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一轮复习 / 2010届高三10月调研(含解析)

还剩 9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北省2009-2010学年高三10月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考时: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和句子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行状 / 道行   无射钟 / 射电源     宁为玉碎 / 息事宁人 B.蕃茂 / 吐蕃   迫击炮 / 迫切性     谨庠序之教 / 生死不详 C.转轴 / 转产   哭丧棒 / 丧葬费     槛外长江空自流 / 横栏直槛 D.重听 / 中听   咸与维新 / 与人为善    朱门酒肉臭 / 无色无臭 2.下列各组词语或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喝彩     出言无状      闭目暇想      妍媸毕露      养心莫善于寡欲 B.征候     钟鼓馔玉      缘木求鱼      号啕大哭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C.决窍     克已复礼      质疑思辨      草菅民命      民为贵,社谡次之 D.火候     温柔缱绻      炙手可热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瀚藻 3.下列各项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不足齿数的,但他近来挨了饿……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 B.《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这个故事是荒诞不经的,但读者却感到合情合理,有“艺术真实”感。 C.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 D.鲍鹏山认为庄子的学问高深莫测。谈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东倒西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著名画家齐白石的画册里 有一幅画,上面画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一无所有,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 B.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 C.今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数十万军民为庆祝中国成立60周年而举行盛大庆祝活动。 D.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立的高峰。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浓郁为主是大家知道的。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虚实相结合的方法。例如近年出土的晚周帛画、汉石刻人物画、……这些赫赫名迹都是很好的例子。 B.战国时期,孟子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实行“仁政”。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统一天下,如“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 C.我校高三语文组编印的“百变招法”系列,是有价值的写作指导资料,你干吗不看呢? D.“《核按钮》,真厉害:早晚‘按’一‘按’,成绩就上来。”你认为这本资料怎样,大家做了不少题目,你做了多少题目?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 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 ④①②⑤③ 二、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大 片 的 路 会 不 会 越 走 越 窄? 