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4节 免疫调节
教师参考
新课导入
导入1:问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什么?(提示:神经—体液—免疫调
节机制)
问2:免疫调节在人体内环境稳态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这就是本节课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导入2:埃博拉病毒曾给非洲一些地区带来了很大影响,研究人员开始采
用康复者的血清治疗埃博拉病,临床实验已经在利比里亚开始。这种治
疗可以拯救生命,康复者血清是如何治疗病毒感染的呢?要想了解其原因,
我们得从免疫系统说起。
第1课时 反射与反射弧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学习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知识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教材导读
阅读教材第35~36页,完成下列填空:
1.神经—体液调节的局限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仍
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不能直接消灭
;②不能直接清除体内 。
解决以上问题,要靠 。它是依靠 来实现的。
入侵的病原体
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的细胞
免疫调节 免疫系统
2.免疫系统的组成
生成
吞噬
淋巴
胸腺
骨髓
抗体 淋巴因子
[思考与讨论] 当我们体内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等部位还出
现淋巴结肿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伤口感染后会化脓,脓液是什么呢?
提示:扁桃体、淋巴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炎症时扁桃体、淋巴
结肿大,这正是机体运用免疫系统和病原体进行斗争(免疫调节)的表现。
伤口感染后会化脓,脓液是与病原体斗争后死亡的一些免疫细胞等。
要点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结合下面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分析T细胞、B细胞的来源及分化。
要点探究
提示:(1)T细胞的来源及分化: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的淋巴干细胞在胸腺
中分化形成T细胞,转移到其他淋巴器官,经抗原刺激形成效应T细胞和
记忆细胞。
(2)B细胞的来源和分化: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形成B细胞,转移至
其他淋巴器官,受抗原刺激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归纳总结] 免疫系统的组成特点
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分子)组成的。三个
层次紧密联系: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
细胞通过分泌一些活性物质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知识点二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教材导读
阅读教材第36~38页,完成下列填空:
1.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有三道防线,前两道防线的组成及其作用特点如下:
防线 组成 共同特点
第一道 皮肤、黏膜
① :人人生来就有。
② :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
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二道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
.
先天性
非特异性
吞噬细胞
2.特异性免疫
如果这两道防线被病原体突破,人体的 (借助 循环
和 循环)构成的第三道防线的“部队”就会紧急动员起来,用专
门对付这种病原体的“武器”进行战斗,也就是产生 。
特异性免疫的战斗方式有2种,即 和 。吞噬细
胞是2种作战方式的“先头部队”,众多的淋巴细胞则是作战的“主力部
队”。
(1)体液免疫
是体液免疫的“主力部队”,主要靠产生 在细胞外液中
同病原体“作战”。在同大多数病原体作战时,B细胞需要 (“通
讯部队”)发来作战信号(淋巴因子)。
免疫系统 血液
淋巴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B细胞 抗体
T细胞
参与体液免疫的3支细胞“部队”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如下表。
参与细胞 所起作用
吞噬细胞
(“先头部队”)
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 ,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
原,将抗原 .
,刺激T细胞产生 .
T淋巴细胞
(“通讯部队”) 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B淋巴细胞
(“主力部队”)
在淋巴因子的作用(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下,开始一系列的 ,大
部分分化为 ,产生 ,小部分形成 .
摄取和处理
传递给T
细胞 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浆细胞
抗体 记忆细胞
[思考与讨论] 抗体、淋巴因子被称为免疫活性物质。它们在体液免疫中
究竟发挥了怎样的免疫活性?B淋巴细胞分化形成的记忆细胞又有何
作用?
提示: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如果将淋巴
因子比作T细胞发给B细胞的“作战信号”,那么抗体则是B细胞分化成的
浆细胞的“作战武器”。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
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
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
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2)细胞免疫
是细胞免疫的“主力部队”,主要靠 “作战
”。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 ,效应T细
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 。病
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思考与讨论] 观察教材图2-16,思考什么样的病原体无法通过体液免疫
被清除,进而需要细胞免疫来消灭?这体现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怎样
的关系?
