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专题十四 散文(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在夜晚的麦田独行刘庆邦①已经是后半夜,我一个人在向麦田深处走。②人在沉睡,值夜的狗在沉睡,村庄也在沉睡,仿佛一切都归于沉静状态。麦田上空偶尔响起布谷鸟的叫声,远处的水塘间或传来一两声蛙鸣,在我听来,它们迷迷糊糊,也不清醒,像是在发癔症,说梦话。它们的“梦话”不但丝毫不能打破夜晚的沉静,反而对沉静有所点化似的,使沉静显得更加深邃,更加渺远。③刚圆又缺的月亮悄悄升了起来。月亮的亮度与我的期望相差甚远,它看上去有些发黄,还有些发红,一点儿都不清朗。我留意观察过各个季节的月亮,秋天和冬天的月亮是最亮的,夏天的月亮“质量”总是不尽如人意。这样的月亮也不能说没有月光,只不过它散发的月光是慵懒的,朦胧的,洒到哪里都如同罩上了一层薄雾。比如月光洒在此时的麦田里,它使麦田变成白色的模糊,我可以看到密匝匝的麦穗,但看不到麦芒。这样的月光谈不上有什么穿透力,它只洒在麦穗表面就完了,麦穗下方都是黑色的暗影。④我沿着一条田间小路,自东向西,慢慢向里边走。说是小路,在夜色里几乎看不到有什么路径。小路两侧成熟的麦子呈夹岸之势,差不多把小路占严了。面前的草丛里陡地飞起一只大鸟,在寂静的夜晚,大鸟拍打翅膀的声音显得有些响,几乎吓了我一跳,我不知不觉站立下来。我不知道大鸟飞向了何方,一道黑影一闪,不知名的大鸟就不见了。我随身带着一支袖珍式的手电筒,却没有打开。在夜晚的麦田里,打手电是突兀的,我不愿用电光打破麦田的宁静。⑤我们家族的墓园就在村南的这块麦田里,白天我已经到这块麦田里看过,而且在没腰深的麦田里伫立了好长时间。自从1970年参加工作离开老家,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在麦子成熟的季节回过老家,再也没有看到过大面积金黄的麦田。这次我特意抽出时间回老家,就是为了再看看遍地熟金一样的麦田。放眼望去,金色的麦田向天边铺展,天有多远,麦田就有多远,怎么也望不到边。一阵熏风吹过,麦浪翻成一阵白金,一阵黄金,白金和黄金在交替波涌。阳光似乎也被染成了金色,麦田和阳光在交相辉映。请原谅我反复使用“金”这个字眼来形容麦田,因为我想不出还有哪个高贵的字眼儿可以代替它。然而,如果地里真的铺满黄金的话,我不一定那么感动,恰恰是黄土地里长出来的成熟的麦子,才使我心潮激荡,感动不已。那是一种生命的感动,深度的感动,源自本能的感动。它的美是自然之美,是壮美、大美和无言之美。它给予人的美感是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⑥因为白天看麦田没有看够,所以在夜深人静时我还要来。晚上没有风,不见麦浪翻滚,也不见麦田上方掠来掠去的燕子和翩翩起舞的蝴蝶。仰头往天上找,月亮升高一些,还是暗淡的轮廓。月亮洒在麦田里的不像是月光,满地的麦子却像是铺满了灰白的云彩。一时间,我以为自己站在云彩里,在随着云彩移动。又以为自己也变成了一棵小麦,正幽幽地融入麦田。⑦从麦田深处退出,我仍没有进村,没有回到我一个人住的老屋,而是沿着河边的一条小路,向邻村走去。在路上,我想我也许会遇到人。夜行的人有时还是有的。然而,我跟着自己的影子,影子跟着我,我连一个人都没遇到。河上有一座桥,我在那座桥上站下了。还是在老家的时候,也是在夜晚,我曾和邻村的一个姑娘在这座桥上谈过恋爱,那个姑娘还送给我一双她亲手为我做的布鞋。来到桥上,我想把旧梦回忆一下。桥的位置没变,只是由砖桥变成了水泥桥。桥下还有水,只是由活水变成了死水。映在水里的红月亮被拉成红色的长条,断断续续。青蛙在浮萍上追逐,激起一些细碎的水花儿。逝者如斯,那个姑娘再也见不到了。⑧到周口市乘火车返京前,我和作家协会的朋友们一块儿喝了酒。火车开动了,我还醉眼蒙眬。列车在豫东大平原的麦海里穿行,车窗外金色的麦田无边无际,更是壮观无比。我禁不住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说大平原上成熟的麦子是全世界最美的景观,你想象不到有多么好看,多么震撼……我没有再说下去,我的喉咙有些哽咽。(摘编自《散文选刊·下半月原创版》,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②③两段描绘了一幅平原地区夏夜麦田月光图,突出月夜沉静、暗淡、朦胧的特点。这两段写鸟声、蛙声,以动衬静,表现出麦田一派生机的景象。B.“我”从麦田深处退出,站在桥上,想起往日的恋人,大有物是人非之感。浓浓的情意融入淡淡的月色之中,使文章显得含蓄而又深沉。C.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交代夜游的经历,叙写夜游所见所闻引起的感想,以深情告别故乡收束全文,既是叙事的结束,也是情感的高潮。D.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作者凭细致的观察,用细腻的笔触,给读者呈现了一曲沉重略带忧伤的乐曲。答案 C解析 “按时间顺序”分析片面,时间顺序中还有插叙。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1)我想不出还有哪个高贵的字眼儿可以代替它。(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时间,我以为自己站在云彩里,在随着云彩移动。