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广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

还剩 4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写作专题 仲元中学、等七校联合体第一次联考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碰撞无处不在。海浪与礁石的碰撞,鸡蛋与石头的碰撞…… 不仅如此,还会有情与法的碰撞、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不同文化的 碰撞……碰撞带来了成长,也擦出了火花,创造了奇迹。 根据上面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 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 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材料主要讲“碰撞”,主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分析“碰撞”带来 的结果。“碰撞”,不是你死我活的争斗,不是非生即死的较量。它是直面差异的交流、高 下之间的竞争,取长补短的融合,是差异中多元、迥异中相互协同的一体化繁荣。是一个过 程,是碰触、结合、交流、融合、取长补短的整个过程;“碰撞”,在包容异己,也在不失 自我;“碰撞”,也可以是自我内心之间的碰撞。胜人者力,自胜者方强。美与丑、善和恶、 真与假、新与旧的纠葛、拉扯,自我消灭自我蜕变式的隐性混战之后,复归平静的美,那是 能力的拔高、思考的深沉、内蕴的丰厚、境界的升华。 参考立意: 1、正确认识生活中的“碰撞”; 2、时刻持有一颗“碰撞”的心; 3、“碰撞”的作用; 4、成长需要“碰撞”等。 【解答】碰撞 人们都会避免碰撞,因为碰撞会给双方都造成影响,两败俱伤。而有时碰到会造就惨祸。 如《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再比如 911 事件,所以人们认为:碰撞很可怕,很糟糕。 但是他们没看到的是板块碰撞造就的山脉、海沟,是原子与中子碰撞释放的点亮千家万 户的能量。 除此之外,碰撞还有更大的作用。 因为与他人的碰撞,又叫做竞争,推动世界发展的力量,有人认为竞争等于一场灾难, 象征着毁灭,所以不应该有如此碰撞,如此竞争。这种思维没有错,但毁灭是对于弱者的, 而强者,迎来的却是凯旋。所以,因为残酷的碰撞,无数人选择了加强自己,以期战胜他人, 或至少打成平手。于是便有了学校,便有了演习--为了将来碰撞时自保而提高自己的地方。 面对竞争,不惜一切。 与困难的碰撞又叫做迎难而上,千百年来,成功的终极秘诀,面对困难无疑只有两种措 施--冲上去正面对抗,或是绕开困难,避免碰撞。平凡之人通常选择后者,因为他们觉得碰 撞是不应面对的。所以他们选择绕路走,从高山两旁绕一大圈回到原轨,这就是他们平凡的 原因。人生几何,必有高山大河阻挡,绕的了一时,绕不了一世,最终还是必须翻山泅渡。 因为绕出了习惯,便不再会与其碰撞,将原来仅存的强度也抛弃了。最终因为不管想不想撞 都会撞得头破血流,所以固地自封,不再前行,这样终成不了大业。 而强者,则不会绕路,他们会越翻越壮,越渡越强,直到冰塞之川、满雪之山亦挡不住 他们。所以,他们自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与自己的碰撞叫作悟。因为只要你会思考并质疑自己的过去,恭喜你顿悟了。思索过去, 找出不足提出问题,改变问题,你就会与成功又近一步。而与自己的碰撞,是最难的。凡人 不用说,都不愿碰撞困难,更何况没事找抽,自己撞自己。而强者之前那套对付困难的方法 也不管用了,因为心理,人不愿质疑自己,因为自尊,或也可以说是自负。只有放下那份自 负的人,才会真正审视自己,了解自己,自知之明也会到来。 碰撞,是可怕的,但那只是一方面。如果一个人真正理解了碰撞,他就会明白“碰撞” 的真谛:试炼、考验与超越。 【点评】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 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 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 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 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 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 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 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 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 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广州市六区 9 月教学质量检测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古代有很多的神话故事,像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嫦娥奔月、 鲧禹治水、愚公移山....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 精神,反映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品性。神话当中更多的是宣扬正义、善良、勇敢、坚毅、 顽强的精神和集体主义、造福人类、勇于牺牲个人的价值取向,这些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 贵财富。 学校文学社举办“中国古代神话研究”专题报告会,你作为文学社的一员,请自选两个 或三个神话故事,以“我心中的古代神话”为主题,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神话的认识,就此写 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略 惠州市第一次调研考试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 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 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但也存在一些不 尽如人意的地方:某些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被挤占,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心理教师的配比 严重不足;部分家长认为,越是强调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越容易出问题;一些学生认为学 校的心理课程形式单一,不能吸引人,还不如把时间用来写作业…… 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开展“健康心理,人生基石”的主题班会,你作为代表将在班会上发 言,请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少于 800 字 【分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 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 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 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第一段说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二段是现 实中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任务是为班级开展的“健康心理,人生基石” 的主题班会,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认识与思考。