提示:病毒会侵入机体细胞,有一些致病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是
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而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消灭这些病原体就要靠
细胞免疫。这体现了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既各有独
特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T细胞 直接接触靶细胞
效应T细胞
裂解死亡
要点1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 )
A.淋巴细胞减少 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
C.浆细胞数量减少 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要点探究
提示:烧伤皮肤,皮肤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方法技巧]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结构基础: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
疫的结构基础是第三道防线。其中溶菌酶既可以是第一道防线也可以是
第二道防线,具体看其分布位置。
(2)根据形成的时间:如果是先天形成的,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如果是出生
以后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则为特异性免疫。
(3)根据免疫对象:如果对各种病原体均具有免疫作用,则为非特异性免疫
;如果只针对某种病原体发挥作用,则为特异性免疫。
要点2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是针对体液中抗原的一种特异性免疫,在特异性免疫中具有
极其重要的地位。请结合图示阐明体液免疫的过程和机理。
(1)阶段Ⅰ:大多数病原体经过 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
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 。
少数抗原直接刺激 细胞。
吞噬
淋巴因子
B
(2)阶段Ⅱ: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
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 ,小部分形成 。
(3)阶段Ⅲ:浆细胞分泌产生的 ,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
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4)请根据体液免疫的过程分析产生浆细胞的三条途径。
浆细胞 记忆细胞
抗体
(5)抗体能彻底清除病原体吗?简述理由。
提示:不能,病原体与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最终被吞噬细胞
吞噬消化。
2.抗原一旦侵入到宿主细胞内部,体液中的抗体就不能发挥作用,这时就
要靠细胞免疫来发挥作用。请结合教材及细胞免疫的过程图解,分析以
下问题:
(1)阶段Ⅰ:抗原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再呈递给 细胞。
(2)阶段Ⅱ: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开始一系列的 ,大部分
形成 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T细胞。
T
增殖、分化
效应T
(3)阶段Ⅲ: 细胞和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 ,释放
内部的抗原。
(4)细胞免疫能将抗原彻底消灭吗?
效应T 裂解、死亡
提示:不能。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到体液中的抗
原最终需要由体液免疫来清除。
提示: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是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
细胞,具有识别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是吞噬细胞,不具有识
别作用的是浆细胞。
3.试分析在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细胞中,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
细胞有哪些?哪种细胞有识别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哪种细胞不
具有识别作用?
[归纳总结] 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主要区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战对象 不能或者尚未进入
机体细胞的病原体 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病原体
作战部队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 吞噬细胞、T细胞等
作战方式 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结合
病原体
T细胞分化成效应T细胞直接接触并裂
解靶细胞
主要共性 都存在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过程
相互联系 二者相互协调配合:病原体在血液中播散时,体液免疫进行抵抗;当进入靶细胞时,再由细胞
免疫发挥作用
要点3 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
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1)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
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
量是曲线 ,其特点是 .
,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 细胞的作用。若第8
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 。
C
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
抗体多)
B
记忆
D
(2)对于机体来说,第8天,注射抗原Y和X分别是 。
[归纳总结] 记忆细胞在再次免疫中的作用
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
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这为疫苗的发明和
使用提供了可能。
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
核心知识小结
[要点整合] [关键语句]
1.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
2.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
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
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
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3.病原体突破前两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的“部队”就会紧急动员
起来,用专门对付这种病原体的“武器”进行战斗,也就是产生特
异性免疫。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叫做抗原。
4.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
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
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随堂检测·基础达标
1.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
B.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第二道防线
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
解析:“脊髓”应属神经调节的低级中枢而不是免疫器官,“骨髓”才
属免疫器官;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应属人体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
质属人体第二道防线;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产生
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化。
D
2.破伤风毒痉挛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可刺激机体启
动免疫应答,下列细胞或物质中不能识别或结合破伤风毒痉挛毒素的是
( )
A.抗体 B.吞噬细胞
C.T淋巴细胞 D.浆细胞
D
解析:由题干可知,破伤风毒痉挛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化学本质为蛋
白质,可刺激机体启动免疫应答,故神经毒素为胞外毒素,引起体液免
疫,故首先由吞噬细胞处理呈递给T淋巴细胞,再呈递给B淋巴细胞,B淋
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无识别功能),再由浆细胞产
生相应抗体,与神经毒素结合,故D错误。
3.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B.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种类是相同的
C.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相应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
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可以攻击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B
解析:一个浆细胞内有很多基因,但只能产生一种抗体;记忆细胞保持
对抗原的记忆功能,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机体可迅速作出应答,
即增殖和分化出相应的免疫细胞。
4.关于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和T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B.核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
C.都能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D.分化、成熟的场所相同
A
解析: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B细胞和T细胞的核DNA携带的
遗传信息相同;B细胞和T细胞都能识别抗原,但都不能产生抗体,能产
生抗体的是浆细胞;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骨髓,T细胞分化、成熟
的场所是胸腺。
5.埃博拉病毒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毒,人感染后有很高的死亡率。
(1)埃博拉病毒必须用活细胞培养,原因是埃博拉病毒营 生活。
(2)当埃博拉病毒进入人体内环境中时, 细胞产生的 与
之结合后会抑制该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当埃博拉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
细胞与该细胞密切接触最终使细胞裂解。 解析:(1)病毒营寄生生活,因此埃博拉病毒必须用活细胞培养。(2)病
毒进入内环境中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埃
博拉病毒结合后抑制该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在进入人体细胞后,主
要是细胞免疫发挥作用,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
死亡。
答案:(1)寄生 (2)浆 抗体 效应T
(3)患者痊愈后不易再次感染该病毒,主要原因是体内存在 。
解析:(3)人体在初次免疫过程中会生成抗体和记忆细胞,因此当患者
痊愈后不易再次感染该病毒。
答案:(3)抗体和记忆细胞
点击进入 课时作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