朱缨宝饰之帽  D.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答案    A B、C、D三项中“之”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的”。A项中 “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 ·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没有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 A.不敢稍逾约     B.主人日再食 C.录毕,走送之    D.媵人持汤沃灌 答案    A    A.古今义都为“超过”。B.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一 次”。C.古义为“跑”,今义为“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D.古义 为“热水”,今义为“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 ··4.以下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 A.手自笔录          B.渔人甚异之 C.先达德隆望尊  D.主人日再食 答案    C A.名词做状语,用笔。B.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D.名词做状语,每天。 · · · ·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常常手抄借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时仍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 “勤”。 B.遇师叱咄,表情更恭敬,礼节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 “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 “艰”。 D.处于身着华丽服饰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 求学之“精”。 答案    D 处于身着华丽服饰的同学之间,毫无羡慕之意,足见“我”求学 之“乐”。6.结合课文,谈谈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答:                                                                                                                                                                                                                                                                                                                                                                                 答案 (示例)①学习要勤奋;②求师要诚心;③求学必须不断克服困难。 解析 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谈,只要能扣住文章即可。1.(2019江苏南京中考押题密卷,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孙权劝学》一文提到了“治经”。“经”指《诗》《书》《礼》 《易》《春秋》等书。 B.《西游记》的回目中,多次提到了“金公”“木母”。“金”“木”是 五行概念。 C.《论语》中的“不惑”之年和“耳顺”之年,分别指的是“四十岁”和 “五十岁”。 D.《送东阳马生序》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一句。“既加冠”,指 男子已成年。 答案    C “耳顺”之年指六十岁,不是五十岁。五十知天命。2.(2019北京人大附中4月月考,11—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题。(9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 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 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 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 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 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 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 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 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 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 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 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1)(★★☆)与“以中有足乐者”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静以修身    B.不以千里称也 C.不以臣卑鄙      D.自康乐以来 · · · ·(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益慕圣贤之道     受益匪浅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C.非宁静无以致远          无从致书以观 D.主人日再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3)(★★☆)翻译文中三处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做出进一步理解,全部正 确的一项是(2分)(  ) A.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翻译:我站在他的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理解:宋濂能成为大学问家,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善于请教,而且请教时非常 恭敬。 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 · · · · ·· ·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理解:阐释了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修身养性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反面说明了 “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C.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 裂而不知。 翻译:当我跟随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 寒风凛冽,积雪有几尺深,脚上皮肤冻裂却不知道。 理解:写出宋濂成年之后艰难的求学之路,天气恶劣,长途跋涉,道路险阻,困 难重重。(4)(★★★)《论语·学而》中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 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请结合[甲][乙]两文从治学或修身的 角度谈谈对此的理解。(3分) 答:                                                                                                                                                                                                                                                                                                                                                                                答案    (1)C (2)B (3)B (4)孔子的意思是君子不要求衣食住行方面的舒适,要勤勉做事、谨慎讲 话,到有道的那里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大意对即可)[甲]文中 宋濂不与同宿舍学生攀比衣着饮食,而在读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治学 角度)。[乙]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淡泊明志,不放纵怠慢、不轻率浮躁,而要 励精图治、修养自己的品格(修身)。他们都是孔子所谓不追求外在物质, 注重以实际行动提升自己能力或品格的君子。解析 (1)“以中有足乐者”中“以”是介词,因为。C项中“以”的意思 和例句相同。A.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B.用。D.助词,和“自”连 用,表示时间。 (2)A.更加/益处。B.都解释为“担心、担忧”。C.达到/得到。D.音sì,供 养,给……吃/音shí,吃。故选B。 (3)A.有误,正确翻译是:我站立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 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地请教。C.有误,正确翻译是:当我寻师时,背着 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深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 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4)首先要明确题干中孔子这句话的意思,然后紧扣“治学”或“修身”, 联系[甲][乙]两文中人物的具体主张或做法作答即可。