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专题 12 探究因果 强化论证
——议论文如何进行因果分析
时评典范
别把“惩戒”和“伤害”混为一谈
钟焦平
几天前,网曝陕西一小学生未完成作业,遭班主任撕裂耳朵,这很容易让人把它和另一条新闻联系起
来:青岛市制定《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赋予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惩戒权。“惩戒”和“伤害”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应当明确,撕裂学生耳朵根本不是什么教育惩戒,而是教师伤害学生的反教育行为,是任何学校教育
都不允许的。有媒体提醒,教育惩戒不等于可以体罚学生。提醒当然有必要,但如果以此类恶劣个案作为
否定教育惩戒的反面例证,那就等于把“惩戒”和“伤害”混为一谈,客观上是对教育惩戒的“污名化”。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教育需要说服,也需要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
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对真理道义的敬畏之心。不作说服教育,人心无以生“敬”,
没有批评惩戒,则人心无以生“畏”。必要的惩戒,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是很重要的教育手段,但今天
却成了需要讨论的话题,真是耐人寻味。就算是当下欧美现代教育中,学校和教师也保有适当的惩戒权。
比如在英国,教师可以像中国古代的私塾先生那样给学生来个打手心,教育惩戒何以在咱们这里有了敏感
性呢?
应该看到,这些年来,一些学校和教师之所以对少数学生不敢管、不敢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某些偏
执观念得以流行并成为一种评价标准,不断影响和渗透到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来,使教育的舆论环境严苛有
余,宽容和理解不足,这使得对学生的教育惩戒,成为教育者不愿为、不敢为的事情。比如一些媒体常常
把权利意识强调到极致,对任何学校教育的手段和过程,都放到极端权利的天平上来衡量,对复杂教育过
程的简单裁判,压缩着学校和教师正常的教育空间,连对学生的必要批评都让人顾虑重重。
任何人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都应保护和尊重,但把个体的普遍权利和必要的教育惩戒对立起来,那
权利意识就成了脱离学生成长实际的绝对“正确”,以这种凌空蹈虚的虚妄标准来评价教育过程,最终影
响的只能是学生的健康成长。近些年来,校园暴力问题突出,缺少惩戒教育无疑是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有
完备的教育惩戒体系,孩子们表现出的任何非社会性行为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矫正,也许校园暴力就不会
这么普遍和严重。在教育评价中滥用西方的权利观念审视教育,这是缺少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的表现。没
有这点自信,还能有自信的教育吗?
青岛提出的教育惩戒,是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提出来的,体现了一种教育担当。作为地方规章,其探索和尝试值得鼓励,也值得期待。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身心能够健康成长才是最大的权利,学
校教育如果不能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权利,才是对学生真正的伤害
(选自《中国教育报》,略有改动)
技法获取
这是按照“引——议——联——结”思路写就的时评文,如何写好新闻时评类材料作文,本文可以给
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引”须简洁。
文章第一段为“引”——引析材料,形成论点。作者先以一句话概述两则新闻事件,再以“‘惩戒’
和‘伤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句作评议,以“不能混为一谈”表明态度,提出中心论点。有事件概述,
有简要评议,有中心论点,“引—评—立”,步骤齐全,全段两句话,105 个字,要言不烦。
二、“议”有深度。
文章第二、三两段为“议”——回议新闻事件,阐述论点。第二段阐述将“惩戒”和“体罚”混为一
谈的实质,指出把“惩戒”和“伤害”混为一谈客观上是对教育惩戒的“污名化”;第三段阐述教育惩戒
和说服教育的关系,着重指出,没有惩戒的教育,人心无以生畏,不是完整的教育。第二段给“混为一谈”
定性质,第三段阐述教育惩戒的意义,两段议论就事说理,透过现象看本质,颇有深度。
回议新闻事件是时评文最为重要的内容,本文二三两段是从“定性质”和“谈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回
议”的。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回议”,如:论是非,即对事件的是非优劣进行分析评判,指出事件或
人物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或是错在什么地方;说危害,即分析事件会有对社会哪些的危害,会产生怎
样消极的后果;挖根源,即从社会、历史、心理等方面探寻事件产生的原因,为时代号脉,为社会把诊;
等等。
三、“联”有高度。
