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单项选择题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是( )A、调解和仲裁 B、人民调解和法律咨询C、非诉讼和诉讼 D、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2、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可以向 等各方面反映问题,以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①政府有关部门 ②司法机关 ③人民团体 ④有关社会团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琳琳在某出版社新出的中学生作文选集里看到自己的一篇文章,她很惊讶,因为出版社从没有跟她说过她的作文被选用了,也没有给她稿费。于是琳琳将该出版社告上法庭。这属于诉讼中的(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公诉案件4、观察右边漫画,当遇到如漫画中的情况时,行之有效的方法有( )①设法稳住歹徒 ②记住歹徒相貌 ③假装没看见,悄悄溜走 ④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5、七年级学生小亮的母亲早逝,去年父亲因为车祸也离他而去。父亲留下遗产10万元,房子一套。父亲去世后,多年不来往的叔叔坚决要求分割遗产。无奈之下,小亮将叔叔告上法庭,经法院判决,小亮继承父亲的全部遗产。小亮将叔叔告上法庭的行为( )A、是为获得遗产而不择手段 B、是不讲亲情的表现C、是采用非诉讼手段解决纠纷 D、是采用诉讼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对某中学八年级(3)班同学如何面对非法侵害的调查结果如下:奋力反抗 13%忍气吞声 9%事后找人报复 8%报警或向路人求助 70%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①大多数同学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②少数同学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多数同学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④大多数同学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多项选择题7、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做了明确的规定,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了四道防线;与此同时,青少年还要加强自我保护。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A、小明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门,自称是父母的朋友,小明开了门B、珊珊到商场买鞋子,付钱后向服务员索要购物发票C、婷婷在放学路上,碰到不法分子的敲诈,婷婷及时报警D、小林发现在超市买的牛奶过期了,要求超市服务员更换8、据报载,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同学遭到勒索,有的同学遭到抢劫,有的同学被人打伤,有的同学甚至为此付出生命……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青少年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缺乏自我调控能力,动不动靠攻击发泄自己的情绪,这不足为怪B、当遇到不法侵害时,要及时报告老师或报警C、学校、社会和家长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D、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9、一个女孩遭坏人绑架后,以她的智慧和善良打动了其中的一个绑匪,最终让自己绝处逢生。这个女孩的遭遇告诉我们( )A、在与犯罪分子作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B、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必要的求生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C、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不要硬拼,而应智斗D、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生的希望三、简答题10、一日,某校七年级学生黄某在回家路上遇到两名八年级学生的拦截。他们向黄某勒索了33元钱和一个MP3,并将其打伤。于是黄某第二天邀集好友找到了这两名八年级学生,在索回了自己的钱物后,对他们进行了殴打。(1)黄某索回自己财物的方式是否正确?为什么?(2)如果你是黄某,你会怎样做?四、分析说明题11、2011年3月,某中学向全校学生发出了一份倡议书,其主题是“中小学生应该见义智为”。这份倡议书在肯定了见义勇为这一高尚传统的同时,也提出了“勇为”的前提是要自护自救,并且传授了一些具体的方法。(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同时,为什么要“智为”?(2)该校传授的“见义智为”的具体方法可能有哪些?(3)对中小学生提倡“见义智为”,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1.C 2.D 3.B 4.D 5.D6.B 7.BCD 8.BCD 9.ABCD10.(1)不正确。他这样做也是违法行为。当他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斗争。 (2)通过有效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符合题意即可)1 1.(1)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的、 狠毒的,与其作斗争,要讲究智斗。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2)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等。 (3)青少年既需要特殊保护,又应该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要有“见义智为”的精神,机智勇敢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