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一个普通人想要在 社会中取得一定的价值、成就和幸福美满的人生,以上四点缺一不可。躯体健康可以帮助一 个人为梦想付出努力,欣赏盼望的风光;心理健康可以让他拥有前进的动力,良好的心态, 社会适应能为他找到知心的朋友,终其一生的爱人;道德健康能让他遵纪守法,不被警察和 律师找上门。这其中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它与一个人贡献、成就、成才关系重大。围绕 “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或者怎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写作。 参考立意 一点健康意,千里快哉风; 和谐人生,身心并建; 全方位健康才是真的健康; 健康的心理很重要。 【解答】健康的心理很重要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健康的心理很重要》。人生道路曲折漫长,路旁的风景 有时温暖和煦,有时也会风雨交加。在此道路上,我们如何走向未知的前方?一路坎坷,需 要你有足够的体力与能量去突破,当然更需要你精神上的支持。如此,我们才能一步步走向 人生的彼岸,所以,健康的心理伴我们走向成功。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自己描绘了桃花源般的精神家园。我们以为海子的内心阳光 明媚,我们以为海子的人生桃花朵朵开。可我们没有想到,海子会作出那样的选择!多少人 为海子握腕叹息,多少人暗中为海子哭泣。海子,一个满腹经纶的旷世奇才,为世人留下美 丽的诗篇,自己却长眠于冰冷的铁轨,可悲可叹,海子。我们读懂他的诗句,却读不懂他内 心的忧郁。或许,他忧郁的眼睛常常诉说着他对生活的不满,对情感的无奈。可是,他为什 么不把他的内心世界展现给他的亲人或朋友?难道是对他们的不信任?或是,孤独的他已经 习惯于孤独地咀嚼自己的孤独?我们不明白,海子可以写出无数的经典之作,却不能道出自 己内心的苦闷?我们也不赞同,海子用轻生的方式来倾诉自己哭泣的内心。当遇到人生困境 的时候,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健康的心理多么的重要。 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固然重要,但拥有健康的心理更重要。否则,健壮的身体毁于 一念之差是瞬间的事。相反,身体残缺,内心完美,却可以活出美丽的人生。2007 年感动 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李丽,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年轻时好不容易与轮椅说再见,可一场 车祸又逼她不得不与轮椅长期作伴。试想,遭受这样不幸的命运,有多少人能坦然地面对? 有多少人能够笑着去选择崭新的生活?有的人,或许只会整天以泪洗面,怨天尤人,甚至走 轻生之路。我们的李丽她说不,她穿上漂亮鲜丽的衣服,以“丽美人”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 眼前。她要告诉人们,不幸的遭遇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道路,但健康积极的心态也可以改变 不幸的命运。她认为,面对生活的磨难与挫折,坚强的意志诚然重要,但健康的心理又岂能 忽视?因此,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学生和服刑人员,帮助 他们积极面对生活,面对未来。她每天为很多人的心理健康而努力工作,她在努力工作中实 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塑造美丽的人生。 当今有一个词语很是流行,叫“拼爹”。那些拼爹的熊孩子虽说拥有强壮的体魄,却没 有健康的心灵,开车撞人却毫无愧意,还有些人将纵酒吸毒当作家常便饭,他们硬是亲手将 自己健康的身体一步步推向深渊,摧毁着自己的人生。 罗梭说:“一个有时间增加他灵魂财富的人才能真正享有闲暇。”强壮的身体和健康的 心灵,才能舞出人生最曼妙的舞姿。同学们,人生道路上,让我们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结构:标题切合题意,《健康的心理很重要》,首段得出观点,“如此,我们才能 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彼岸,所以,健康的心理伴我们走向成功”。第二段从反面例举诗人海子 自杀的事例,说明心理不健康的对人的影响,甚至是生命的代价;第三段例举李丽的事例从 正面说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第四段联系现实,说明“拼爹的熊孩子虽说拥有强壮的体魄, 却没有健康的心灵”,不可取。最后呼吁“人生道路上,让我们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珠海市摸底测试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秩序是一种有条理、不混乱的状态,意味着光明和安宁;秩序是一种价值观念,意味着内 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更是一种力量,意味着人类共同的需要。 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①新冠疫情期间,人们按防控要求居家隔离,做好自我保护,但广大医务工作者却抗战 在一线,拯救病人,保卫健康,成为最美的“逆行者”。请给他们写一封信,来表达你的敬 意。 ②有人认为,遵守秩序很重要,小到生活的舒适惬意,大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都需要秩 序的保障;有人认为,遵守秩序会受到很多束缚,凡事要随性一点,自己舒服最重要。对于 以上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四、写作 【材料解析】 (1)形式上,采用主干材料和任务材料相结合的方式,主干材料运用排比句,解释秩序 的内涵,任务材料用于设置情境和任务。 (2)内容上,秩序是状态、价值观念和力量,与任务材料中的内容大致呈对应关系。状 态表现在光明和安宁,也就是秩序在现实中给人们的感觉,万物有序,一片祥和,广大医务 工作者“逆行”看似是违背秩序,其实是对秩序的维护,“逆行”也反映出他们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人内在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反映出人做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体现了人的道德修 养,不同的价值观念在现实中会有冲突,所以任务材料设置了“是不是要遵守秩序”与之照 应,遵守秩序与否表现在如何处理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方面;力量可以理解为外在的帮助 和内在的精神支持,这是人类的共同需求,人与人之间需要帮助,国与国之间同样需要。