第四五两段为“联”——联系扩展,例析议论。这一部分是联系实际说道理,是回评的拓展和延伸。
本文第四段联想教育现状,分析教师对少数学生不敢管、不敢问的社会原因,指出根源之一在于“某些偏
执观念得以流行并成为一种评价标准”;第五段联系校园暴力,分析把个体的普遍权利和必要的教育惩戒
对立起来的危害。这两段议论,既紧扣新闻事件,又超越新闻事件本身,作者站在时代前沿,联系当前教
育中的热点话题,居高临下地予以评议,高屋建瓴,颇有“指点江山”的气势。
四、“结”须扣题。
文章第六段为“结”——回扣材料,升华总结。这一段先以“青岛提出的教育惩戒”回扣开头的新闻
事件,再以“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提出来”,“体现了一种教育担当”升华总结,最后以什么“才是对学生真正的伤害”回扣中心论点和标题。全文扣题紧密,纲举目张,既展得开,又收得拢,挥洒自如,
一气呵成。
技法链接
因果分析:通向深刻之途
不少同学写议论文时,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通篇作文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样的议论
文是很难深刻的。请看一例: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
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
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这段议论,先提出分论点,再举例,最后归结,有观点,有事例,结构完整,但缺少恰当的分析,论
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
失去了立足的依据。
要使论据能充分证明观点,就要在叙述论据之后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把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
揭示出来,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
怎样分析材料呢?因果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下面从操作层面介绍几种因果分析的方法。
一、直陈原因法
示例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
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
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
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
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
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
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简评:在叙述论据之后,紧接着用“那是因为……”的句式直接陈述原因,有叙有议,叙议结合,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了桥梁,论据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论点不再孤立无援。
二、自问自答法
示例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
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
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
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
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
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
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简评:在围绕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述例之后,用“为什么……?因为……”的句式自问自
答,张显了论据的意义,密切了论点和论据的联系,使整个论证更有说服力。
三、反面假设法
示例
常言道,勤能补拙。这句话意思是说天资差是可以用后天的努力来补偿的。小时候很笨而屡次失败的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毫不气馁,勤奋工作,最终登上了科学的顶峰;学生时代被视为最笨学生的我国数
学家罗庚,顽强拼搏,发奋学习,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外留学时,因进校成绩差而被人耻笑的我国
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暗下决心,焚膏继晷,最终完成了享誉世界的学者。【试想,若无几十年如一日的
勤奋工作,哪里会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问世?若无顽强拼搏刻苦自学的精神,哪里会有华罗庚在数学方面
的卓越贡献?若无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努力,哪里会有童第周在生物工程方面令人瞩目的成就呢?】可
见,勤奋是能补拙的。