(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金”这个字眼,是麦浪的颜色,是汗水创造的财富,又象征宝贵。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金色麦浪在作者心目中神圣的崇高地位。(2)表现了“我”被夜景吸引,内心纯静愉悦,完全沉浸在月下麦田美妙的境界中。(答出第一题给3分,答出第二题给2分,满分5分)解析 理解第(1)句含义时,首先要注意句中的代词“它”代指的是“金”,然后还要注意句中的一个关键词“高贵”。理解第(2)句含义时,可以分析“我”为什么“以为自己站在云彩里,在随着云彩移动”,然后结合上下文来具体阐述。3.文章标题是“在夜晚的麦田里独行”,既然是“夜晚”,为什么第⑤段要写“白天”在麦田看到的景象?(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展现麦田另一种状态的美,使麦田形象更加丰满;②补充交待夜游的原因,丰富了文章内容,为结尾“多么好看,多么震撼”提供有力的支撑;③表现了作者对麦田及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加深了读者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每点2分)解析 写出了白天麦田的美是“自然之美,是壮美、大美和无言之美”,这是另外一种状态的麦田的美,丰满了麦田的形象。第⑥段中的“因为白天看麦田没有看够,所以在夜深人静时我还要来”,就交代了夜游麦田的原因,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最后,再从情感表达、读者感受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第⑤段要写“白天”在麦田看到的景象。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乌鸦掠过村庄①乌鸦急速掠过村庄上空,像一块块黑色的破布在暗淡的天幕上抹过,划出一条条粗壮的黑线,乌鸦没有在村庄上空盘旋,也没有落在那棵树冠庞大的苦楝树上,它们径自朝南飞了,飞过麦田,一片小黑点消失在浓稠的暮色中。②我没有听到乌鸦在巢里翻身的声音、吵闹的声音、“扑剌剌”拍动翅膀的声音。这一夜我的梦里也出奇地安静,没有一只乌鸦的哀啼坠落枕边,溅起湿漉漉的星光。③村庄的乌鸦都哪儿去了,我问自己。④我想到了那些炊烟茂盛的日子。清晨铁桶碰到井沿“铛”的一声,或者“嘭”一声掉进水中,这样的响声总会吸引那只槐树上的乌鸦,它好奇地打量着汲水的女子,盯着她身后的长辫子左看右看,而后嘎一声发出哑叫,像是打招呼,又像是情不自禁的赞美。汲水的女子向它羞涩地一挥手,去,大鸟,去,老丑。那只飞走的大鸟就在村庄上空盘旋,一只吸引来两只,两只吸引来四只,直到汲水的女子穿过那片桃林,把一串落花远远地抛在身后。⑤无论什么样的清晨,结霜的、下雪的、有雾的、晴明的,你都能看到乌鸦在树枝上蹦跳的身影,也无论什么季节,它们的嗓音都是略带沙哑的,但又“嘎嘎嘎”那么响亮,像敲一面破锣。⑥这些都是记忆中的场景,现在的事实是,村庄已很难见到乌鸦的身影了。曾经安静祥和的村庄已被炮声和打石机的轰鸣搅扰得神经错乱,曾经炊烟葱茏的村庄已褪去往昔光鲜的外衣,破败不堪。我看到那些废弃的老屋爬满了瓜藤,一把锁紧紧锁住曾经烟火缭绕的岁月;我看到歪歪扭扭的小巷里,荒草丛生,月光的镰刀收割绵亘的落寞;我看到留守老人孤独的身影,被残阳拉得很长很长……那些南下或北上打工的人,在迈进城市的一瞬间就迷失在楼群高耸的浮华里,就沉醉在城市飘落的霓虹里,他们用握过农具的手,把深扎进农村的根义无反顾地拔起,而后浮萍一样风雨中飘摇在这座城和那座城。这些人是村庄的土著,他们抛弃了村庄。乌鸦也是村庄的土著,它们也抛弃村庄了吗?⑦村庄的乌鸦都哪儿去了,我还在问这个问题。⑧在一个小区的垃圾堆旁,我看到两只乌鸦啄食着发馊的残羹,它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那么满足,那么自在,那么幸福。它们的巢就建在高高的信号塔上,从这里能看到五星大饭店的霓虹,能听到KTV跑调的唱腔,而车流就在它的房屋下面穿过,升腾起一阵烟雾和尘埃。这两只乌鸦无论如何极目远眺,都不能看到树林和花丛,雾霾已悄悄起身,弥漫了整个城市的上空。所以每当夜幕降临,乌鸦径自飞回巢里,它们不会在巢的上方一圈圈盘旋,“嘎嘎嘎”沙哑地叫着,或许它们知道,多么有力的飞翔,都不能把城市的夜空抹黑。⑨从这两只城市化的乌鸦身上,我已经看不到泥土的光泽,看不到庄稼的成色,看不到天空的广阔和春天的多姿多彩,它们浸泡在铜臭和欲望的雾霾里,浸泡在钢筋混凝土的冷漠里,俨然退化为两只黑色的风筝。⑩那群掠过村庄的乌鸦究竟飞到了哪里?这些懂得反哺的重情重义的鸟真的会背弃村庄吗?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作者张强,文章选自《2016中国散文年选》,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②段表达了“我”对现在村庄里听不见乌鸦的声音的遗憾与失落之情。B.③⑦两段,对“村庄的乌鸦都哪儿去了”进行追问,旨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C.