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使学生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3、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氢气等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4、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阅读资料,培养学生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和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对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世界观。
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氯气与水、与碱的反应
教学方法
阅读—探索—归纳—总结—应用
教学安排
三课时。第一课时:氯气的物质性质,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
第二课时:氯气与水、与碱的反应,氯气的用途
第三课时:氯气的检验方法,知识巩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
播放视频
投影海洋照片
美丽的海洋是我们梦牵魂饶的地方,那里有美丽的日出景观、有金色的海滩、凶猛的海洋生物、神秘的海底世界,同时还有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食盐。
聆听
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教学氛围
设问
食盐的成分是什么?
氯化钠
引出课题
板书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点明主题
多媒体投影
创设学习情境引出探讨课题
海水的成分非常复杂,全球海洋的含盐量就达5亿亿吨,还含有大量非常稀有的元素,如金达500万吨,铀达42亿吨,所以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库。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全世界每年从海洋中提取淡水20多亿吨、食盐5000万吨、镁及氧化镁260多万吨、溴20万吨,总产值达6亿多美元。
观察、倾听、领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他们学习的主体意识。
多媒体投影
制取食盐的过程
食盐是人类生活必需品,人类获取食盐的主要途径是:海洋、盐湖中提取。
从海洋中提取食盐
观察、倾听、领悟
开拓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
通过分析结构预测氯元素原子性质
[问题]请画出17号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学生回答]学生上台板演Cl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都为7个电子),回答:氯元素非金属性强,易得一个电子形成Cl-。
通过让学生分析氯原子结构,推测氯原子性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阅读1]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与确认。
观看:实验室制氯气多媒体课件
氯气的发现应归功于瑞典化学家舍勒。舍勒是在1744年发现氯气的。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当他将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但是当他确信自己制得了一种新气体气体后,他又感到一种由衷的高兴。舍勒制备出氯气以后,把他溶解在水里,发现这种气体的水溶液对纸张,蔬菜和花都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他还发现氯气能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从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到1810年,许多科学家先后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
1、从氯气的发现到确认时间长达30多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仍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请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资料,你认为氯气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2)与水反应
(3)与碱反应
通过遵循科学探索的程序,面临氯气的制备,大大激发学生的解决问题迫切愿望。通过问题1培养学生理解科学探索需要的毅力和勇气。
资料2:氯气泄露事件
资料3:氯气的应用
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淮安段——山东籍槽罐车发生事故,车上的35吨液氯大量外泄。喷出一种刺激性很强的黄绿色气体,在空气中久久不能散去。(图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与英法联军在对峙。德军突然使用了化学武器,一种黄绿色的气体随风飘向联军,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使联军士兵不停咳嗽、昏迷甚至死亡。士兵越向战壕底部隐蔽,伤亡越严重。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化学武器。
1、通过以上资料,你对氯气的物理性质有什么了解,请发表你的观点?
2、工业中常用氯气做化工原料,氯气泄露事件时有发生,万一你在现场,你应该怎么做?
3、你认为以上资料所表达的化学性质正确吗?获取了以上知识,你应该如何对待?
结合有关问题,使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处理材料。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培养用批判和继承的观点,对以上知识加以验证总结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投影:
闻气体的方法
[讲解]闻气体的时候,不管毒性大小如何,均要正确操作,即“用手轻轻 地在瓶口(或试管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观察图片
理解闻气体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实验探究
氯气与金属的反应
[介绍]
钠与氯气的反应
Fe、Cu 与Cl2反应,应先加热铁丝(铜丝)至红热,然后插入氯气集气瓶中
让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板书:3. 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2Fe+3Cl2=点燃===2FeCl3
Cu+Cl2=== CuCl2
使变价金属呈最高价。
观察多媒体演示
思考原理
练习:写出氯气与镁、铝反应的方程式
总结:金属+氯气=金属氯化物
结合有关问题,使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处理材料,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
实验探究
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
2、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
(1)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反应操作与现象
A、将纯净的氢气点燃后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
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雾。
B、将氢气与氯气先混合后,经强光照射发生爆炸。
(2)思考氯气与磷的反应?
参加学生讨论,并总结
[讨论]1.写出氯气与氢气、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燃烧是否一定要有O2参加?比较铁、硫、木炭在O2中燃烧与Cu、H2等在Cl2中燃烧的现象,找出共同特点,并由此推论什么叫燃烧。
3.工业上用H2、Cl2合成HCl时,应选择什么条件?理由是什么?
结合有关问题,使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处理材料,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能力。
氯气与水的反应及氯水的漂白作用。
设计问题:
1. 打开水龙头为何有刺激性气味?
2. 在这里利用了氯气什么性质?
3. .氯气溶于水为何有杀菌作用?
4. 干燥氯气有强氧化性吗?