简评:前面文字所举的是两个正面论据,接着连用“试想,若无……哪里”的句式,从反面假设分析,
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出来,使人更为信服。
四、正面假设法
示例
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导致失败。 燕国寿陵的少年觉得赵人走路好看,便远行到
赵国的邯郸来学步。但他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燕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
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型。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倘使燕
国的寿陵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进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
步伐,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燕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被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
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
拜倒。】
简评:前面文字所举的是两个反面论据,接着用“倘使……就……”、“假若……就……”两个复句
从正面假设分析,从而论证“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这一中心论点。
五、自然续接法
示例:
记得《猪八戒照镜子》的故事吗?它写的是猪八戒抡起了铁耙,将映出自己那张丑脸的镜子打得粉碎,
结果每片镜子中仍有自己丑陋的脸。猪八戒这种闻过则怒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的。【猪八戒之所以要打碎
镜子,无非是因为镜子如实地照出了自己的丑陋,而这恰恰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于是,猪八戒愤怒地抡起
了铁耙。这种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闻过则怒的做法实在不可取,我们需要的是闻过则喜的精神。既然容
貌丑陋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不接受镜子直接真实的反映呢?并且,猪八戒完全可以在镜子的指引下正确认
识自己,甚至施粉黛、正衣冠,或从其他方面弥补自己相貌上的不足。】
简评:这段文字,先叙述猪八戒抡起铁耙打镜子的事实,再提出“猪八戒这种闻过则怒的做法实在是
不可取的”的观点,然后剖析不可取的原因及其应该有的正确做法,观点和论据珠联璧合,水乳交融。在
事例和议例之间,并没有像以上四类那样使用明显的标志性语言,而只是将分析自然续接在事例之后,同
样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习作示例
情法兼顾 天下和谐
某生
陈奕帆同学撞坏别人的宝马车,主动赔偿而获车主资助,另一个女学生骑车违章,撞上奔驰车,女司
机提出赔偿,母亲听说女儿撞的是豪车,吓得不肯露面。两个截然相反的故事彰显同一个道理:情法兼顾,
天下和谐;情法分离,纷争难平。陈奕帆还是中学生,家庭贫困,撞了别人的车如果不赔偿,情有可原。但这时他到“损坏东西要赔偿”
的基本“法”,于是抑“情”扬“法”,这才有了道歉和赔偿之举。而宝马车车主,车被撞要求赔偿,合
理合法,但想到对方还是一个中学生,贫困家庭,于是“情”的一端上升,这才有了资助陈奕帆的结果。
“情”对自己有利而不忘“法”, “法”对自己有利而不忘“情”,情法同在,情法携手,这是促成和谐
的基础和保证。
反观后一个撞车事件,女学生违章,女司机要求赔偿,有法可依;撞的是豪车,一般家庭赔不起,家
长吓得不肯露面,可以理解。这样各执有利于自己的一端,“情”与“法”的天平失衡,这就有了矛盾冲
突。如果女司机在要求赔偿的同时做好女同学和家长的安抚工作,如果女同学和家长在感到可能的巨额赔
偿会家庭带来巨大“灾难”的时候,并不回避法律责任,主动协商解决方案,事件都不会向后来的这样。
情和法本来就是对立统一关系,可是许多时候被人为地对立起来,割裂开来,逼着人“非此即彼”不
可,结果制造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矛盾。比如女儿举报贪官父亲,被许多人赞为大义灭亲,在他们眼里,
要么就是举报父亲,维护正义,要么就是包庇父亲,维护亲情。其实,劝父亲悬崖勒马,逼父亲主动投案,
这不是更好吗?既可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又保护亲情,于家于国、于公于私都有益,可为什么偏偏走极端,
只顾对立而舍弃统一呢?
近几年来,执法者与市民产生冲突的事屡有发生,究其原因,往往与双方的情法失衡有关,执法者强
调法理而忽视情理,市民强调情理而忽视法理,两种极端走到一起,焉有不发生冲突之理?所谓“公说公
有理,婆说婆有理”,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你持情理,我持法理,你用情理揍我,我用法理揍你,谁也不
是窝囊废,结果也就成了窝里斗。
情和法是一根大棒的两端,持法理多想些情理,持情理者时多想法理,双方就容易走到一起,冲突就
会少得多,社会和谐也就会随之而来。
【点评】
文章先简述材料,顺势提出“情法兼顾,天下和谐;情法分离,纷争难平”的观点;接着对材料进行
分析对比,具体阐述中心论点;然后联系社会现实,分析情法分离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危害;最后号召作结,