主 干材料和任务材料要放在一起理解,如果将二者剥离开来,主干材料就会抽象而不易理解。 【参考立意】 任务一: ①逆行不是对秩序的扰乱,相反却是对秩序的守护,让病人看到希望,让居家者心安。 ②不顾个人安危,在一线拯救病人,是职业精神的典范,有力地保障了抗疫的顺利开展。 ③逆行抗疫,守护秩序,是责任与担当,是对时代赋予使命的响应。 任务二: ①遵守秩序是一种内在修养,不断提升自我,进而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②遵守秩序是共同的需要,尊重他人,才会受到他人尊重,尊重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 处。 ③遵守秩序可以获得守望相助的力量,危难之时,同舟共济,共克难关。 【评分说明】 (1)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文体、语言等为重点,全面衡量。 (2)发展等级 基础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的几个项目,其实体现的是作文中的亮点, 依次有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只要有若干点突出就可以按等评分,其给分与内容和 表达的给分一般来说是相应的。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要鼓励考生作文出亮点。对于亮点突 出,确实写得好的文章,就应该依据评分标准给予高分。 (3)错别字扣分 缺标题扣 2 分;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每 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 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4)字数扣分 ①400 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 50 个字扣 1 分) ②400 字以下的文章,2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200 字以下的文章,1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只写一两句话的,给 1 分或 2 分,不评 0 分。 ⑤只写标题的,给 1 分,不评 0 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 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 0 分。 ⑥ 只写标题的,给 1 分,不评 0 分。 ⑦完全空白的,评 0 分。 (5)套作与抄袭判定: 套作的,适当扣分;套作就是把预先准备好的作文材料,机械地理解作文题, 生硬地套用。判定为套作是比较严重的,不应将套作的判定扩大化。 抄袭的,“基础等级” 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判定为抄袭要有依据。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20-16 分) 二等(15-11 分) 三等(10-6 分) 四等(5-0 分)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基 础 等 级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汕头市金山中学上学期联考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960 年 5 月 25 日 4 点,平均年龄 24 岁的中国登山队,凭借有限的物资保障条件,艰 难地将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同时赢得中 印两国分别从北坡南坡抢登珠峰竞赛的胜利,也为国家在当时恶劣的国际环境中赢得先机, 但此次登顶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資料不被西方登山界承认。 2020 年 5 月 27 日 11 时,珠峰高程测量队 8 名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并使用最新 的测量仪器为珠峰测量更精确的海拔高度。此次登珠峰之前重修了登山道路,沿途架设 5G 信号保障高质量信息传递,并用天文望远镜全程直播冲顶过程。攀登过程中也遭遇了两次不 良天气而折返,终于抓住全年最后一个天气窗口期,成功登顶。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押着相同的韵脚。以上材料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要求:全 面理解两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不少 800 字。 写作略 惠来一中第一次阶段考试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12 年 12 月 10 日,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正式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并在晚宴 中致辞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的伟大用处。” 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王安忆在复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说,生活中一味追求有用,舍弃无用,会让生活质地 单一而坚硬。庄子也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在处处讲究实用的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无用”之事、之物,却有其自身的“大用”。 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你对“无用”有怎样的理解?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文章。 23 写作 提示:先要提炼出材料中的三个概念:“无用”、“有用”和“大用”。 其一,可以分析“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关系,同一件事物或一个人,有些人看来有 用,有些人看来无用,或者在此时无用,在彼此有用。世俗所谓的“有用”,不一定是真的 有用,而世俗说的“无用”,可能关键时候有大用。 其二,可以谈“无用”与 “大用”之间的联系。中国人喜欢从实用(功利)角度判断有 用还是无用,这就排斥了看不见的精神世界。所谓无用之用,很大程度上是指精神世界的一 切。全文可就为什么人们不知无用之用展开,谈无用之用的内涵,谈无用之用才是真正的大 用。 哲学、文艺、美学等在内的人文知识,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无用”,相反,它们对 滋养人的心田、陶冶情感、激发灵感,大有好处。培根曾言:“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 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学使人善辩。” 学习这些看似“无用”的知识,假以时日,逐步积累,在关键时刻,就会发挥作用,诚 如老庄所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