尹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创造了中国国产电影前无古人、尚无来者的最高票房记录。从那一刻起,“中国式大片”,年复一年,就在媒介的热炒中,在期望与失望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中,走过了四五年。《十面埋伏》、《无极》、《夜宴》相继粉墨登场,《满城尽带黄金甲 》、《墨攻》也接踵而至。中国式大片在国内舆论的普遍性质疑,甚至有些娱乐化的嘲笑中,“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老路。 总结一下这些大片,其基本模式大概可以概括为:古装题材,义侠主题,异恋故事,武打桥段,宏大场面,奇观景致,东方特色,加上以章子怡、巩俐为代表的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众多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明星加盟,还有叶锦添、郎朗等国际知名的华人制作者的组合。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目前这批中国式大片剑指国际市场的典型性配方。 这种配方的形成,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实际上,2000年李安《卧虎藏龙》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创造了一个预期之外的奇迹之后,这种配方模式就已经被建构起来了。只不过,这种配方模式变得越来越完整和封闭,以至于逐渐被定型和越来越保守。只要采用这种配方,国际市场就会得到基本保证,甚至影片拍摄尚未完成,就能够以一个“好价钱”成功预售国际市场,而一旦违背这一配方原则,国际发行商都会望而却步。 这样一来,首先,影片都要选择那种容易被不同社会环境的观众所理解的、脱离了具体历史和现实感的人性人情故事。其次,要依赖更多的动作、场面、造型和怪异情感,这样可以减少不同地区观众理解上的差异性。第三,追求场面的宏大、景观的奇异、视听的华丽,为不同观众提供相同的感官刺激。第四,在西化故事中融合东方元素,为西方观众提供陌生的快感,为东方观众提供认同的快感…… 这些所谓的艺术特点,是被商业智慧或者说被投资所决定的。大片花钱多,挣钱的欲望就高。这种大片模式是投资方式、制片方式与创作人员共同制约的。投资者具有更大的决定性。影片中的场面、人物、动作,包括演员选择,其实都是为市场而“被迫”选择的结果。在这种钱决定一切的模式中,艺术美学当然要让位于所谓“商业美学”了。不求最好,但求最好卖是大片难以逃避的宿命。 所以,人们看这些所谓的“大片”,除了眼花缭乱、稀奇古怪以外,似乎已经很难记得住里面的故事。传统经典电影所追求的效果,在这些大片中似乎都消失淡化了。所谓大片,其实是一个用金钱堆积起来的奇观化的视听“大拼盘”。大片就是一种张牙舞爪的拼盘化、奇观化的娱乐而已。 这种配方模式已持续了五年,将会使国内和国际市场出现审美疲劳。但是,由于资本天然的保守性,必然导致配方模式的延续,直到有一天,这种实际上不少人已意识到的危机变成了现实,这种大片模式才会出现改变的机会。任何善良的愿望,包括那些最有影响力的导演的愿望,都很难改变电影投资者、发行人对“成功”范例的坚持,最终只有市场才能改变这种模式。 当大片走在一条越来越窄的道路上时,我们有其他导演能够利用更小的投资,走更多样化的电影探索的路线,为未来的新的大片模式提供可能性。只要当我们的其他探索出现任何商机,资本就会像一条嗅觉灵敏的良犬,找到所有可能的美好前途。今天这种大片模式,实际上不也是当年《卧虎藏龙》无意中所开创出来的吗?(节选自《清华人》2007第4期) 7.下列对“中国电影典型性配方模式 ”的理解及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开始构建盛行起来,已经持续了五年的一种“中国式大片”广泛采用的基本模式。 B.影片一旦违背这一配方模式,就没法获得观众的普遍认同,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国际发行商一般都会对此影片望而却步。 C.中国大片只有具备了这种配方模式,如《英雄》、《十面埋伏》等,才可以剑指国际市场,获得国际市场的普遍认同。 D.这一配方,由逐渐定型的基本元素共同构成,并越来越保守,最终只能寄希望于市场方能改变这种模式。 8.下列选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张艺谋执导的《英雄》赢得了广大观众的高度关注,创造了目前中国国产电影的最高票房记录,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B.近几年,中国式大片尽管赢得了比较高的票房收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一直受到了行内舆论的普遍性质疑。 