照应开头。文章思想深刻,论述集中,层次分明,分析辩证有力。多用反问句,感情真挚;适当运用文言
句,语言庄重典雅,比喻句的运用和形象描绘,又使语言生动形象。
适度之美
某生
一只空塑料桶在水上飘来荡去不安全,盛满重物又会侧翻或沉没,在思维简单的人看来,这简直就是“生还是死”的哈姆雷特式难题。不盛重物轻飘飘,盛满重物不安全,非要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这正昭
示着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凡事不可走极端,分寸是平衡之本,适度是和谐之源。
适度的原则是人类最璀璨的思想之花。哲学家说,物极必反,过犹不及;革命家说,真理向前跨进一
小步就成了谬误;艺术家说,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中庸》有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
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中和,就是要讲究适度,它是天下万事万物的
根本,是天下共行的大道,把适度的道理推而广之,达到圆满的境界,天地万物就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
适度的原则是被生活反复证明了的真理。贫瘠的土地上不会有丰收,但过于肥沃恰恰是不结果的原因;
生命在于运动,有人恰恰因运动过度而死亡;勤奋历来是人们推崇的美德,可谁都懂得不会休息就不会工
作的道理;过去我们缺衣少食,为温饱发愁,现在有人却因为吃得太好摄入太多而得富贵病。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都在向我们说明同一个道理:凡事需适度,不可走极端。
写诗有“藏”和“露”的讲究。诗人总要通过一定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但高明的诗人从来
不把他的所思所想全部写出来,他写出的仅是冰山的一角,神龙的一爪。什么都不说,那就没有诗;如果
说得太少,诗就会晦涩难懂;如果说得过多,含蓄蕴藉之美也便不复存在。所谓诗贵含蓄,讲的就是讲如
何藏和露、多和少的关系,究其实质,还是一个适度的问题。
适度也是做人的重要原则。《红楼梦》里的晴雯,聪明伶俐,洁身自好,结果却被王夫人是以举止不
端的罪名赶出大观园。她的悲剧也是自身性格的必然结果,若不是她平时待人处世不懂得把握尺度,太过
偏激,太过直接,不顾别人颜面对做法,又怎会如此结局呢?
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个个才貌双全,却也个个命如纸薄,难逃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只
有李纨守寡教子,能够等到兰桂齐芳,到底让人欣慰。这是否与她平稳中和的性格有关?黛玉太痴,宝钗
太忠,凤姐太精,迎春太愚,探春太狭隘,惜春太冷漠,唯有李纨,中等家世,中人之资,中庸之材,在
龙争虎斗的贾府,从未让人拿到错处,也从来没有得罪过人,这确实不易啊!
泰戈尔诗云:“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胜任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是的,只有适
度的弹奏,才能有美妙的音乐。
评点:
文章从对材料的简单议论中提出“凡事要适度”的中心论点,然后从通过名言警句、生活现象、艺术
规律和做人经验四个方面展开阐述,材料丰富,层次清晰,论述集中,颇有哲理高度。或事实论证,或引
言论证,或对比论证,方法多样,论证有力。这是一篇运用因果分析法的成功习作,通过因果分析提出中
心论点,再借助因果分析确立分论点,运用因果分析对分论点进行具体阐述,文章的成功就是因果分析的
成功。跟踪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无论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贾平凹笔下的陕北,还是莫言笔下的高密,都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乡土
情结是渗入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也是乡村文明中为人称道的地方。
在你的记忆中珍藏着哪些难以忘怀的乡土情结?或者,你对生活中存在的日益淡化乡土情结的现象有
着怎样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提示
本题的表述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列举三位名家笔下描写的风情,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尽情讴歌自己的
家乡,引出“乡土情结”这一话题。“文明”“称道”等关键性词语,为本题的写作定下了情感基调。可
以说,本题在审题和立意上基本不存在障碍与悬念。
第二层是写作提示与要求。并列的两个疑问句暗示了写作任务。“记忆中珍藏着哪些难以忘怀的乡土
情结”,暗中限定了文体,适宜写成记叙文;而“记忆中”则暗示了文章应该写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对生
活中存在的日益淡化乡土情结的现象有着怎样的看法”显然要求写成议论文。
题目中的两个“你”,是要求叙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或发表自己的感悟、看法,一定要凸显出
“我”,否则就视为偏离题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