④段汲水的女子与乌鸦的关系,不能够代表“我”记忆中的村庄与乌鸦的关系。D.⑥段提到的外出打工的农民,像城市化的乌鸦一样抛弃了村庄、迷失在城市里。答案 C解析 第④⑤段都在叙述“我”记忆中的情景,这是乌鸦还没有抛弃村庄时的情景,乌鸦以村庄为家,村庄因乌鸦而更显生机,二者的关系十分和谐美好。而第④段汲水的女子与乌鸦的互动,十分自然而和谐,可以代表“我”记忆中村庄与乌鸦的关系。5.文章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找出两种,并举例说明。(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渲染。第四段乌鸦与“女子”的嬉戏,渲染了过去岁月里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此的向往和如今不再的怅然之情。②象征。“乌鸦掠过村庄”是一种象征,表意形象,寓意深远。曾经它是美好村庄的一分子,如今它掠过村庄,飞向城市,不再复返。通过“乌鸦”的行为揭示了自然美好的事物在所谓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被异化的现实,并引发人们的深刻反思。解析 艺术手法(或称写作手法)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理、规律和方法表现文章内容。对艺术手法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可从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抑扬、渲染、象征等)、谋篇布局(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等角度答题。6.请谈谈你对第⑩段中“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这句话的理解。(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对美好事物的逝去表现出不接受也不愿意接受的情感,更表现出对美好事情回归的一种渴望之情。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理解这个句子含意的关键在于抓住“不敢”和“不愿”所流露出的情感。“不敢”体现出现实情况令“我”感到抗拒和痛心;“不愿”体现出“我”不想对现实妥协,仍愿对未来怀着一份希望。
专题十四 散文(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小人物大春秋马 德前些年,单位还烧锅炉。有一次,几个人出去吃饭,我说,咱们把烧锅炉的王师傅一块喊上吧。同去的人有些瞠目,我去喊王师傅,王师傅也有些吃惊。彼时,他正把一铁锹煤送到炉膛里,铁锹停在半空,也表达着黑色的惊愕。王师傅以为我在逗他,但分明不像,因为我们并不熟识。他说,都有谁啊,我说大部分都是老师们。他说,那我带一瓶酒吧,我点点头。他带去一瓶二锅头。酒桌上,他显得很不适,低着眉,不说一句话,一只手不断搓着另一只手的手背。我们的话题,他不好插上嘴,只是在敬酒到他那里的时候,才象征性地应答几句。倒是带的那瓶酒,他喝了一半,别人给他倒其他酒,他不要,也不多解释,只是说,我喝二锅头就好了。回去的时候,没见他醉,但脸红得紧。在一个背风处,他一把扯住我,说,马老师,谢谢你。他还想说句什么,忽然咽下去了。王师傅比我小不了几岁,但好像没上几年学。我打水的时候,常见他的宿舍里放块画板,他常画啊画的,便觉他是个有故事的人。后来再出去,我还是叫上他。王师傅总是不好意思,但我执意邀请,他拗不过,便带着酒一起去,去了之后,还是不说话,还是一个人把瓶酒喝个差不多。他好像在单位待了两三年就走了。我跟他的接触,就是喝过几次酒,吃过几次饭,没有长聊过,也没有深聊过。印象中,有一次,他好像把一瓶二锅头都喝了,有些高了,回来的路上,拉住我不松开,来来回回说一句话。他说,马老师,你跟别人不一样。我也不知道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同。去农村赶大集的时候,我常去一个钉鞋的摊位那里,一坐就是半天。是老相识,却不知道彼此的名字。他钉鞋,我就坐在那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闲谈。他跟我聊家庭孩子,讲寡居的老娘曾经遭过的苦,到动情处,一个大男人,呜呜咽咽地朝我哭。他给我唱老调。他说他年轻的时候,曾经跟着一个小戏班唱过几年戏。他还说,老调中最有名的是《潘杨讼》和《忠烈千秋》。“万岁爷金殿上传下口旨,他要我寇准断潘洪……”他经常咿咿呀呀哼唱这个段子。我是有特殊待遇的。每次去,他都会从木箱子里抽出块垫子来给我,说,凳子脏也凉,你垫个垫儿,会好一点。我便一屁股坐下来。我知道,这种心安理得是来自于彼此的亲近。人与人之间,说许多热络的话,未必以心相交。有时候,一句话不说,面对面坐半天,就是知己。只要隔着一段时间不去,他远远地见我去,第一句就是:这一阵子,你又忙啦。然后,是呵呵地笑。笑的时候,还要用手努力提着面颊的肉。有一次他跟集上的一个摊主打架。原因是老娘买东西的时候,顺手多拿了一点,摊主不干,推搡了老娘。他气呼呼地找过去理论,话没到三句,厮打起来。结果是,他挂了彩,头上裹着块纱布待了好几个月。问他情况,他就实话实说。