C.当其他导演利用较小的投资,探索出了其他的电影路线,获得了新的商机时,如今的中国大片模式就会迅速改变。 D.即使是最有影响力的导演、最优秀的演员都无法改变电影投资者、电影发行人关于拍摄某部电影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只能是一味地服从 。 9.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英雄》等中国大片虽然都取得了较高的票房收入,但它们只能说是最好卖的作品,还不能都算做是专家眼中的好电影。 B.大片花钱越多,挣钱的欲望就越高,为尽可能地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可,人们就像配药方一样来配置电影,使之成为了“大拼盘”。 C.本文第四段概括了大片的几个特点,其实大片这样做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艺术的完整性完美性,而是为了市场的覆盖力。 D.中国大片只要再注意老老实实地讲一个好故事,让人们在看大片时能找到过去看经典电影的那种感觉和体验,就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NextPage]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长安士方栋,颇有才名,而佻脱不持仪节。每陌上见游女,辄轻薄尾缀之。 清明前一日,偶步郊郭。见一小车,朱茀①绣幰②,青衣数辈,款段③以从。内一婢乘小驷,容光绝美。稍稍近觇之,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尤生平所未睹。目炫神夺,瞻恋弗舍,或先或后,从驰数里。忽闻女郎呼婢近车侧,曰:“为我垂帘下。何处风狂儿郎,频来窥瞻!”婢乃下帘,怒顾生曰:“此芙蓉城七郎子新妇归宁,非同田舍娘子,放教秀才胡觑!”言已,掬辙土扬生。 生眯目不可开。才一拭视,而车马已渺。惊疑而返,觉目终不快,倩人启睑拨视,则睛上生小翳,经宿益剧,泪簌簌不得止;翳渐大,数日厚如钱;右睛起旋螺。百药无效,懊闷欲绝,颇思自忏悔。闻《光明经》能解厄,持一卷浼人教诵。初犹烦躁,久渐自安。旦晚无事,惟趺坐捻珠。持之一年,万缘俱净。 [来源:Z,xx,k.Com] 忽闻左目中小语如蝇,曰:“黑漆似,叵耐杀人!”右目中应曰:“可同小遨游,出此闷气。”渐觉两鼻中蠕蠕作痒,似有物出,离孔而去。久之乃返,复自鼻入眶中。又言曰:“许时不窥园亭,珍珠兰遽枯瘠死!”生素喜香兰,园中多种植,日常自灌溉;自失明,久置不问。忽闻此言,遽问妻兰花何使憔悴死?妻诘其所自知,因告之故。妻趋验之,花果槁矣,大异之。静匿房中以俟之,见有小人自生鼻内出,大不及豆,营营然竟出门去,渐远遂迷所在。俄连臂归,飞上面,如蜂蚁之投穴者。如此二三日。又闻左言曰:“隧道迂,还往甚非所便,不如自启门。”右应曰:“我壁子厚,大不易。”左曰:“我试辟,得与尔俱。”遂觉左眶内隐似抓裂。少顷开视,豁见几物。喜告妻,妻审之,则脂膜破小窍,黑睛荧荧,才如劈椒。越一宿,幛尽消;细视,竟重瞳也。但右目旋螺如故。乃知两瞳人合居一眶矣。生虽一目眇,而较之双目者殊更了了。由是益自检束,乡中称盛德焉。  (选自《聊斋志异•瞳人语》有删节) 【注】①茀(fú):古代车箱上的遮蔽物。②幰(xiǎn):车上的帷幔。③款段:此指骑马慢行。④翳(yì):凡眼内、外障眼病所生遮蔽视线影响视力的症状皆可称翳。 10.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清明前一日,偶步郊郭      步:行走         B.稍稍近之,见车幔洞开     稍稍:稍微 C.营营然竟出门去    营营:急忙             D.喜告妻,妻审之      审:仔细看 11.以下全属于方栋“改过自新”的内容的一项是                                       (    ) ①掬辙土飏生。生眯目不可开  ②倩人启睑拨视,则睛上生小翳  ③懊闷欲绝,颇思自忏悔  ④持之一年,万缘俱净  ⑤翳渐大,数日厚如钱  ⑥旦晚无事,惟趺坐捻珠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长安有一个人士叫方栋,很有才华和名气,但是轻佻冒失不守礼节。每当在路上见到游玩的女子,就神态轻薄地尾随。 B.清明前一日,方栋偶然到城郊散步,看见一个绝色女子,就控制不住自己,不远不近地跟着,被发觉后遭到了严重的惩罚。 C.方栋眼瞎后,听说《光明经》能解除灾难,就拿来一卷《光明经》,求人教他诵读。开始他还心烦气躁,时间长了心情就逐渐平静了下来。 D.蒲松龄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说明了轻薄者必受惩罚,受惩罚并不可怕,只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照样会得到人们的敬重的道理。 