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散 步
教学目标
一、学习作者以小见大,反映亲情这个话题的写法。
二、体味亲情的美好。
教学重点
一、环境描写。
二、学习作者以小见大,反映亲情这个话题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味亲情的美好。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周六,我见到这样一个镜头:一位老奶奶陪着她的孙女在看书,也许,这位老奶奶一个字也不认识,忽然,这位小女孩发出稚嫩的声音:“我在看书,奶奶在看我。”这句话多有意思啊!请问,你们从这句话中读到了什么?
明确:因为有爱,所以体会到亲情的甜蜜。
2、“亲情”这个话题,复杂而扣人心弦,但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摄取到这样一些细小的镜头来反映这个大的话题,做到以小见大。现代作家莫怀戚就以生活中小小的《散步》这个镜头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同学们默看全文,感知课文大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摄取的是怎样一个镜头),请用一句话概括。
三、评价与赏析 ②“她老了,身体不好,走一点就觉得累”…总算…又熬过 分 歧 A、母亲:走大路 ①:大路平顺 B儿子:走小路:有意思“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的鱼塘。”(环境描写)还写了哪些景物?第4段作用:A生命力,春天生机盎然B愉快心情。
问:不管走大路,还是小路,取决于谁?为什么?
母亲 承前
“我”和妻子 儿子 启后
分析:在这过程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破坏家庭和睦,破坏家中浓浓的亲情,最后,我选择走大路,顺着母亲——“敬”,结果走大路了吗?后选择走小路,依从孙子——“爱”。
在前进的路上,难免遇到一些沟沟坎坎,课文有出现了怎样感人的一幕?
明确:前面是儿子背母亲,后面是母亲背儿子。
点名朗读最后一段——两人评——全班读(注意:重音、节奏、感情)
A、景物描写作用:衬托了家庭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美。
B、理解:“儿子”背母亲,母亲背儿子。
C、世界:a“我”和妻子代表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担子大,体现了对生活的责任感、使命感。B、“母亲、儿子”的重要性:就像世界一样。
四、体验反思。,
同学们,这是怎样一家人?——充满亲情,给亲情浇灌靠什么?——“爱”。对,因为有爱,亲情才会更甜蜜,那么,请问,这一家人,“爱”是由谁创造的? 讨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因为有爱,我们才有和谐的大家庭,因为有爱,我们才有和谐的社会。
五、其实,孝敬父母兄长古来有之。古有“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的典故,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今人又如何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乘着音乐的翅膀,脑海里出现了哪些关于亲情的细小镜头。
歌伴颂:在日落黄昏的时候,到底是谁在盼望归家呢?是妈妈!
在出门上学的时候,到底是谁握着小手万般叮咛呢?是妈妈!
如今,她们老了,她们的腰身不再挺拔。
六、仿句:在这里,我想说:有一种山,能让你坚韧,这种山叫父爱,因为父爱如山;
有一种水,---------------,------------------,------------------。母爱如山,父爱如水。
七、总结。
1、环境描写。
2、以小见大,反映亲情这个话题。
3、体味亲情的美好。
最后愿同学们念着亲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吧!
八、作业
发一则短信给母亲。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