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1
第八单元主题阅读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
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
“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
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
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
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求
过人,才知道求人的难堪;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
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
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想得很多,策划得很好,但一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
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
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读
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多彩的世界,给我们每个人都设
计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但眼前的路有千条万条,自己的路究竟在哪里?这就需要迈开双腿,一条一
条地去试,一条一条地去找。这一条走不通,再走下一条。寻找是一种磨炼,也是一种积累。等找到最
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就不远了。
2
“夫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于纤微之事。”任何大事,都
从小事起步。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再走万里路!
1.【整体感知】读短文,找出第 2~5 自然段的关键句,我发现这 4 个关键句( )
A.都在段首。
B.都在段尾。
C.前两个在段首,后两个在段尾。
D.前两个在段尾,后两个在段首。
2.【梳理信息】根据短文内容,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这句话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点明了书的重要地位。
B.读书要有针对性,小学生只要读好课本就行。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这句话的意思是:工匠要做好他的工
作,一定要先使他的工具变锋利;读书的人要想宣扬一个人的主张,一定要先读这个人的书。
D.“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是:实践出真知,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筛选信息】第 1 自然段中,作者认为“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
的考验”,下列事例中不符合此句观点的一项是( )
A.李时珍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尝遍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笔耕不息,终于写成
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B.竺可桢数十年如一日,亲自到室外观测气候,进行记录,为我国气象规律的探索留下了丰富的
第一手资料,成为我国著名科学家。
C.梁启超小时候读《史记》能背诵十之八九,并善于总结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要分精读和略读,
还要熟读成诵、做好读书笔记。
D.司马迁 10 岁开始“诵古文”,20 岁开始游历,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完成史学巨著《史
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句子理解】第 5 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
历程”?请根据文中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___”的句子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知识拓展】下列选项中,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揭示的道理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B.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D.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谚语
福建省曾在全省中小学生中开展过一次关于课外阅读的情况调查。仔细阅读下面的统计图,完成练
习。
图一 图二
1.【整体感知】图一是关于( ),图二是关于( )。
A.中小学生阅读情况调查统计图
B.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图
C.影响阅读的因素的调查统计图
D.喜欢怎样的阅读环境的调查统计图
2.【信息梳理】读图一,下列关于影响阅读的原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功课太重,挪不出空闲时间。
B.家长不支持,觉得看闲书影响学习。
4
C.学校图书室很少开放,也很少有自己喜欢读的图书。
D.书籍太贵,很难负担得起。
3.【把握要点】根据图一和图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课外书太贵了,一般家庭负担不起,所以孩子们没机会进行更多的阅读。
B.喜欢在教室读书的人所占的比重最少。
C.尽管对阅读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据调查,还是有 52%的人喜欢在图书室、阅览室读书。
D.功课太重,挪不出空闲时间,在影响阅读的因素中占了 72%。
4.【思维拓展】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影响你读书的原因是什么?你喜欢怎样的阅读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A 2.B 3.C
4.因为人生的路有千条万条,而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之路是需要自己去找的。寻找是一种磨炼,也是
一种积累。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也就不远了。
5.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再走万里路!
6.C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C D 2.C 3.A
4.示例:影响我读书的原因是我对读书的重要性把握得不到位,加上自身因素——懒惰、贪玩、精力不
集中、学习热情不高,导致我不喜欢读书。我需要一个安静、优雅的读书环境,比如在一个安静的小
树林里,或者一个人在书房里,等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