(2019安徽宿州泗县第一次质检,16— 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 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 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 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 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 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 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 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 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 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 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 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 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 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 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走送之(   )    (2)礼愈至(   ) (3)腰白玉之环(   )  (4)以中有足乐者(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                                                                                                                     (2)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译文:                                                                                                                     · · ·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本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 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 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 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凸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 若人也”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4.(★★☆)从求学经历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宋濂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3分) 答:                                                                                                                                                                                                                                                                                                                                                                                 5.(★★★)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 认为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什么观点?(2分) 答:                                                                                                                                                                                                                                                                                                                                                                                1.答案 ①跑 ②周到 ③在腰间佩戴 ④因为 解析 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语,要结合具体语境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 的“腰”是名词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走”是古今异义词,“跑” 的意思。 2.答案 (1)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不是天赋的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 解析 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 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 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尝”(曾经)、“趋”(快 步走)、“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问”(请教)几个词是赋分 点;(2)句中的“卑”(低下)、“若”(如)、“余”(我)、“专”(专一)几个 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3.答案    D 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并不能突出表 现作者学习的勤奋刻苦。 4.答案  (示例)(1)贫不失志,刻苦勤奋;(2)好知向学,博览群书;(3)虚心求教, 质疑探究。解析 从作者小时候抄书一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贫不失志、刻苦勤奋的 人;从“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好知向学、博览 群书的人;从“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虚心求 教、援疑质理的人。据此概括作答。解析 从文章叙写的内容来看,宋濂之所以成为大学士,主要是因为他“有 远大的志向”“有刻苦勤奋的品质”“有虚心求教、援疑质理的精神” 等。从这些角度可以确立观点。 5.答案 (示例1)读书(知识)改变命运。(示例2)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 才的重要条件。(意近即可)答案 隶书 1.(2018山西中考,1,★☆☆)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 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请赏读这幅 书法作品,说出其字体,并用楷体将“少年易老学难成” 的下一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字体         解析 根据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特 点可知这幅书法作品是隶书。书写时要规范、整齐,不要写在方格外。 · · · ··2.(2019湖南娄底中考改编,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新闻报道的特点是内容真实、时效性强、语言简明,分消息、通讯、特 写等类型,《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是一篇通讯。 B.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告诫年轻人要 刻苦学习,至今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C.《平凡的世界》展现了黄土高原古朴的民风、独特的习俗,表现了主人 公淳厚朴实的品质、坚定的人生目标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D.英国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在《再塑生命的人》中,真实记叙了莎莉 文老师耐心教育“我”并使“我”成长进步的感人事迹。 答案    D 海伦·凯勒是美国作家。 · ··3.(2019四川凉山中考,6—8)文言文阅读。(9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 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 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 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 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 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 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 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 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非木杮/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益慕圣贤之道/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C.足肤皲裂而不知/食不饱,力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 D.以中有足乐者/皆以美于徐公/以光先帝遗德 (2)(★★☆)下列对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克服了无书、无师、求学路途遥远、生活艰苦等 重重困难。 ·· · ·· ·· · · · · ·B.作者详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略写现在的成就,鼓励青年一辈努力学 习,力求做到“业有精”,“德有成”,属于欲扬先抑的写法。 C.文中第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求学诚恳、执着、机智。 D.好的品德修养是作者终能学有所成的土壤,因而作者得以“遍观群书”, 得以“硕师名人与游”,得以“预君子之列”。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文:                                                                                                                     答案 (1)A (2)C (3)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 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解析  (1)A.是:这样。B.之: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代指 愚公。C.足:脚/足够/值得。D.以:介词,因为/认为/连词,用来。故选A。 (2)文章第一段写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情形,着意突出其“勤且艰”的好 学精神。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求学诚恳、执着,并没有表现出他的机 智。故C不正确。 (3)要紧扣关键词语,根据文言句式,进行适当的增删调换,使语句通顺流 畅。该句把握住关键词语:“寓”,寄住;“逆旅”,旅舍;“再食”,两顿伙 食。并注意添加主语“我”。1.(2019浙江衢州中考,13,★★★)下面这则短文的顺序已被打乱,请按正确 句序排列。(2分) ①王亦学之。 ②有人向张华说此事。 ③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④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 ⑤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一共五句话,因为是文言文,首先要弄清楚 这几句话的意思,然后就好排列了。这几句话的大意是:①王朗也效仿他这 样做。②有人向张华说到这事。