末了,来一句:我可以受欺负,老娘不能。我后来调动工作,很少去赶那个大集了。重新回到老地方的时候,是个冬天,集上依然熙来攘往的,只是钉鞋摊那里,空落落的,已经没了他。我在那儿蹲了好一会儿,怅然了许久,脑海中翻腾着他的生活可能发生的种种。返回的路上,在一排整齐的门脸前面,有个人远远地朝我喊:哈哈,马老师,又看到你了,我改行了,修电动自行车了。回身,是他。他脸上的笑容好像要奔涌出来,依然一边笑,一边用手提着面颊的肉。他挥挥手中的扳子,指了指屋内。屋内是乱糟糟的各种配件,靠里是一张床。床上的被子,也乱糟糟的,中间坐着的老人,是他的母亲。那么冷的天,屋子里却十分暖和。我想,他人生的成功,大约就是兑现自己此前的诺言,他要让母亲活得温暖如春。(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讲述了烧锅炉的王师傅在酒桌上的表现,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手法展现了王师傅自卑、沉默寡言的性格特征。B.作者和钉鞋师傅是老相识,却不知道彼此的名字,他们的相处方式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以心相交,才能成为真正的知己。C.钉鞋师傅给作者唱老调,讲自己的往事,说明钉鞋师傅对作者十分信任,这也说明平时没有人尊重和理解钉鞋师傅。D.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从“我”的视角看社会生活中的两个小人物,真实描述他们的生活,表达了对他们深切的人文关怀。答案 C解析 “这也说明平时没有人尊重和理解钉鞋师傅”属过度解读,这里只能从侧面说明作者对钉鞋师傅是尊重和理解的。2.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部分。(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①运用神态、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了“他”意外见到“我”时的激动、兴奋之情。(2分)②运用对比手法,(1分)他“热情”的笑容与“乱糟糟”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他”的乐观;(1分)屋外的“冷”与屋内的“暖和”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他”的孝顺与有担当的性格特征。(1分)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抓住“手法+分析”这一基本格式,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如“脸上的笑容好像要奔涌出来”运用的是神态描写,“用手提着面颊的肉”“挥挥手中的扳子”“指了指屋内”运用的是动作描写,这形象地刻画出“他”见到“我”时的喜悦、激动、兴奋;他“好像要奔涌出来”的笑容和屋内“乱糟糟”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刻画出人物乐观的性格特征,屋外的“冷”与屋内的“暖和”形成对比,突出表现了“他”的孝顺和有担当的性格特征。3.如何理解“小人物大春秋”这个题目?请作简要探究。(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①文章刻画的王师傅与钉鞋师傅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不稳定的“小人物”。②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王师傅常“画啊画的”,“钉鞋师傅”想让母亲“活得温暖如春”。人物虽小,却满怀大梦想。③题目既交代了文章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现出作者对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的人文关怀。(每点2分)解析 此题要求我们既要考虑到“小人物大春秋”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又要考虑到题目和文章的关系。“小人物大春秋”包含“小人物”和“大春秋”两个词:文章中描写的这两个人物确实都是平平凡凡的“小人物”,但他们各有各的理想,从他们各自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人生百态,这堪称“大春秋”。这一标题点明了文章中心,展现了作者对小人物的人文关怀。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纺 车张拓芜夏夜的梦是恬适的。那张宽大而又深沉的床,经常被我一个人独占。竹席已被汗和油浸成深红色,蚊帐是灰灰的,四根床柱子被岁月髹作了紫酱色,风从窗口吹进来,镂着“寿”字的帐钩碰击着床柱子,像风铃一样的发出清越的声响,伴和着母亲的纺车声,那是一阕母亲的摇篮曲,那是人间的天籁。纺车是母亲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她生命的一部分。