四、(24分) 13.把三大题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目炫神夺,瞻恋弗舍,或先或后,从驰数里。(3分)      译文:                                                                              (2)倩人启睑拨视,则睛上生小翳,经宿益剧,泪簌簌不得止。(3分)      译文:                                                                               (3)生虽一目眇,而较之双目者殊更了了。由是益自检束,乡中称盛德焉。(4分)   译文:                                                                              14.阅读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 鸪 词    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鹧 鸪 词    李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 (1)两诗都用了“湘江”、“斑竹”、“鹧鸪”等形象,都是表现一种愁苦之情的。这种“愁苦之情”具体说来有何不同?(4分) 答:                                                                              (2)两诗在表现手法上都继承了我国先秦诗歌创作的传统,采用了传统手法中的哪一种?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5.填空。(6分) (1)古诗文里,不少句子离不开“酒”,或跟“酒”有关。如“人生得意须尽欢,               ”;“盘飧市远无兼味,               ”。 (2)诗人在诗词里表达情感,往往是借景抒情、情寓景中。如“               ,乾坤日夜浮”;“念去去,千里烟波,              ”。 (3)五册《读本》编者选了“初唐四杰”的诗歌,作为一个单元,编者命题为“               当时体”。(填四个人的姓) (4)弗吉尼亚•伍尔夫,是     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墙上的斑点》是她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文中那个“斑点”,其实是趴在墙上的一只           。 [NextPage]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萤火一万年     迟子建[来源:学&科&网] ①在张家界的一天夜里,我非常迫切地想独处一会。我朝一片茂密的丛林走去,待我发现已经摆脱了背后的灯火和人语时,一片星月下的竹林接纳了我。 ②我拨开没膝的蒿草坐在竹林里。竹林里的空气好得让人觉得上帝也在此处与我 共呼吸,山涧的溪水声幽幽传来。在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如果你想真正领略风景的神韵,是非常需要独自和自然进行交流的。 ③那是个朗朗的月夜,我清清楚楚地记得竹林里无处不在的月光。我很惧怕阳光,在阳光下我老是有逃跑的欲望,而对月光却有着始终如一的衷情,因为它带给人安详和平静,能使紧张的心情得到舒缓与松弛。 ④眼前忽然锐利地一亮。一点光摇曳着从草丛中升起,从我眼前飞过。正在我迷惑不已时,又一点光从草丛中摇曳升起,依然活泼地从我眼前飞过。这便是萤火虫了。如果在我的记忆中不储存关于这种昆虫的知识有多好,我会认定上帝开口与我说话了。我也许会在冥想中破译这种 暗夜里闪光的话语。 ⑤然而我知道这是昼伏夜出的萤火虫。它在腹部末端藏有发光的器官。这种飞翔的光点使我看到旧时光在隐隐呈现。它那颤颤飞动的光束不知怎的使我联想到古代仕女灿烂的白牙、亮丽的丝绸,中世纪沉凝的流水,戏院里琤琮的器乐,画舫的白绸以及沙场上的刀光剑影。一切单纯、古典、经久不衰的物质都纷至沓来,我的心随之飘摇沉浮。 ⑥萤火虫的发光使它成为一种神奇的昆虫,它总是在黑夜到来时才出现,它同我一样不愿沉溺于阳光中。阳光下的我在庸碌的人群和尘土飞扬的街市上疲于奔命,而萤火虫则伏在安闲的碧草中沉睡。它是彻头彻尾的平静,而我只在它发光时才消除 烦躁,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它本身是光明的,所以它能在光明下沉睡,只有在黑暗中它才如鱼得水,悠游自如。而哪一个人能申明自己是完全拥有光明的呢?