5. 注意观察,干燥纸条和鲜花放入氯气中的颜色变化
6. 氯气与酸碱指示剂发生作用
阅读:
根据老师设计问题阅读课本“学与问”
实验:完成实验4--4、实验4-5
回答设计问题的1~6:
1、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来消毒。
2、氯气和水反应的性质
3、产生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
4、有氧化性,但没有次氯酸强
5、干燥的纸条不变色,鲜花变色。
6、氯气与石蕊作用,先变红色,后褪色。
结论:
Cl2+H2O====HCl+HClO
HClO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漂白作用,干燥氯气无HClO不具有这些性质
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开阔学生视野,也促使学生懂得应用掌握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实验理解氯气与氯水性质的不同,抓住实质
问题讨论:(投影)
请各小组结合以上知识,讨论下列问题:
1、液氯与氯水有什么区别?
2、氯水的成分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1、液氯是氯气的液体形式,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混合物。
2、氯水的成分复杂,有氯气分子、水分子和次氯酸分子,还有HCl、HClO、H2O的电离出的离子。
结合资料进行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阅读讨论
次氯酸的性质?
播放多媒体课件,次氯酸的分解
学生讨论后,总结:
1、次氯酸具有酸性;
2、次氯酸具有氧化性;
3、次氯酸具有不稳定性,见光受热易分解。
2HClO2HCl+O2↑
将知识总结,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深入探究
(投影)
1、氯气和水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2、酸和碱反应生成什么?
3、根据以上结论,试分析氯气与碱反应的产物?
4、阅读课本,回答氯气与碱反应的具体应用?
5、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和主要成分是什么?
6、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什么?
1、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2、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氯气和碱反应生成氯化物、次氯酸盐和水。
4、氯气与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次氯酸钠溶液是消毒液;氯气与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生成物是漂白粉。Cl2+2NaOH = NaCl+NaClO+H2O
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
5、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
6、次氯酸钙和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
将知识不断深化,形成知识体系和网络。引导学生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知识应用
设问:1、如果将漂白粉放在空气中,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变质)
2、漂白粉也可以用于消毒,消毒的原理是什么?
总结:漂白粉的漂白、变质和消毒原理相同,都是依据次氯酸的强氧化性。
次氯酸钙和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
Ca(ClO)2+CO2+H2O = CaCO3↓+2HClO
2HClO2HCl+O2↑
加深理解,巩固知识,体会本质。
变通练习
家用消毒液是次氯酸钠,请问应如何保存?
密闭保存
理解原理
设问(投影)
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过氯离子的检验,请问所用的试剂是什么?
播放氯离子检验动画
硝酸银和稀硝酸
学生完成实验4—6,记录实验现象,并讨论
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g+ +Cl- = AgCl↓
2Ag+ +CO32- = Ag2CO3↓
Ag2CO3+2H+ = 2Ag++CO2↑+H2O
引入讨论问题,创设氛围
总结实验
为什么检验Cl-时,先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再加几滴稀硝酸?
(自己阅读解决)
除去其它离子的干扰
加深对硝酸作用的认识
课堂练习及其作业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和磷都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都产生白色烟雾
B.红热的铁丝、铜丝都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全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D.氯气可用于漂白,这是氯气具有漂白作用
2、右图是验证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如打开B, 从A处通干燥的氯气,C中干燥的红色布条无变 化,如关闭B,C中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则D中 所装溶液是
A.浓H2SO4 B.饱和NaCl溶液
C.NaOH溶液 D.NaBr溶液
3、2004年4月15日晚,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并发生爆炸,9人死亡和失踪,15万人被疏散,重庆主城区被氯气威胁了60多个小时。氯为黄绿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高压下可呈液态。氯气被人吸入后,可迅速附着于呼吸道黏膜,之后可以导致人体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水肿、充血和坏死。 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可造成局部平滑肌痉挛,再加上黏膜充血、水肿及灼伤,可引起严重的通气障碍。人吸入浓度为每立方米2.5毫克的氯气时,就会死亡。
(1)一旦发生氯气泄漏,应立即______;消防员身上喷的溶液是___。
(2)工业输送氯气管道,为检验是否泄漏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现象是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_______;尾气常采用NaOH溶液吸收,离子方程式________;为防止氯气从橡皮管与玻璃导管接头出漏出,常用沾有Na2S2O3的棉花裹在此处,试写出方程式_________
强化重点知识,加深对氯气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课下作业
课本习题1,2,4,5,7
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上能达到教学的要求,很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目标中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本节的优点自我总结如下:(1)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和动画,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实验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2)在课堂实验中的边讲边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作用极大。(3)教学思路的设计和方法的使用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很高。(4)教学氛围的创设使学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5)通过教学测试,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是,在教学中也有一些问题,突出的是:(1)使用边讲边实验、学生自我学习和讨论对教学时间的控制难以达到,教学任务的容量不是很大;(2)个别学生在实验中过于兴奋,课堂纪律有点乱。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