③张华说:“王朗学华歆,都学的是些皮 毛,越学与华歆的差距就越大。”④华歆在蜡日这天曾召集子侄们设宴饮 酒。⑤王朗常常在见识气度方面推崇华歆。我们会发现,第⑤句总领全段, 意为王朗很推崇华歆,这就引出了下文他对华歆的模仿,所以后面是④①, 故事内容到此结束,接下来是借张华之口对此事进行了评价,所以后面紧接 着是②③。 答案 ⑤④①②③2.(2019贵州黔东南中考,11—14)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1)—(4)题。(14分) [甲]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 (《雍也》) [乙]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 尺,足 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 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 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 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一箪食               ·②人不堪其忧                ③同舍生皆被绮绣                ④右备容臭                (2)(★★☆)翻译句子。(3分)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文:                                                                                                                     (3)(★★☆)[甲][乙]两段文字都采用对比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分) 答:                                                                                                                                                                                                                                                                                                                                                                                 (4)(★★★)颜回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家,他们有怎 样的人生态度?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发?(4分) 答:                                                                                                                         · · ·答案 (1)①盛饭食的竹器 ②忍受 ③同“披”,穿着 ④指香气 (2)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3)对比中更能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态度。甲文对比中突出了颜回 甘于平淡的高洁;乙文对比中突出了作者求学的艰辛,学习意志的坚定。 (4)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而不受世俗利益的干 扰和诱惑。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要牢固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为之努 力拼搏,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不能被眼前的欲望阻碍,要持之以恒地做 好自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释义能力。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 的意思以及通假字的分析和理解。第①题中的“箪”是盛饭的容器,多用 竹制成。本题直接作答即可。第②题中的“堪”有“可以,能够”“经得 起,忍受”等意思,本题则要联系具体的语境以及上下文进行解答。第③题 中的“被”为通假字,解题时先写出所通的字,然后联系上下文释义。第④ 题中的“臭”音xiù,意思是“气味”,联系语境以及上下文进行解答即 可。 (2)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翻译出重点 词语的含义。如“寓”,住在;“日”,每天;“之”,的。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问对比的作用,对比写法在这 两段文字中都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甲文“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把他人与颜回进行对比,突出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人格;乙文“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突出作者求学条件的艰苦,但 自己仍不羡慕舍友,因为“以中有足乐者”。综上可得答案。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首先,本题有两问,分开答,避免混 乱。其次,第一问中“怎样的人生态度”应根据文本中的句子作答,通过颜 回和宋濂两人都能忍受他人不能忍受的,来表现他们为了自己的目标,都不 受外界所干扰。第二问其实是问你的想法与收获,应先明确:一定要围绕两 文的中心来答。按照这个思路来加以概括总结即可。  作者“缊袍敝衣”,处在“皆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联系生活,谈谈你 的看法。 答:                                                                                                                                                                                                                                                                                                                                                                                答案 (示例1)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要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要树立目 标,有所追求,我们的精神世界才会充实而快乐。为实现这个目标,所有的 苦与累都是值得的。 (示例2)只要心中有追求,生活中诸多困难与痛苦,我们都能坦然面对。 (示例3)他以学习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优越的生活条件,专心 好学,实在是难能可贵。 解析 开放题,只要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得到的启示,言之成理即可。如果 能从现实生活中同学之间互相攀比吃穿这一角度说一说,效果会更好。(2019山东临沂中考)学校某班级同学为组织红色研学活动,起草了一份实 施方案。请你阅读所选材料,按照要求完成(1)—(4)小题。 ××中学×班2019年红色研学实施方案(节选) ①为落实《山东省红色文化研学旅游实施方案》的要求,立足我校实际,× 班将组织以“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红色沂蒙人”为主题的红色研学活 动。 一、研学目的 ②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情 景体验、资料搜集整理等方式学习红色沂蒙知识,进一步理解沂蒙精神的 内涵,并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二、研学方式及内容 ③研学方式:校外集中研学与校内自主研学相结合。 ④研学内容:听一场沂蒙精神辅导报告,学唱一首沂蒙民歌,讲一个沂蒙红 嫂的故事,参观一座沂蒙精神展览场馆,考察一座红色故居,赏一部歌剧 《沂蒙山》,写一篇研学心得体会。 三、研学时间 ⑤校外集中研学大约需要五天左右的时间,校内自主研学时间自主安排。 (1)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2)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3)下面是一位同学参加研学后的心得体会,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 上补写一个句子。 本次研学,让我的学习通道全部打开了。我赏红色歌剧,如沐和煦春风,净 化了我的审美情趣;    ,    ,        ;我写红色心得,如经炉 火淬炼,坚定了我的红色信仰。巍巍沂蒙山,铭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我要不断地留下自己的红色足迹,努力成为新时代的红色沂蒙人。 (4)在参观某先烈纪念馆时,你的同学A嘻嘻哈哈,不遵守纪念馆的参观纪 律。假设让你去提醒A同学遵守纪律,你会说什么?(60字左右) 答:                                                                                                                                                                                                                                                                                                                                                                                答案 (1)⑤ 删掉“大约”“左右”中的一个。 (2)② 将诗句后面的句号移到后引号的前面。 (3)(示例1)我观红色场馆,如逢久旱甘霖,滋养了我的家园情怀 (示例2)我 听红嫂故事,如见长明航塔,校正了我人生的航向 (4)(示例)A同学,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因 此,我们要尊重先烈。遵守参观纪律,这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解析 (1)本题考查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第⑤句,“大约”“左右”意 思相同,属于语意重复,去掉其中的一个。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辨析与修改能力。陆游说的话“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完整且独立使用的一句话,所以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3)本题考查仿写能力。仿写,首先要弄清原句子的结构,这个句子共有三 个分句,第一个分句“如沐和煦春风”是比喻句,本体是“红色歌剧”,喻 体是“和煦春风”,语意前后构成因果关系。第三个分句的本体是“红色 心得”,所以在仿写时,围绕“红色”先写一个比喻句,再阐释所用喻体的 功能或效果。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劝说时,一定要注意语言运用的恰当性,同时 还要把握住“不遵守纪念馆的参观纪律”这一关键点。另外,还要把让A 同学这样做的原因表达出来。语气要委婉得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