从少女时代就一只手牵着,一只手摇着,把少女摇成了白发的老妪,把挺直的腰杆摇成佝偻。纺车是母亲的嫁妆,是当年跟着母亲的花轿一道进张家大门的。打这以后,姐姐妹妹和我,鸡鸭牲畜缝缝补补以及那架历史悠远的纺车,成了母亲的全部。总是被那呜呀呜呀一声高一声低的纺车摇醒。睁开眼从灰暗的蚊帐透视出来,一盏昏黄疲惫的清油灯正照着母亲佝偻着的一团影子。影子忽儿长,忽儿短,皮影子戏一样的贴在地板上。灯盏是粗陶碟子,只是不情愿地噘着一张嘴,一共只有两根灯草芯,伸出半个脑袋,没奈何望着这间古老、幽暗、沉寂的卧房。这间老屋怕有百十年了,传到父亲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屋顶每隔三年便得翻一次。夹墙里的“家蛇”已经碗口粗。一百多年该是多少天?三四万个夜,纺车声从没断过。从奶奶的奶奶那个时代起,呜呀呜呀声便在这间屋子里响着,这是中国农村的夜。有了儿子还不能算熬出头,除了像奶奶一样有了孙子,才能捧白铜水烟袋呼噜呼噜悠闲地吸两口,其实她老人家并没闲着,眼睛始终离不开藤条篮子里的纺锤子,她老人家一直在背后监着工哪!“怎么,才三个?我年轻的时候,一夜要纺六七个纺锤子哪!”这还是刚起头哪,才二更哩。奶奶说她当年也曾常受她婆婆的唠叨。照这样类推下去,母亲也可把唠叨寄托在我身上,有天我长大了,娶了媳妇,母亲就可以有找头了。但是母亲不是这种型的,她把什么都传给姐姐,唯独没有唠叨和抱怨。她受多少委屈,吃多少辛酸,总是默默地忍着,尽管往肚子装。母亲平时连话都少说,姑姑说她是金口玉言。母亲年寿不高,四十九岁那年得了牙痈与世长辞了。那时我才十岁,母亲没能见到她的媳妇和孙子,母亲打开头就没存心在她媳妇身上得找头的。那架纺车是大舅舅自己做的,为了传宗接代,纺车的座子是枣木板凳改装的,枣木坚重,不蛀不朽,管用一二百年。管着纺锤子的那个六片竹片子绷起的空心轮子,竹片已换过好多次,摇把的铁轴子已被磨损,细得像根小指头,唯独那块工字型的座子还稳重地,四平八稳地停在地板上,纹风不动。冬天纺麻,夏天纺棉。纺棉较干净些,只是纺锤子上拖出来的棉绒,飞满一房子,飞满了母亲的一头一脸,竟分不出哪是白发哪是棉绒了,薄薄地落满一头,在昏黄的青油灯下,竟像奶奶房里那张观世音画像头上的光圈。冬天纺麻,总是一屋子的青臭,那是刚从浸在水里的麻皮身上发出来的怪味。母亲的双手总是黑污污的,用衣袖子擦眼睛。姑姑和母亲的姑嫂感情很好,特地把父亲的一条破围巾拆了,为母亲打了一双毛袜和半双手套,因为麻皮肮脏,毛线只打了手背的一面,指头上是一根线头套着。母亲姓沈,娘家在南陵县白箬坑。那是一个偏僻、贫穷、落后、闭塞的山村。母亲是兔年生的,讳兔娘。她不识字,却能背几句女孝经。母亲一年到头种麻种棉,养蚕缫丝,整年与纺车为伍,却从未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临入殓时还是穿着那套洗得发了白,磨得发了光的蓝裤褂,姑姑看了心酸,当场脱下那件奶奶遗留下来的团花缎子夹袄,放进棺材,一齐下了葬。我既不知道母亲的生辰,也不记得母亲的忌辰,想起这,我就恨自己!那时已经十岁,应该懂点事了,偏偏什么都不懂!想起姑姑赠葬的那件团花酱色夹袄,推断大概是暮春三月,每逢杜鹃花落的时节,我便想起那架古老的纺车。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说“夏夜的梦是恬适的”,由此引出了对童年夏夜生活的描写,在作者的记忆里,儿时的生活是艰辛的。B.文中“绷起空心轮子……细得像根小指头”不仅是在写纺车,也是在写母亲,侧面说明了母亲的勤劳、辛苦。C.从文中来看,奶奶对母亲十分苛刻,常常责怪母亲纺线太少,而且在母亲下葬时,还不让她穿一件好一点的衣服。D.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质兼美,通过对母亲和纺车相伴一生的回忆,表现了母亲勤劳、善良而又忍让的性格特点。答案 C解析 “在母亲下葬时,还不让她穿一件好一点的衣服”错误,从原文“姑姑看了心酸,当场脱下那件奶奶遗留下来的团花缎子夹袄,放进棺材”来看,母亲去世时,奶奶早已去世。5.本文有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两条线索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纺车;对母亲的无限思念。(2分)(2)散文围绕“纺车”展开,而“纺车”又是作者感情的载体,通过对“纺车”的描写来记叙母亲的一生,由此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这样就将两条线索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3分)解析 题目中第一问的关键词是“两条线索”。回到文中梳理全文可以发现,文中所叙之事与纺车相关,而文章所抒发之情是对母亲的思念。这样,两条线索就很明确。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总是能将叙事与抒情交融在一起,在叙事中穿插抒情,在抒情中推进叙事,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回答第二问。6.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表达对逝去的母亲的思念。