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2 分)
A.折腰/折腾 今朝/改朝换代 分外/分道扬镳
B.嘶哑/撕咬 风骚/搔到痒处 妖娆/抓耳挠腮
C.冠冕/冠军 鲜妍/鲜为人知 奉还/以牙还牙
D.海峡/脸颊 汹涌/始作俑者 坟墓/朝三暮四
( 解 析 : A.zhé/zhē , zhāo/cháo , fèn/fēn ; B.sī/sī , sāo/sāo , ráo/náo ;
C.ɡuān/ɡuàn , xiān/xiǎn , huán/huán ; D.xiá/jiá , yǒnɡ/yǒnɡ ,
mù/m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2 分)
A.娉婷 遐想 汹涌澎拜 秦皇汉武
B.漂逸 怅惘 一泻万丈 风流人物
C.忧戚 呢喃 原驰蜡象 红装素裹
D.摇曳 腐烂 顿失涛涛 一代天骄
(解析:A.“拜”应写作“湃”;B.“漂”应写作“飘”;D.“涛涛”应写作“滔滔”。)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2 分)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
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
骆驼。”这就不但在情调上,而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统一起来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是,郁达夫却在这里构成了和谐的统一情调
②前面就有茅房、耗子,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等
③这是因为他的情感特点,本身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为一体的
④这些话语本来就是缺乏诗意的,用在这充满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中,是要
冒不和谐的风险的
⑤郁达夫把秋天写得这么有诗意,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
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语进去
A.②①⑤④③ B.⑤②④①③
C.②⑤①④③ D.③⑤②④①
4.古诗文默写。(8 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现在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
表达对好友的深情厚谊。
(4)明月千里寄相思。“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
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 分)
(1)“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
撒满你们心的空间。”这是艾青《太阳的话》中的诗句,请简要说说艾青《太阳的
话》描绘了什么形象?寄托着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描绘了太阳的形象(2 分),寄托着诗人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2 分)。
(2)酒壮英雄胆,酒成(误)英雄事。聚义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水浒英雄
的豪情似乎总离不开一个“酒”字。请借助你的阅读经历,简述《水浒传》中一个
关于“酒”的故事。
【示例一】酒壮英雄胆。“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管营施忠
之子施恩,慕其名,二人结拜。施恩的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
带酒边走边喝赶至快活林,痛打蒋门神,夺回酒店。
【示例二】酒误英雄事。“鲁智深喝酒误事”。林冲服役前,鲁智深答应林冲照
顾他的娘子和家人,可因喝酒迟到一步,没能阻止悲剧发生。林娘子被高俅之子
高衙内侮辱了,随后上吊而死。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列材料的主要内容。(3 分)
3 月 6 日,河南省环保厅在郑州举办了全省环保系统“讲忠诚、守纪律、做标
杆,持续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演讲活动,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喜云,省直纪
工委副书记张代波,省环保厅在郑全体人员,省辖市环境保护局分管局长,300
多人现场聆听了演讲。
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全省环保系统对党忠诚、敬业奉献、严格自律、担当进
取、勇于拼搏的良好形象,表达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
最后,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喜云也以演讲《立足本职忠诚担当——把信送给
加西亚》的形式,总结了两年以来环保厅党组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持续深入开展
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的成绩,并代表厅党组对 2018 年的环境污染防治攻坚
工作提出要求,为进一步持续打赢 2018 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河南提供
坚强有力保证。
河南省环保厅开展“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持续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演讲活动。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 分)
材料一:余光中《乡愁》
①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②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③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二:余光中诗中所显露出来的爱国情怀,不像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
里路云和月”那样豪放,不似李煜“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
般凄婉,余光中诗中爱国与怀乡融为一体。余光中在其诗歌创作中,还充分表达
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崇。余光中说:“只要不放弃自己的文学传统,就可以有
自己的文学生命,出现小岛上的文学大师。”
材 料 三 :
(1)仿写材料一第①小节句式,以“童年”为主题,写一节小诗。(2 分)
小时候/童年是一条清清的溪流/快乐在里头/烦恼在外头(一空 1 分)
(2)从材料二中提取余光中诗歌内容的两条主要信息。(2 分)
①诗中爱国与怀乡融为一体;②充分表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崇。(一点 1 分)
(3)仔细观察材料三中的漫画,结合漫画内容具体介绍该漫画的寓意。(3 分)
【示例】漫画左上角是带有“春节”二字的灯笼和喜庆的鞭炮(1 分);主体部分
是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国人和一个穿着中式服装的外国人用中国传统拱手礼拜年(1
分),两个人的对话内容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1 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8—11 题。(共 14 分)
雪之梦
毛志成
①每年入冬后,我就格外盼雪,盼那纷纷扬扬、弥天漫地的飘雪,盼那厚厚
实实、清清白白的积雪,盼那花花点点、扑朔迷离的残雪。
