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历史 / 一轮复习 / 2010届高三历史随堂练习

2010届高三历史随堂练习

  • 2021-04-21
  • 15页
  • 37.23 KB
还剩 9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0届高三随堂练习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B.春秋时期,诸侯纷争,分封制逐渐瓦解 C.唐朝统治者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 D.内阁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 2、明代冯梦龙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述了湖广襄阳府枣阳商人蒋兴哥,从广东贩卖珍珠、玳瑁、苏木、沉香等到苏州枫桥,巧遇同乡米商陈大郎贩米到苏州。从故事可以看出   A.湖广襄阳府商品经济发达              B.“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D.湖广主产珍珠、苏木等 3、清顺治皇帝在位时期,自然灾害很多,“水旱累见,地震屡闻”、“冬雷春雪,陨石雨土”。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罪于自己的“不德”,屡屡下诏罪己。这最有可能是受什么思想影响? A.“天人感应”     B.“仁政”     C.“性本善”     D.“存天理,灭人欲” 4、1858年,清政府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5、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从材料中可知洪仁玕主张 A.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                B.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C.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D.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6、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D.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7、洋务运动一位代表人物说:“中国积弱,由于思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人财赋动以数万之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之税。”上述材料反映了  A.洋务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B.洋务派主张创办民用工业  C.洋务派主张与外国争夺市场             D.洋务派转化为早期维新派8、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材料中清政府搁置修路倡议的主要原因是 ①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②资金和技术的缺乏  ③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             ④担心列强借修路控制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在《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该诗反映了 ①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②作者提倡使用国货   ③民族资本主义此时发展艰难             ④作者反对机器生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观察右侧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是  A.主张实现全民族抗战          B.强调中共对抗战的领导  C.肯定国民党正面抗战          八路在哪儿? D.赞扬中共敌后抗战 11、韩国一离婚调查机构,公布了1950年以来220万离婚个案咨询,发现有一个时期,妇女以丈夫生死不明为理由,提出离婚的特别多,此时期应该是 A.20世纪50、6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以来 12、“让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迅速摆脱孤立,与世界接轨,有过这样的先例吗?”美国《时代》周刊的这一评论,是针对 A.1955年中国参加亚非会议              B.1979年中国对外开放   C.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 13、美国曾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减少医疗等各种福利开支。这是为了 A.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B.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C.恢复被二战破坏的国民经济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涨 14、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15、1980年,第41届广州春季交易会规定可同来自港澳地区和旅居海外的华商洽谈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其直接背景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美建交 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D.《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下图)。下列关于1992年建交高峰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B.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与世界经济接轨 D.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17、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保姆在总结20世纪的历史时说,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到了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他强调的是 A.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C.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D.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18、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 A.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 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 C.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 D.体现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化 19、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大地震后,国际社会纷纷向中国伸出援手。5月24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映秀镇对温家宝总理说,国际社会同中国人民坚定地站在一起。国际社会的善举主要是基于 ①中国是联合国重要的成员国    ②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需要全人类共同行动 ③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          ④这次地震使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20、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下列美术作品与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相似的是 A.《日出•印象》     B.《干草堆》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毕加索自画像》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合计6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和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孔子的认识与夏商时期人们的认识相比有何变化?(1分)从孔子所处的社会阶段分析,这一时期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3分) (3)依据上述材料,分别谈谈中外人文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4分) 22、(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礼记》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请回答: (1)我国古人强调的“家齐而后国治”观念的经济基础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存在哪些不足?(1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促使梁启超得出上述认识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什么?(3分)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2分) (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应如何看待这一观念?(2分)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60个春秋弹指一挥间,中国经历了沧海桑田。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   大跃进  大倒退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  改革闯关  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  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   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   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引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20日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一五”计划期间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2分) (2)“二五”计划期间,“大跃进”为什么最终导致了“大倒退”?(1分) (3)“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1分)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的共同目标是什么?(1分)“六五”计划期间,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2分) (4)“八五”计划期间,邓小平南巡讲话从理论上主要解决了哪一根本问题?