作者在十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回忆中母亲的纺车声就像是摇篮曲,表现了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思念。②表达对母亲辛劳一生的疼惜。母亲成年与纺车为伍,一生辛劳,到去世时也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作者在行文间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疼惜。③表达对自己不知道母亲生辰、忌辰的愧疚。母亲操劳一生,没见到作者长大成人就去世了,而作者却不记得她的生辰和忌辰,表现了作者的愧疚和自责。(每点2分)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细读全文,明确文本写的主要内容。本文回忆了母亲与纺车相伴的一生。本文是写来纪念母亲的,那么一定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然后分析具体内容,把握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母亲一生与纺车相伴,十分辛劳,而去世时还穿着旧衣服,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的疼惜。而在文末,作者说“我既不知道母亲的生辰,也不记得母亲的忌辰”“我就恨自己”,表达了对自己没有记住母亲生辰、忌辰的自责,由此可得出答案。
专题十四 散文(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人 生 之 秋[黎巴嫩]米·努埃曼一年四季,各有其意义。春季,是被封锁起来的大自然对周围一切的造反;封锁已使大自然感到厌烦,于是起来挣脱桎梏与锁链,毫不犹豫或毫不留情地将其打个粉碎。夏天,反抗行动变得温和,一切都从微醉中苏醒过来。秋季到来,大自然的暴动带来了果实,带来的是成熟的、光彩夺目的可口果实;华美、鲜味与健康已自在其中。冬季,则是大自然的休眠期,那是生命强加于她的,意在怜惜她的体力过度消耗及肠胃消化困难,唯恐她陷于神经紊乱状态。或许我们在用隐喻的方法谈及人生四季时,道出事实的精华。世界上的一切都像地球上的四季变化规律一样,服从于一定的严格规律。每种事物必在一定时候开始,又在一定时间结束,先经过革命暴动,继而经历一个时期的力量集聚与调整,然后进入采摘收获时节,接着便是新的封锁或休眠。我一点儿也不怀疑,人的生命仍然分为四季,有展开之时,有卷起之日,带着人到达最大自由境地,直至从四季的桎梏和岁月的权势下得到永久的解脱。然而,无论我们怎样坚持将一年四季与人生四季进行比较,无论此与彼之间的相似之处如何吸引我们,我们也不应该对不会开口说话的自然界与有理性的人类之间的巨大差异视而不见。也许我们当中某人年迈,于是神经衰萎,耳欠聪,目不明,多数器官出现故障,失去正常功能;虽然如此,他却仍富有想象力,意志坚强,思想与心脏还很年轻。而另有一个人,虽正当华年,思想却在摇篮里,想象力仅在袖口,意志已入老年。在人们当中,没有两个生命季节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人,即使两者的年龄与外貌毫无差异。在人生的秋天,阴影不但多而且长,都会与我们形影相随。这些阴影就像吉他上的琴弦一样,不停地振动,依照琴手的手指动作方向,时而这根弦被按下,时而那根弦被弹起。真正幸福者是那种已经进入人生之秋的人;自打春天一直绷紧到秋天的琴弦,成了金声玉振、音色动人、情感纯真的琴弦;他将在自己的人生之秋摘到最甜美的果子。在人生之秋,人们常常回顾往日,很少向前展望。每当我们接近必然结局时,我们便竭力回想过去,从往日里寻觅适合于那种必然结局的食粮。那些昔日路途上布满圈套、荆棘、黑影的人是多么不幸!正是他们在自己的手脚上绑上重物,然而却说:“走,我们爬山去吧!”正是他们,人生之秋使他们病入膏肓,他们真希望生命永远是春天,而全然不知那是不可能的。他们终于懒于前进,因为他们看到眼前只有一个窄小、黑暗而又寒冷的泥坑。至于那些阴影淡薄的人们,他们则乐于在人生之秋展望未来;眼前的一切蒙不住他们的眼睛。冬天只能伤害那些无家可归以及那些家无隔夜粮的人。那些已为冬季来临备足粮食的人们,即使在严冬里,他们也会得到最美好的思想与情感。在人生的秋天,血和肉的活力极大限度地松弛下来,胸间没有炽燃的火焰,没有抽击心与脑的长鞭,没有缠绕枕席的梦幻,没有耸入云霄的宫殿,没有幸福之光照耀下的双眼。然而此时此刻,人却有不可意料的幸福临门;因为他永远地摆脱了欲望的引诱和唆使,而且那种诱使是不可救药的。在人生之秋,最宜于深思熟虑,自我清算。人度过了自己生命的春天和夏天,无论思维与想象力多么迟钝,他一定会问自己:自打看到人间光明时就沉睡着的力量从何而来?又是谁将其从昏睡中唤醒,然后进行组织、训练,继而组成大军,一直战斗下去。也许人从自己生命的秋天采摘到的最佳果实是平静、安然的心情:感到有许多颗心脏在自己的胸中跳动,友谊、情怀、爱慕自在其中;感到自己的根已经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在生活的土壤里茁壮成长;感到自己落在大地上的阴影是那样浓密柔和,足以让辛勤的劳动者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在那里歇荫乘凉。