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时文选粹】恩欲归己,怨使谁当?
恩欲归己,怨使谁当? (题目表明观点,运用问句,发人深思。 )
①宋代欧阳修素以忠直敢谏、磊落刚正著称。其在《归田录》里,有这样一番话――?公 尝语尹师鲁曰: ‘恩欲归己,怨使谁当?’闻者叹服,以为名言。 ?这话的意思是,如果每 个人都想将让人感恩的好事归于自己,贪图好名声,甘当老好人,那么,遭人怨、得罪人 的事又由谁来承担呢?
②据《东轩笔录》记载,宋庆历年间,西夏犯边,战事吃紧。一日大雪纷飞,欧阳修登门 拜访时任枢密使的恩师晏殊。 当看到恩师家中摆酒?Z宴, 谈笑风生, 毫无军情紧迫之象时, 欧阳修当即写下《晏太尉西园贺雪歌》?主人与国共休戚,不惟喜悦将丰登。须怜铁甲冷 : 彻骨, 四十余万屯边兵。 意在劝诫晏殊身为主管边防事务的最高长官, ? 一切要以国事为重, 特别是战事吃紧之时,更要怜惜驻守边关、在风雪中忍受严寒的将士,而不能仅仅因为瑞 雪将带来丰收就设宴庆贺。欧阳修为官期间, ?以其议论多及于权贵? ?虽祸患在前,直往 不顾? ,弹劾奸佞,招致三遭贬逐。王安石曾评价他: ?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 (开篇点题,由欧阳修的言论及事迹引出?收恩避怨?的话题。 )
③显然,为官如果一味地?收恩避怨? ,只想当?好人? ,不愿去做?恶人? ,必将害人害己。 明代王阳明将这种行为称之为?默之贼? ,即?深为之情,厚为之貌,渊毒阱狠,自托于默 以售其奸者,谓之默之贼? 。意思是,如果深知内情,却假装糊涂,甚至布?Z陷阱,默售其 奸,便是?默之贼? 。历史上, ?默之贼?这类人并不少见
④史料记载,西晋何曾,位列三公,常陪晋武帝司马炎宴饮。有一次,他回家跟儿子们说:
?皇帝创立基业, 并要将基业传承给后世子孙。 可每次宴饮, 却从未谈及治理国家之大事, 而只谈论一些家常琐事。这样下去,后代恐怕很危险,太平基业仅到他这一代而已,他的 子孙很令人担忧,但你们还可以安然无事。 ?何曾接着又对孙子们说: ?你们这一代必遭祸 乱! ?后来,果然爆发八王之乱,何曾的孙子何绥被东海王司马越诛杀。司马光批评何曾: ?且身为宰相, 知其君之过, 不以告而私语于家, 非忠臣也。 确实, ? 对于西晋最后的灭亡, 何曾这类?收恩避怨?的重臣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引证法。引用王阳明、司马光的言论 及西晋何曾的事例论述?收恩避怨?者害人害己。 )
⑤当下, ?收恩避怨? 也不乏其人。 他们奉行好人主义, 是非不分、 立场摇摆甚至毫无原则、 见风使舵,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错误装聋作哑,退避三舍,不提醒、不批评、不纠正。 这种好人主义,既与党员干部个人的品性、意志、能力等因素有关,也与政治定力不够、 担当意识不足、党性观念不强相关联。但根本原因还在于私心私欲作祟,将一己之私?Z于 党、国家与人民利益之上,不敢担当,不愿负责。好人主义害人害己,不仅是对自己的不 负责任,更是对党、国家及人民事业的不负责任。 (现实性分析。当代?收恩避怨?者的种 种表现及根本原因。 )
⑥新时代领路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好人主义盛行,有问题不指出,有过错不批评,这种 庸俗作风盛行之处,往往就是党组织和领导上政治软弱、作风涣散的地方,就是党员、干 部中出问题多的地方。 ?党员干部要强化斗争精神,敢于担当尽责,持正义、守原则、讲立 场,不做两面派,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对歪风邪气毫不妥协,做一个忠诚于党和人 民的好人,而不当徒有虚名、害人害己的老好人,不断推动所在地区、部门、单位的党内 政治生活严肃起来、政治生态好起来。 (呼吁号召,激励期待。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尽责, 不当?收恩避怨?的老好人。 )
【时代警语】 好人主义盛行,有问题不指出,有过错不批评,这种庸俗作风盛行之处,往往就是党组织
和领导上政治软弱、作风涣散的地方,就是党员、干部中出问题多的地方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20 个字。 据《东轩笔录》记载,宋庆历年间,西夏犯边,战事吃紧。一日大雪纷飞,欧阳修登门拜 访时任枢密使的恩师晏殊。当看到恩师家中摆酒?Z宴,谈笑风生, (1) ,
欧阳修当即写下《晏太尉西园贺雪歌》?主人与国共休戚,不惟喜悦将丰登。须怜铁甲冷 : 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 意在劝诫晏殊身为主管边防事务的最高长官, ? (2) 士, , 特别是战事吃紧之时,更要怜惜驻守边关、在风雪中忍受严寒的将 (3) 。欧阳修为官期间, ?以其议论多及于权贵? ?虽祸
患在前,直往不顾? ,弹劾奸佞,招致三遭贬逐。王安石曾评价他: ?果敢之气,刚正之节, 至晚而不衰。 ?
2.读写一体化训练 (开放性试题) ?恩欲归己,怨使谁当??出自宋?欧阳修《归田录》 ,请结合你的读书体验和个人经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与理解,不少于 300 字
【相关链接】 ?好人主义?的老调不该常谈
某单位班子成员在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 ?好人主义?成了高频词,仔细梳 理一些领导干部的发言材料, ?好人主义?的问题可谓每年都在反思,但整改效果却不甚了
了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喜欢拿 ?好人主义? ?说事? 一是自己本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来 , 再则就是认为?好人主义?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无论是用于自我批评还是批评别人,似 乎都?无伤大雅?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在对待?好人主义?的态度上, 还存在相当大的认识偏差
奉行?只栽花不栽刺?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领导干部,常常会将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虚 化? ?弱化? ,对分管范围党员干部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不是及时提醒纠正,而是 听之任之,甚至包庇纵容。而在规章制度的执行方面,也是选择性执行,让制度沦为?弹 簧门? ?稻草人? 。长此以往,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往往会受到污染、遭到恶化。因此, ?好 人主义?的老调不该常谈
?好人主义?者看似对谁都好、不得罪人,实际上是拿组织原则、党和人民的利益做交易, 本质上是个人主义。是非不分、公私不明的?好人主义? ,历来受到从政道德的贬抑。孔子 甚至指出: ?乡愿,德之贼也? ,认为?好好先生?是伪君子。而对于?好好先生?的识别 考察,孔子也指出: ?众好之,必察焉。 ?意思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人,组织上要认真加以考 察,识清?好人主义?者的真面目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如果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好人主义?现象严重,则必须引起 上级党组织的重视。要深入查究一下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不当、干部管理不严、制度落实不 到位、作风纪律松懈等问题。这些具体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好人主义?有着不同程度的 关联。只要立足具体问题查细查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好人主义?者才会无所遁 形, ?好人主义?歪风才能得到遏制
全面从严治党的终极目的,是要构建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