(1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从此发生了怎样的转变?(1分) (5)“九五”期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又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1分) 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世纪初期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印象 《巨人中国》是18世纪初期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印象,身著清朝服饰的中国巨人手牵欧洲武士,上面的英文“Judge”意为主宰者。                  《巨人中国》      (1)结合清朝前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18世纪初期西方人把中国称为“巨人中国”的原因。(2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中国印象与《辛丑条约》内容 《辛丑条约》规定: ①惩办支持义和团参加反帝斗争的“首祸诸臣”。②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中困人不得居住,允许各国派兵保护。④拆除大沽口至北京沿途的炮台,允许各国在山海关至北京铁路沿线驻军。⑤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叙用。……                         瓜分中国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些政治现象?(1分)对此,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应对,先后设计了各种救国方案。若你要了解其中的某一方案,可以查阅哪一历史文献(或报刊)?请举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事例加以说明。(2分) 材料三  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的中国印象       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常常与邪恶联系起来,其含义主要是负面的,Dragon身上写:“China Economy”(中国经济),它的尾巴上吊着的公牛身上写着“Wall St.”(华尔街,代表美国经济)。               Dragon(中国龙) (3)上图反映了部分西方人的印象,认为中国是强大而邪恶的,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试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 (3分) (4)联系所学知识,驳斥部分西方人的“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的观点。(2分) 25、(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 (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 (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1)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2)……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3)……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3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个改革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3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雅典和秦国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4分)    26、(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势造英雄,英雄影响时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1分) 材料二  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 ——陈登原《国史旧闻》 (秦)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于是使御史案问诸生(儒生),诸生传相告引(互相揭发)。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 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具体表现。(3分) 材料三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政要》 (3)概括材料三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1分)指出这一思想和材料一的联系。(1分) 材料四  是岁(贞观4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民不犯法,刑无作用),东至于海,南至于岭(岭南),皆外户不闭…… ——《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198 (4)据材料三、四,归纳唐太宗的主要政绩。(2分) (5)根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关史实,简述材料一孔子政治主张的积极意义。(2分)      命题、校对:方云华 王思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A B B D B A A D A B D B D C A A D D 二、非选择题: 21、(10分) (1)变化:由事鬼神到重视人,人的地位不断提高。(1分) 原因: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如答出铁犁牛耕的使用也可给分)(2分) (2)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3分) (3)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2分) 西方的人文主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科学、经济等的发展。(2分) 22、(10分) (1)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2分) (2)不足:忽视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1分)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3分) (3)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1分) 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1分) (4)这一传统观念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2分) 23、(10分) (1)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2分) (2)“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破坏了社会生产力。(1分) (3)扩大企业自主权。(1分)    搞活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1分) 开放沿海14个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2分) (4)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标准问题。(1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5)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任意一点1分)        24、(10分) (1)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人缺乏对中国的了解。(任意两点2分)  (2)现象:遭受列强瓜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分) 举例: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查阅《时务报》。 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查阅《民报》。 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查阅《新青年》。 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查阅《每周评论》。         (2分)(任选一例) (3)意识形态的矛盾;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一极;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经济全球化,中美经济联系加强;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丧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任意3点3分) (4)美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强国,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这是部分西方人宣扬“中国威胁论”的体现。(2分) 25、(10分) (1)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3分) (2)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商鞅变法按军功大小确定爵位。(1分)梭伦改革由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商鞅变法中官吏通由国君任免。(1分) 梭伦改革鼓励工商业发展;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1分) (3)雅典: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一定程度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任意两点2分) 秦国: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奠定基础;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为秦一统天下打下基础。(任意两点2分) 26、(10分) (1)为政以德(或德政、以德治民、反对任意刑杀、反对暴政)。(1分) (2)原因:暴政。(1分) 表现:严刑峻法;赋税沉重;思想专制(坑儒)。(任意两点2分) (3)治国思想:“存百姓”(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1分) 联    系: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政治主张(或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分) (4)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相对和谐。(任意两点2分) (5)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在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任意两点2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