我们曾被一些阳光下的暴行吓怕了,所以我们无法像萤火虫一样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沉 睡。我们睡着,可我们睡得不安详;我们醒着,可我们却又糊涂着。萤火虫则不然,它睡得沉迷,醒得透彻,因而它能心无旁骛地舞蹈,能够在滚滚而来的黑夜中毫不胆怯地歌唱。 ⑦月光下萤火虫的光束毕竟是微不足道的,能够完全照亮竹林的还得是月光。然而萤火虫却在飞翔时把与它擦身而过的一片竹叶映得无与伦比的翠绿,这是月光所不能为的。萤火虫也在飞过溪涧的一刻将岩石上的一滴水染得泛出珍珠一样的光泽,这也是月光所不能为的。 ⑧萤火虫忽明忽灭地在我眼前飞来飞去,我确信它体内蓄积着亿万年以前的光明。多少人一代一代地去了,而萤火虫却永不泯灭。旧坟塌了成为泥土,又会有新坟隆起,而萤火虫却能世世代代地在墓园中播撒光明。也许 它汲取了人的白骨中没有释放完全的生气和光芒,所以它才成为最富于神灵色彩的一种昆虫。 ⑨我坐在竹林里,坐在月光飞舞、萤火萦绕的竹林里,没有了人语,没有了房屋的灯火,看不见炊烟,只是听着溪流,感受着露水在叶脉上滑动,这样亲切的夜晚是多么让人留恋。 ⑩可我还是朝着有人语和灯火的地方返回了。那种亘古长存的萤火在一瞬间照亮了我的青春。我将要走出竹林时一只萤火虫忽然从草丛中飞起,迅疾地掠过我面前,它在经过我眼前时骤然一亮,将我眸子里沉郁的阴影剥落了一层。 16.文中的竹林主要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现的?(4分) 答:                                                                                  17.请阐述第⑤节文字中画线句子的作用。(4分) 答:                                                                                    18.阅读全文,作者为什么说“在阳光下我老是有逃跑的欲望”?在作者眼中,萤火虫意味着(象征着)什么? (6分) 答:                                                                                  19.作者因为“迫切地想独处一会”而走进一片丛林,最后“还是朝着有人语和灯火的地方返回了”,对作者来说,这次游历有什么意义?你从作者的感悟中获得什么启示?(4分) 答:                                                                                     六、(12分) 20.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上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通顺、鲜明、得体,有激励作用。(不超过50字)(4分) 儿子:妈妈,明天联考,我打算故意考得不好,想下次联考考好一些。 妈妈:为什么呢,儿子? 儿子天真地说:这次考差一点,名次就低些,下次好好地考,名次就高些。下次联考总结,我就会得到老师一次表扬,说我进步很大。 妈妈温和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相传宋徽宗把绘画列入科举考试,出题考考生。有一次,翰林图画院用“竹锁桥边卖酒家”这诗句作为考题。一位考生在画纸上作画:一弯清清的流水,有一座小桥横架于水上,桥畔岸边有竹林,从竹林中斜挑出一幅酒帘,迎风招展。这位考生并未画出酒家,结果得了第一名。而其他考生在画纸上画有酒家,却未得第一名。 简析这位考生绘画的主要艺术手法和他得第一名的主要原因。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50字。(4分) 答:                                                                                 22.(4分)请看下面的漫画和文字,在横线上填写不超过80字的文字,用它来反映获奖母鸡的神情和言语,并且跟下文意思吻合。 获“高产奖”的鸡                                                                               。 没获奖的鸡冷笑一下,不慌不忙地说:“你不要得意,也别自吹,最终会真相大白的。”             七、作文(60分) 23.细读材料和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孟子曰:)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材料2]一群年轻人各自四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后来,他们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群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材料3]某校一位高中生做题遇到疑难,就感到痛苦,于是追忆儿童时代的快乐,哪知道越想越苦闷,于是向往大学毕业后的生活,心想那时不受读书做题的罪,多么快乐。