②中国缺雪已有经年,北京尤甚,好像那雪只飘落在人们的回忆中,消融在
人们的遐想里。
③下雪了!窗幔上的微光告诉了我,街上的喊声告诉了我,孩子们跳下床、
冲出门的脚步声告诉了我。
④我那颗一下子复活了稚气、复活了回忆的心,似乎顿时浸润在琼花中,净
化在玉屑里。
⑤冲出房门,冲上街头,我不禁索然了。
⑥这算得上雪吗?灰蒙蒙的天懒懒散散地洒下几粒近乎尘埃、近乎细沙般的
东西,扭扭捏捏地登上楼顶,娇娇滴滴地落在路面,似乎对路旁的枯树、两侧的
民宅不屑一顾。它们写在路面上的,也只是一首闪烁其词的晦涩诗,貌似博大而
实际浅薄。它们赶不上步履匆匆的行人脚步,更挂不上他们的头顶,染不上他们
的眉梢,只在那涂着脂粉的脸上骚动了几下,在那施过铅黛的瘦眉上悬了几星儿。
⑦这哪里是我梦中的雪!
⑧我梦中的雪,纷纷扬扬,铺天盖地,创造着地球上最伟大的宏观美。漫宇
琼瑶,满天寒凛,以世上第一流的平等气度博施于山,普赠于涧,广铺于野,慨
惠于林。泼辣辣地洒下来,登华厦,覆寒宅,染眉头,醉心间。不弃枯木朽株,
不漏病妪衰叟,不能把寒门少女的俭朴衣装染艳,但能把她们的双颊染红。
⑨而眼前的雪,是奢华而悭吝的雪,是徒有虚名的雪。淡淡的、薄薄的、灰
灰的,远看有色而近观无形,经不住行人的步履,徒在万千足迹后面遗下了泥泞。
好奇的中学生为了验证书上的话——“雪花都是六角形的”,伸出他们的手承接良
久,手心里也只是积存了几滴冷露。
⑩雪停了,几乎用不着太阳的帮忙,只需几缕小风,楼顶、屋顶、街头、枝
头上的薄粉顿消,路面上那一层薄薄的浊水化而为冰,像是推出了一张古板的脸。
⑪这哪里是我记忆中的雪后!
⑫我记忆中的雪后,是壮丽冬景的最佳镜头,是一幅圣洁绘画的定稿。纯洁、
晶莹、清寒的美学元素在大地上铺下了旷远的情怀,铺下了博大胸襟,铺下了冷
凝的火焰。步履声声,韵律浑朴,深深浅浅的足迹伸向高山,伸向田野,伸向一
切历史车轮在转动的地方。
⑬即使春天的帷幕已经拉开,造物主已经着手打扫冬景的遗迹,舞台上出现
的也不是一片空白,而是人们那即将储存在心中的深情回忆。旷野中的雪已经花
花点点、斑驳陆离了,但松枝上还有,远山上还有,大道的车迹里还有。远山大
道上有雪迹,人的胸襟就会扩展;翠柏苍松上有雪迹,人的情思就会延伸。
⑭梦中的雪,我多么愿意它变成雪中的梦。
⑮请造物主飘落一场真正有气魄的雪吧,借以成为我展开新梦的襁褓……
8.对全文来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 分)
第①段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1 分),表现了作者爱雪、盼雪的急切心情(2 分)。
9.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
盼那纷纷扬扬、弥天漫地的飘雪,盼那厚厚实实、清清白白的积雪,盼那花
花点点、扑朔迷离的残雪。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1 分),不仅写出了雪的特点,而且体现出“我”对雪的喜
爱和强烈的盼望之情(2 分)。
10.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眼前的雪和“我”梦中的雪各有什么特点。(4
分)
【示例】眼前的雪:雪花只有几粒,近乎尘埃和细沙(1 分);雪后的地面是淡淡
的、薄薄的、灰灰的,地面的雪很快就融化了,让人扫兴(1 分)。梦中的雪:纷
纷扬扬,铺天盖地(1 分);纯洁、晶莹、清寒,激发人的情思(1 分)。
11.文章花了不少的篇幅写记忆中的雪和记忆中的雪后,这样写有必要吗?请分
别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4 分)
有必要。结构上,写记忆中的雪和雪后,既是对以往那些大雪的追忆、钟情,又
很自然地引出作者对当今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的忧虑(2 分)。内容上,将记忆中
的雪和雪后的美景与现实中的缺雪进行对比,从而深化了文章主旨(2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共 14 分)
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
①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
②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
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③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
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
④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
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
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
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
雪扬得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
“胡作非为”。
⑤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日的交相辉映中分
外妖娆。
⑥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
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
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
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喊:“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
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
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
⑦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
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
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
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
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
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倒了,高
烧 40℃。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
久。
⑧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
⑨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
蹄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
⑩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
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
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原
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
⑪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冬闲
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
住的是简陋的茅草房,虽然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但墙
壁上还是会结霜,四处透风。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不
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
母亲的腿病这般严重!
