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教学目标   1、熟悉商、周政治制度发展的过程,记忆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等重要历史概念。理解由夏、商方国联盟到西周天下共主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与特征。   2、从宗法制、分封制的形成,认识制度变化的因果联系。   3、初步理解政治制度涉及的范围,培养探讨人类政治活动历史的兴趣。   教学方式   1、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之以师生的交流讨论。   2、辅助手段:注意充分作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文物资料讲解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印象,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教材分析   1、重点难点: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但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仍然是宗法制、分封制。能力要求重点在于认识和培养兴趣。   2、重要概念:分封制、宗法制   3、探究问题:一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是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要点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建立   2、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4、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   二、西周的分封制   1、周朝的建立   2、分封制的形成   3、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4、分封制的特点和作用   5、分封制的破坏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宗法制的形成   2、宗法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人类社会出现“国家政权”的基本标志是什么?中国社会什么时候出现了“国家政权”?基标志是什么?   导入新课:   中国社会于公元前21世纪(前2070年)正式出现国家政权,标志是夏朝的建立,随着夏朝国家政权的建立,中国社会出现了早期的政治制度,进入了早期政治文明阶段。   (展示板书)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引导学生打开书本,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这一单元的基本线索;二是学习的要点;三是学习建议。   (展示板书)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引导学生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本课的基本概况;二是探究的问题;三是重要概念   (展示板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展示板书)1、夏朝的建立   (问题设计)夏朝建立于什么时候?建立者是谁?   (答案提示)公元前2070年,禹。   (预期效果:引导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问题设计)材料观察题   打开课本第4页,看“戴冠冕的夏禹”图。   请回答:   ⑴从图中你能得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答案提示)禹登上国王的宝座,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禹的看法。   (答案提示)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王朝──夏,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发展;传说大禹治水,采用疏导方法,获得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对水利事业的重视。   (预期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历史事物,学会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看待历史人物,从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展示板书)2、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问题设计)什么是禅让制?什么是王位世袭制?   (答案提示)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可以世代承袭。说明: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   (预期效果:引导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的理解)   (问题设计)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材料二:《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请回答:   1.两段材料描述的社会形态有何不同?   (答案提示)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原始社会;材料二:“天下为家”,是阶级社会。   2.从何时起出现了材料中所述的不同情况?   (答案提示)夏朝建立前后   3.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答案提示)观点: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   (预期效果: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分析和禅让制、世袭制的对比,认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分析历史事物。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   (展示板书)3、夏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问题设计)   阅读课文第4页,分析夏商时期统治者在中央和地方采用什么样的行政管理制度来加强统治?结果怎么着?   (答案提示)中央: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等的设立地方:侯、伯等的设立。结果:加强了对国家的管理。   (预期效果:了解夏商是如何对国家进行管理的。学会从课本中提炼信息,为后面和探究打下基础。)   (展示板书)4、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   (问题设计)阅读课文第4页,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请回答:   这段材料什么意思?反映了什么?   (答案提示)意思是说商朝继承了夏朝制度而稍有变化,周朝又继承商朝制度而略有调。反映了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预期效果:政治制度是有继承性和延续性的。今天我们中国也可以有选择地吸收国内外政治制度中的精华,做到与时俱进。学会用联系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   (展示板书)二、西周的分封制   (展示板书)1、周朝的建立   (问题设计)周朝建立于什么时候?建立者是谁?为什么称之为“西周”?   (答案提示)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都城在镐京(今西安),公元前771年,西方民族犬戎乘周朝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   (展示板书)2、分封制的形成   (问题设计)什么是分封制?它是怎么形成的?   (答案提示)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候的制度。它形成于夏商时期,西周时得到进一步发展。   (展示板书)3、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问题设计)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提示)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候国,拱卫王室。诸候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预期效果: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展示板书)4、分封制的特点和作用   (问题设计)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课文第5页“西周分封示意图”;   材料二:课文第5页“周朝分封诸侯分类示意图”;   材料三:课文第5页“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   材料四:课文第6页“宜侯矢铜簋”、“王子婴次铜炉及内壁铭文”   请回答:   ⑴从材料一中可见,西周的都城在今天哪里?主要诸侯国有哪些?同姓的封国与异性的封国的分布有何特点?这反映了统治者的什么目的?   (答案提示)西安;燕、齐、鲁、卫、晋、吴、楚;交错在一起;相互制约、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便于周王朝的有效统治。   ⑵从材料二中,周朝分封诸侯分为几类?鲁国属于哪一类?周王与诸侯王之间关系怎样?   (答案提示)三类;王族;被封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周公辅佐成王表现在哪里?   (答案提示)平定叛乱,进行更大规模的分封,扩展了周的统治范围。   ⑷材料四中的出土文物有何历史价值?   (答案提示)论证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这对研究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⑸综合上述,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和历史作用。   (答案提示)特点:第一,分封制是西周长期的“国策”和普遍推行于全国范围的政治制度;第二,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王朝统治的战略措施;第三,授土授民和受封诸侯履行广泛义务,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第四,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周王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   作用: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展示板书)5、分封制的破坏   (问题设计)材料解析题   课文第6页“学思之窗:(楚庄王八年……)”   请回答:阅后能否用白话文叙述这个故事,再思考一下,楚庄王问鼎的用意何在?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用意在于:企图称霸中原,对分封制提出公开的挑战;原因在于: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预期效果:通过设计问题,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懂得通过史料和课本中提供的信息来认识历史。为下节课学习“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作了铺垫)   (展示板书)三、西周的宗法制   (展示板书)1、宗法制的形成   (问题设计)什么是宗法制?它是怎么形成的?   (答案提示)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具有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预期效果:帮助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1 2 下一页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