想了半天,看到题目还没做,又更加痛苦。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全面把握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NextPage] 10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A (A: xíng / héng  yì / shè  nìng / níng  B:fán / bō  pǎi / pò  xiáng同  C: zhuàn / zhuǎn  sāng同  jiàn同  D: zhòng / zhōng  yù / yǔ  xiù同)   2.B(A遐想  C诀窍  社稷  D翰藻) 3.D (应改为“手足无措”) 4.B (A用词不当。将“一无所有”改为“别无所有”;C不合逻辑,将“中国”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新中国”;D结构混乱,后一分句杂糅。去掉“是大家知道的”。或者在“为主”后加冒号和“这”) 5.C(A省略号前的顿号,去掉。B后引号应该标在“王矣”和前括号的中间。D“怎样”后面应用问号) 6. D【考点】考查语句衔接。【解析】材料出自高中第五册《孔孟》第一自然段。②句中有“也”字,应该放在①后才合适,故排除A。③“今人冯友兰”的说法宜区别其他四项另述,故应该考虑在B、D中作选择。①④都含有“既有”“则有”,排列在一起有整句效果,故选D。【思路分析】语言的连贯,很多省市都放在第Ⅰ卷中考查。解题步骤:①明确选文的文体,议论类往往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说明类则可能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几种,记叙类则多以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为主,其中描写类还需要注意上下文。 7.D(A《卧虎藏龙》后就已经被建构起来。B“没法获得观众的普遍认同”不对。C原文是说“只要采用这种配方,国际市场就会得到基本保证,甚至影片拍摄尚未完成,就能够以一个“好价钱”成功预售国际市场”) 8.C(A应是“尚无来者”;B“行内”不对,应是“国内”;D应该是无法改变他们对“成功”范例的坚持;C见最后一段) 9.D(充分条件的表述不正确,见原文第六、七段) 10.B(逐渐) 11.D(①②⑤不属于“改过自新”) 12.B(原文是“或先或后”) 13.(1)方栋看得眼花缭乱,魂不守舍,恋恋不舍地看着她,不愿离去,有时走在车的前面有时落在车的后面,跟着车子走了几里远。   (2)使人翻开眼皮仔细察看,原来眼睛上生出了一块小小的脂膜;过了一晚更加严重,眼泪簌簌往下掉不能停止。  (3)方栋虽然一只眼睛瞎了,但比有两只眼睛的人,看东西更加清楚明白。从此方栋更加约束自己的行为,乡里的人都称赞他的美德。 【参考译文】 长安有一个人叫方栋,很有才华和名气,但是轻佻冒失不守礼节。每当在路上见到游玩的女子,就神态轻薄地尾随着她。 清明前一日,方 栋偶然到城郊散步,看见一辆小马车,红色的绣花车帷,几个穿着青衣服的女孩骑马慢慢地跟随在车后。其中一个婢女,驾着一辆 小型四马拉的车,姿色美丽到极点。方栋逐渐走近偷看她,见车帘打开,里面坐着一个十六岁左右的女郎,姿色艳丽,更是方栋一辈子没有看见过的美丽。方栋看得眼花缭乱,魂不守舍,恋恋不舍地看着她不愿离去,有时走在车的前面有时落在车的后面,跟着车子走了几里远。方栋突然听见车里女郎喊婢女靠近车的旁边,说:“替我放下帘子。哪里来的轻薄男子,竟然频频来偷看!” 婢女于是 放下帘子,愤怒地看着方栋说:“这是芙蓉城七郎先生的新婚妻子,回娘家省亲,不同于一般乡间妇女,任由你这秀才乱看!”说完,抓起一把路上的土洒向方栋。 方栋眯着眼睛不能够睁开。刚一擦净眼睛,睁眼一看,车马已经远去。方栋怀着惊疑之心回家。回家后方栋始终觉得眼睛不舒服。使人翻开眼皮仔细察看,原来眼睛上生出了一块小小的脂膜;过了一晚更加严重,眼泪簌簌往下掉不能停止;脂膜逐渐增大,几天后像铜钱一样厚;右眼睛生出了螺旋形的脂膜,用各种药医治也无效。方栋内心郁闷,痛苦欲绝,想到这事,心中非常后悔。他听说《光明经》能消除灾难,就拿来一卷《光明经》,求人教他诵读。开始时他还心烦气躁,时间长了心情就逐渐平静了下来。 方栋早晚无事,只是打坐捻珠。这样坚持了一年,各种杂念都没有了。突然听到左眼中有像苍蝇鸣 叫一样的声音说话:“黑漆漆的,太令人难耐了!”右眼中答应说:“我可以同你出去游玩一会儿,解除这闷气。” 