人可以用这样的情感展望人生的冬天,足以使冬之严寒变为温暖,令凄凉变成热闹,使荒芜化为肥沃。人若能把坚定的信仰与生命的哲理、美妙与公正联系在一起,那么,他便能够面对死如同面对生,面对坟墓如同面对摇篮。(选自《外国散文百年精华鉴赏》,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文章题目分析,作者主要截取生命的“秋天”作为观照对象,来详细表述“人生之秋”的重要意义,以此表达作者对人生之秋的热爱。B.作者认为要把握春、夏的生命沉淀时光,在到达“人生之秋”的季节里就要努力将人生的底蕴涂上凝重、有意义的色彩,继续战斗下去。C.作者认为人生充满灾难,因为“阴影”无处不在,不过作者也描述了走过“阴影”后的美丽图景,但他认为一个人要迈出“阴影”很难。D.文章以诗一样的笔调述说了作者对人生之秋的深刻体悟和哲理思考,文字优美,诗意浓郁,表现了人生四季和人生之秋的静美等特征。答案 C解析 C项,“人生充满灾难”于文无据,作者认为人生有着许多困难,但克服困难就有了幸福,但不能说“人生充满灾难”。2.作品开篇写了一年四季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特点:①反抗的春季。②孕育的夏季。③收获的秋季。④休整的冬季。作用:①作者用自然的四季来隐喻人生的四季,人生的变化犹如一年四季的变化,有着严格的规律。②以此引出下文对“人生之秋”的表述,并以此说明“人生之秋”是收获的季节。解析 该题的第一问是要求概括一年四季各自的特点,可以从把握四季描写的内容入手。比如春天,文中说“春季,是……造反;……于是起来挣脱桎梏与锁链”等,可以看出春季的特点是“反抗”“抗争”,由此可以概括为“反抗的春季”。第二问要求考生回答文章开篇写一年四季的特点对文章的具体作用,可以从语段的具体内容、对后文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比如这样写是为了用自然的四季变化与人生的变化比照,以此引出下文对“人生之秋”的表述等。3.作者展示的“人生之秋”的收获带给你哪些深刻的思考?请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简要探究。(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人生之秋”可以让人松弛、淡泊下来,得以摆脱欲望的引诱和唆使,进入幸福之门。②我们可以在“人生之秋”中深思熟虑,自我清算,反思走过的人生之路。③我们可以在“人生之秋”获得平静、自然的心情,坦然地面对“人生之冬”。④“人生之秋”是人生中重要的季节,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这是收获的时节,能够成就我们惬意的人生,所以我们不能逃避,要勇敢面对“人生之秋”。解析 回答该题要注重思考以下几个方面:①“人生之秋”的具体作用,即“人生之秋”对我们有哪些作用或帮助。②我们应如何对待“人生之秋”。从“人生之秋”的具体作用的角度分析,“人生之秋”能够让我们松弛、淡泊下来,能够让我们回想过去,获得平静的心情等;从作者的观点来看,作者认为每个人都要经历“人生之秋”,因此我们不能逃避,要勇敢面对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我们历来被告知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总与作家的个人苦难直接相关。也许歌德是个例外,歌德在美丽的小城魏玛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由这个例外又想起中国盛唐时期的大批好命诗人,以及托尔斯泰、雨果、海明威等很多生活优裕的外国作家,似乎也在例外之列。如果一个文学规律能把这么多第一流的大师排除在外,那还叫什么规律呢?今天到了魏玛才明白,歌德在这儿的住宅,比人们想象的还要豪华。整个街角一长溜黄色的楼房,在闹市区占地之宽让人误以为是一个重要国家机关或一所贵族学校,其实只是他个人的家。进门一看里边还有一栋,与前面一栋有几条甬道相连,中间隔了一个长天井似的石地空廊,其实是门内马车道,车库里的马车一切如旧,只是马不在了。车库设在内楼的底层,楼上便是歌德的生活区,卧室比较朴素,书库里的书据说完全按他生前的模样摆放,一本未动。至于前楼,则是一个宫殿式的交际场所,名画名雕,罗陈有序,重门叠户,装潢考究,好像走进了一个博物馆。脚下吱吱作响的,是他踩踏了整整五十年的楼板,那声音,是《浮士德》一句句诞生的最早节拍。我一间间看得很细很慢,在歌德家里一遍遍转。直转到每级楼梯都踏遍,每个角落都拐到,每个柜子都看熟,才不慌不忙地出来,慢慢向歌德档案馆走去。档案馆是一个斜坡深处的坚固老楼。在二楼上,我看到了他们的笔迹。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潇洒,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作家的习惯写法。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狂放不羁的思想,手稿却板正、拘谨,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歌德到魏玛来是受到魏玛公国卡尔·奥古斯特公爵的邀请,当时他只有二十六岁。德国在统一之前,分为很多小邦国,最多时达到二三百个。