⑫雪花落在村庄,落在四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
⑬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伐变得轻快,灵魂
得到了洗涤。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
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
⑭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
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电话叮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
穿点儿衣服——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我喏喏地应着,却透过那
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
⑮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敷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7 年第 2 期,有删改)
12.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请简要概括。(3 分)
①“我”与妹妹在外玩雪,母亲做好早饭,等待“我们”吃饭;②母亲在家门口迎着
风雪等候迟归的“我”;③年迈的母亲张望、等待春节回家的“我”。(一点 1 分)
13.结合加点的词语,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4 分)
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胡作非为”本是贬义词(1 分),放在此处却生动地写出了“我”和妹妹的淘气
以及我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嬉戏的快乐(2 分),同时表现出母亲的温柔及对“我”
和妹妹的宠爱(1 分)。
14.有人说第⑪段不可或缺,也有人说纯属多余,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3
分)
【示例一】我认为第 B11 段不可或缺。理由:第 B11 段交代了母亲得风湿病的原
因,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丰富了母亲的形象,为下文进一步抒情做铺垫。
【示例二】我认为第 B11 段纯属多余。理由:第 B11 段主要表现母亲的勤劳,与
全文表现母爱的主旨关系不大;且“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第⑩段最后一句写
“雪”,而第 B12 段紧承“雪”来写,删去 B11 段表达更顺畅。(看法 1 分,理由
2 分)
15.文中的“雪”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 分)
①“雪”象征着母爱。母亲铲雪、雪中等“我”回家、第一个告诉“我”下雪了
等都体现了母亲对“我”浓浓的爱。②“雪”象征着快乐。雪中打闹、雪中堆雪
人都表现了童年的快乐,这是让作者念念不忘的。(一点 2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14 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6-19 题。(共 10 分)
(一)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
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
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二)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
第,阖①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②,家人发箧视
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③,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
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
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
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节选自《宋史·赵普传》)
【注释】①阖:关上。②薨:去世。③忌克:对人嫉妒刻薄。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2 分)
A.一:一碧万顷/而或长烟一空
B.极:感极而悲者矣/此乐何极
C.辱:宠辱偕忘/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异:或异二者之为/属引凄异
(解析:A.一片/全;B.均为“极点、尽头”;C.屈辱/辱没;D.不同/怪异)
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茂
盛青翠。
18.语段(一)中“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它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3 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从博大的胸襟的角度来说的(1 分);“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从考虑国家大事的角度来说的(1 分)。可贵之
处是不以自己的利益为重,而以天下为己任(1 分)。
19.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范仲淹和赵普两人的形象特征
的相同之处。(2 分)
这两个人都具有心怀天下、坚持原则的性格特征。(2 分)
附语段(二)参考译文: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
说他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
拿出书,读一整天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
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论语》二十篇。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嫉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
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气量狭小,拘于小节,按
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他曾经上奏推荐某
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没有任用。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
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
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赵
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明白,终于任用
了那个人。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20-21 题。(共 4 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
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
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
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
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0.诗歌画线部分是怎样描绘风雨肆虐的情景的?(2 分)
“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
(1 分)。“飞”“渡”“洒”“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1 分)。
21.“自经丧乱少睡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诗人从眼前的处境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
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1 分),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
思想感情(1 分)。
四、作文(50 分)
22.任选一题作文。(50 分)
(1)题目:________中的大自然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大师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山,问弟子:“那山为什么能与天相连?”“因为它高
呗。”弟子说。大师带弟子来到海边,指着远处与天相连的海面问:“海在低处,
没有山的高度,那为什么海也能与天相连、与天等高呢?”弟子支吾着,答不上来。
“那是因为海的胸襟宽,它那宽阔的胸襟让它与天相连、与天等高。”大师说,“胸
襟,也能成就一种高度,一种抵达天空的高度。”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
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
名、地名。
作文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