方栋逐渐觉得两个鼻孔中,有东西在蠕动,鼻孔发痒,好像有东西从那里出来,离开鼻孔出去了。过了很久那东西才返回,又从鼻孔中进入眼眶中。又说:“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去看园亭,那些珍珠兰就快要枯死了!” 方栋向来喜欢香兰,园中种植了很多,平常亲自灌溉,自从双眼失明,长久搁置在一边没有过问。忽然听到这话,就问他的妻子:“怎么让兰花枯死了?”妻子问他从哪里知道的。方栋于是告诉她缘故。妻子到园亭查验,兰花果然槁死了,她非常惊异。她静悄悄地躲在房中等待小人出来,不一会儿,她看见有小人从方栋鼻孔内出来,不到豆粒大,急忙迅速地飞出门去了。小人逐渐飞远了,方栋的妻子没有看见他们到了哪里。不久,两个小人手拉着手飞回来,飞到方栋脸上,就好像蜜蜂和蚂蚁进入巢穴一样。像这样过了两三天。又听到左眼中的小人说:“通道太曲折,来往很不方便,不如自己打开门。”右眼中的小人答应说:“我面前的墙壁太厚,非常不容易。”左眼中人说:“我试着开一开,如果开通了和你一同使用。” 方栋就觉得左眼眶内隐隐像有东西被抓破。过了一会儿,睁开眼睛看,清清楚楚地看见了几样东西。方栋高兴地告诉妻子,妻子仔细看他的眼睛,原来眼睛中的脂膜已经开了一个孔,黑色的眼珠亮晶晶的,就像刚刚划开的花椒。过了一晚上,脂膜全部消除了;仔细一看,竟然是两个眼珠。只是右眼睛的螺旋形的脂膜和原来一样,才知道两个眼眶中的人合住在一个眼眶了。方栋虽然一只眼睛瞎了,但比有两只眼睛的人,看东西更加清楚明白。从此方栋更加约束自己的行为,乡里的人都称赞他的美德。 14.参考答案:(1)李益诗主要是写一位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苦,末句我们仿佛可以感觉到她盼望郎归来的急切心情。李涉诗有对“二女”的同情,有对屈原沉江自杀的叹息,也表现了自己的羁旅愁绪。不象李益诗所抒之情集中一点,而是泛咏愁情。 (2)起兴。李益诗由“斑竹”的典故及鹧鸪写起,勾起了自己怀念情郎的愁怀。李涉诗由湘江水深引出对屈原沉江的感叹,由“斑竹”典故想到“二女”垂泪的故事,由鹧鸪的啼叫引起了自己的羁旅之愁。 15.(1)(2)见课本。每空1分,共4分。 (3)王杨卢骆。1分,应按顺序,但难记,可不计较顺序。 (4)英国  蜗牛。两空全对,给1分,否则0分。 16.(4分)竹林的特点是安静(澄净、幽静、平静等均可,2分)。作者运用间接描写的手法(或“衬托”。或“以声衬静”,1分),通过描写竹林中清爽的空气,竹林中无处不在的清朗的月光,发光的萤火虫以及山涧的溪水声来写出竹林的安静(1分,答出“空气”“月光”“萤火虫”“溪水声”中的三种即可)。 17.(4分)画线文字形象地表现了“旧时光”的“呈现”,拓展了文章的内容(2分);跟第⑧节(或下文)文字相互照应,表现萤火虫身上负载的历史内涵(2分)。 18.(6分)第一问,“阳光下”喻指我们的日常生活(1分),我们在平常庸碌的日子里生活得疲惫、烦躁、恐惧、糊涂,因此作者常常想要逃离这样的生活(2分,答“我在庸碌的人群和尘土飞扬的街市上疲于奔命”1分)。第二问,在作者眼中,萤火虫象征着安详、单纯、自由、光明、神异、恒久(3分,答出两个1分,三个2分,四个3分)。 19.(4分)第一问,这次游历使作者理解了过往生命的意义,消减了人生旅途中的疲惫、烦躁和恐惧,获得了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力量。(2分,意思对即可)第二问,示例:人生有追求,有奋斗,也难免有伤害,有痛苦。人要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可以思考,可以调整,从而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2分,开放题,只要从文本出发,言之成理即可). 20.你想得到表扬,这并不错。要是努力学习,凭实际成绩,次次考好,名次不断上升,那不就得到多次表扬?(语言通顺,鲜明得体,2分。语意有激励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21.运用了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2分) 主要原因:由实见虚,切合题意。桥边的竹林隐藏着酒店,竹子把它“锁”在里面,凭酒联可知。(2分)(意思对即可) 22.昂着头,捧着奖牌,沾沾自喜地说:“我下的蛋比你少,但凭我的本事把它堆得高高的,却获得大奖,谁知道底细?我多了不起呀!”(神情2分,言语2分)(意思对即可) 23.写作提示:三个材料的共同点、关键词是“快乐”。立意和选材范围:根据提示语和要求。参照2009年湖北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本校第一次联考作文评分的指导意见,也供参考。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