这种状态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风气的开化,但对文化却未必是祸害。有些邦国的君主好大喜功,又有一定的文化鉴赏能力,就有可能做一些招纳贤达、树碑立传的好事,很多文化精英也因此而获得一个安适的创作环境,留下佳绩。德国在统一之前涌现的惊人文化成果,有很大一部分就与此有关。歌德在魏玛创造的文化业绩,远远超过魏玛公爵的预想,尤其是他与席勒相遇之后。歌德和席勒在相遇之前,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主将,歌德以《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以《强盗》,还有他们的其他作品,对封建意识形态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扫荡气势。他们的精神前辈,应该是那位现实身份低微而历史地位崇高的莱辛。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特意让主人公自杀前还在读莱辛的作品。歌德和席勒在魏玛相遇之时,“狂飙突进运动”的锋头已经过去,而他们已在开创一个古典主义时代。历史将承认,德国古典主义的全盛时代,以他们的友谊为主要标志。这三个人,构成了我们对德国文学起点性的印象。他们几乎都是哲学家,不仅深思,而且宏观,有极高的学术素养。这使他们的作品有一种罕见的终极沉思的品格。这种品格有两个走向,既有可能走向概念嶙峋的学者化方向,又有可能走向吞吐万汇的巨人化方向。相比之下,歌德是全然走向了后一个方向,莱辛、席勒两者兼融,在后一个方向上却没有歌德那样圆满。当然,这与歌德的优裕和高寿有关。无论如何,德国文学以后浓郁的哲理素质,就这么定下了。荣格说,每一个德国人灵魂深处都有浮士德的影子。因此,当歌德他们定下了德国文学的素质,同时也定下了德国人的素质。也许反过来,他们的素质原本就是德国人本体素质的产物,他们只是经过天才的吐纳,把它凝固住了。那么还是荣格说得对: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其实,此间是一种宏伟的互创关系。魏玛是重要的互创现场。(选自余秋雨《谁能辨认》,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游览德国小城魏玛的一段经历,详细地描述了歌德、席勒、莱辛等德国古典主义时代文学巨人的形象。B.作者对“苦难出佳作”这个规律并不认同,他认为德国能够取得惊人的文化成就,主要是因为文化精英们获得了安适的创作环境。C.作者从历史和文学史的角度述评歌德,视野宽广,凸显了歌德的巨大贡献和崇高地位,使文章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D.本文的语言典雅灵动、饱含深情,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学的理性思考,意蕴丰富,表现了情理交融的行文风格。答案 A解析 “详细地描述了歌德、席勒、莱辛等德国古典主义时代文学巨人的形象”错误,作者详细地记录了参观歌德故居的见闻,对于“歌德、席勒、莱辛”的比较只是作者行走中的思考,思绪的游离,作者只是通过映衬来凸显歌德之特别。5.作者详细描述了歌德的住宅以及自己专注细致的参观过程,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详细描述歌德的住宅,意在表现歌德高雅精致的生活品位,说明终极沉思的品格、极高的学术修养与此有密切关系,突出了优裕安适的环境对歌德文学成就的重要作用。②详细描述自己专注的参观过程,为后文对歌德其人及其成就的高度评价做铺垫,表现了作者对歌德的崇敬之情。(答出1点给2分,2点5分)解析 解答本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内容上,写歌德住宅豪华,生活养尊处优,突出了优裕安适的环境对歌德文学成就的重要作用。结构上,要联系后文内容作答。后文抒发了作者对歌德其人及其成就的高度评价,那么作者在前面详细描述歌德的住宅以及自己专注细致的参观过程,就为后文的评价做了铺垫。6.如何理解“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浮士德的形象带有浓郁的哲理素质,是德国人本体素质的反映;歌德创作出浮士德的形象,不过是把这种浓郁的哲理素质集中地呈现出来;(2分)浮士德形象的成功塑造,成就了歌德的伟大。(2分)这句话表明了作品与作者之间是一种宏伟的互创关系,即彼此成就对方。(2分)解析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理解浮士德形象的内涵及其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从“无论如何,德国文学以后浓郁的哲理素质,就这么定下了”“荣格说……同时也定下了德国人的素质”等句子表明浮士德的形象带有浓郁的哲理素质,是德国人本体素质的反映。“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表明了作品与作者之间的一种互创关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